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土地信息采集表
- 格式:pdf
- 大小:81.49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手册之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内业信息提取工作手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12月目 录一、工作内容 (2)(一)基础资料检查与处理 (2)(二)A类图斑提取 (2)(三)B类图斑提取 (2)(四)成果整理下发 (4)二、总体原则 (4)(一)充分依据遥感影像 (4)(二)把握重点区域和重点地类 (5)(三)保证农用地变未利用地的可靠性 (5)(四)数据库图斑严重错乱区域需完整勾绘 (6)(五)保持已基本建成同一建设用地单元的完整性 (6)(六)保证图斑勾绘边界的准确性 (8)三、工作方法 (8)(一)技术指标 (10)(二)基础资料检查与处理 (11)(三)集中连片建成区勾绘 (12)(四)内业信息提取 (13)四、成果内容与管理 (16)(一)成果内容 (16)(二)成果管理 (17)(三)内业图斑说明 (20)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次调查”)采用“国家统一制作调查底图、内业判读地类,地方实地调查、地类在线举证,国家核查验收、统一分发成果”的流程推进。
内业信息提取工作,利用国家统一制作的最新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与更新到最新年份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套合,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在全辖区范围内,逐地块判读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并与数据库对比分析,提取影像与数据库基本一致(B类)和不一致(A类)图斑的全覆盖内业信息图斑,并预判土地利用类型。
1一、工作内容(一)基础资料检查与处理对内业信息提取基础资料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对基础资料存在问题的进行合理处理。
主要包括:对DOM影像的检查与反馈;对镶嵌块的检查与修正;对最新土地调查数据库DLTB存在系统偏移的,做必要的纠正,根据整体偏移或局部偏移情况做相应处理;对集中连片建成区范围进行勾绘等。
(二)A类图斑提取即提取影像特征与数据库地类不一致的图斑。
A类图斑根据影像特征内业预判类型分为六个一级类,十一个二级类及六个标注类型(见表1)。
附录A(规范性附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表A.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1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己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临时种植果树、茶树和林木且耕作层未破坏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0101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02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
包括种植蔬菜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03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2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
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01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02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03橡胶园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0204其他园地指种植桑树、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03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不包括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01乔木林地指乔木郁闭度彡0.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泽。
0302竹林地指生长竹类植物,郁闭度多0.2的林地。
0303红树林地指沿海生长红树植物的林地。
0304森林沼泽以乔木森林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0305灌木林地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不包括灌丛沼泽。
0306灌丛沼泽以灌丛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0307其他林地包括疏林地(树木郁闭度彡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房地产公司土地信息采集表
土地信息采集表
为了更好地实现房地产项目开发,现需要收集一定的土地信息,进行初步评估。
请各位开发商或相关人员按照以下格式提供土地信息:
一、土地基本情况
1. 土地名称:(填写土地所在地的名称)
2. 土地类别:(普通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国有建设用地等)
3. 土地面积:(单位:平方米)
4. 土地所属行政区划:(填写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如省、市、县、镇等级别)
5. 土地坐落位置及周边环境:(详细描述土地位置,包括地址、附近道路、建筑等信息)
6. 土地权属:(填写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如国有、集体、私有等)
7. 土地现状:(填写土地的具体现状,如是否已建有建筑物)
8. 土地流转情况:(填写土地的流转情况,如是否交易过)
二、土地规划和用途
1. 土地规划:(填写土地的利用规划情况,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
2. 土地使用性质:(填写土地的使用性质,如商业地产、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等)
3. 土地利用方式:(填写土地的利用方式,如何开发)
4. 建筑规划:(填写建筑物的规划方案,包括建筑物类型、结构、高度等信息)
5. 网络规划:(填写针对土地的网络规划情况,如水、电、气、道路等)
三、土地交易
1. 交易方式:(填写土地交易的方式,如拍卖、协议转让等)
2. 成交价格:(填写土地交易的成交价格,包括最终经济记账价值和交易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3. 交易时间:(填写土地交易成交的时间)
4. 交易流程:(填写土地交易的流程,包括交易过程中各方的作用、职责等)
5. 交易人信息:(填写涉及到土地交易的人员信息,包括卖方、买方、中介等)以上信息应详尽完整汇总提交,以便评估土地的基本价值,制定更好的开发计划。
二、流程概况三、工作程序3.1基础信息研究1)基础信息研究是为确定公司房地产土地储备动态计划、提高房地产新项目可行性分析技术水平所进行的持续性动态研究工作。
2)基础信息研究包含土地信息研究、宏观市场研究、经济动态研究、政策法规研究、项目风险研究、目标城市发展和选择评价研究、公司战略研究和竞争对手研究等专项研究工作;研究发展部根据公司战略或公司领导要求展开对目标城市的市场调研,按《城市评价报告成果标准》要求完成《城市评价报告》交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审批。
3)各专项研究工作由研究发展部组织完成,充分利用内外资源,根据决策需要提交相关专项研究报告。
4)各专项工作需及时把握动态信息,做到及时收集、及时分析,其研究成果可在即时报告中和以年度为节点的总结报告中体现。
5)研究发展部须建立基础信息研究信息库,并将基础信息研究的成果经向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汇报后,最终提炼作为战略规划外部环境分析的主要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房地产土地储备滚动计划》,经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审批后,指导土地储备工作的进行。
3.2土地信息收集1)研究发展部项目发展主管负责土地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和总结等。
2)项目发展主管应充分调动公司内外部资源进行土地信息的收集,通常可通过如下几种渠道进行:a)政府公告收集类:从相关网站或政府部门获得政府出让土地信息公告、土地储备中心进行的企业转让土地信息招投标、挂牌、拍卖公告和法院拍卖土地信息公告、产权交易中心对拥有土地储备的企业进行转让的挂牌公告;规划局、发改委、建委、房地局等作为房地产开发的管理部门,全面掌握着全市各地块、各项目的用地性质、开发规模、地价水平、操作进度、转让意向等全方位的信息,这是寻找项目的最佳途径。
