教材解读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109.01 KB
- 文档页数:6
年级:高一学科生物编写人日期
第1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请分析教材P2“问题探讨”,并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回答以下问题。
1.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2.SARS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是如何危及人的生命的?
3.如果离开了活细胞,SARS病毒能够独立生活和繁殖吗?
A.细胞 B.器官C.系统D.个体
2.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①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②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
③动物的运动离不开肌肉细胞
④变形虫通过细胞分裂繁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目标]知识:(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能力:(1)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2)体验从生活实例中去探求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通过质疑讨论、反馈矫正、归纳、总结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演示,“资料分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探讨”—有关SARS病毒问题,认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或参看教材图)SARS病毒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
教师简介:SARS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主要经过紧密接触传播,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
2003年曾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引起“非典”流行。
图1 SARS病毒模式图图2SARS病毒颗粒电镜照片(2)探讨教材中的两个问题:问题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问题2.根据你掌握的资料,说说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哪些细胞,是如何危及人的生命的。
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3)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利用“资料分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分析和讨论有关实例,说明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1)利用下表归纳“资料分析”中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2)根据上述实例,进行如下讨论:讨论一. 除实例1图上表示的以外,草履虫还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提示: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材分析]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根底之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本节的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结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通过质疑讨论、反应矫正、归纳、总结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根底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过程与方法:体验从生活实例中去探求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是最根本的生命系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同时,由于时间相隔较长而容易遗忘,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
二是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是要根据学生答复下列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教师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是为深入学习细胞的知识作铺垫,属了解水平。
教材通过事例从几个方面提供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因此,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出”。
在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这些结构层次都属于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学习。
不仅理解生命系统的这些结构层次的含义,还应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紧密相联的,同时,还应初步理解生命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明”。
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十万个为什么:1、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2、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展示图片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做铺垫。
四、总结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单细胞生物的举例: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单细胞藻类(如:衣藻)、细菌等。
(2)生命活动的完成: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依靠单个细胞完成运动、分裂、摄食、生长等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多细胞生物的举例:大多数动物和植物(2)生命活动的完成: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生命活动的基础:①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细胞代谢②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③生命活动:遗传与变异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思考】试问可否直接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试分析原因。
【答案】不能。
病毒不能单独进行生命活动,必须用活细胞来培养。
4.扩展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①结构:细胞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组成。
②生活方式:只能营寄生活,只有寄生在寄主的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活动。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方面1、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1课时七、板书设计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三、小结: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八、布置作业基础:1.病毒没有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
2.在你和父母之间,(细胞)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
胚胎发育与细胞、有关。
3.HIV是病毒的缩写,它可感染人体的细胞,导致人体的降低。
细胞受损会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上述1、2、3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多细胞生物依赖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其中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多细胞植物没有层次。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是层次,又是层次。
5.种群是指在内,。
群落是指内中的集合。
生态系统是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6.高倍镜的使用方法是: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的目标,看清后将要观察的物象移至,转动换上高倍镜,调整和使视野明亮适宜,再调节直至物象清晰。
变式训练:1、流感病毒和HIV的生存和复制繁殖的场所必须是()A、无机环境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C、生物体内的细胞间质D、生物体的细胞内2、以下表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A、个体→细胞→种群→生态系统B、细胞→种群→个体→群落C、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D、细胞→个体→种群→群落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C、细胞内的生命大分子没有生命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4、在一颗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5、以下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学习难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内容与过程]一、知识结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二、学习过程(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病毒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实例生物生物类型生命活动基本特征说明草履虫单细胞生物运动和分裂运动和繁殖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人多细胞生物生殖和发育繁殖、生长和发育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人多细胞生物缩手反射应激性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艾滋病毒非细胞形态的生物侵入人体的淋巴细胞繁殖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人人和高等动物免疫应激性免疫作为机体对人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需要淋巴细胞参与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概念举例学生举例细胞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心肌细胞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心肌组织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心脏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循环系统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龟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该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该区域内龟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龟生活的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2、在下列名称中,哪个不是细胞()A、卵子B、大肠杆菌C、草履虫D、纤维素3、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变形虫B、酵母菌C、衣藻D、烟草花叶病毒4、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三个种群D、一个生态系统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B、青蛙的表皮细胞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D、一个池塘6、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7、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B、健康人的一滴血C、一罐鲜酵母培养液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8、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
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材分析而本模块教材没有没有传统教材的开篇绪论,只有科学家访谈,本章“走近细胞”的编排,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之外,还有替代绪论的功能。
mpLISOezys本章第1节开头的问题探讨,就选择了非典型性肺炎这一学生都熟悉、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例。
