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配合比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二、材料组成设计三、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1、备样:水、砂、石;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R7(7d)应符合:R7?Rd/?1?ZaCv?或R7?1?ZaCv??Rd Rd——设计抗压强度;;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Za=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Za=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
管理编号:/报告编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编号:/(检测结构名称)二〇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工程名称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工程部位K0+120~K0+940路面基层稳定剂种类水泥土种类碎石设计强度(MPa) 6.5设计压实度(%)98样品描述1.集料碎石1: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10~30mm;碎石2: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5~10mm;碎石3:样品编号B02-XXXXXXXX、规格0~5mm。
2.水泥:样品编号A12-XXXXXXXX、牌号P·O42.5R。
3.以上样品状态均无异常。
委托日期2023年2月13日检验类别丙法试验日期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28日见证单位——见证人——见证证号——检验依据CJJ1-2008《城镇道路道路与质量验收规范》;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试验结果序号无机结合料剂量(%)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平均抗压强度(MPa)偏差系数(%)Rd/(1-ZaCv)1 4.0 5.6 2.238 3.8 6.6 5.02 5.0 6.1 2.272 4.1 6.3 5.03 6.0 6.8 2.314 5.0 4.2 4.8 47.07.2 2.350 5.4 4.1 4.8 58.07.5 2.385 5.5 3.5 4.8剂量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无机结合料剂量为6.0%的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Rd/(1-ZaCv)且掺量最少,据此确定其无机结合料的剂量为 6.0%。
建议配合比材料名称碎石1碎石2碎石3质量百分比(%)452530单位体积用量(kg/m3)1042.2579.0694.8备注1.本试验报告中无机结合料掺合方式采用外掺法。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试验用料要求一号配比:水泥用量:3%最大干密度:2.35 g/cm3最佳含水量:5.3%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560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298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17g水泥: 174g石子(26.5-31.5):987石子(10-26.5):1510石子(5 - 10):1510石子(0 - 5):1800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二号配比:水泥用量:4%最大干密度:2.37 g/cm3最佳含水量:5.4%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622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357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26g水泥: 232g石子(26.5-31.5):986石子(10-26.5):1508石子(5 - 10):1508石子(0 - 5):1798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三号配比:水泥用量:5%最大干密度:2.39 g/cm3最佳含水量:5.5%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684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417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34g水泥: 290g石子(26.5-31.5):985g石子(10-26.5):1506 g石子(5 - 10):1506 g石子(0 - 5):1795 g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四号配比:水泥用量:6%最大干密度:2.40g/cm3最佳含水量:5.6%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719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450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34g水泥: 290g石子(26.5-31.5):985g石子(10-26.5):1506 g石子(5 - 10):1506 g石子(0 - 5):1795 g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五号配比:水泥用量:7%最大干密度:2.42 g/cm3最佳含水量:5.7%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789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515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51g水泥: 403g石子(26.5-31.5):979g石子(10-26.5):1498 g石子(5 - 10): 1498 g石子(0 - 5):1786 g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
无机结合料每方材料用量计算公式无机结合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由水泥、骨料、掺和料等组成,并且其每方材料用量是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来确定的。
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无机结合料时,需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料,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机结合料每方材料用量的计算公式。
1.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中包括了水泥、骨料、水和掺和料的比例。
2.确定每方混凝土的质量,通常以千克为单位。
3.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的用量,一般以千克为单位。
水泥的用量取决于设计强度、混凝土配合比、骨料种类等因素。
4.根据设计配合比中骨料的比例确定骨料的用量。
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其中粗骨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而细骨料用于填补骨料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5.确定混凝土中的水用量,一般以千克为单位。
水的用量取决于水泥的用量和水胶比,即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6.根据设计配合比中的掺和料种类和比例确定掺和料的用量。
掺和料主要有粉煤灰、矿渣、膨胀剂等,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工艺性能。
7.最后,计算每方无机结合料的总质量,其为水泥质量、骨料质量、水质量和掺和料质量的总和。
设每方混凝土的质量为M(kg)水泥的用量为C(kg)骨料(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总质量为A(kg)水的用量为W(kg)掺和料的总质量为P(kg)设计配合比中水胶比为W/C设计配合比中的骨料比例为ratB(%)设计配合比中的掺和料比例为ratP(%)。
则计算公式如下:C=M/(1+B/A)A = (100 - ratB) / ratB * CW=W/(1+W/C)/(1+B/A)/(1+P/C)*CP = (100 - ratP) / ratP * C其中,每方材料用量的单位为千克。
