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测量系统分析基础篇与方法篇
- 格式:pptx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90
MSA测量系统分析流程及方法MSA(测量系统分析)是对测量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能力的评估,用于确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可以用于评估任何测量系统,包括设备、仪器和应用程序。
以下是MSA的流程和方法:1.确定测量系统的目的和应用:在开始MSA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系统的目的和应用。
这将有助于确定需要分析的关键因素以及选择适当的方法。
2.选择测量系统分析方法:根据测量系统的类型和目的,选择适当的MSA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GR&R(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准确性、稳定性和线性度分析。
3.收集数据:使用标准样本或实际样本来收集测量数据。
应该保证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充分,以便能够全面评估测量系统的性能。
4.重复性与再现性(GR&R)分析:这是评估测量仪器和操作员之间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方法。
它通常包括重复性(同一操作员重复测量同一样本)和再现性(不同操作员在不同时间重复测量同一样本)的分析。
5.准确性分析:准确性是评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程度。
可以使用标准样本或比较方法(如正交试验)来评估准确性。
如果测量系统有偏差,可以进行校正,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6.稳定性分析:稳定性是指测量系统的输出是否随时间而变化。
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收集数据的不同时间点来进行。
7.线性度分析:线性度是指测量系统对于不同输入值的响应是否是线性的。
线性度分析可以通过收集不同输入值对应的测量数据来进行。
8.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和建议。
如果测量系统的性能不符合要求,应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修理、更换或校准测量设备,培训操作员,改进测量方法等。
9.持续监控和改进:MSA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应确保测量系统的性能得到持续监控和改进。
定期重复MSA分析,以确保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
总结起来,MSA的流程包括确定目的和应用、选择方法、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制定改进措施和持续监控。
分析MSA测量系统的方法(doc 15页)第一章通用测量系统指南MSA目的:选择各种方法来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
被检产品特性检验/测量数据/测量结果输入输出赋值过程受控:量具、仪器、检测人员、程序、软件活动:测量、分析、校正适用范围:用于对每一零件能重复读数的测量系统。
测量和测量过程:1)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殊特性的关系;2)赋值过程定义为测量过程;3)赋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4)测量过程看成一个制造过程,它产生数字(数据)作为输出。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测量变差:多次测量结果变异程度;●常用σm表示;●也可用测量过程过程变差R&R表示。
注:a.测量过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99%b.R&R=5.15σmR&R=5.15σm测量系统质量特性:●测量成本;●测量的容易程度;●最重要的是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常用统计特性:●重复性(针对同一人,反映量具本身情况)●再现性(针对不同人,反映测量方法情况)●稳定性●线性(针对不同尺寸的研究)注:对不同的测量系统可能需要有不同的统计特性(相对于顾客的要求)。
测量系统对其统计特性的基本要求:●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中;●测量系统的变异必须比制造过程的变异小;●变异应小于公差带;●测量精度应高于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十分之一);●测量系统统计特性随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化时,其最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中的较小者。
评价测量系统的三个问题:●有足够的分辨力;(根据产品特性的需要)●一定时间内统计上保持一致(稳定性);●在预期范围(被测项目)内一致可用于过程分析或过程控制。
(线性)评价测量系统的试验:●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满足要求的统计特性;●发现哪种环境因素对测量系统有显著的影响;●验证统计特性持续满足要求(R&R)。
msa测量系统分析2篇第一篇:msa测量系统分析一、Msa测量系统分析概述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是指用于分析和评估测量系统精度和可重复性的方法和工具。
测量系统是生产、质量管理、实验室和其他相关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Msa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着重于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重复性、线性度、准确性等方面,并提供改进建议,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Msa测量系统分析的步骤1. 确定测量系统评估的目的和范围首先需要确定所要评估的测量系统的目的和使用范围。
例如,在制造过程中,可能需要测量零件尺寸以检查零件是否符合规格,此时需要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定是否对生产过程有影响。