尽管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SARS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又如,组装细胞,即组装生命体,是社会热点也是科学前沿,这项研究工作可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一定的风险,这就涉及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内容涉及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生命系统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让学生初步了解到,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从这些层次上展开和深入的,而细胞是其他生命系统层次的基础,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由于本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来展开教学内容的,后续各章依次讲述了这一基本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变化等,因此,本章既是后续各章的基础,又具有统领本模块的作用。
mpLISOezys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很大差距。
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是为深入学习细胞的知识作铺垫,属了解水平。
教材通过事例从几个方面提供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学生接受相对比较容易。
在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这些结构层次都属于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学习。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案篇一:高一生物必修一人教版全套教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第1章走近细胞1.1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决方法](1)通过分析SARS病毒的结构组成,得到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2)通过4个实例的分析,得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以一只龟为例,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解决方法]同上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教具准备:相关图件六、学生活动1、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七、教学程序[问题探讨]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业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
为什么人们对非典这么恐惧呢?教师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课标解读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简单了解即可。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可结合图片来识记。
3.生命系统中各个层次间的关系及各层次的判断是本节重点,应通过讲练理解和掌握。
●教学地位在高考试卷中涉及本课时的知识点的命题相对较少,但从课程编排的角度上,它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节课,担负着初高中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任务,即绪论课。
如何使学生产生对本模块的学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要解决的首要目标。
●教法指导1.生物体的结构决定功能,因此了解某生物应先弄清生物体的结构,然后再剖析其生理过程及生理功能。
如SARS病毒、HIV病毒的结构→生活增殖等→总结其危害。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课时的难点。
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片如P5龟的生命系统层次,提出问题如生命系统包括哪几个层次?从小到大如何排列?继而拓展延伸如把龟换做大肠杆菌或一棵白杨树呢?课前自主导学的知识2,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多样性,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1.给你一滴水,在显微镜下你可看到很多的物体,你如何判断它们是不是生物?2.能用富含有机物的液体去培养流感病毒吗?3.诗词“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里描述的水稻和稻田里的青蛙隶属的生命系统层次相同吗?●教学流程设计课前自主探究:①阅读教材P2~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及思考交流1”;②阅读教材P4~6完成“【课前自主导学】知识2及思考交流2”。
⇒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中的一种或两种设问方式导出课题。
⇒步骤2:建议通过提问板书如以窗外的一棵常见植物为例写出其所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
⇒步骤3:采取抢答方式完成【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的“问题导思”并指出“并非一切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课程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活动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活动】一、阅读课本科学家访谈,完成下列问题:1.邹承鲁院士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什么?2.该成果所取得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 邹承鲁院士为什么一生致力于研究生物大分子?二、活动方案活动一:阅读课本P2-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方),完成下列问题:1.从病毒、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三个层次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并举例说明。
2.自我分析《导学案》例1,完成限时训练并阅读对应反思感悟。
活动二:阅读课本P4-6完成下列思考题活动要求(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展示交流→完善反思)问题思考:1.生命系统有哪些层次?什么是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什么?最大的生命系统是什么?3.细胞是不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举例说明。
4.每一种生物都含有所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吗?举例说明。
5.自我分析《导学案》例2,完成限时训练。
【课堂反馈】完成《导学案》相关练习【本节必知】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3.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4.细胞是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5.并不是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含有9个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组织、器官、系统等生命层次;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其个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成。
教学反思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1章第1节的内容,由“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两部分组成。
它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节生物课,担负着初高中相互链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如何使学生产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就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视频、Flash动画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运用直观教学、讲解、启发引导等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实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实例2.人的生殖和发育
实例3.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
实例4.艾滋病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结论: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后分析。
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考点解读】1.举例说诞生命活动成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大体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活动成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自主探讨】一、学海导航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问题探讨⑴结合实际和初中所学的知识,谈谈你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⑵SARS病毒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的?⑶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很好的生活和繁殖吗?1.病毒的结构简单,由______和_____构成的。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依赖_____才能生活。
3.________________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分析和讨论课本P2的实例,说明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1.实例一: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单细胞还是多细胞)?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他们具有生命活动的哪些生命特征?2.实例二: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3.实例三:完成一个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4.实例四: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的病毒。
1、草履虫的_____和_____离不开细胞。
2、人的生命活动从_____开始。
多细胞生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_离不开细胞。
3、艾滋病病毒是生物,它可以,基本特征是,生活在中。
由以上实例得出:单细胞、多细胞以及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什么是系统?生命系统的特点?根据课本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思考以下问题: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他们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2.以龟为例说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3.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单位?4.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和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5.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1、系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探究性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是围绕“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新课程基本理念进行设计的。
充分应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这些重要的课程资源,从现实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引导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去建构概念——“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以达成三维目标。
[教材分析]《从生物圈到细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1章第1节的内容,由“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两部分组成。
本模块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而本节的两部分内容是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的观点服务的,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是围绕“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来构建的:第一,从生物圈到细胞,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器官、组织等,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它们都是能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有机整体;第二,在众多层次的生命系统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是因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也是生命系统中最微小的层次。
至于比细胞更微小的层次,如细胞器、细胞中的各种分子、原子等,虽然也可以看作系统,但是不能表现出完整的生命活动,因此不是生命系统。
