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11小结例题和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65
物理化学题库及详解答案物理化学是一门结合物理学和化学的学科,它通过物理原理来解释化学现象,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以下是一些物理化学的题目以及相应的详解答案。
题目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题目内容:某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22.4L,压力为1atm,求该气体在3atm压力下,体积变为多少?详解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P是压力,V是体积,n是摩尔数,R是理想气体常数,T是温度。
在标准状态下,P1 = 1atm,V1 = 22.4L,T1 = 273.15K。
假设气体摩尔数n和温度T不变,仅压力变化到P2 = 3atm。
将已知条件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到:\[ P1V1 = nRT1 \]\[ P2V2 = nRT2 \]由于n和R是常数,且T1 = T2(温度不变),我们可以简化方程为:\[ \frac{P1}{P2} = \frac{V2}{V1} \]代入已知数值:\[ \frac{1}{3} = \frac{V2}{22.4} \]\[ V2 = \frac{1}{3} \times 22.4 = 7.46667L \]所以,在3atm的压力下,该气体的体积约为7.47L。
题目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题目内容:1摩尔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吸收了100J的热量,如果该过程的效率为40%,求该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
详解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即ΔU = Q - W,其中ΔU是内能的变化,Q是吸收的热量,W是对外做的功。
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内能仅与温度有关,且ΔU = nCvΔT,其中Cv 是摩尔定容热容,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Cv = 3R/2(R是理想气体常数)。
由于效率η = W/Q,我们有:\[ W = ηQ \]\[ W = 0.4 \times 100J = 40J \]现在我们需要找到内能的变化。
由于过程是等压的,我们可以利用盖-吕萨克定律(Gay-Lussac's law)PV = nRT,由于n和R是常数,我们可以简化为PΔV = ΔT。
南京⼤学《物理化学》练习第⼗⼀章化学动⼒学基础_⼆_第⼗⼀章化学动⼒学基础(⼆)返回上⼀页1. 将1.0 g氧⽓和0.1 g氢⽓于300 K时在1 dm3的容器内混合,试计算每秒钟内单位体积内分⼦的碰撞数为若⼲?设O2和H2为硬球分⼦,其直径分别为0.339和0.247 nm.2. 某双原⼦分⼦分解反应的阈能为83.68 kJ/mol,试分别计算300 K及500 K时,具有⾜够能量可能分解的分⼦占分⼦总数的分数为多少?3. 某⽓相双分⼦反应, 2A(g) ---> B(g)+C(g),能发⽣反应的临界能为100 kJ/mol.已知A的相对分⼦量为60,分⼦直径为0.35 nm,试计算在300 K 时,该分解作⽤的速率常数k 值.4. 松节油萜(液体)的消旋作⽤上⼀级反应,在457.6 K和510.1 K时的速率常数分别为2.2×和3.07×min-1,试求反应的实验活化能E a,在平均温度时的活化焓和活化熵.5. 在298 K时某化学反应,如加了催化剂后使其活化熵和活化焓⽐不加催化剂是时分别下降了10 J/(mol·K)和10 kJ/mol,试求不加催化剂与加了催化剂的两个速率常数的⽐值.6. 在298 K时有两个级数相同的基元反应A和B,其活化焓相同,但速率常数k A=10k B,求两个反应的活化熵相差多少?7. 某顺式偶氮烷烃在⼄醇溶液中不稳定,通过计量其分解放出的N2⽓来计算其分解的速率常数k值,⼀系列不同温度下测定的k值如下所⽰:T/ k 248 252 256 260 264k×/s-1 1.22 2.31 4.39 8.50 14.3试计算该反应在298K时的实验活化能,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吉布斯⾃由能.8. 对下述⼏个反应,若增加溶液中的离⼦强度,则其反应速率常数是增⼤,减⼩还是不变?(1) NH4+ +CNO- --->CO(NH2)2(2) 酯的皂化作⽤.(3) S2O82- + I- --->P9. 在298 K时,反应N2O4(g)2NO2(g)的速率常数k1=4.80×s-1,已知NO2和N2O4的⽣成吉布斯⾃由能分别为51.3和97.8 kJ/mol,试求(1)298 K时, N2O4的起始压⼒为101.325 kPa时, NO2(g)的平衡分压?(2)该反应的弛豫时间?10. ⽤温度跳跃技术测量⽔的离解反应: H2O H+ + OH-,在298 K时的弛豫时间τ=37×s,试求该反应正向和逆向反应的速率常数k1和k-2.11. 在光的影响下,蒽聚合为⼆蒽.由于⼆蒽的热分解作⽤⽽达到光化平衡.