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环境陶艺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50
陶艺审美价值对中国现代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我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拥有灿烂的陶瓷文化,我国的传统陶艺的审美价值,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它的产生并不是中国传统陶艺的传承和延续,而是受西方现代陶艺观念的影响,我国现代陶艺的发展相对落后。
经过很多陶艺家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现代陶艺已比较成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征与价值,“环境陶艺”作为现代陶艺的一个分支,也趁着这股东风成长起来。
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发的,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环境陶艺根植于中国传统陶艺陶艺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从人类第一个陶罐的产生时便伴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见证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历程。
如果说原始社会人类制作陶罐只是以实用为目的,那么原始的岩画,则可看作是人类对于一种原始审美的追求,是现代环境陶艺最早的雏形。
原始人类通过岩画这一形式来美化自己的环境,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展示了一种征服自然的欲望,是一种自身能力的体现。
如果说原始壁画有其偶发性,那么后来出现的“秦砖汉瓦”,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环境陶艺的先驱。
“秦砖汉瓦”在保持其使用功能的同时,在表面绘制了图画和符号,表达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并使环境陶艺在审美价值中,更具有文化和生活的气息。
中国的建筑瓷砖热在八十年代兴起,人们纷纷用各色的瓷砖把自己的房子包装起来,其中还有可以拼成整幅壁画的马赛克。
陶瓷在装饰人们建筑环境的同时,也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人们开始注重陶瓷器皿和陶瓷艺术品在空间中的审美意境。
但由于现代陶艺在当时的发展不够成熟,瓷砖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材料,以至于建筑在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看起来都大同小异,建筑外墙用同样颜色的瓷砖,室内用同样的地面砖,毫无审美价值可言,是典型的工业化的产物。
这一时期,我们可以理解为向现代环境陶艺的转型期,就因为有这一时期的求变的审美心理和大众的需求,加上现代陶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具有现代艺术理念的现代环境陶艺才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
环境陶艺方案陶艺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通过不断创新和融入环保理念,环境陶艺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环境陶艺的概念、特点以及实施相关的方案。
一、环境陶艺的概念环境陶艺是指将环保理念与传统陶艺相结合,有意识地选择环保材料、采用环保工艺和方法来制作陶艺作品。
它强调通过艺术品的制作和展览来传达环保的理念和意识,以创造出具有环境友好特点的作品。
二、环境陶艺的特点1. 使用环保材料:环境陶艺作品通常采用可再生或可回收的陶瓷材料,如纯陶土、无毒釉料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推崇可持续发展:环境陶艺注重材料的循环利用,通过节约能源、减少废料的产生和处理等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强调自然美感:环境陶艺作品追求自然美感,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和对陶瓷材料特性的发挥,呈现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美感。
4. 传递环保理念:环境陶艺通过作品的创作和展览,传达环保的理念和意识,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思考。
三、实施环境陶艺方案1. 材料选择:选择环保的陶瓷材料,如选用来源可追溯的纯陶土、无毒釉料等,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2. 工艺改进:改进陶艺制作的工艺过程,采用更加节能和环保的方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废物产生。
3. 创作主题:创作环保主题的陶艺作品,通过作品的视觉效果传达环保理念和意识,如描绘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等。
4. 展览与教育:举办环境陶艺展览,向公众展示环境陶艺的魅力,并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推广环境陶艺的理念。
5. 合作与交流:与其他艺术机构、环保组织等合作,开展交流与合作项目,促进环境陶艺的发展和推广。
环境陶艺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政府可以出台支持环境陶艺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提供资金支持和场地资源;艺术家可以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环保的关注和呼吁;公众可以通过参观展览和购买环境友好的陶艺作品来支持环境陶艺的发展。
总之,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环境陶艺作为一种融合艺术与环保理念的创作形式,不仅能够传达环保意识,还能够美化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什么是陶艺_陶艺的相关知识介绍陶艺在我国有这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那么,什么是陶艺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陶艺的相关知识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的概述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
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
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分为传统陶艺和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现代陶艺两大部分。
陶艺的分类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分为传统陶艺和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现代陶艺两大部分。
