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和中考语文备考指导.pptx
- 格式:pptx
- 大小:80.32 KB
- 文档页数:11
2019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上海卷)试卷分析语文——稳定为主注重能力考查一、试卷综述1、总体评价2019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命题基于《课程标准》、《考试手册》、教学实际.表现出“稳定为主”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七个“不变”:试卷结构、基本题型、题量和分值、核心考点、选文体裁、作文类型及命题特色保持不变。
试卷中文言文阅读部分注重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整体把握能力.作文重点考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能力。
诗词赏析选取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形式有变但题目平实。
既复习巩固了已学过的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有利于拓宽考生的思维空间。
现代文阅读选用了规范的议论文.论点鲜明.结构清楚.试题“随文而考”.整体感强.其中一题选用华盛顿的事例在命题设计上颇有新意.学以致用地考查了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及“材料证明观点”的分析能力。
《与老妈过招》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情节生动.内容富有生活气息.语言亦庄亦谐.堪称佳作。
文章立意深邃、引人深思.启迪我们要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
作文试题“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内容宽泛.选择角度多样.表达方式灵活。
“今天”可视为任何一天.“说说”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话语均可视为“心里话”。
试题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真实反映自己的思想、学习、心理的诉求;二是具有积极向上、充分显示当今社会正能量的思想导向.对处在人生“转型期”的考生有着健康、阳光的启示作用;三是考生可以大胆说真话、说心里话.表达内心深处萌发的种种情感、期盼、理想、追求或是曾遇到过的心理纠结、迷茫、困惑……给自己一个心理释放的机会.让心里话自然流淌。
2、试题结构(1)试卷结构内容分值题量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 6 (二)诗词赏析4分 2 (三)文言文阅读(一)8分 3 (四)文言文阅读(二)12分 4二、现代文(48分)(一)现代文阅读(一)21分 5 (二)现代文阅读(二)27分 6三、写作作文60分 1 合计150分27(2)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文言文(39 分)(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毕第 6--7 题(4 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 7.分)(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毕第 8--9 题(8 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四)阅读下文,完毕第 10--13 题(12 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
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②矣,是以知之。
”【注】①宿卫:(注释看不清晰)。
②纸鸢:风筝。
10.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 分)⑴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 ) ⑵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 )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可怜白发生”体现的作者情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1.用当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2 分)子何以知之?12.本文情节波折,引人入胜。
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
(3 分)秦王将猎---- ----韩生劝止 ----------------------------- 韩生释疑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 分)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
B 阐明了上海交响乐园过去的音乐录制条件十分简陋。
上海市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分析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一、总体分析;上海市模拟考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试卷共四大题分值,分布为文言文39或40分,现代文阅读40或41分,综合训练10或11分,作文60分,试卷总分为150分。
二、试题分析语文试题试题难易适度,题型规范,能较为客观的考查学生积累阅读写作能力。
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文言文部分共四道题,(1),诗词默写(15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诗词的背诵及默写情况。
此题基本共五道题,但是3分一个,分值较高,这种题学生基本能够背诵下来,但是必须注意细心,背诵仔细,默写到位,以免错漏字。
,2、阅读诗词,普遍4分,这类题目,有的是一首,很多是两首诗词进行对比阅读,填空时候注意作者的掌握,还有词牌名,以及特殊词的掌握,注意诗词表达作者的情感。
这些题目中普遍都有选择题,有感情的对比阅读,有的分析共同之处,所以注意文学常识的积累,细心审题。
3、文言文阅读两题,第一是注重课内阅读,普遍8分,第二是课外延伸阅读,第一题很多地方只考一篇,有时延续了传统的比较阅读,选择了课内两篇进行比较阅读,总之都是注意文学常识,有的容易混淆的文学常识,比如作者,选自什么题材,主要还是掌握文学常识积累,古今义,一词多义,还有特殊句子的断句和翻译。
第二题普遍12分,课外文言文注重文学基础积累,主要对文章把握大意,通常都会选择跟人物有关的文章,注意字词的意义,注意人物的形象,在题型的设计上也是由易到难,由课内的知识识记到课外的理解运用。
文言文的阅读节奏这个知识点,如果把握不当,容易丢分。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依然是以课外阅读为主的考查形式。
这次其它地方中考全部考课外的命题导向相一致。
从题目的考查点上看,重在培养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基础上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仔细推敲,深入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