光化反应的温度系数(即温度每增加10K反应速率所增加的倍数)是1.1,热分解的温度系数是2.8,当达到光化平衡时,温度每升⾼10K.⼆蒽产量是原来的多少倍?12. ⽤波长为313nm的单⾊光照射⽓态丙酮,发⽣下列分解反应:(CH3)2CO +hv---> C2H6 + CO ,若反应池的容量是0.059 dm3,丙酮吸收⼊射光的分数为0.915,在反应过程中,得到下列数据:反应温度:840 K 照射时间t=7 h起始压⼒:102.16 kPa ⼊射能48.1×J/s,终了压⼒:104.42 kPa计算此反应的量⼦效率.13. 有⼀酸催化反应A+B C+D,已知该反应的速率公式为d[C]/dt=k[H+][A][B] ,当[A]0=[B]0=0.01 mol·dm-3时,在pH=2的条件下,在298 K时的反应的半衰期为1 h,若其他条件不变,在288 K时t1/2为2 h,试计算(1)在298 K时反应的速率常数k值。
第十一章电 极 极 化一、判断题: 1.用Pt 电极电解CuCl 2水溶液,阳极上放出Cl 2 。
2.电化学中用电流密度i 来表示电极反应速率。
3.分解电压就是能够使电解质在两极上持续不断进行分解所需要的最小外加电压。
4.凡是可以阻止局部电池放电,降低腐蚀电流的因素都能使腐蚀加剧。
5.测量阳极过电位用恒电流法。
6.恒电流法采用三电极体系。
7.交换电流密度越大的电极,可逆性越好。
8.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水溶液时,溶液的pH 值升高。
9.极化和过电位是同一个概念。
10.双电层方程式不适用有特性吸附的体系。
11.实际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的是按能斯特方程计算的还原电势最大者。
二、单选题:1.298K ,p ө下,试图电解HCl 溶液(a = 1)制备H 2和Cl 2,若以Pt 作电极,当电极上 有气泡产生时,外加电压与电极电位关系:(A) V (外) = φө(Cl 2/Cl -) -φө(H +/H 2) ;(B) V (外) > φө(Cl 2/Cl -) -φө(H +/H 2) ;(C) V (外)≥φ(Cl 2,析) -φ(H 2,析) ;(D) V (外)≥φ(Cl 2/Cl -) -φ(H +/H 2) 。
2.25℃时,用Pt 作电极电解a (H +) = 1的H 2SO 4溶液,当i = 52 × 10-4A·cm -2时,2H η= 0,2O η= 0.487V . 已知 φө(O 2/H 2O) = 1.229V ,那么分解电压是: (A) 0.742 V ; (B) 1.315 V ;(C) 1.216 V ; (D) 1.716 V 。
3.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A) 1、4;(B) 1、3;(C) 2、3;(D) 2、4。
4.已知反应H 2(g) + ½O 2(g)-→H 2O(l) 的m r G ∆=-237.19 kJ·mol -1,则在25℃时极稀硫酸的分解电压(V)为:(A) V =2.458 ; (B) V =1.229 ;(C) V > 2.458 ; (D) V > 1.229 。
物理化学学习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名人名言、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famous quot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物理化学学习总结物理化学学习总结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
第十一章选择题1.反应A →产物为一级反应,2B →产物为二级反应,t 12(A)和t 12(B)分别表示两反应的半衰期,设A 和B 的初始浓度相等,当两反应分别进行的时间为t =2t 12(A)和t =2t 12(B)时,A ,B 物质的浓度c A ,c B 的大小关系为:()(A)c A >c B (B)c A =c B (C)c A <c B (D)两者无一定关系 2.在反应Ak 1Bk 2C ,Ak 3D 中,活化能E 1>E 2>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A)较高反应温度 (B)较低反应温度 (C)适中反应温度 (D)任意反应温度3.两个活化能不相同的反应,如E 2>E 1,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度区间内升温,则:(A)21d ln d ln d d k k T T >(B)21d ln d ln d d k k T T <(C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D)21d d d d k k T T> 4.400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10-3(kPa)-1·s -1,如速率常数用k C 表示,则k C 应为:()(A)3.326(mol ·dm -3)-1·s -1(B)3.0×10-4(mol ·dm -3)-1·s -1 (C)3326(mol ·dm -3)-1·s -1(D)3.0×10-7(mol ·dm -3)-1·s -15.如果臭氧(O 3)分解反应2O 3→3O 2的反应机理是:O 3→O+O 2(1) O+O 3→2O 22)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O 3而言可能是:() (A)0级反应(B)1级反应(C)2级反应(D)1.5级反应6.