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的手术配合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69 MB
- 文档页数:27
神经外科幕上和幕下手术配合目的要求:熟悉神经外科应用解剖及疾病种类了解神经外科常用仪器设备和器械幕上开颅手术配合幕下开颅手术配合第一节神经外科应用解剖一.头皮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
额顶枕部头皮可分为五层: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层、腱膜下层和骨膜层。
颞部头皮分为六层:皮肤、皮下组织、颞浅筋膜、颞深筋膜、颞肌和骨膜。
二.颅骨颅骨由1块枕骨,1块额骨,2块顶骨,2块颞骨,1块蝶骨和1块筛骨组成。
颅骨借枕外隆突—上顶线—乳突根部—颞下线—眶上缘连线分为颅顶和颅底。
1.颅顶颅顶的最前方是额骨,额骨通过冠状缝与后面的两块顶骨紧密结合;两块顶骨之间是矢状缝,顶骨之间还有被称为顶结节的光滑隆起,顶骨再通过人字缝与后方的枕骨相连。
2.颅底从内面观察,颅底部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
①颅前窝由额骨的眶板、蝶骨体前部、蝶骨小翼和筛骨的筛板构成。
颅前窝体积较小,左右对称,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在凹下的正中央前方是被称为鸡冠的纵形骨嵴,两侧是筛骨的筛板,筛板中有许多筛孔,嗅丝从这里通向鼻腔。
②颅中窝形状如蝴蝶,由蝶骨骨体、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构成。
分布着除枕骨大孔外几乎所有的开口。
颅中窝中间狭窄,凹陷的两侧容纳大脑的颞叶。
③颅后窝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
容纳脑部的脑干和小脑。
颅后窝最大的特征为巨大的枕骨大孔,该孔位于颅后窝中央最低处,连接颅腔与脊髓腔——脊髓与延髓在此衔接。
三.脑膜覆盖于脑组织外面,由外向内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层。
四.1.硬脑膜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
外层是颅骨内面的,称为骨膜层;内层较外层厚而坚韧,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
硬脑膜突起是一定部位的硬脑膜内层折叠成皱襞,成片状插入脑的裂隙,其中重要的有:①大脑镰②小脑幕③小脑镰④鞍隔硬脑膜窦是由硬脑膜的骨膜层在特定部位互相分离而形成的腔隙,充以静脉血并于静脉相续,故称静脉窦。
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窦汇、枕窦和。
脑外科开颅手术配合常规一.麻醉方式:静脉复合麻醉,气管内插管二.手术体位:1.仰卧位适用于额顶部血肿2.侧卧位适用于顶颞及枕部血肿三.物品准备:1.手术器械及敷料: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无菌持物钳一套、颅骨钻包一个、大剖包敷料1个、手术衣包1个2.一次性用物:22#.11#刀片、双极电凝镊、吸引连接管、吸引头、护创贴膜、骨蜡、头皮夹、50ml.5ml注射器1个、线锯条、明胶海绵、1#.4#.7#丝线、大三角缝针2个、中号三角缝针1个、小圆针2个、硅胶引流管、引流袋、棉垫绷带3.专用物品:神经外科头架4.仪器:电刀、颅骨钻、中心吸引器1套四.手术步骤及配合: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打开无菌包后将术中所需物品置于手术台上。
2.递大刀弧形切开皮肤、皮下及腱膜层,准备好头皮夹及骨蜡,及时止血。
3.递骨膜剥离器协助游离皮瓣完毕,递大圆针双7#丝线固定皮瓣,皮瓣下方以干纱布块衬垫。
期间安装颅骨电钻。
4.递颅骨钻钻孔,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及时冲洗,递刮匙清除钻孔处骨屑,必要时以脑棉片填压,骨蜡止血。
5.递导板保护,线锯柄钩持线踞踞开骨瓣,暂时取下的颅骨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保存,递咬骨钳咬平骨窗边缘,骨蜡填塞。
6.11号尖刀切切开硬脑膜,双极电凝镊钳夹止血,脑棉片保护脑组织,。
明胶海绵填塞止血,用注射器吸生理盐水清洗手术野。
7.缝合硬脑膜清点棉片、缝针数目。
摆放硅胶引流管,逐层缝合。
五.术中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若为开放性的颅部损伤要做彻底的清创后再进行开颅手术。
皮肤消毒范围要广泛。
2.注意脑棉使用后的清点。
3.术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持各种管道通畅。
六.体位注意事项:仰卧位:1.摆放时要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和耳朵,双眼涂金霉素眼膏并用眼贴覆盖,耳朵塞棉球,防止消毒时消毒液的刺激剂手术时的压迫。
2.在身体受压部位垫软垫,防止压伤。
3.上肢外展<90度,防止臂丛神经损伤。
4.使用约束带式松紧适宜,以能平插一掌为宜,以防血管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