b)国营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国营房地产公司有大量的土地储备,但由于资金压力或利益趋使等原因,其一般将一些地块完成土地前期开发后,进行项目转让。
c)房地产中介机构:随着房地产二级市场的不断健全,投资顾问等专业中介队伍逐渐成熟、壮大,其凭借各自的资源掌握着大量项目投资的信息。
3S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1. 引言1.1 1. 3S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重要性3S技术指的是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综合应用。
在土地调查中,3S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性。
通过三维立体建模技术,可以精确地重建地表地貌,帮助调查人员更直观地了解土地情况。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广大地区的高分辨率影像获取,提供大范围、全面的数据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整合和分析各种空间信息数据,快速生成专题地图和统计图表,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S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数据准确性、提升决策水平等方面。
通过充分利用3S技术,我们能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22. 目前土地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土地调查方式效率低下。
传统的土地调查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实地勘察,耗时耗力且成本较高,同时受制于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等因素,难以获取全面的地理信息数据。
存在数据更新和管理不及时的问题。
由于土地资源信息的动态变化,传统的土地调查方式无法及时更新数据,导致土地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
缺乏全面、精准的土地利用规划。
传统的土地调查方式难以获取全面的土地资源信息,导致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不能有效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存在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困难的问题。
传统的土地调查方式下,各部门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存在孤岛化现象,不同数据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和共享,导致土地资源信息的利用率和价值低下。
目前土地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效率低下、数据不及时更新、规划不够全面和数据整合困难等方面,亟需引入先进的3S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
【结束】.2. 正文2.1 1.1 三维立体建模技术三维立体建模技术是3S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地表或建筑物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和显示,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真实的地理空间信息。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整合、管理和分析的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GIS已经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资源调查、灾害管理等各个领域。
而GIS数据采集作为GIS工作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地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GIS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巧。
一、确定数据采集目标在进行GIS数据采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数据采集的目标。
例如,如果我们想获取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我们需要收集土地利用的边界、分类和属性等数据。
通过明确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采集方法和工具。
二、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根据数据采集目标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
常见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和数字化等。
1.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指实地进行数据采集的方式。
通过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可以获取到详细、准确的数据。
现场调查适用于对地理要素进行精确测量和观察的情况,例如土地利用类型、交通道路等。
在现场调查时,我们可以使用GPS仪器记录地点坐标,或者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
同时,还可以进行照片采集和采样等操作,以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
2. 遥感影像解译:遥感影像解译是指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上的地物特征,可以获取到大范围、多时相的数据。
遥感影像解译适用于对大范围地理要素的获取,例如土地覆盖、森林分布等。
在进行遥感影像解译时,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遥感软件进行图像解译和分类,通过人工判读和辅助工具,提取出目标要素的位置和属性信息。
3. 数字化:数字化是指将纸质地图或者其他非数字形式的地理数据转换成数字形式的过程。
通过数字化,可以快速、方便地将现有的地理数据导入到GIS系统中,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数字化适用于已有纸质地图或其他形式的数据,并且数据量较大的情况。
编号:103217JC01001地 籍 调 查 表宗地代码:429004103217JC01001、01002、01003 土地权利人: 张三2015年*月 日 大悟县国土资源局 印制宗地草图填表说明1.地籍调查表填写要求1.1地籍调查表由封面、基本表、界址标示表、界址签章表、宗地草图、界址说明表、调查审核表和共有/共用宗地面积分摊表等组成。
1.2地籍调查表以宗地为单位填写,每宗地填写一份。
所有宗地的地籍调查都填写此表。
1.3地籍调查表必须做到图表内容与实地一致,表达准确无误,字迹清晰整洁。
1.4表中填写的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允许划改一次,划改符号用“\”表示,并在划改处由划改人员签字或盖章;全表划改不超过2处。
1.5表中各栏目填写齐全,不得空项。
确属不填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
1.6文字内容一律使用蓝黑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1.7项目栏的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另加附页。
宗地草图可以附贴。
凡附页和附贴的,加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印章。
1.8对面积较大、界线复杂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宜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并签字盖章。
界址线有争议的土地,填写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并签字盖章。
2.地籍调查表填写方法a)封面1)编号:填写预编宗地号。
2)宗地代码:按照《实施细则》6.1.3.3规定填写,省略市级行政代码。
3)土地权利人:填写方法见b)1)。
b)基本表4)土地权利人:填写土地使用权人、所有权人姓名或名称。
5)单位性质:行政事业单位填写行政、事业。
企业单位填写国有、集体、私营、外资、港澳台、联营、股份制、个体或其他(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
个人住宅填写个人。
6)证件类型:土地申请人(权利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土地申请人(权利人)为自然人的填写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