两个一级平行反应Ak 1B ,Ak 2C ,下列哪个结论是不正确的:()(A)k总=k 1+k 2(B)k 1/k 2=[B]/[C](C)E 总=E 1+E 2(D)t 12=0.693/(k 1+k 2)7.某反应物反应掉7/8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它反应掉1/2所需时间的3倍,则该反 应的级数是:()(A)零级(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 8.某气相1-1级平行反应Mk 1R ;Mk 2S ,其指前因子A 1=A 2,活化能E 1≠E 2,但均与温度无关,现测得298K 时,k 1/k 2=100,则754K 时k 1/k 2为:() (A)2500(B)2.5(C)6.2(D)缺活化能数据,无法解 9.下表列出反应A+B →C 的初始浓度和初速:初始浓度/mol ·dm -3 初速 /mol ·dm -3·s -1 c A,0 c B,0 1.0 1.0 0.15 2.0 1.0 0.30 3.0 1.0 0.45 1.0 2.0 0.15 1.0 3.0 0.15此反应的速率方程为:()(A)r =kc B (B)r =kc A c B (C)r =kc A (c B )2(D)r =kc A10.某反应在指定温度下,速率常数k 为4.62×10-2min -1,反应物初始浓度为 0.1mol ·dm -3,该反应的半衰期应是:()(A)150min(B)15min(C)30min(D)条件不够,不能求算 11.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A)s -1(B)dm 6·mol -2·s -1(C)s -1·mol -1(D)dm 3·s -1·mol -112.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4mol ·dm -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360s ,初始浓度 为0.024mol ·dm -3时,半衰期为600s ,此反应为:() (A)0级反应(B)1.5级反应(C)2级反应(D)1级反应13.某反应A →B ,反应物消耗3/4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5倍,此反应为:() (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14.某反应的反应物消耗一半的时间正好是反应物消耗1/4的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的级数是:()(A)0.5级反应(B)0级反应(C)1级反应(D)2级反应1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7.7×10-4s -1,又初始浓度为0.1mol ·dm -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86580s(B)900s(C)1800s(D)13000s 16.如果反应2A+B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12d c A /d t =-d c B /d t =12d c D /d 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A)单分子(B)双分子(C)三分子(D)不能确定17.对于一个一级反应,如其半衰期t 12在0.01s 以下,即称为快速反应,此时它的速率常数k 值在:()(A)69.32s -1以上(B)6.932s -1以上(C)0.06932s -1以上(D)6.932s -1以下18.反应A+BC →AB+C 的焓变∆r H m >0,A ,C 是自由基,εAB ,εBC 是分子AB ,BC 的摩尔键焓。
第^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1.298 K时NaJg)—Ma (g) + *O⅛Q,该分解反应的半衰期皿=5” 7 h・此值与N心G的起始浓度无关.试求,(1)该反应的速率常数*C2)N2(⅜Cg)转化掉90%所需的时间.解r(l>V^反应的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无关二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对于一级反应⑴严晋Λ⅛1=⅛?^-^-= O t1216 h^ΛIIf r I D I tn(2)对于一级反应t =⅛ln⅛⅛= 0.1216 h^, X bl I -90⅝= is* 94 IL2.某物质A分解反应为二级反应"当反应进行到A消耗了 1/3时,所需时间为2 rnim若继续反应掉同样这些ft的仏应需第怏时间?解:对于二级反应占=怂花当$=寺时加=2 min2_T—^■ = 8 HJin^=^/a-A∕ι = 8 min —2 min=6 InirL3.有反应A一P.实验测得是+级反应•试证明土证明:(1)⅛M v≡对上式作定积分当y=y时ci)ΓAjy≈-ΓAiιz≈—kdt得[A"2-[A严=*MZ=* {[AM_ (呼「2}=亨(血_1)凶評.⑵∙∙∙[AW-[A 严=*竝・・・尸∙∣([A UA严)4•在298 K时•用旋光仪测定蔗糖的转化速率•在不同时间所测得的旋光度α如下:z/min0102040801803008α,∕(°)6∙ 60 6.17 5. 79 5. 00 ∙ 3.71 1.40-0. 24 1. 