需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中的骨料比例和掺和料比例必须是与设计有关的比例,它们决定了无机结合料混凝土的特性和性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选择适当的配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提高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基层、底基层施工。
3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4 原材料要求4.1 一般规定4.1.1 在原材料试验评定中,应随机选取具有足够数量的样本进行材料试验。
4.2 水泥及添加剂4.2.1 强度等级为32.5或42.5,且满足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均可使用。
4.2.2 所用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4.2.3 在水泥稳定材料中掺加缓凝剂或早强剂时,应对混合料进行试验验证。
缓凝剂和早强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规定。
4.3 石灰4.3.1 石灰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表3.3.1-1和表3.3.1-2的规定。
4.3.2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用石灰应不低于Ⅱ级技术要求,二级公路用石灰应不低于Ⅲ级技术要求,二级以下公路宜不低于Ⅲ级技术要求。
4.3.3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
4.3.4 二级以下公路使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该在20%以上,且混合料强度应满足要求。
4.4粉煤灰等工业废渣4.4.1 干排或湿排的硅铝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等均可用于作基层或底基层的结合料。
粉煤灰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表3.4.1的规定。
4.4.2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使用粉煤灰,通过率指标不满足表3.4.1要求时,应进行混合料强度试验,达到相关要求的强度指标时,方可使用。
4.4.3 煤矸石、煤渣、高炉矿渣、钢渣及其他冶金矿渣等工业废渣可用于修筑基层或底基层,使用前应崩解稳定,且宜通过不同龄期条件下的强度和模量试验以及温度收缩和干湿收缩试验等评价混合料性能。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策略摘要: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为半刚性材料,在等级较高的公路路面底基层和基层中应用十分广泛。
该材料不仅具有较强的刚度和强度,还具有抗疲劳开裂性能、耐久性和水稳定性,同时其造价还较为低廉。
笔者针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的重要环节,希望有助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推广及有效应用。
关键词: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在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时,既要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同时也需做到就地取材,尽可能节约成本费用,并且还需符合施工条件的要求。
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强度标准,选择适宜的结合料类型和被稳定的材料,确定最佳的无机结合料组成与剂量,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设计内容包括:选择级配范围;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共三方面工作内容。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定义及种类无机结合料主要指水泥、粉煤灰、石灰及其他工业废渣。
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材料中掺入足量的水泥或粉煤灰、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同时与水拌和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实和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主要有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稳定材料、粉煤灰稳定材料和综合稳定材料。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要求2.1根据当地材料的特点和设计级配要求,选择适宜的结合料类型,确定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组成中集料的使用比例,得到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2.2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采用重型击实法或振动压实法试验,分别确定各剂量条件下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3根据不同结合料剂量条件下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及压实度要求,采用静力压实法成型标准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4根据施工设计文件,及以往施工经验及规范要求,考虑到试验的保证率系数及半刚性基层的稳定性。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意见介绍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是指对无机结合料(如水泥、石灰、石膏等)在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中的比例进行审核和调整,以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的意见和建议。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的重要性无机结合料是构成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基础成分,其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和品质。
一个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材料具有适当的强度、耐久性、可塑性和稳定性等特性,从而满足工程的要求。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的步骤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设计要求在进行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之前,需要明确工程的设计要求,包括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施工条件等。
这些要求将作为审核的依据,帮助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2. 分析材料特性在审核配合比之前,需要对各种无机结合料的特性进行分析。
这包括水泥的品种、石灰的活性、石膏的含水量等。
通过了解各种无机结合料的特性,可以更好地选择和调整配合比。
3. 确定初步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可以初步确定无机结合料的配合比。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比例、水灰比、砂石比等因素。
初步配合比应该尽量接近设计要求,但也需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4. 进行试验和调整初步配合比确定之后,需要进行试验和调整。
试验可以通过制作试块、测定强度、观察工作性能等方式进行。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对配合比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
5. 审核配合比最后,需要对配合比进行审核。
这包括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如果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则可以通过审核。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 考虑材料的特性在确定无机结合料的配合比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
不同品种的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结合料具有不同的活性和含水量,因此在配合比中应进行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