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浇注过程控制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
混凝土浇注施工记录日期:[日期]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名称]1. 工程概述本文档记录了在[项目名称]中进行的混凝土浇注施工过程的详细记录和相关数据。
本次施工由[施工单位名称]承担,[监理单位名称]负责监督工程的质量。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水泥:XX吨•砂:XX吨•骨料:XX吨•水:XX立方米•外加剂:XX升2.2 设备准备•混凝土搅拌车:X辆•泵车:X辆•振动器:X个•水平仪:X个•铁锹:X把•输送带:X条•牵引机:X台2.3 施工人员•工程师:X名•施工人员:X名•监理人员:X名3. 浇注时间表时间工作内容[时间] 混凝土搅拌车抵达现场[时间] 泵车抵达现场[时间] 混凝土浇注开始[时间] 浇注混凝土至设定高度[时间] 混凝土表面抹平[时间] 混凝土表面打磨[时间] 确认浇注质量合格[时间] 施工结束,清理现场4. 施工过程记录4.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车于[时间]抵达施工现场。
•工程师对混凝土搅拌车进行了检查,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当前气温为XX摄氏度,湿度为XX%。
4.2 浇注混凝土•泵车于[时间]抵达现场。
•工程师指导泵车的位置和姿态,确保混凝土能顺利输送。
•混凝土浇注开始于[时间],按照预定的顺序和速度进行。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在浇注过程中不允许过度振捣。
•浇注混凝土至设定高度后,使用水平仪进行测量,确保高度和水平度符合要求。
4.3 表面处理•浇注完成后,使用铁锹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初步抹平。
•抹平完成后,使用振动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消除气泡和空洞。
•振捣完成后,使用水平仪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再次检测,确保高度和水平度符合要求。
•如果有空鼓和裂缝,及时进行修补。
5. 施工质量检查•工程师在浇注过程中进行了多次检查,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纠正。
•监理人员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了抽样及测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厚度和其他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
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
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项目关键、特殊工序一览表(样表)
注:此表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填写保存,每季报上一级技术部门一份。
部门负责人:×××填表人/日期:×××/2010。
10。
18 218
特殊工序实施前三鉴定记录表(样表)
注:特殊工序施工前,此表由项目生产/技术负责人会同劳资/设备管理人员填写,保存并报上一级生产部门一份。
219
关键/特殊工序连续监控记录表(样表)
注:①关键/ 特殊工序施工时,由项目生产/技术负责人会同劳资/设备管理人员根据全过程监控情况抽查填写2—4次某天几点至几点的监控记录;②项目部保存并报上一级生产部门备案。
220
工程回访计划表(样表)
部门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12年03月19日
221
编号:Q/OHS/E R1505
工程回访记录表(样表)
222
工程保(维)修记录表(样表)
223
顾客投诉(工程回访)保(维)修情况汇总表(样表)
224。
混凝土浇注记录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_____工程地点:_____施工单位:_____监理单位:_____浇注部位:_____混凝土强度等级:_____二、浇注前准备1、模板检查模板的安装是否牢固,拼缝是否严密,有无漏浆的可能性。
模板内的杂物和积水是否清理干净。
2、钢筋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连接方式和接头位置是否符合规范。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3、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检查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是否准确无误。
4、混凝土原材料检查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日期和质量证明文件。
砂、石的级配、含泥量和质量。
外加剂的品种、性能和用量。
5、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设计报告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施工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
6、施工机械和设备检查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辆、泵送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转。
振捣设备的数量和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7、人员准备施工人员是否经过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到位,职责是否明确。
三、浇注过程1、浇注时间开始时间:_____结束时间:_____2、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是否有离析、泌水现象。
运输车辆的数量和运输间隔时间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混凝土浇注方法采用的是泵送、吊斗吊运还是其他浇注方法。
浇注顺序是否合理,是否按照分层、分段的原则进行。
4、振捣情况振捣方式(插入式振捣、平板振捣等)和振捣时间。
振捣点的布置是否均匀,是否避免了漏振和过振现象。
5、混凝土坍落度检测在浇注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并记录检测结果。
坍落度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如有偏差是否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6、混凝土表面处理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表面是否进行了抹平、压实处理。
是否有浮浆和泌水,如有是否及时清除。
四、浇注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1、问题描述如发现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浇注过程中出现模板变形、钢筋位移等问题。
2、处理措施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具体处理措施,如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加固模板、纠正钢筋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