98试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值・解:蔗糖水解为一级反应•且届=^ln些二匹tα~α×>代入数据•列于下表中t/min0102040801803008 a,∕(°) 6. 60 6.175∙ 79 5.00 3.71 1.40-0. 24-1.98 "(10 TminT)— 5.142 4. 958 5.1605∙134 5.175 5. 318—取其平均值Λ = 5. 148×10^3min'12.5.在298 K时,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反应开始时•溶液中酯与碱的浓度都为0. 01 mol・dm'3, 毎隔一定时间•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其中的碱含量•实验所得结果如下:t/min35710152125Γ()H^ ]∕(10^3 mol ∙7. 40 6. 34 5. 50 4.64 3. 63■ 2.88 2. 54dr∏τ)1证明该反应为二级反应•求出速率常数怡值;2若酯与碱的浓度都为0. 002 mol・dm'3,试计算该反应完成95%时所需的时间及该反应的半衰期.解:(】)若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以土对t作图应得一宜线,或根据二级反应速率公式的定积分式一一丄=怂仁计算出的虹是一常数.a~x a作图法:土与/值分别列于表中,以土对(作图(图略)得一直线(或依据数据用Origin作图)该直线的斜率为弟=11. 78 moΓ'・dm3∙ min^,计算法:⅛2 = y(-z--t a X a代入数据,计算结果列于表中可见上值为一常数,其平均值为11. 67 ≡r1∙ dm3∙ min-∖t/min 35710152125 [OH^]∕(10^3mol ・ dm^3)7. 40 6. 345∙ 504∙ 64 3. 63 2. 88 2. 54—/(moL1∙ dm3) a~Λ135.1157.7181.8215.5275.5347.2393.2Z∕(mol一:∙ dm3∙ min"1 )11. 7011.5411.6811.5511. 7011. 7711. 73(2)对于二级反应γ±y≈k2ta_ 1_ J y __ ___________________ 1 _ _ ___ XZ—kta∖~y 11. 67 mol~l∙ dm3∙ min^l×0. 002 mol ∙ dm~ 1一•"'2 一 1]. 67 mol^^,∙ dm3∙ min~1×0. 002 mol ∙ dm-3 " " min.6.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A,B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发生反应A+B—* C,在反应过1.0h后・A已消耗 T 75%;当反应时间为2. 0 h时,在下列情况下,A还有多少未反应?(1)当该反应对A为一级,对B为零级;(2)当对A,B均为一级;(3)当对A,B均为零级.解:(1)此时反应为一级反应lnγ^=⅛1f当y≈75 %时U=LOhM =⅛ ln⅛=1⅛×lnτ⅛ = 2 In2 0当t≈2. Oh时In 亠=2 In 2 h",×2.0 h1一,IP= 6. 25 %即A还有6. 25%未反应•(2)此时该反应为a≈b的二级反应≈k2ta当y≈75%时M=I∙0 h1 丿=1 乂 75% = 3 hIa l~y 1. 0 h×a 1 一75% a当t=2. Oh时τ-iL-= —h"1×2∙0 h×αIp al-y=14. 28%.(3)此时该反应为零级反应X-= kot 当H=75% d 时M=I.0 h ・•・屁=手=警£=0. 75 a h~,t 1.0 n .当¢=2.0 h时95%-^ = 814 min对于二级反应x=kot≈Q. 75 a h"1 X2. 0 h=l. 5 a吟也=一0・5表示A已反应完毕a设A刚好反应完时的时间为/L I=I• 33 KΛo 0. 75 a h7.298 K时,NaOH和CH3CCXrH3皂化作用的速率常数k2与NaOH和CH3COOC2H5皂化作用的速率常数矗的关系为弟=2. 8 k2.试计算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当有90%的CH3COOCH3被分解时, CH3COOC2Fk的分解分数(设碱与酯的浓度均相等)•解:对于二级反应匸==怂加当 y=90% 时-⅛×⅛=⅛°; t=t'=2∙ 8 k2JL2. 8 •嚴° “解得 y'= 76. 27%.8.设有一W级反应(Λ≠1).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α,证明其半衰期表示式为(式中k为速率常ty2^(n→)a n^γk 证朋:守=-⅜r - ≈kdt α-* Rat 对上式作定积分K(⅛r =Jo^ 得怂=心上f -数): 2"7]2π"1-lk(n-l) (n~l)a n^1k99.对反应2NO(g)+2H2(g)-N2(g)+2H2O⑴进行了研究,起始时NO(g)与巴@)的物质的量相等•采用不同的起始压力R ,相应地有不同的半衰期•实验数据如下:A)/kPa50. 9045. 403& 4C33. 4626. 93b/2/min81102140180224试求该反应的级数.解:・・・加不同导致Gz不同・•・该反应不可能为一级反应,即n≠↑ 由〃级反应的半衰期公式1— 1l∏Zι∕2 = lnA÷ (I-Zt)Ina以IM/2对Ina作图•得一斜率为1-n的直线,求得n≈3. 或由InZ ι∕2 = InA+ (1 —zz)Iml∏Zι∕2 = InA÷(l-n)Ina Z代入各组数据求〃值用~3∙10.已知某反应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厂=<AKB]吒Cp,请根霑下列实验数据•分别确定该反应对各反应物的级数α∕*的值和计算速率常数厂/(10一5mol ∙ dm 3∙s~1 )5.0 5.0 2.514. 1[A]o∕(mol ∙ dm ')0.0100.0100.0100. 020[B]o∕(mol ∙ dm~3)0.0050. 0050.0100. 005[C]o∕(mol ∙ dm~3)0.0100∙0150.0100.010解:根据1,2组实验数据,保持[A]。
