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牙体预备和软组织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7.42 MB
- 文档页数:62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口腔医学课程类型:专业临床课建议课时:96课时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及任务口腔修复学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从而恢复其正常形态和功能,以促进患者的健康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专业课程之一。
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掌握口腔修复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医学素质的养成;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培养目标,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在口腔修复学课程设计中,以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临床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体现职业教育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
教学内容符合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考核标准和临床岗位需求,强化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口腔修复学课程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理论基础,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合理安排生理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科学安排各类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及时融入口腔医学新材料、新技术,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修完医学基础课和口腔专业基础课之后的第二学年开始学习本课程。
其预修课程包括《解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学》、《口腔材料学》等。
考核方法:考试课,笔试+技能操作。
第五节固定局部义齿的临床操作步骤
(一)口腔检查
1.口腔内的检查;
2.旧义齿的检查;
3.颌面部的检查;
4.制作诊断性研究模型;
5.X线检查
(二)修复前的准备
1.余留牙的准备;2.骨组织的准备;3.软组织的处理
(三)牙体预备
1.基牙和余留牙的调磨
2.支托凹的预备
(1)预备的原则:
(2)后牙支托凹的预备
(3)前牙支托凹的预备:
(四)隙卡沟的预备
二、印模、功能印模
(一)托盘的选择;
(二)印模材料的选择;
(三)印模的种类;
(四)取印膜的方法。
1.体位
2.制取印模
3.个别托盘制取印模法
(五)灌注模型:
三、确定、转移颌位关系(掌握)
(一)确定颌位关系常用的方法有:
1.在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牙的合关系2.利用蜡合纪录确定上下颌关系
3.利用合堤纪录上下颌关系
(二)转移颌位关系。
牙体预备标准化操作注意事项
1、去除病变组织:牙体缺损是由各种病因所引起的。
对龋病,需去除龋坏腐质,软化牙本质也要尽量除去,直到硬化牙本质层,以免患牙继发龋坏。
2、防止损伤邻牙:作邻面牙体预备时,若不注意容易损伤邻牙,损的部位容易积聚菌斑,增加龋的易感性。
3、保护软组织:正确使用口镜或吸引器能有效地防止牙钻对颊部和舌的损伤。
4、保护牙髓:牙体顶备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对牙髓的损伤。
高温、化学刺激或微生物的侵犯都可引起牙髓不可逆性的炎性反应。
5、适当磨除牙体组织:为了取得良好的就位道,使牙体缺损修复体能顺利就位,需要磨除轴面倒凹,将轴面的最大周径降到牙体缺损修复体所设计的边缘区。
6、预防和减少继发龋:由于水门汀和粘接剂能被唾液所溶解,修复体与牙齿的边缘结合部位往往是继发龋的好发部位。
因此,边缘线应尽可能短,表面尽可能光滑。
为了防龋,修复体应覆盖牙齿的点、隙、沟、裂,并将修复体的边缘扩展至自洁区。
7、牙体预备尽量一次完成:在牙体预备时,不论采用何种措施,对牙髓组织或多或少将产生一些刺激,使它处于受激惹状态,所以一般情况下,牙在短期内做第二次牙体预备,会增加患者痛苦,损伤也较大,应予避免。
8、临时冠保护:患牙在预备完成到戴用正式修复体前,应戴用临时冠,保护牙髓,维持间隙。
口腔修复学笔记(重点)1牙体缺损: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解剖外形的损害或异常,主要表现在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破坏2固位:指口腔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和脱落的能力3暂时性修复及过渡性修复:包括从牙体预备取模后到最终修复体完成期尖的临时修复体,而且还包括改善义齿设计的诊断性修复以及用于牙周治疗,咬合治疗和正畸治疗的一部分4过渡性修复(诊断性修复):为了某些颌系统疾病的治疗或为了明确诊断,美观和改善咀嚼功能,同时也为了最终修复体设计和制作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而制作的临时性修复5合架(咬合器):是模仿人体上下颌和颞下颌关节,藉以固定上下颌模型和合托,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的运动的一种仪器6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7约束:指物体位移时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现象。
