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中考物理 专题十一 热学 第1课时 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当堂达标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2
第3课时 内能与热机) A. 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B. 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C. 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 温度相等的1 kg 水和1 g 水内能相同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C.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D. 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3.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 ) A .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 B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 C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 D .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4. 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B .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C .热机都是使用汽油作燃料D .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5.为了减少煤碳燃烧对环境的污染,达州市委要求推广使用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小王将质量为5 kg 、温度为20 ℃的水烧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吸收了______________J 的热量;若他家每天需要3壶同样的开水,至少需要燃烧________m3的天燃气 [c 水=4.2×103 J/( kg · ℃),q 天然气=1.68×107 J/m3]. 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B. 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C. 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D. 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7.将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则剩余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 ( ) A. 都不变B. 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C. 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D. 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密度、比热容不变8. 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用规格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用相同热源同时对两试管均匀加热,实验后,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其中能正确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像是( )第3课时 内能与热机答案1.A 2.A 3.C 4.D5.化学 1.68×106 0.36.A7.A8.C。
小粒子与大宇宙考点 中考要求主要题型微观 粒子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选择题、 填空题、分子 动理 论 通过扩散现象认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通过实例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选择题、填空题、分子 的状 态 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了解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选择题、填空题考点1:粒子和宇宙 1.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1)夸克→质子、中子→__________→原子→________→细胞→病毒 (2)月球→地球→________→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2.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有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___________和核外带负电的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又由带正电的_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__组成. 考点2:看不见的运动3.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运动,这种运动和温度有关,又叫做分子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4. 分子间有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5.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 最大,其次是 ,最小的是 。
考点1:粒子和宇宙 【例1】(·广州)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 )【变式练习1】(中考·广东)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_____组成,原子核是有带正电的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组成.【变式练习2】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 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D. 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方法显屏】由于分子等微观粒子太小,人类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所以人类只能根据“看得见的相关现象”进行推断。
例如,利用太阳系类比学习和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小粒子与大宇宙1.太空中的带电粒子会对航天器的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程序出错,造成航天器不能正常工作.下列粒子中,不带电的是( )A. 电子B. 原子核C. 中子D. 质子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D.磁铁能吸引铁钉3.以下三幅图表示的是物质的分子状态,a、b、c分别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A.固态、液态、气态B.固态、气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D.气态、固态、液态4.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5.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水汽化时,水分子间距离变大了D.固态和液态的物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6.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数和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所以原子呈中性不带电。
7.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8.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9.两块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就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____;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___。
10.(·广东)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 原子原子核质子B. 质子原子核原子C. 原子核质子原子D. 原子质子原子核11. (济南·中考)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运动的是(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12. (·南宁)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力。
第3课时内能与热机考点中考要求主要题型内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选择题、填空题、内能的改变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了解热量的概念。
选择题、填空题比通过实验探选热容与热量究,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会利用热量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热机与机械效率了解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与基本原理,通过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认识热机的效率。
选择题、填空题考点1:内能考点清单考点梳理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2.一个物体可以不具有,但必定具有.3.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和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的.考点2:比热容4.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5.一定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考点3:热机6.热机是利用做功的机械.7.内燃机是最常见的一种热机,和都属于内燃机,它们分别用和做燃料.考点4:热机的效率8.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此过程中能转化为能.9.燃料的热值:物理学中,把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热值的单位:,符号是:,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通常用J/m3表示.考点1:内能【例1】(2016•四川)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减少,它一定放出热量【变式练习1】(2016·安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考点透析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方法显屏】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总和,对单个分子或部分分子内能没有意义.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考点2:比热容【例2】(2016·成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 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的损失),下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变式练习2】(2016·南京)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方法显屏】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变化多少等因素无关.考点3:热机【例3】(2016·潍坊)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变式练习3】下列关于内燃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发动机是内燃机B.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都是内燃机C.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先进的制造技术能将内燃机的效率提高到100%【方法显屏】本知识点的考查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为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①热机的四个工作冲程,②热机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考点4:热机的效率【例4】(2016·辽宁)新农村建设中正大力推广使用瓶装液化气.如果每瓶中装入12 kg液化气,液化气的热值取4.2×107 J/kg,则每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若放出的热量有40%被利用,在标准大气压下可把________kg的水从20 ℃加热至沸腾.[c水=4.2×103 J/(kg·℃)]【变式练习4】(2016·邵阳)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016年7月,我国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发射卫星的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的( )A. 热值大B. 比热容大C. 密度大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方法显屏】注意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对固体和液体燃料,用公式Q=mq,q的单位是J/kg;对气体燃料,用公式Q=Vq,q的单位是J/m3。
第3课时内能与热机【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考试内容与要求)1.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能量的一种形式,知道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即质量一定的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
2.知道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3.知道比热容的概念,能举例阐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能利用比热容概念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能运用关系式Q=cm(t2-t1)进行简单的计算。
4.能举例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5.能举例阐明燃料热值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关系式Q=mq进行简单的计算。
6.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不要求知道内燃机具体的工作过程,即不要求分析说明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
过程与方法1. 类比机械能建立内能的概念。
2.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进而建立比热容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的同时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比热容的概念和吸、放热计算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应用能力。
难点认识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的区别与联系及有关热量的计算。
【教学环节安排】环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节知识再现“考点知识梳理”见学案(答案见课件或学案后)可用练习或提问的方式梳理基础知识,也可边板书边梳理.展示交流考点1:内能命题点:(1)内能的概念;(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3)改变内能的方法.问题1:什么是内能?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问题2:温度、内能、热量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怎样改教师出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变内能?完成下表:问题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后者是内能的转移。
问题4: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温度热量 内能区别联系1.【例1】解析:本题考查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含有”,故A错误;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会升高,也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物体温度变化其内能一定变化,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物体的内能减少,可能是放出热量,还有可能是对外做功,故D错误.答案:C【变式练习1】解析:A、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可能是因为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教师归纳:此实验表明,不同物质吸热本领不同,用比热容描述。
小粒子与大宇宙
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程序出错,造成航天
器不能正常工作.下列粒子中,不带电的是
( )
A. 电子
B. 原子核
C. 中子
D. 质子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
是()
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
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
一滴水银
D.磁铁能吸引铁钉
3.以下三幅图表示的是物质的分子状态,a、b、
c分别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
A.固态、液态、气态
B.固态、气态、液态
C.液态、气态、固态
D.气态、固态、液态
4.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
高速旋转
5.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水汽化时,水分子间距离变大了
D.固态和液态的物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
因为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6.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数和核外所
有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所以原子呈
中性不带电。
7.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
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
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
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8.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
作用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
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9.两块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就结合在一
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固体和液体很难
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____;液体分子间的
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___。
大排序正确的是( )
A. 原子原子核质子
B. 质子原子核原子
C. 原子核质子原子
D. 原子质子原子核
11. (济南·中考)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
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
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说明
分子在做永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
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
12. (·南宁)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
飘来阵阵花香,这是现象,荷叶上的两滴
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
在力。
专题十一:第1课时
小粒子与大宇宙
答案
1.C
2. D
3.C
4. A
5. C
6.正负相等
7. <空隙
8.斥力引力
9.引力斥力大
10.B
11.A
12.扩散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