实验十一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和难溶盐的溶解度Ⅰ、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原理。
2.掌握用电导率仪测定醋酸电离常数K的方法。
HAc3.通过实验了解溶液的电导(L)、摩尔电导率(λ)、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电离常数(K)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学会使用DDS-1lA型电导率仪。
二、实验原理弱电解质如醋酸,在一般浓度范围内,只有部分电离。
因此有如下电离平衡:+- Ac + H HAc =起始浓度 C 0 0平衡浓度C(1-α) CαCα-+的平衡状态下AcH及α各为HAc、α为电离度,故C(1-α)、C其中C为醋酸的起始浓度,的浓度。
如果溶液是理想的,在一定温度下,可由质量作用定律得到电离常数(K)为:HAc(1)根据电离学说,弱电解质的α随溶液的稀释而增加,当溶液无限稀释时,α→1,即弱电解质趋近于全部电离。
当温度一定时,弱电解质溶液在各种不同浓度时,。
只与在该浓度时所生成的离子数有关,因此可通过测量在该浓度所生成的离子数有关的物理量,如pH值、电导率等来测定α。
本实验是通过测量不同浓度时溶液的电导率来计算α和K值。
1-(欧姆)或S((欧姆),所以电导的单位为Ω西门电导,即电阻的倒数,电阻的单位是Ω成反比,和导体的截面积(A)l)成正比。
)。
对于金属导体,电导(L)的数值和导体的长度(子(2)其中l/A为常数,定义为Q;Lo称为电导率或比电导,其物理意义是长l为lm,截面积A2-1/m或S/m的导体的电导,所以它的单位可以写成Ω。
对于每种金属导体,为lm温度一定,电导率(Lo)是一定的,因此可以用它来衡量金属导体的导电能力。
但是,对于电解质溶液,其导电机制是靠正、负离子的迁移来完成的。
它的电导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该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有关,所以若用电导率L。
来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就不合适了。
这样,就提出了摩尔电导率λ的概念。
它的定义是:含有lmol电解质的溶液,全部置于相距为单位距离(SI单位用lm)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该溶液的电导称为摩尔电导率(λ)。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1)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物得转化率分别达到50%,75%,87、5% 所需时间分别为t1/2,2t1/2,3t1/2,则反应对此物质得级数为。
2、某二级反应,反应消耗1/3需时间10min,若再消耗1/3还需时间为分钟。
3、两个活化能不相同得反应,如果E1<E2,且都在相同得升温区内升温,则(填“>”或“<”或“=”)4、只有一种反应物得二级反应得半衰期与反应得初始浓度得关系为。
5、(浙江大学考研试题)反应A→Y+Z中,反应物A得初始浓度为1mol·dm-3,初始速率为0、01 mol·dm-3·s1,假定该反应为二级反应,则其速率系数k A为,半衰期为。
6、(西北工业大学考研试题)反应2A→3B,则之间得关系就是。
7、(西北工业大学考研试题)一级反应以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速率系数等于直线得。
8、(浙江大学考研试题)丁二烯得液相聚合反应,实验已确定对丁二烯为一级,并测得在323K时得速率系数为3、3×102min1,当丁二烯得转化率为80%时,反应时间为。
9.某反应A+B Y+Z,加催化剂后正反应速率系数与不加催化剂时正反应速率系数比值,则逆反应速率系数比值____。
10、某复杂反应得表观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得关系为,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得关系为____。
二、单选题:1.反应3O22O3,其速率方程d[O2]/d t = k[O3]2[O2] 或d[O3]/d t = k'[O3]2[O2],那么k 与k'得关系就是:(A) 2k = 3k' ; (B) k = k' ;(C) 3k = 2k' ; (D) ½k= ⅓k' 。
2.有如下简单反应a A + b B dD,已知a <b < d,则速率常数k A、k B、k D得关系为:(A) ;(B) k A < k B < k D ;(C) k A > k B > k D ;(D) 。