从题目设计上看,无论从设计点上看和获取答案的途径上看都有点高、有点难。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一)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近日,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正式发布。
据相关人士介绍,该试卷囊括了阅读理解、作文、语言知识等多个板块,试题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难度适中,题型多样,旨在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阅读理解作为语文考试中重要的板块之一,该试卷中同样不乏精心设计的阅读理解题。
其中,一篇关于《篮球·足球》的篇章使得不少考生感觉到了双重的视觉冲击。
该篇阅读分成两段,第一段是篮球、第二段是足球,虽然篇章长度不长,却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了两个运动的异同之处,让读者对这两项运动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另外,阅读理解中还设计了多个“理解推断”题型,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分析,从而掌握文字表达的深层意义,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策略和思维能力。
作文部分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该试卷中的作文题目紧贴时事热点,要求考生就以“志愿者服务”为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写作时要求考生注意文字表达规范、逻辑条理、价值观表达等方面,以此考察其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
可以说,这种寓教于乐的考题设计,启迪了考生的社会思考,增强了其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可挖掘的文化价值非常丰富。
此外,试卷中还为语言知识单独开设了一个板块,对于中学生来说,语言知识的细微差别往往决定了语言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精度。
在此,这一板块中设计的题目则更多关注了对词汇、语法规则和标点符号使用的灵活掌握。
虽然这部分所占比重较小,但更能考查考生的基本功。
总的来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设计得非常细致、周到,旨在考查考生的多维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体现了立足于大局、注重实效的考试理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考生们可以结合解析对哪些错题进行反思、总结和复盘,以期给下一次考试带来更好的表现。
希望下一次中考语文试卷能够更好地切实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人文素养。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解析一、总体评价2023年的上海中考语文试卷,整体上延续了近年来“守正出新”的命题思路,既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又适度创新,体现语文学科素养。
从题型结构、分值分布、难易程度等方面看,均与往年大致相同,体现了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具体分析1基础知识与运用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修改、标点符号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整体难度适中,其中字音、字形部分涉及的均为常见常用字,词语运用和病句修改也较为典型。
标点符号题略有难度,需仔细辨析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和文学作品三个板块。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资治通鉴》,内容较为浅显,考查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及文意理解。
现代文阅读分为两篇,第一篇为说明文,第二篇为散文。
说明文主要考查信息筛选与整合、句子作用及说明方法辨析;散文主要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等。
文学作品阅读材料为一篇短篇小说,难度相对较高,涉及人物形象分析、情节梳理、主题探究及开放性问题等。
3写作表达今年的中考作文延续了近年来的命题形式,即给出一句话或一个情境,让学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
题目“从一种经历或一段时光中汲取力量”,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经历和成长,表达真实感受和思考。
从整体上看,写作题设计得开放而有度,既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又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展现个性才华。
三、备考建议1夯实基础,强化积累针对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学生应重视对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等基础知识的积累,通过多读多写多练,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同时,要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素养阅读理解部分是中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解答题(共4 小题,满分40 分)1.默写(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若出其里。
(《观沧海》)(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2.阅读下面的诗,完毕下列各题。
卖炭翁(节选)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ft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对的的一项是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体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3.阅读下文,完毕下列各题。
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觉得饵,能够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波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用当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太医以王命聚之。
(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阐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哀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4.阅读下文,完毕下列各题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
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
