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 圆的整理和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98.50 KB
- 文档页数:15
五年级圆形知识点总结归纳圆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状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五年级数学学科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圆形相关的知识,包括圆的定义、性质、计算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对五年级圆形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旨在加深我们对圆形的理解和运用。
一、圆的定义和性质1. 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上每一点到确定的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
确定的这个点称为圆心,相等的距离称为半径。
2. 圆的性质:a.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b. 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c. 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长度。
二、圆的计算1.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圆上一条边的长度,也称为圆周。
周长的计算公式为:C = 2πr,其中C表示周长,π是一个数(约等于3.14),r表示圆的半径。
2.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圆所围成区域的大小。
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 = πr²,其中S表示面积,π是一个数(约等于3.14),r表示圆的半径。
三、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1. 圆与正方形: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作为圆心,半径为正方形边长的圆叫做外接圆。
正方形的边作为圆心,半径为正方形边长的圆叫做内切圆。
2. 圆与长方形:长方形的四个顶点作为圆心,半径为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的圆叫做外接圆。
长方形的边作为圆心,半径为长方形一半长度的圆叫做内切圆。
3. 圆与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为圆心,半径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叫做外接圆。
三角形的边作为圆心,半径为三角形一半外接圆的半径的圆叫做内切圆。
四、圆的应用1. 圆的运动学:圆形是自然界中很多物体的运动轨迹,比如行星绕着太阳的轨道、飞行器绕地球的轨迹等。
对于圆形运动,我们可以利用圆的周长、面积等概念进行运动规律的分析与计算。
2. 圆的建筑应用:在建筑中,圆形的构造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
比如圆形的拱门、圆顶等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具有美观性,也能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3. 圆的日常应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很多物品形状都与圆有关,如轮胎、玩具球等。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3、一根铁丝可以围成边长4.71厘米的正方形,改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
4、一种钟表的时针长5厘米,时针尖端一昼夜走过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5、把一个半径是9厘米的圆分成两部分,其中涂色部分是一个圆心角为120度的扇形,你能算出涂色部分的面积吗?
知识回顾
1. 思考回忆所学知识点,并将所学知识点列在下面
作业:
1.根据要求画圆,并用字母O、r、d分别表示出它们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1)半径为2厘米。
(2)直径为3厘米。
(3)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为2.5厘米。
2.如图,根据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得出两个等圆的半径是( )厘米,长方形的宽是()厘米。
3.判一判
(1)顶点在圆心上的角是圆. ()
(2)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直径越小圆周率越小。
()
(3)圆的直径扩大2倍,半径就扩大2倍,周长和面积扩大4倍。
()
(4)半圆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都有无数条对称轴。
()
4.如图,大蚂蚁沿着大圆爬一圈,小蚂蚁沿着两个小圆各爬一圈。
谁爬的路程长?请通过计算说明。
5.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圆。
还剩下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五年级圆知识点总结一、圆的定义圆是一个平面上到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
这个定点叫做圆心,这个定长叫做半径。
一般用符号O表示圆心,用符号r表示半径。
圆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x,y)|√(x - a)² + (y - b)² = r²},其中(a, b)是圆心的坐标,r是半径的长度。
二、圆的元圆的元包括弦、弦长、直径、半径、切线、切点等。
弦是圆上的两点及它们之间的曲线部分的组合,这条曲线部分称为弦长;直径是通过圆心且两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它等于圆的两倍半径;半径就是到圆心的距离,切线是与圆相切的直线,切点是切线与圆相切的点。
三、圆的直径、周长和面积直径:直径即是圆上通过圆心的线段,它等于圆的两倍半径。
周长:圆的周长等于圆的直径乘以π(即Π)面积:圆的面积等于圆的半径的平方乘以π(即Π)。
四、圆的计算公式1. 周长公式:C=2πr(其中C代表周长,π代表圆周率,r代表半径)2. 面积公式:S=πr²(其中S代表面积,π代表圆周率,r代表半径)五、圆的应用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铁路、公路的设计中就需要用到圆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器物的制造也需要用到圆的知识,比如餐具、玩具等等。
此外,园艺上也很常用圆形设计,比如园林设计、花坛布局等。
六、圆的解题方法1. 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首先要确定所给圆的半径或直径,然后根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 实际问题的应用: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推导、计算,并给出解答。
总结: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圆的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数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有利于我们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五年级学生要认真学习圆的知识,理解圆的定义、元、直径、周长和面积等内容,努力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圆的认识知识点总结五年级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个几何图形,它有着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对圆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圆的定义、周长、面积、弧长、扇形面积等方面,对圆的认识进行系统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知识。
一、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上到一个定点距离不大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构成的图形。
这个定点称为圆心,这个定长叫做半径。
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圆的全称为圆O。
二、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界的长度,也称为圆的周长或者圆的周长。
计算圆的周长的公式为:C=2πr,其中π≈3.14,r为圆的半径。
也可以简化写作:C=πd,其中d为圆的直径。
经过计算发现,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是正比的。
