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专题复习生物与生物圈
- 格式:pptx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41
初中生物人教版全知识点总结本文档为人教版初中生物全知识点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2 生物的分类- 植物界- 动物界- 微生物界1.3 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植物的生命周期2.1 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的特点- 孢子植物的特点2.2 植物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器官的发育2.3 植物的繁殖- 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2.4 植物的生命周期- 种子植物的生命周期- 孢子植物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3.1 动物的分类-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3.2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胚胎发育- 成长3.3 动物的繁殖- 哺乳动物的繁殖- 鸟类的繁殖- 昆虫的繁殖第四单元人体生理4.1 细胞和组织- 细胞的概念和功能- 主要组织及其功能4.2 器官和系统- 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人体八大系统4.3 人体生理功能- 运动和骨骼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第五单元生态学基础5.1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5.2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的构成- 食物网的概念5.3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平衡的维持5.4 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保护的措施第六单元遗传与进化6.1 遗传- 遗传的概念- 遗传物质的传递6.2 进化- 进化的概念- 进化的证据6.3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以上为初中生物人教版全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复习一、生物的特征:生物生命需要营养。
生物能可以呼吸。
生物能可以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源可以生长和繁殖。
它由细胞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做好调查记录,整理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根据用途:农作物、家禽、牲畜和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层的底部:能飞的鸟类、昆虫和细菌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它是所有陆地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对生物体的环境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老鼠女性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体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对环境的生物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空气湿度,植物枯叶和枝条的腐烂可以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可以改善土壤,蚯蚓可以疏松土壤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水平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水平越高,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累积(富集)。
1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中(三)空中飞行的动物1.适合飞行的鸟类特征:可以说,鸟类的整个身体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之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八年级生物之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本节要领,微生物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给人类带好处也有不利的地方。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生物圈中的生物:
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消费者——动物(自身无法制备有机物,轻易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分解者——腐生性的细菌、真菌(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自然)▲微生物:
单细胞:如细菌、蓝藻(体内无成形细胞核),酵母菌(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并无细胞结构:例如病毒。
细菌包含:球形菌、杆形菌、弧形菌和螺旋形菌。
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
一些微生物以真菌方式生活(例如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属消费者;
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一些微生物具备固氮作用<共生>(例如根瘤菌、黏球菌)。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酿酒(无氧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有氧产生二氧化碳)
乳酸菌:制酸奶(无氧产生乳酸)、制作泡菜的原理:利用乳酸菌展开蒸煮(无氧条件下)。
抗生素:由真菌和放丝菌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
总结:我们不要小瞧这些微生物,我们人体中缺乏没法这些东西。
它给人类提供更多存活基础。
致同学们1、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与生物学相关的学科:农学、医学、林学和环境科学等。
3、与生物学相关的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4、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5、怎样学习生物学(1)为自己的好奇心而自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为提出好问题而愉悦。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为动脑动手、主动探究而兴奋。
科学问题靠证据和逻辑来回答。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证据,通过逻辑推理做出解释,从而体验科学探究的真谛。
(4)为交流与合作而快乐。
乐于倾听,勇于表达,取长补短,分工合作,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5)为理解和欣赏而倍感充实。
学习生物学知识重在理解而不是背诵。
在理解的基础上,倍加欣赏生命的神奇和美丽。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④收集和分析资料等等。
2、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8)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
# 生物体的共有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
3、生物的归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等;(2)按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3)按用途分:作物、家畜、家禽、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玉米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早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A.子叶B.胚C.胚乳D.土壤【答案】C【解析】【分析】(1)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和种皮组成的,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2)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胚乳、种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详解】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如图所示: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2.腐生性微生物和寄生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A.生产者、消费者B.消费者、分解者C.分解者、消费者D.分解者、生产者【答案】C【解析】【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腐生是指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及枯枝落叶吸收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寄生是指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
【详解】生产者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
主要是指植物,其次包括一些细菌和蓝藻。
消费者就是不能合成有机物、需要捕食生产者或其他消费者的异养有机体。
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
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在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故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属于消费者。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3.在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之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中所有的水稻 B.一片森林C.一条河流 D.一块草地【答案】A【解析】【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
(P6)●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