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宋元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3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一章:宋代的社会生活1.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特点,包括城市繁荣、商业发展、文化娱乐等方面。
1.2 教学内容:宋代城市繁荣的原因和表现商业发展的情况,包括货币、市场、海外贸易等文化娱乐活动,如勾栏、瓦子等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学生讲述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宋代的科技成就2.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科技成就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等方面。
2.2 教学内容: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传播指南针的应用和影响火药的发明和军事应用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章:元代的文化成就3.1 教学目标:了解元代文化成就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
3.2 教学内容:元代文学成就,如元曲、小说等艺术成就,如绘画、雕塑、建筑等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影响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述、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章:宋元的经济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经济发展的情况和特点,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
4.2 教学内容:农业发展的情况,如农田水利、耕作技术等handcraft development, such as porceln, silk, ironware, etc.商业繁荣的情况,包括市场、货币、海外贸易等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章:宋元的社会制度5.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家族制度等方面。
5.2 教学内容: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如中央集权、地方自治等科举制度的实施和影响家族制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述、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六章:宋代的政治制度6.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包括中央集权、科举制度等方面。
6.2 教学内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巩固科举制度的完善和选拔人才的作用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变化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13课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导学提要年级:七年级备课组:七年级历史备课组主备人:耿玉家【课标要求】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了解宋词、元曲的流行。
【学习目标】了解宋元时期取得文化成就。
【学习重点难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资治通鉴》和宋词元曲。
【自学导引】一、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请阅读教材第72页至第76页的内容。
完成下列任务。
1、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2、什么时期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有什么重大意义?3、什么时期发明了指南针?有什么重大意义?4、火药及火药武器的发明和发展情况是怎样的?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请阅读教材第77页至第81页的内容。
完成下列任务。
1、《资治通鉴》是什么时期谁编写的?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2、宋代著名的词人有谁?各有哪些代表作品和特点?3、元曲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品是什么?4、宋元时期的书法绘画方面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作品?【知识梳理】一、科技1、活字印刷术:北宋发明,比欧洲早约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指南针:①战国时期的“”,是世界上的指南仪器。
②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事业。
③时,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并由传入欧洲。
④意义:为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火药①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②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上。
③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④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和。
二、史学:北宋史学家编写的,是一部巨著,叙述了从到的历史,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文学1、宋词:①北宋文学家的词气势豪迈,代表作有。
②女词人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③南宋词人,他的词豪迈奔放,渴望祖国统一。
2、元曲:元曲由和组成,最优秀的代表是剧作家的。
四、艺术1、绘画①随着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出现并日益增多,这是两宋绘画的特色。
②宋代的,描绘北宋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推荐13篇〕篇1: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一节文化课,本课可以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热爱新奇的心理特点及以形象思维才能为主的认知习惯,角色扮演、词句接龙、播放《清明上河图》视频等情境,激发了学生对宋元文化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深化地感悟宋元时期的历史,生发对宋词等文学艺术作品的热爱。
由于文化课头绪较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搜集和梳理信息的才能,通过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积极参与来开展思维,张扬个性发挥才能,培养学生浓重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教学理论,也确实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到达了教学目的的要求;在课堂上,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中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展知识擂台,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课堂练习,让学生们最快乐的上好这节课。
学会与别人合作、共同探究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积极思维,分享探究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真正做到了在师生互动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表达了学生的动与学,老师尽量不讲,少讲,凸显了新课改的'要求。
课下也发现了一些缺乏之处,主要表如今两个方面:第一,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过粗,没有充分表达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原那么。
比方“列表比照《史记》和《资治通鉴》”,应设计哪些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完成此项教学目的呢?第二,对历史学科特色凸显不够。
类似于这种不同朝代的文学成就课,假如没有正确的教育目的,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文学赏析课。
在今后的教学中,做为解惑者的我还要不断进步自己的教学才能,多从教学设计入手,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在知识、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所改良,使学生更加喜欢上历史课。
篇2: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本课教材上约略讲了四大创造中三大创造的不断完善与应用,并提到了宋元两位科学家的成就。