第11章 胶体化学1.1 某粒子半径为30×10-7 cm 的金溶胶,在25℃时,在重力场中达到沉降平衡后,在高度相距0.1 mm 的某指定体积内粒子数分别为277个和166个,已知金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分别为19.3×103 kg·m -3及1.00×103 kg·m -3。
试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
解:由胶粒在达到沉降平衡时的分布定律()02211ln 1C Mg h h C RT ρρ⎛⎞=−−−⎜⎟⎝⎠则:()()()21021ln //1RT C C M g h h ρρ=−− 上式中,M 为胶粒在h 2~h 1范围内的平均摩尔质量,其又可由下式算的()343M V L r L ρπρ==粒子 故:()()()213021ln /43RT C C L r g h h πρρ=−−()()()3-833-423-18.314298.15ln 166/2774 3.0109.81.001019.310 1.0103=6.2610mol π××=××××−×××× 答:6.26×1023 mol -11.2有一金溶胶,胶粒半径为3×10-8 m ,25℃时在重力场中达沉降平衡后,在某一高度处单位体积中有166个粒子,试计算比该高度低10-4 m 处体积粒子数为多少?已知金的体积质量ρB 为19 300 kg·m -3,介质的体积质量ρ0为1 000 kg·m -3。
解:由胶粒在达到沉降平衡时的分布定律()02211ln 1C Mg h h C RT ρρ⎛⎞=−−−⎜⎟⎝⎠上式中,M 为胶粒在h 2~h 1范围内的平均摩尔质量,其又可由下式算的()343M V L r L ρπρ==粒子 故:]3)()(4exp[210312RTh h gL r C C −⋅−⋅=ρρπ272]15.298314.83100.1)100.1103.19(1002.68.9)103(14.34exp[1664332338=×××××−×××××××××=−−答:272 个1.3试用沉降平衡公式验证。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1.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P 1=202650Pa ,T 1=273K ,沿可逆途径P/T =常数至终态,压力增加一倍。
计算V 1,V 2,T 2,Q ,W ,V 1,ΔH,,ΔU 。
解答: 3111m 0112.0Pa 202650K 273K mol J 314.8mol 1P nRT V 11=⎪⎪⎭⎫ ⎝⎛⨯⋅⋅⨯==-- 因为P/V=常数,所以:331122m 0224.0m Pa 20265020265020112.0P V P V =⎪⎭⎫ ⎝⎛⨯⨯==K 0.1092K mol J 314.8mol 1Pa 2026502m 0112.0nR V P T 113222=⎪⎪⎭⎫⎝⎛⋅⋅⨯⨯⨯==-- ΔU =nC V ,m (T 2 -T 1)=10.21kJΔH =nC P ,m (T 2 -T 1)=17.02kJkJ 40.3)V P V P (21)V V (2K KVdV PdV W 11221122V V V V 2121=-=-===⎰⎰ Q =ΔU -W =13.61kJ2. 在p θ和373.15 K 下,把1mol 水蒸气可逆压缩为液体,计算Q ,W ,∆U m ,∆H m ,∆F m ,∆G m 和∆S m 。
已知在373.15 K 和p θ下,水的摩尔汽化热为40.691 kJ·mol -1。
解答:当外压恒定时:W = —p ΔV m = p[V m (l)-V m (g)] ≈ pV m (g) = RT =3.101 kJ·mol -1 此时:Q p = ΔH m = -Δvap H m = - 40.691 kJ·mol -1 (2分) ΔU m = ΔH m - p ΔV m = -37.588 kJ·mol -1 (2分) ΔG m = 0ΔF m = W R = 3.103 kJ·mol -1 ΔS m = Q R /T = -109.0 J·K-1·mol -13. 今有 A ,B ,C 三种液体,其温度分别为 303 K ,293 K ,283 K 。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1. 反应为一级气相反应,320 ºC时。
问在320 ºC加热90 min的分解分数为若干?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答:的分解分数为11.2%2. 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10 min。
求1h后剩余A的分数。
解:同上题,答:还剩余A 1.56%。
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
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答:反应掉50%需时19.4 min。
4. 25 ºC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如下(蔗糖的初始浓度c0为1.0023 mol·dm-3,时刻t的浓度为c)0 30 60 90 130 1800 0.1001 0.1946 0.2770 0.3726 0.4676 解:数据标为0 30 60 90 130 1801.0023 0.9022 0.8077 0.7253 0.6297 0.53470 -0.1052 -0.2159 -0.3235 -0.4648 -0.6283拟合公式蔗糖转化95%需时5. N -氯代乙酰苯胺异构化为乙酰对氯苯胺为一级反应。
