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 格式:ppt
- 大小:681.50 KB
- 文档页数:50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巩固训练·提能力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庭芳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1.本词“山抹微云”中“抹”字历来为人称颂,请根据语境进行赏析。
答:2.试简要分析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答:(二)(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便做:纵使。
3.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答:4.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答:(三)(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5.“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6.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答:7.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答:(四)(2011·大纲版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③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经过许多词人艺术上的探索、实践,特别是苏轼的特殊艺术贡献,北宋后期的词作蔚为大观。
填词的艺术技巧愈益成熟,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使填词创作达到宋词的高峰。
由于北宋后期文人比较注重个人感受,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所以大开大阖的慢词就大行其道,而且有些词人自创曲调,抒发独特的感情。
在这一阶段,北宋词坛已经是名家迭出,如黄庭坚、晏幾道、秦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等,这一批被称为元祐词人的作家群,均“各尽其力,自成一家”(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黄、晁二人师法苏轼而自成面目;秦观学柳永而又自辟新境;贺铸从唐诗中吸取养料,豪侠之气与绮丽柔情融为一体;周邦彦在音律、句法和章法上建立起严整的艺术规范,而另开一派。
在他们的努力下,名篇荟萃,尤其是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使填词创作达到了宋词的高峰。
本专题所选的都是北宋后期的词作,共六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富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晏幾道与一个相熟的女子久别重逢之作。
词人与这个女子很熟悉,而且有爱怜之情,离别之后,时常思念,哪知道现在忽然不期重逢,又惊又喜,所以作了这首词。
《清平乐(春归何处)》一词是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
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
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
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
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
《踏莎行(雾失楼台)》一词是作者贬谪郴州时在旅店所写。
词中抒写了作者流徙僻远之地的凄苦失望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怅惘之情。
此词艺术上最佳处在于虚实相生,互为生发。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2)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2)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2)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的全部内容。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2)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内容赏析】此词为作者贬谪黔州期间的作品。
写出他在穷困险恶的处境中,不向命运屈服的博大胸怀;主要通过重阳即事,抒发了一种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观奋发精神.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
过片三句承上意写重阳赏菊。
下片从“莫笑老翁犹气岸”到“风流犹拍古人肩"彼此呼应,一气呵成,将豪迈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铸词造句新警生动,用典自然贴切,其豪迈之气动人心魄。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常识·速览][识作者]小令词帝——晏幾道晏幾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曾任太常寺太祝。
熙宁七年(1074),因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革,受株连下狱.元丰五年(1082),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
著作有《小山词》。
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
山东省昌乐一中2011级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学案编制:黄爱臣马玉红审核:高建强审批:编号:8-9 班级:姓名:评价:时间:2013-1-14“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第一课时)《临江仙》《清平乐》【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理解诗词的内容。
2、体味词的意境美以及作者运用的手法。
3、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使用说明】1.预习时先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理解诗歌基本内容。
2.注意答题时的规范性和独立性,避免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等情况,努力提高自己鉴赏诗歌和表达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文学常识1、晏几道(约1030——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晏殊第七子。
向来和晏殊合称“二晏”。
有《小山词》一卷。
2、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
北宋诗人,书法家。
3、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颇得苏轼赏识。
二、整体感知1、临江仙(梦后楼台髙锁)翻译上片: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
去年春天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
她想起在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子双双翱飞。
下片:记得与歌女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通过琵琶的弹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
当初曾经照着小蘋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蘋却已不见。
2、清平乐(春归何处)翻译上片: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
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和我同住。
下片: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
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凭轻风飞过蔷薇。
【课内探究】1、古之评论者认为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的“落花”二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你是如何认为的?请简要分析。
2、请描绘结尾“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两句,并说明其在全诗中的作用。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临江仙晏几道教学目标:1.把握词的感情基调2.掌握写景的作用,体会词中的画面美。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
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
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
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
有《小山词》。
二、自主学习1.阅读注解,掌握词的大意,了解上片写什么下片写什么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
词之上片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写“春恨”,下片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景----写相思。
2. 找出词中表时间的词:梦后、酒醒、去年、初见、当时。
(时间上由近及远)3.找出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的词语:春恨。
4.五个时间词,带出两个深情款款的画面,是哪两个画面?并说明表达了怎样的深情。
A.梦后酒醒: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落花微雨的冷清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春愁的孤独与空虚。
B.初见小蘋:两情相悦、以琵琶说相思的画面,表达了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深情。
这两幅画面全由“春恨”二字连缀为一体。
三、合作探究:1.上片词人是怎样将“春愁”写得缠绵深婉的?---手法A.梦后酒醒。
因怀念之深而以酒醉销愁,酒醉而有相见的美梦,梦虽美丽但却短暂,酒醒梦断后,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愈加孤寂-----景物描写,情景交融,烘托、渲染孤寂的心境。
B.去年春恨:“去年”“却来”,显见春恨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点出春恨之深长难销。
C.落花微雨。
“落花”“微雨”,春芳已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
烘托、渲染。
D.双飞独立。
无情的春燕尚且能够双宿双飞,而有情之人却只能落花微雨之中独立,反衬手法,以物衬人,孤寂伤感之情深化。
2.初见小蘋“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表面写小蘋的衣着与技艺,深层处还写出了什么?你能说说小蘋这个少女的美好形象吗?“两重心字”暗指心心相印,“说相思”因害羞而以琵琶传相思之情,两情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