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编导与制作第13章-电视教材编制过程及人员[19页]
- 格式:pptx
- 大小:600.44 KB
- 文档页数:19
电视教材编导和制作作业二1:简述专题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它的编制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一、稿本阶段;二、拍摄准备阶段;三、现场录制阶段;四、后期加工阶段;五、使用评价阶段。
2:编导的任务和业务素质要求如何?顾名思义“编导”是要担任编与导两方面的工作。
“编”即编写电视教材的稿本,“导”即根据稿本按照电视制作的规律,指导录制工作的全过程。
承担“编”的人,称为“编稿”,承担“导”的人,称为“导演”,“编”和“导”这两项工作如果由一人承担,则称为“编导”。
电视教材的“编导”,大多数情况是编与导两项工作由二人以上去承担,即学科专业教师和专业的电视制作人员。
“编稿”的主要任务是:一、确定电视教材选题;二、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编写出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三、协助导演指挥电视教材的录制工作。
因此,“编稿”应是在学科业务上有一定专长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他们再去学习一些编制电视教材的知识与技巧,就能够胜任编稿工作。
“导演”的主要任务是:一、协助编稿选定电视教材的课题;二、根据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写出适合录制要求的分镜头稿本;三、指导录制工作全过程,直到最后编制完成电视教材。
因此,对导演的业务要求为:一、掌握影视艺术的理论与技巧;二、熟练掌握电视制作设备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三、应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四、应具有比较广泛的学科专业知识。
3:电视教材编制如何应用感知规律?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份德的整体反应。
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它们都是对事物的的直接反映。
电视教材是一种形象化的视听教材,它主要依赖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来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使学生获得感知并促进思维,从而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在编制电视教材时必须注意下列感知规律:一、刺激强度规律;二、整体规律;三、对比规律;四、主题对象与背景的相关规律;五、言语引导规律。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绪论1、教育电视的开展:〔P1〕教育电视开展的几个阶段:〔1〕闭路教育电视的呈现,1936 年 1 月,英国播送公司BBS 在伦敦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电20 世纪40 年代初,人们视发射台,开始播出电视节目,这是电视正式发生的标记。
研制了闭路电视,又称工业电视;〔2〕播送电视设备系统用于教育、教学领域。
1950 年,操纵播送电视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专业想的教育电视台。
〔3〕闭路教育电视的迅速开展和广发应用。
随着电视技术的开展,电视设备的体积缩小,价格下降,操作也更简便,同时闭路电视设备系统也有个很大的进步和开展。
〔4〕卫星教育电视的开展。
〔5〕网络教育电视的呈现与广泛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开展,是教育电视节目的存储、传送与应用能够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去实现,树立起网络教育电视开展的新里程碑。
2、教育电视开展的原因〔P2〕教育电视获得飞速开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电视技术的迅速开展。
初期的电视发送与接收设备布局复杂。
体积庞大,价格高昂,只能为商业和当局的宣传部分所用,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开展,发生了许多布局简单,1956 年,彩色电视的成功研制,至今在世界范体积小巧,质量高切且价格低的电视设备,围内彩色电视已根本普及抵家庭。
1954 年,第一台能用于演播室的磁带录像机开始问世,在教育部分也纷纷操纵这些设备成立起教育电视节目的编制系统和播放系统。
1962 年,美国初次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电星一号〞用于新闻传布,1974 年,5 月,美国发射的实用技术卫星直接用于传送彩色电视节目播放教学内容,进行扫盲、普通教育。
职业训练和成人教育。
数字电视技术、数字卫星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开展是网络教育电视得到迅速开展。
综上所诉,电视技术的迅速开展为教育电视的开展提高了物质根底条件。
〔2〕电视具有优越性的教学功能:a】常识传授功能。
教育电视具有组织常识的功能。
教育电视可以采用事先编制好的电视教材进行教学,一个专题性电视教材,从材料的拔取,布局的组织到教学方法的采用,是颠末教师和编导们当真筹办,集思广益精心编制成德,为广阔师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缩短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阐扬作用。
1按照表达形式可将电视教材分为:图解性、讲授性、戏剧性和综合性四种2电视教材整体结构归纳起来有:时间顺序结构、空间结构、扩展结构和螺旋上升结构3蒙太奇的作用有:构成、创造时空和声话结合的作用4摄像机的基本要领简要概括为:平、稳、匀、准四字5空镜头是指画面内没有主体事物的镜头,也称景物镜头6布光的光型主要有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装饰光、效果光、场景光等7电视教材评价的方法有:调查统计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测验成绩统计法、S-P表分析法8镜头就是摄像机连续拍摄下的一段有不同画幅的画面9电视教材通过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视听综合信息表现教学信息10从广义上说电视教材高本有: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和完成稿本三种11解说词的作用有:补充、提示、概括、强化画面的作用··1电视教育: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电视教育设备和电视教材、利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的一门科学。
··2分镜头:将文字高本上描述的画面意义分解成若干个镜头,并将他们组成镜头组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3蒙太奇:梦提起是选择若干处在不同时空的部分及其序列用以述事表意的方法··4摄像用光:利用各种摄像照明器材进行人工照明布光和利用不同光位的太阳光进行采光的总称··5电视特技:运用特技的方法进行拍摄、制作,以得到特殊的电视画面效果·一、简述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1稿本阶段,包括确定选题、选的表达形式、选择素材、编写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2拍摄准备阶段,包括导演组织讨论分镜头稿本、拟定拍摄计划、实地查看演员排练等3录制阶段,包括现场录制和演播室录制4后期加工阶段,包括编辑、配音、完成稿本及教学指导书编写等5使用评价阶段,试用收集数据分析评价等二、简述镜头的组接原则1镜头的组接要合乎逻辑,事物的有必然的发展规律。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属性说明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课程代码:11100611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所属学科:艺术学授课学期:第6学期学时: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创作12学时学分:4教材:《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参考书:《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程》,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电视制作》(技艺类),武海鹏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乌美娜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考核方式:考试评分方法:理论考试占70%,实验考试占15%,平时操作能力占15%前导课程:电视原理,磁记录基础,摄影构图,教育电视系统。
二、大纲制定依据电视教材是教育、科技和艺术的结晶,是影视艺术科教片中的一个样式,是现代教育最富有表现力的信息传播手段。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
该课程对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概要与目的任务1.课程概要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除系统讲述有关电视教材编导的理论、技巧外,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较多的影视作品观摩分析,并要求在课堂讲授之外安排一定量的电视节目创作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制作的能力和技巧。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教材编导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影视制作技巧。
从了解电视教材制作的全过程入手,掌握摄、录、编的基本技巧和基本要领以及摄录设备的性能特点,掌握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熟练利用专业设备根据分镜头稿本拍摄、编辑完成一部完整的电视教材专题;熟悉各阶段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为今后电视教材的编导制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彩色电视摄像机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分为视频和音频两大部分。
其中视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各种设备综合而成的系统,摄像机使视频系统的第一环节,是节目制作系统中最主要的信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