”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阅读两题,分值48分。
其中必有一篇记叙文,另一篇是议论文和说明文二选一。
议论文或说明文的题号为16——20,共五题。
一、议论文出题特点:以近期时事热点、与人文生活相关论点为出发点。
考点主要有:1、词语题。
文中一些关联词或副词等能否删除以及原因。
(问答题)常见问题:划线句中的。
关联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划线句中的“据说”,“研究资料显示”等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答题思路:一般情况下,这种词是不能删除的,因此必须先答不能,再答出原因即可。
答题格式一般为:不能+关联词含义及作用+体现议论文的某种语言特征。
2、论证方法及作用。
(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答题思路:论证方法+论证作用+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影响常见问题:。
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一般为:A、举例论证:举。
例子说明了。
,使论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
B、引用论证:通过引用。
强调了。
的观点,使论证更深入,更有权威性。
C、对比论证:把。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
的观点,在你逻辑上更严密,使。
的观点更深入人心。
D、比喻论证:将。
比作。
,证明了。
的道理,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3、论证结构(填空题、选择题)结构:层进(递进)、并列式、总分总式、对照式4、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提炼。
答题思路:从文章标题,中心论点中提炼。
5、含义理解题。
主要为重点字词的具体含义,重点句子的理解。
分为问答题和选择题。
常见问题:文章标题中的。
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文章中。
词代表什么,深层含义是什么?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答题思路:联系文章中心论点和词语(或句子)前后句子和分论点的含义。
答题格式一般为:字面意思+在文中的具体所指+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
6、语段分析题。
即给定一段议论文字,问放在本文中合适否;或者给定一段文字,问放在文中哪里合适。
答题思路:分析文章论点与文字的关系,找出与文章中某些分论点的相似或关联之处。
上海市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及中考语文备考指导文——定主侧重能力考一、卷述1、体价2019 年上海中考文卷命基于《程准》、《考手册》、授课,表出“ 定主”的特色,主要体七个“不”:卷构、基本型、量和分、核心考点、文体裁、作文型及命特色保持不。
卷中文言文部分侧重考和理解能力,代文要点考整体掌握能力,作文要点考“我手写我心”的写作能力。
析取两首行比,形式有但目平。
既复牢固了已学的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有利于拓考生的思空。
代文用了范的文,点明,构清楚,“随文而考”,整体感,其中一用盛的事例在命上有新意,学以致用地考了学生方法的掌握及“资料明点”的解析能力。
《与老招》是一篇文兼美的叙文,情生,内容富饶生活气味,言亦庄亦,堪称佳作。
文章立意深邃、引人深思,启迪我要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
作文“今天,我想心里”,内容泛,角度多,表达方式灵便。
“今天”可任何一天,“ ”的象能够是任何人,只若是自心里的均可“心里”。
拥有三个特色:一是近考生生活与思想,考生有可、有情可抒,真反响自己的思想、学、心理的求;二是拥有极向上、充分示此刻社会正能量的思想向,在人生“ 型期”的考生有着健康、阳光的启迪作用;三是考生能够英勇真、心里,表达心里深萌的各种感情、期盼、理想、追求或是曾遇到的心理、诱惑、迷惑⋯⋯自己一个心理放的机遇,心里自然流淌。
2、构( 1)卷构内容分量一、文言文(一)默写18 分6(42 分)(二)析 4 分2(三)文言文(一)8 分3(四)文言文(二)12 分4二、代文(一)代文(一)21 分5(48 分)(二)代文(二)27 分6三、写作作文60 分1合150 分27(2)基本型、填空、答、写作。
二、逐解析一、文言文(42 分)(一)默写(18 分)1.山光悦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
(《破山寺后禅院》)2.日出西雨, ________________ 。
(《竹枝》)3 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泉石上流。
上海中考语文复习指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xxxx年中考语文的试卷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分为“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
学生的复习方法必须作出调整,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梳理知识,逐点落实“积累与运用”复习的着眼点要放在基础知识上。
紧扣教材,以课本为依据,从18册,用专题的形式,把生字、文学常识、默写等进行一番梳理,使之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成为清晰的体系,将知识点一一落到实处。
试卷上的每道小题基本上就代表了一个知识点。
因此,哪道题代表哪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涵盖哪些内容,有哪些命题形式,自己掌握的程度如何等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逐点复习。
例如: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中,纯记忆的试题主要有:注音、错别字、文学常识、文言诗文的默写。
注音、错别字的考查,一般都是常见字,难度不大,对那些冷僻的字词则不必深究。
文言诗文的默写也都是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难度也不是很大。
基础知识板块里还包括词语的应用,病句的修改,语言的表述等几方面内容,这方面考点的掌握,重在理解。
此外,同学们要细细地攻下一两本中考辅导书,这些辅导书一般来说前半部分的基础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帮助你归纳出了许多平时容易出错的读音,字形等等,这部分内容应当经常翻阅,在大脑中留下印象,考前进行一次突击记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理解内容,审准题意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准确率虽非一日之功,但如果能够理解内容的切入口,审准题意,把握题目要求,往往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正确完成现代文的阅读题,首要的就是读懂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明确的中心。
对记叙文要做到全面把握所记叙的事情,明了人物形象的特点,把握作者对人物所寄予的情感态度。
对说明文的理解则需要把握住说明的中心,体会作者用词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对篇幅较长的,好多同学并不能一下子就能看明白,这就需要提醒自己,耐心阅读,细心体味,彻底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