三、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包含的所有区域的大小,圆的面积通常用A表示,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为:A=πr²,其中π≈3.14,r为圆的半径。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求得,对于同一大小的圆来说,它的面积是直接和它的半径平方成正比的。
四、圆的弧长圆的弧长是指圆的边界上的一段弧的长度。
计算圆的弧长的公式为:L=2πrθ/360,其中r 为圆的半径,θ表示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
这个公式表示了圆的弧长和圆的半径、圆心角的度数之间的关系。
五、圆的扇形面积圆的扇形是指一个扇叶形状所包围的区域,扇形的面积通常用S表示,计算圆的扇形面积的公式为:S=1/2r²θ/360,其中r为圆的半径,θ为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这个公式表示了圆的扇形面积和圆的半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之间的关系。
总结:圆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图形,它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文对圆的定义、周长、面积、弧长、扇形面积等方面的总结,希望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圆的周长、面积、弧长、扇形面积等概念,解决很多有关圆的问题。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在数学学科中,圆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
在五年级学习中,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一些相关的应用。
本文将对五年级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圆的基本定义圆是由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等于常数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
该固定点被称为圆心,而常数被称为半径。
可以用符号“O”表示圆心,用符号“r”表示半径。
一个圆可以由它的圆心和半径唯一确定。
2. 圆的特性(1)直径:一个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一条直线段,且两端点都在圆上。
直径的长度等于圆的半径的两倍。
(2)弦:一个圆上两个点之间的线段叫做弦。
当两个点接在圆上时,弦对应的圆心角是锐角。
当连接圆上两端点的线段是直径时,弦对应的圆心角是直角。
(3)弧:一个圆上两点之间的弧,是弦所在线段所代表的圆所对应的点的集合。
(4)扇形:扇形是由半径和圆上的弧围成的区域。
(5)切线:一个切线只有一个交点,且交点处的切线与半径垂直。
3. 圆的性质(1)圆上任意两点的距离等于圆心到这两点的距离。
(2)圆心角的度数是圆上对应弧的度数的一半。
(3)相等弧所对圆心角的度数相等。
(4)同弧所对圆心角的度数相等。
(5)两条切线的交点与圆心连线垂直。
4. 圆的计算(1)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pi),即C = πd 或 C = 2πr。
(2)圆的面积:圆的面积等于π乘以半径的平方,即A = πr²。
5. 圆的应用(1)钟面上的时间:钟面被分割成12个等分的刻度,这些刻度是围绕圆心形成一个圆。
(2)圆的扇形面积:扇形面积可以通过扇形的弧长和半径计算得出,即A = 0.5rL,其中L是扇形的弧长。
(3)手表的旋钮:手表的旋钮是圆形的,它可以通过旋转来调整时间。
(4)圆的轮廓:许多物体的轮廓是圆形的,如车轮、篮球、硬币等。
通过对五年级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在解决相关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圆的性质和计算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第六单元圆【知识梳理】一、圆的认识1.圆的特征。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没有顶点。
2.圆和多边形的异同。
(1)相同点:圆和多边形都是平面图形。
(2)不同点:多边形由线段围成,有顶点;圆由曲线围成,没有顶点。
圆的画法:(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
(3)把装有铅笔芯的脚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旋转圆规时,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3.圆的各部分的名称。
(1)圆心: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如线段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 表示。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半径越长,圆越大;半径越短,圆越小。
(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如线段BC)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如图:4.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及圆的对称性。
(1)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
在同圆或者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2)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表示是d=2r或r=d2数条对称轴。
二、扇形1.扇形。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点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作扇形。
2.扇形各部分的名称。
弧的意义: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曲线叫作弧。
3.圆心角的认识。
(1)圆心角的意义:顶点在圆心的角叫作圆心角。
(2)圆心角的大小: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圆心角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边对应的刻度是多少,这个圆心角就是多少度。
三、圆的周长1.圆的周长的意义。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作圆的周长。
2.圆周率的意义。
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1592653…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
3.圆的周长的公式。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周长C与直径d或半径r的关系:C=πd或C=2πr。
四、圆的面积1.圆的面积公式。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πr2。
圆的整理与复习(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圆的整理与复习》,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圆的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和特点。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圆的整理与复习2. 板书内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实例分析。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2. 提高题: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3. 拓展题:探讨圆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圆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教案共计约2000字,遵循了严谨的用词和流畅的段落衔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联系我进行修改或补充。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车轮、硬币、钟面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的存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的整理和复习-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公式。
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出圆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圆。