反应进程由加KI溶液,并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来测定。
KI只与A反应。
数据如下:0 1 2 3 4 6 849.3 35.6 25.75 18.5 14.0 7.3 4.6解:反应方程如下根据反应式,N -氯代乙酰苯胺的物质的量应为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二分之一,0 1 2 3 4 6 84.930 3.560 2.575 1.850 1.400 0.730 0.4600 -0.3256 -0.6495 -0.9802 -1.2589 -1.9100 -2.3719。
6.对于一级反应,使证明转化率达到87.5%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3倍。
对于二级反应又应为多少?解:转化率定义为,对于一级反应,对于二级反应,7.偶氮甲烷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物理化学经典习题一、填空题1.硫酸与水可形成三种水合盐:H 2SO 4·H 2O 、H 2SO 4·2H 2O 、H 2SO 4 ·4H 2O 。
常压下将一定量的H 2SO 4溶于水中,当达三相平衡时,能与冰、 H 2SO 4水溶液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盐的分子中含水分子的数目是 。
2.Na +、H +的还原电极电势分别为 –2.71V 和 –0.83V ,但用Hg 作阴极电解 NaCl 溶液时,阴极产物是Na –Hg 齐,而不是H 2,这个现象的解释是 。
3.在稀亚砷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制备硫化砷溶液。
其胶团结构式为 。
注明紧密层、扩散层、胶核、胶粒、胶团。
4.在两个具有0.001mAgNO 3溶液的容器之间是一个AgCl 多孔塞,在多孔塞两端放两个电极,接通直流电源后,溶液将向 极方向流动。
5. 反应 A −→−1k B (Ⅰ) ; A −→−2k D (Ⅱ)。
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加入适当催化剂 改变获得B 和D 的比例。
6.等温等压(298K 及p ø)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在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进行,放热40.0 kJ·mol -1,若该反应通过可逆电池来完成,吸热4.00 kJ·mol -1,则该化学反应的熵变为 。
7.若稀溶液表面张力γ 与溶质浓度c 的关系为 γ0 – γ = A + B ln c (γ0为纯溶剂表面张力, A 、B 为常数), 则溶质在溶液表面的吸附量Γ 与浓度c 的关系为 。
8.298.2K 、101.325kPa 下,反应 H 2(g) +21O 2(g) ═ H 2O(l) 的 (∆r G m – ∆r F m )/J·mol -1为 。
二、问答题1. 为什么热和功的转化是不可逆的?2. 在绝热钢筒中进行一化学反应:H 2(g) + 21O 2(g) ═ H 2O(g),在反应自发进行。
实验十一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和难溶盐的溶解度Ⅰ、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原理。
2.掌握用电导率仪测定醋酸电离常数K HAc的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溶液的电导(L)、摩尔电导率(λ)、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电离常数(K)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学会使用DDS-1lA型电导率仪。
二、实验原理弱电解质如醋酸,在一般浓度范围内,只有部分电离。
因此有如下电离平衡:HAc =H++ Ac-起始浓度 C 0 0平衡浓度C(1-α) CαCα其中C为醋酸的起始浓度,α为电离度,故C(1-α)、Cα各为HAc、H+及Ac-的平衡状态下的浓度。
如果溶液是理想的,在一定温度下,可由质量作用定律得到电离常数(K HAc)为:(1)根据电离学说,弱电解质的α随溶液的稀释而增加,当溶液无限稀释时,α→1,即弱电解质趋近于全部电离。
当温度一定时,弱电解质溶液在各种不同浓度时,。
只与在该浓度时所生成的离子数有关,因此可通过测量在该浓度所生成的离子数有关的物理量,如pH值、电导率等来测定α。
本实验是通过测量不同浓度时溶液的电导率来计算α和K值。
电导,即电阻的倒数,电阻的单位是Ω(欧姆),所以电导的单位为Ω-1 (欧姆)或S(西门子)。
对于金属导体,电导(L)的数值和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和导体的截面积(A)成正比。
(2)其中l/A为常数,定义为Q;Lo称为电导率或比电导,其物理意义是长l为lm,截面积A 为lm2的导体的电导,所以它的单位可以写成Ω-1/m或S/m。
对于每种金属导体,温度一定,电导率(Lo)是一定的,因此可以用它来衡量金属导体的导电能力。
但是,对于电解质溶液,其导电机制是靠正、负离子的迁移来完成的。
它的电导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该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有关,所以若用电导率L。
