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向仪器。
①战国时期:制成“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已发现天然磁石具 但是,司南体积大,不 有指示南北的特性,并根据这一特性制成了世 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它是利用天然 易携带,成品也较少。天然 磁石琢磨而成,样子像一只勺,重心位于底部正 磁石磁性较弱,指南性能不 中,底盘光滑,四周刻有二十四个方向,使用时 把长勺放在底盘上,用手轻拨,使它转动,停下 稳定,还怕震动、怕高温。 后长柄就指向南方。
司南模型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②北宋时期: 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
北宋时,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钢针的方法, 制造成了指南针。它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 针制成,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以后 把它装置在方位盘上,称为罗盘,并开始用 于航海事业。这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飞跃。
北宋罗盘针
③南宋时期: 由于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被广泛应用 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意义: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后来欧洲航 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北宋时,指南针已开始用于航海。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航海的 人辨别方向,夜晚看星星,白天看太阳。阴天的时候就看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发挥重要作用。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 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 矣! ——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 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 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 “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D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