本节为后续章节打基础,后面各章依次讲述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规律等,揭示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和动态性,从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学生学完初中的生物课后,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细胞知识,不仅有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内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还有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本节的资料分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中所列举的事例和材料,都是学生在初中学过的,但又在初中相关内容基础上有所扩展。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课前预习】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即使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______才能生活。
2.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和________的基本单位,生命和细胞难分难解。
3.多细胞动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________;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表达为基础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
4.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从________到各种________;从大大小小的________到每个独特的________;个体水平以下是组成个体的_____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
简而言之,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现在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________或在________参与下完成的,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_____________。
它经过漫长的_______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生物______、_______和_______,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形成多姿多彩的__________和生机勃勃的__________。
因此,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__________。
【课堂训练】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病毒B.原子C.细胞D.种群7.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只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所以没有生命特征C.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繁殖D.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在表现出生命现象8.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 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水螅B.心肌细胞C.变形虫D.卵细胞9.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10.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课后测试】11.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三个种群D.一个生态系统12.人的结构按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系统、组织、器官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C.系统、器官、组织、细胞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13.人体胚胎发育是从下列哪项开始的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受精卵14.膝跳反射的完成说明了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A.单个细胞活动B.各系统配合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15.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花园里的玫瑰、月季、牡丹B.生活在云南地区的滇金丝猴C.生活在一个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D.某池塘中的所有蝌蚪16.从生命系统的角度看,下列各概念包含的范围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A.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B.生物体→群落→种群→生物圈→生态系统C.生物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D.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7.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相同、功能相似18.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重点)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重点、难点)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
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实例名称生物和类型生命活动基本特征说明
实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草履虫,单细胞
生物
运动和分裂运动和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
生命的基本特征
实例2.人的生殖
和发育人,多细胞生物生殖和发育
繁殖、生
长和发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
命活动是从一个
细胞开始的,其
生长和发育是建
立在细胞的分裂
和分化的基础上
实例3.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人,多细胞生物缩手反射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
需要多种细胞的
参与
2.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1)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细菌、蓝藻、衣藻、酵母菌、疟原虫等,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完成相应的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繁殖、对刺激作出反应等。
(2)多细胞生物,如人,由很多细胞构成,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缩手反射、人的生殖和发育等。
(3)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要表现出生命活动,必须侵入(寄生)活细胞(如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进行生活和繁殖。
总之,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激性等方面均可以说明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拓展延伸
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构成。
(2)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现象。
根据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鸡瘟病毒)、细菌病毒(如噬菌体)。
(3)SARS病毒破坏人肺部等处的细胞;乙肝病毒破坏肝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导致小儿麻痹症;HIV破坏淋巴细胞,使人丧失免疫力。
教材第2~4页参考答案
问题探讨
1.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来进行生活和繁殖。
2.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资料分析
1.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
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例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各类细胞的密切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利用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所以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B
点拨: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离开宿主细胞后不能长时间生存。
细胞具有独立、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机体代谢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的概念及实例
结构层次概念实例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心肌细胞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心肌组织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①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繁殖,离开寄主细胞,病毒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
②对于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可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③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已分化的细胞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生物体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即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3)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②无数实验证明,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实现细胞完整的生命活动。
(4)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
①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更谈不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
②从最小的细胞到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尽管层次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
层层相依,都离不开细胞。
因此,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的层次关系图(图111)
温馨提示
生命系统各层次间关系的分析
(1)细胞→个体:体现了多细胞高等生物个体发育的历程,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进化历程,即由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
(2)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教材第6页参考答案
思考与讨论
1.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
区域内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细胞层次。
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外,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例2】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片农田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③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①一片农田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不能看成一个种群,因为昆虫有很多种,也不能看成一个群落,因为草地中除昆虫外,还有许多其他生物;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是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属于种群;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是群落和无机环境(枯木)的结合体,属于生态系统。
答案:B
点拨:(1)种群应是一个确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若区域范围不确定,同种生物的个体就无法界定,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例如,“沿河两岸的垂柳”由于区域范围不确定,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2)种群必须是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个体。
例如,“一个池塘的全部成年蛙”便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3)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例如,“一个农贸市场中的全部生物”就不能看成一个群落,因为农贸市场不是自然区域,各种生物之间无法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4)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所包含的生物范围较难区分,可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如图11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