灿烂的宋元文化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教学难点】1.宋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对宋元文化的历史评价。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三、课堂讲解1.讲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特点:(1)政治制度:宋代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政治事件:南宋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2.讲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特点:(1)农业:推广水稻、茶叶等作物,提高农业产量。
(2)手工业:瓷器、纺织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著名的手工业中心。
(3)商业:海外贸易繁荣,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3.讲解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1)文学: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繁荣。
(2)艺术: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成就突出。
(3)科技: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得到发展和应用。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宋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思考:宋元文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成就。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课后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灿烂的宋元文化【最新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最新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灿烂的宋元文化篇一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程目标: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
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⑴制作泥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
⑴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能力。
⑴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⑴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课前准备⑴师生收集、查阅、整理、宋元时期科技信息。
⑴制作powepoint课件。
⑴准备印章一枚。
教学过程导入:中华文明悠久绵长,提问: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是什么?(学生答略)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正文部分:一、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传播师:四大文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问题解决了,大家知道我们手中的课本是怎么印刷的吗?(学生思考)生:(扫描、静电复印、胶印、油印)师:这是现代印刷手段,那么一千多年前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传播文化呢?(学生思考)生:手抄。
师:对,那么手抄有什么缺点呢?(学生思考并作答)归纳:费时、效率低、易抄错漏抄。
灿烂的宋元文化学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学习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和艺术成就。
3.学会欣赏和评价宋元文化的艺术魅力。
4.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宋元文学作品及其特点。
3.宋元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
4.宋元时期的音乐和舞蹈。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通过呈现宋元时期的文物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对该时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时期吗?为什么?Step 2:讲解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幽州战略等重要历史事件,介绍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
2.教师讲解宋元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文化特点。
3.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Step 3:学习宋元文学作品及其特点(30分钟)1.教师介绍宋元文学的特点:追求真、善、美,崇尚自然和人文精神。
2.学生分组朗读宋元时期的诗词、散文和戏剧作品,了解其艺术风格和内涵。
3.学生讨论和总结宋元文学的特点和成就。
Step 4:学习宋元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30分钟)1.教师介绍宋元绘画的特点:注重变化和神韵境界,崇尚笔墨表现力。
2.学生欣赏和讨论宋元绘画作品,了解其技法和意境。
3.教师介绍宋元雕塑和建筑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4.学生分小组制作模型展示宋元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思想。
Step 5:学习宋元音乐和舞蹈(20分钟)1.教师播放宋元时期的音乐和舞蹈录像,引导学生感受其独特韵味和艺术效果。
2.学生分组编排并表演宋元时期的舞蹈,展示其特点和风采。
Step 6:总结和评价(10分钟)1.教师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宋元文化的艺术魅力和对今人的影响。
3.学生则发表个人观点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授课法:通过讲解和分析传授知识。
2.师生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
七年级历史第6课笔记第六课灿烂的宋元文化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比较成熟。
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近代印刷术的基础。
2.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我国发明的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的是司南。
宋代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代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大型火药武器“突火枪”和“火箭”。
火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大大加强了我国同世界的交流和发展。
3.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明朝时,我国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中编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两位科学家的科学作品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先进科学、高度繁荣。
单元总结:1.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2. 宋代和元代的科技成就是多方面的:宋代改进造纸术、火药用于军事、沈括编写《梦溪笔谈》、郭守敬编订《授时历》等;元代则有大都的繁荣、著名元曲的创作、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著作问世。
3. 宋元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交往丰富了文化内涵;对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4. 宋元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先进水平,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的优秀文化而自豪,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本课重点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教着准备雕印好的“灿烂的宋元文化”几个大字。
学生准备橡皮泥橡皮檫小刀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提问:这是怎么制出来的?(雕印)师: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教师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费时费工浪费性大。
师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革创新了,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北宋平民毕升)(二)授新课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师:观察毕升画像,阅读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师: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