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篇连贯
- 格式:pdf
- 大小:217.27 KB
- 文档页数:2
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体裁
在语言学中,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体裁是比较重要的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探究语言的机制和表达模式,对于语篇体裁也同样如此。
主位推进模式指的是语篇中最重要的内容被放置在最前面,而其余的内容随之推进。
一般说来,主位推进模式是以主题词或句子作为开始,并逐渐展开,最后是结论性的内容。
这种模式,表达的语义容易被读者理解,而且也比较容易有条理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与之相对的是语篇体裁,它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它的本质是语言的特定结构,也可以说是一种语言的习惯和特色。
比如,语篇体裁可以是抒情、白话文以及戏剧等。
不同的体裁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说体裁是表达内容的集大成者。
正确的理解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篇体裁,对于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主位推进模式可以让文章有条理性,让读者清楚明白,而语篇体裁可以让文章更有表现力,让读者在不同的文体中得到回味。
要把握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篇体裁,一方面我们可以多读报刊、书籍,多学习不同的表达风格,另一方面可以多进行自我测试,多写几次自己认为理想的文章,以此总结其中的规律,尽快掌握。
综上所述,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体裁是一个大的话题,正确掌握它们,可以让文章更加凝聚、流畅,而在表达自己观点时也会更为准确。
主述位理论与口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英语口语表达一直都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其中较为普遍的就是语言知识输入与口语表达信息的输出不成正比,语句松散缺乏条理性。
针对口语语篇表达时常出现的问题,将主述位结构理论灵活的运用于口语语篇的谋篇布局中,抓住话语表达的信息焦点,从理论上指导英语口语表达,以期待达到口语表达中语篇衔接的连贯性,提高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
标签:口语表达;主述位结构;语篇衔接;连贯性引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需要对语言词语进行顺序排列。
也就是说人们说话时,是按照词语在交际中所要体现的功能来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先说某词后说某词。
英语主述位结构理论是从交际功能出发对语言的研究。
具体来说,就是对句子中不同成分在交际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
先说的是主位(Theme),是话语的出发点,后说的是述位(Rheme),是围绕主位信息展开的内容。
主位和述位传递不同的信息,呈现不同的信息结构。
在语篇分析中,语言的线性化特点决定了说话者在传递信息时必须考虑语言结构的序列,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都与句子内部各信息成分的序列相关。
一段篇章不仅仅是一些语法和词汇的简单载体,更是作者思想、文化背景、语言风格的综合体现,而衔接成分恰好是把作者的思想串联成篇的纽带,主述位结构理论的掌握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梳理要表达的语篇脉络,清楚地表达话语的主要信息。
一、理论背景及发展(一)主位与述位理论布拉格学派又称功能语言学派,主张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来研究语言,并注重形式与功能的联系,强调语言成分的相互依存性。
1939 年,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捷克语言学家马泰休斯(V. Mathesius)在《论功能句子观》使用的是表述出发点和表述核心这对术语,指出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所谈及的对象,是已知信息,在特定语言情境中十分明显的信息,述位是表述的核心。
1964 年,捷克语言学家弗巴斯(Firbas)在《布拉格语言学论文集》第 1 集中发表了“功能句子分析中主位的定义”一文,主述位理论才在语言学界引起了极大关注,也由此广泛被语言学家所接受。
主位推进模式与英语写作的连贯性[摘要]本文通过举例分析,讨论将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在语篇写作上衔接性和连贯性有所帮助和提高。
[关键词]主位推进模式写作教学应用一、引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初步的写的能力。
然而,在近年的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学生的写作能力,离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相距甚远。
大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着几个问题: 表达思想不清楚,句型单调,文章结构紊乱,句与句、段与段、句与段之间缺乏衔接与连贯,母语的负迁移,观点不明、中心不突出等。
其写作水平与其学习英语的年限形成强烈的反差,或者说极不相称。
为此,已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如何有效地使用衔接手段来提高写作水平。
主述位结构理论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作为一种深层的语义衔接手段,将其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篇构建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主位推进模式理论主位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概念。
根据Halliday (1978) 的观点,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或“意义浅势的实现。
”任何一个口头或书面语言片断,不论其长短,只要能够成一个语义整体,即表达完整的意思,就可以称之为语篇。
语篇的完整性和联贯性于主位、述位的展开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篇中的主位和述位不是孤立出现的,彼此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有机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决定了语义内容的发展方向,从而保证了语篇展开的有序性和连贯性。
语篇分析将句子按其线性顺序切分为主位( theme, T ) 和述位( rheme, R) 两部分。
主位一般只含有主位信息,述位往往是新信息,是交际的重心所在。
在语句组成的篇章的过程中,主位、述位层层推进形成主位推进模式( themat ic p rogression)。
主位推进模式是实现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重要手段。
主位和述位概念首先是由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M athesius提出. 他认为位于句首的成分在交际过程中起了一个起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