同时需要确定所需的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2. 确定样本量和分布根据测量系统的使用情况和评估目标,确定评估所需的样本量和分布。
样本的数量和分布应足以反映实际使用情况,并保持统计显著性。
3. 实施试验根据已确定的样本量和分布,收集数据并进行试验。
试验应该采用充分的随机化和重复性,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4. 分析结果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线性度、重复性和准确度等方面。
同时进行误差分析,并确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
5. 结论和改进建议根据分析结果形成结论和改进建议。
如果发现测量系统存在问题或不稳定,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修理或更换测量器具,改变测量方法等。
改进措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进行风险评估。
三、Msa测量系统分析中的参数1. 稳定性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测量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测量结果是否能够保持一致。
稳定性可以通过时间序列图、控制图等工具进行评估。
2.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多次对同一对象进行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重复性可以通过方差分析等工具进行评估。
3. 线性度线性度是指测量系统输出值与输入值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测量系统分析(MSA)基础1、测量是一个过程测量系统为了有效地控制任何过程变差,需要了解:◆过程应该做什么◆什么能导致错误◆过程在做什么规范和工程要求规定过程应该做什么。
测量过程及其SWIPE模型由于SWIPE模型中各种因素的存在,测量过程存在不可避免的变差。
2、测量系统变差对产品决策的影响图中:Ⅰ坏零件永远被称为坏零件Ⅱ可能做出潜在的错误决定Ⅲ好零件永远是好零件对于产品状况,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做出正确决定,有两种选择:1)改进生产过程:减少过程的变差,没有零件产生在II区域。
2)改进测量系统:减少测量系统误差从而减小II区域的面积,因此生产的所有零件将在III区域,这样就可最小限度地降低做出错误决定的风险。
σ2观= σ2实+ σ2测σ2观= 观测到的过程变差σ2实= 实际的过程变差σ2测= 测量系统的变差3、在评价一个测量系统时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1)测量系统必须显示足够的灵敏性首先,仪器(和标准)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吗?分辨力(或等级)在设计时确定,并在选择一个测量系统时作为基本出发点。
“十份制”就是典型的应用示例,它规定了仪器的分辨力应能将公差(或过程变差)分成十份或更多份。
其次,测量系统具有有效的分辨率吗?与分辨力有关,确定测量系统是否对探测产品或过程变差在一定的应用及环境下变化具有灵敏性。
(2)测量系统必须是稳定的在重复性的条件下,测量系统变差只归因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特殊(不规则的)原因。
测量分析者必须经常考虑到这一点对实际应用和统计的重要性。
(3)统计特性(误差)在预期的范围内一致,并足以满足测量的目的(产品控制或过程控制)。
4、测量问题分析步骤“如果你无法用流程描述你所做的,那么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如果理解并遵守技术的极限,则任何技术都可能是有用的。
”——W.E. Deming5、测量系统方法的选择计量型“五性分析”:稳定性、偏倚和线性、重复性和再现性计数型:假设检验法(Kappa+Effectiveness)6、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如何确定该测量装置就其预期的应用是否可接受?★接受准则—位置误差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偏倚和线性来确定。
测量系统分析(MSA)操作指导书一、目的规定测量系统分析和评价方法,以及明确测量系统的接收准则,并针对分析状况组织相关改善,从而确保测量数据的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1.0、公司内任何计量仪器测量系统;2.0、检测设备每次校准/维修纠正之后;3.0、新设备/仪器来厂校准后;4.0、质量改善数据收集阶段。
三、职责1.0、本手册由品质部负责编写及修订;2.0、实验室计量部门负责MSA相关评估及数据收集;3.0、量具使用部门须无条件配合计量部门对量具进行评估;四、相关术语1.0、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2.0、分辨力:是仪器可以探测到并如实显示的参考值的变化量,也可以称为可读性或分辨率;3.0、测量系统:用来获得表示产品或过程特性的数值的系统,称之为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是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仪器、设备、软件、程序、操作人员、环境等的集合;4.0、偏倚:指同一操作人员使用相同量具,测量同一零件之相同特性多次数所得平均值与采用更精密仪器测量同一零件之相同特性所得之平均值之差,即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准确度”;5.0、线性:指测量系统在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6.0、稳定性: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样品或基准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7.0、量具重复性:指同一个评价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8.0、量具再现性:指由不同评价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变差;五、测量系统分析1.0、测量系统分析前,必须确保测量系统处于校准合格情况之下;2.0、偏倚分析偏倚分析采用独立取样法,具体操作如下:2.1、选取一个样品,建立可追溯标准的真值或基准值,若无样本,则可从生产线取一个落在中心值域的样品当成标准值,且应针对预期测试值的最低值、最高值及中程数的标准各取得样本或标准件,每个样本要求单独分析,并利用更高级别量具对每个样本或标准件测量10次,计算其平均值,并把其当成基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