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机修中的零件测绘
- 格式:ppt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19
零件的测绘零件测绘:依据实际零件,画出它的图形,测量并标注它的尺寸,给定必要的技术要求。
用途:在仿造机器设备、设备维修和技术革新中常常要用到。
一、件测绘的一般过程1.全面了解测绘对象2.绘制零件图3.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二、画零件草图的要求和步骤三、画零件工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根据现场测绘的零件草图整理绘制零件工作图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对零件草图进行审查校对(1)检查草图方案是否正确、完整、清晰、精炼;(2)零件尺寸是否正确、齐全、清晰、合理;(3)技术要求规定是否得当;(4)必要时,应参阅有关资料,查阅有关标准,参考类似零件图样或其他技术资料,进行认真计算和分析,使零件草图进一步完善。
2.话零件工作图四、零件尺寸测量的要求和方法零件草图中的尺寸,是经过对实际零件的测量而得到的。
测量零件各部分尺寸,是测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测量尺寸要做到:基准合理、方法正确、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卡尺、千分尺、游标量角器等。
各种量具精度不同,应根据所测量表面的加工情况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量具使用方法正确、对所测量表面磨损情况估计正确、有关联的尺寸间协调合理等方面)。
结合书中内容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方法。
1.直线尺寸的测量2.内外直径尺寸测量3.孔深和壁厚尺寸测量4.中心距和中心高的尺寸测量五、零件测绘的注意事项零件测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除以上所讲的绘制草图、工作图和测量尺寸中各项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测绘前拆卸零件要细心,不要损坏零件,而且要认真清洗,妥善保管2.对原损坏的零件,要尽量使其恢复原形,以便于观察形状和测量尺寸3.对已损坏了的工作表面,测量时要给予恰当估计,必要时,应测量与其配合的零件4.重要表面的基本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以及零件上一些标准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应查阅资料或与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决定5.零件表面有时有各种缺陷,如铸件上的砂眼、缩孔、加工表面的疵点、刀痕等,不应画在纸上。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本课程是经过柳州市十多家企业的设备维修实践专家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进行了工作任务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和企业跟综调查结果,在教育专家指导、专业带头人组织、专业教师参与下,完成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确定了该专业的学习领域。
《机械设备装调与维修》课程就是该专业学习领域之一。
1.《机械设备装调与维修》课程的主要历史沿革原课程沿用学科体系构建,侧重于知识的储备。
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的学科研究适合于逻辑思维较强的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生,围绕一线设备维修和管理人员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则针对性不够。
在教学安排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进行,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本课程前身是由机械设备修理工艺学、钳工工艺学、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钳工基本技能训练、机械拆装实训五门课程整合而来。
2.课程改革国内目前没有完全相同的课程。
原同专业相近的课程多是沿用学科体系构建,侧重于知识的储备。
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的学科研究适合于逻辑思维较强的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生,围绕一线设备维修和管理人员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则针对性不够。
在教学安排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进行,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新课程体系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选择和序化学习内容,教学内容针对性强,体现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的课程设计思想。
3.课程改革硕果――实践“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
2008年,课程的教学改革基本形成了由单纯理论知识学习到逐步形成与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相连的教学体系。
强调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任务教学为形式、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新型职业课程教学模式。
零件测绘⽅法与步骤零件测绘的⽅法和步骤测绘实习是对已有的零部件进⾏测量,并绘出其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过程。
⽅法与步骤如下:1、了解分析测绘对象了解部件测绘的任务和⽬的,决定测绘⼯作的内容和要求。
通过观察实物,了解部件的性能、功能、⼯作原理、传动系统和⼯作情况。
2、拆卸零、部件1)拆卸前应先测量⼀些必要的尺⼨数据,如某些零件间的相对位置,运动件极限位置的尺⼨等,以作为测绘中校核图纸的参考。
2)要周密制定拆卸顺序。
划分部件的组成,合理地选⽤⼯具和正确的拆卸⽅法,严防乱敲打。
3)对精度较⾼的配合部位或过盈配合,应尽量少拆或不拆,以免降低精度或损坏零件。
4)拆下的零件要分类、分组,并对所有零件进⾏编号登记,零件实物对应地拴上标签,有秩序地放置,防⽌碰伤、变形、⽣锈或丢失,以便再装配时仍能保证部件的性能和要求。
5)拆卸时要认真研究每个零件的作⽤、结构特点、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及传动情况,正确判别配合性质。
3、绘出装配⽰意图装配⽰意图是在拆卸过程中所画的记录图样,边拆边画。
装配⽰意图只要求⽤简单的线条,⼤致的轮廓,记录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装配、连接关系及传动情况,作为绘制装配图和重新装配的依据。
4、测绘零件、画零件草图组成装配体的每⼀个零件,除标准件外,都应画出草图,画装配体的零件草图时,尽可能注意到零件间尺⼨的协调。
5、画装配图根据装配体⽰意图、零件草图,画出装配图,保证使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能在装配图上正确的反映出来,以便顺利地拆画零件图。
画装配图的步骤如下:1)选⽤合适的表达⽅法。
2)定位布局,即画出各视图的主要基准线。
3)⼀般从主视图开始,⼏个视图同时配合作图。
画剖视图时以装配⼲线为准由内向外画,可避免画出被遮挡的不必要的图线,也可由外向内画。
画完⼀件后,必须找到与此相邻的件及它们的接触⾯,将此接触⾯作为画下⼀件时的定位⾯,开始画第⼆件。
4)注出必要的尺⼨及技术要求。
5)插⼊边框线、标题栏等图块,编序号、填写明细表、标题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