来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就不合适了。
这样,就提出了摩尔电导率λ的概念。
它的定义是:含有lmol电解质的溶液,全部置于相距为单位距离(SI单位用lm)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该溶液的电导称为摩尔电导率(λ)。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1)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达到 50%,75%,87.5% 所需时间分别为t 1/2,2t 1/2,3t 1/2,则反应对此物质的级数为 。
2.某二级反应,反应消耗1/3需时间10min ,若再消耗1/3还需时间为 分钟。
3.两个活化能不相同的反应,如果E 1<E 2,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区内升温,则1ln d k dT2ln d k dT (填“>”或“<”或“=”) 4.只有一种反应物的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 。
5.(浙江大学考研试题)反应A →Y+Z 中,反应物A 的初始浓度为1 mol·dm -3,初始速率为0.01 mol·dm -3·s -1,假定该反应为二级反应,则其速率系数k A 为 ,半衰期为 。
6.(西北工业大学考研试题)反应2A →3B ,则 之间的关系是 。
7.(西北工业大学考研试题)一级反应 以 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速率系数等于直线的 。
8.(浙江大学考研试题)丁二烯的液相聚合反应,实验已确定对丁二烯为一级,并测得在323K 时的速率系数为3.3×10-2min -1,当丁二烯的转化率为80%时,反应时间为 。
9.某反应A+B Y+Z,加催化剂后正反应速率系数'1k 与不加催化剂时正反应速率系数1k 比值'41110k k =,则逆反应速率系数比值'11k k =____。
10.某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 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为11224()2k k k k =,则表观活化能a E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为____。
二、单选题:1.反应3O 2 2O 3,其速率方程-d[O 2]/d t = k [O 3]2[O 2] 或 d[O 3]/d t =k '[O 3]2[O 2],那么k 与k '的关系是:(A) 2k = 3k ' ; (B) k = k ' ; (C) 3k= 2k ' ; (D) ½k = ⅓k ' 。
物理化学习题总结一、热力学第一、二定律1、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对于理想气体,Cp,m与CV,m之差一定是RB.对于纯凝聚态过程CP,m近似等于CV,mC.对于实际气体,若吸收相同的热量,则体系在恒压过程中的温度升高值一定大于恒容过程D.对于实际气体,若吸收相同的热量,则体系在恒容过程中的温度升高值一定大于恒压过程2、在一定T,p下,汽化焓ΔvapH,熔化焓ΔfusH 和升华焓ΔsubH的关系哪一个错误?( D)A.Δ升华H>Δ汽化HB.Δ升华H>Δ熔化HC.Δ升华H=Δ汽化H+Δ熔化HD.Δ汽化H>Δ升华H3、当以5mol H2气与4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mol HCl 气。
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则反应进度应是:( A )H2(g) + Cl2(g) ─→2HCl(g)(A) 1 mol(B) 2 mol(C) 4 mol(D) 5 mol4、在一个绝热的钢壁容器(不变形)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质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压力从p1升高到p2 则(B)A、Q>0,W >0,ΔU>0B、Q=0,W=0,ΔU=0C、Q=0,W>0,ΔU<0D、Q=0,W>0,ΔU<05、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C)。
A.必定改变B.必定不变C.不一定改变D.状态与内能无关6、封闭体系恒压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Q p等于其焓的增量ΔH ,这种说法( B)。
A.正确B.需增加无非体积功的条件C.需加可逆过程的条件D.需加可逆过程与无非体积功的条件6、一可逆热机与另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拖动的列车运行的速度( B)。
A.较快B.较慢C.一样D.不一定7、已知:Zn(s)+(1/2)O2 = ZnO Δc H m =351.5 kJ⋅mol–1Hg(1)+(1/2)O2 = HgO Δc H m =90.8 kJ⋅mol–1因此Zn+HgO = ZnO+Hg的Δr H m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