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基本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圆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圆规、直尺等工具进行绘图和测量,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堂练习:布置与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评价与反馈: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的整理和复习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 提高题: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圆的性质及其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评价: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收集意见和建议。
3.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培养其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0 圆的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包括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 圆的概念: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
2. 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弧、扇形等性质,了解圆的对称性。
3. 圆的计算: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会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圆的应用:了解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时钟、车轮等,并能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整理,提高学生对圆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
教学难点1. 圆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圆的对称性和弧、扇形的理解。
2.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3.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与圆的知识联系起来。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计算器等。
2. 学具:圆的模型、计算纸、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 讲解: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特别是圆的对称性和弧、扇形的理解,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圆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圆的概念:圆心、半径、直径等。
2. 圆的性质:周长、面积、弧、扇形等。
3. 圆的计算: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
4. 圆的应用:时钟、车轮等。
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圆的整理与复习-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为《圆的整理与复习》,在学生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性质、计算方法后,通过复习课的形式,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主要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圆的画法、圆的位置关系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圆的美学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计算器。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检查学生对圆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讲解: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实际例题演示公式的运用。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5. 总结:对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圆的画法。
4. 圆的位置关系。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实践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课的形式,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圆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定义:平面上所有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这个定点叫做圆的圆心,定长叫做圆的半径。
例子:以点O为圆心,3厘米为半径画一个圆。
这个圆就是所有到点O的距离为3厘米的点的集合。
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O)、半径(r)、直径(d)、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圆周(圆的边界)。
例子:在圆上取两个点A和B,连接AB,则AB是圆的一条弦;如果AB经过圆心O,则AB是圆的一条直径;圆上A到B的部分叫做弧AB。
二、圆的性质圆的对称性: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对称轴是任何经过圆心的直线。
例子:无论我们如何旋转一个圆,或者沿任何经过圆心的直线折叠,它都能完全重合,这体现了圆的对称性。
半径、直径与弦的关系: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两倍(d = 2r)。
例子:如果我们有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那么它的直径就是10厘米。
圆周率π: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数叫做圆周率,通常用希腊字母π表示。
例子:虽然我们不能精确计算π的值,但我们可以用近似值3.14来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三、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或 C = πd,其中r是圆的半径,d是圆的直径。
例子: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其周长C = 2π× 5 ≈31.4厘米。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其中r是圆的半径。
例子: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其面积S = π×5²≈78.5平方厘米。
四、圆的实际应用车轮的设计:车轮是圆的,这是因为圆的滚动特性可以使车辆平稳前进。
如果车轮不是圆的,那么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上下颠簸。
例子:自行车的车轮、汽车的轮胎都是圆形的,它们能够平稳地在地面上滚动,使车辆能够平稳地前进。
圆形的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圆形元素常常被使用,因为它具有美感和稳定性。
d=8米
2、已知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20cm2,那么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计算涂色部分的面积
第四关:
1、一张圆桌直径1米,给它铺上台布,合适的是()
①120厘米×120厘米
②100厘米×100厘米
③120厘米×80厘米
2、在一个长10dm,宽7dm的硬纸板里剪半径是2dm的圆,可剪()个。
① 2 ②6 ③15
3、在直径为8米的圆形水池四周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
小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4、一个钟面上的时针长5厘米,从上午8时到下午2时,时针尖端走了()厘米。
① 3.14×5×
②3.14×10×
③ 3.14×10×6
5、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70厘米,如果车轮平均每分钟转100圈,半小时可以行()米。
① 3.14×70×100×
②3.14×70×100×30
③ 3.14×70×100×30÷100
6、如右图,涂色部分的环宽恰好等于较小圆的半径,空白部分面积是较大圆的()
①②③
7、下图中,圆的周长25.12厘米,圆的面积正好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求涂色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8、一个石英钟的分针长10cm,分针旋转过的面积是157cm ,你能求出分针走了多少分钟吗?三、课后练习
1、电视塔的圆形塔底半径为15米,要在它的周围种上5米宽的环形草坪。
(1)需要多少平方米草坪?
(2)如果每平方米草坪需要50元,那么植这块草坪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