约束加给被约束物体的力称为约束力或约束反力8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而又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所产生的作用力9功能性印模:印模时进行软组织功能性整塑,可以部分或较完全地反映组织在功能活动时的情况,制作修复体的工作印模都要进行肌功能整塑10固位形:用以保证修复体获得固位力的几何形状11牙列缺损: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的自然牙的缺失。
牙列缺损的常规设计是固定局部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12固定局部义齿: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的修复体,故更多的时候简称为固定桥13固位体:指在基牙上制作并粘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14桥体(人工牙)是固定桥恢复确实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15连接体:是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部分16双端固定桥(完全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为固定连接17半固定桥:两端均有不同的连接体,与固位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体,多为栓道式结构,栓道位于固位体的近缺隙侧18单端固定桥(悬臂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由固定连接体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19牙周潜力(牙周储备力)是指在正常咀嚼运动中,咀嚼食物的合力大约只为牙周组织所能支持的力量的一半,而在牙周组织中尚储存了另一半的支持能力20咀嚼力:在咀绝运动中,咀嚼力是指当咀嚼肌收缩时所能发挥的最大力量21固定桥的固位:指在口腔行使各种运动时,能够抵抗外力,能够充分发挥各种功能,不致松动或脱落,固位体牢固地固定在基牙上22固定桥的稳定:在口腔行使各种功能运动中受到各个方向外力时,能够保持固定桥的平衡稳定而不会出现翘动23固定桥的支持:在口腔行使各种功能运到时,基牙及支持组织能够承受各种力量,而不发生下沉,松动,移位等24可摘局部义齿: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粘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力及基脱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25解剖式牙(有尖牙):牙尖斜度为30-33度,与初萌出的天然牙合面相似26非解剖式牙(无尖牙或平尖牙):其合面无牙尖及斜面,颊舌轴面形态与解剖式牙类似,其合面具有溢出沟27半解剖式牙:起合面有牙尖斜坡,但牙尖斜度较小,20度左右,上下颌牙尖有一定扣锁关系,咀嚼效能好,比解剖式牙的侧向合力小,临床应用较广28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托:指放置于天然牙上以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29Ⅰ型导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导线,基牙上主要倒凹区远离缺隙侧30Ⅱ型导线:为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导线,基牙上主要倒凹区靠近缺隙侧31Ⅲ型导线:基牙的近远缺隙侧均有明显倒凹或基牙向颊,舌侧倾斜时所形成的导线,导线位置靠近合面,倒凹普遍切显著32覆盖义齿或上盖义齿:指义齿基托覆盖并支持在已治疗的天然牙牙根,牙冠或种植体上的一种可摘局部义齿或全口义齿,被覆盖义齿覆盖的牙或牙根称覆盖基牙33短冠基牙:指牙冠截断后断面平齐牙龈缘或在龈上3mm内34长冠基牙:指在牙龈缘上保留3-8mm牙冠的基牙35钯钴镍合金:之所以称为软磁合金,是因为它具有低矫正顽力和高磁导率,本身不存在磁性,但与永磁体作用时,则立即被磁化,形成强的感应磁体,产生吸力36附着体:是一类以附着体为主要固位形式的可摘局部义齿或活动-固定义齿37套筒冠义齿:指以套筒冠为固位体大可摘义齿。
口腔治疗中的软组织的处理措施口腔治疗中的软组织的处理包括常规处理及牙齿修复或治疗中的两大处理手段即牙齿周围液体的控制和暴露颈缘。
一、口腔治疗中的软组织的常规处理原则1、治疗口腔黏膜疾患如口腔黏膜有溃疡、白色损害等黏膜病,必须先做治疗,以免造成对黏膜的刺激,致使疾患加剧。
2、舌系带的修整如唇舌系带附着点接近牙槽嵴顶,系带过短,影响义齿的固位和功能,则应进行外科修整。
3、瘢痕组织的修整口腔内如有瘢痕组织,当对义齿的固位稳定有影响时,可考虑予以修整。
4、对松动软组织的修整有时由于戴用不良修复体过久,以致骨质大量吸收,表面被一种松软可移动的软组织所覆盖。
这些软组织对支持义齿没有帮助,有时还会因受压产生炎症及疼痛,可以在修复前给予切除。
5、前庭沟加深术牙槽嵴过度吸收致使义齿的固位差时,可施行前庭沟加深术。
该手术通过改变黏膜及肌肉的附着位置(在上颌位置上移,在下颌位置下移),增加牙槽嵴的相对高度,从而增加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扩大基托接触面积,达到增强义齿稳定性和固位力的作用。
二、牙齿修复或治疗中软组织处理的两大手段一)牙齿周围液体的控制1、橡皮障:是最有效的隔湿工具2、真空吸引器:效率高,可隔开颊侧软组织3、吸唾器:效率较低,常与棉卷配合使用4、药物:如阿托品,适用于唾液分泌特别多者二)暴露颈缘1、机械式排龈技术通过机械方法扩大龈沟,暴露颈缘,分为双线排龈和单线排龈。
双线排龈缺点是排龈线可能粘到印模材料上,导致材料撕裂或变形。
2、机械化学式排龈技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使用含有血管收缩剂的排龈线排龈,常用于牙龈出血病例。
常用的血管收缩剂为肾上腺素。
1)时机:肩台预备前或取印模前2)目的:避免损伤牙龈使视野清楚使印模清晰来源: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