传统陶瓷艺术一般指年代较久,使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创作的陶瓷器,此种陶瓷器与官方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关系,同时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为主,若以釉彩来分类约可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釉下彩-青花(青花是一种釉下彩,就是在坯体完成干燥后,在表面上上用蓝色的色料(例如氧化钴)画上各式图案。
之后再淋上透明釉,即可进行釉烧。
因为蓝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所以名为“釉下彩”,此种方式通常色料的烧成温度不能与透明釉相差太大)、釉里红…等。
釉上彩-粉彩(明朝年间研发出来的明“五彩”,对陶艺色彩的表现更上一层楼。
在坯体上先施用一层色釉(通常为白色)后,先釉烧一次,再以有颜色的釉药绘上各种花纹图案,以低温烧第二次,通常第一次釉烧的底色烧成温度较色釉为高,由于色彩在底釉上,所以称为釉上彩。
环境陶艺的产生及创作形式环境陶艺是一门近年来兴起的艺术形式,它将陶艺与环境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艺术品。
环境陶艺的产生得益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的关注,它致力于以最小化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影响,来达到最大程度的艺术表现。
环境陶艺的创作形式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就逐一来介绍:1.公共艺术:公共场所的环境艺术品最能展现环境陶艺独特的魅力。
环境陶艺品可以为城市和社区贡献一个强有力的形象,也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安静和愉悦的休息和倚靠空间。
制作出来的公共艺术品不仅可以吸引人们驻足观赏,还能够增添人们的生活情趣。
2.装饰艺术:环境陶艺品可以用来装饰各种空间和场所。
在家里,它可以摆在客厅或餐厅里,成为一个独特的装饰品;在商场或餐厅里,它可以用来点缀和彰显品牌形象; 在花园里,环境陶艺品可以成为绿化美化的一部分,打造出优美的花园景观。
3.个人定制:环境陶艺品也适合个人定制,满足个人的喜好和需求。
比如,你可以定制一座独特的花瓶,或是一组独特的茶具,根据自己的生活形态来定制自己喜欢的器具。
通过这种方式的创作,可以使陶艺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4.特色文化展示:环境陶艺品也可以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展示。
陶器是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借助环境陶艺的特殊表现形式和技巧,可以展示出各地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总的来说,环境陶艺具备了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和实用性,也符合现代生活的环保理念。
在环境陶艺的创作中,需要对陶瓷材料和造型的设计有着严谨精细的选择,从而形成一种既具艺术性又具实用性的美学造型。
它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环保意识的体现,塑造着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美学观念。
环境陶艺设计理念环境陶艺设计是一种将陶艺与环境设计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创造和营造环境陶艺作品,提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其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融合自然元素、凸显环保主题和体验式设计。
首先,环境陶艺设计强调融合自然元素。
通过采用自然材料和自然色彩,将自然环境与陶艺作品相结合,使作品更好地融入环境之中。
例如,设计师可以利用天然石材、水流等元素,与陶艺作品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感觉。
同时,在陶艺作品的设计中加入自然元素的图案或造型,如鸟类、植物等,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和自然美。
其次,环境陶艺设计强调凸显环保主题。
在设计中,应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可使用可降解材料或回收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
另外,设计师还可以通过作品的形式和主题来传达环保意识,引发观众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例如,可以设计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形状,如梅花形状的花盆,寓意着勤俭节约和环境保护。
最后,环境陶艺设计强调体验式设计。
设计师应关注观众在环境陶艺作品前的感受和互动体验。
通过设计具有触感和视觉上的吸引力的作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在作品的表面加入质感或纹理,使人们有一种想要触摸或抚摸的冲动。
另外,在作品的摆放和布局上,要考虑观众的视角和空间感,使人们能够全方位地欣赏作品的美感。
综上所述,环境陶艺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融合自然元素、凸显环保主题和体验式设计。
通过这些设计理念的应用,环境陶艺作品能够更好地与自然环境融合,传达环境保护意识,并且提供给人们一种与作品互动和体验的机会。
这种设计理念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还能够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受。
环境陶艺的起源环境陶艺是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之一,环境陶艺广泛被人们所认同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环境陶艺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运用手段也是非常灵活。
它在改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那么,你知道环境陶艺的起源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环境陶艺的起源,希望能帮到你。
环境陶艺的发展一、环境陶艺内涵的本质特征环境陶艺是在引入了环境艺术观念和公共艺术观念的同时,在现代陶艺介入到公共建筑和公共环境艺术之后确立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环境陶艺目前的应用包括:室外空间的大型陶艺壁画、景观陶艺墙、主题性景观陶艺和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壁画等。
环境陶艺其内涵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材质的界定,将创作的材质界定在以陶瓷为主要的材料,所创作的陶艺作品,包括陶瓷壁画、陶瓷景观雕塑造型等经过烧制后的公共艺术作品;二、环境陶艺相对于实用类的生活陶艺、非实用陶艺类的“容器”,以及纯粹性的前卫探索作品,在创作的动机与观念上有相当的差异。
“环境陶艺”,从字面上理解是环境中的陶艺,适合于某种特定环境的陶艺,或是为某一环境空间而创作的陶艺作品。
“环境陶艺”的概念凸显了陶艺在“环境”层面上的问题,它不是简单的概念叠加,而是为出现的陶艺现象寻求更为充分合理的理论解释。
因此,可以表述为:现代人为公共环境艺术所设计的现代陶艺作品,或者说当代所指向的公共环境艺术中的现代陶艺作品。
简言之,是“人、环境、陶艺作品”三者之间构成的一种特殊关系。
“环境陶艺”的概念,从社会意义的公共意识、开放空间的环境意识上拓展了陶艺的表达范围,突破了中国传统陶艺长期依循的“实用”、“规整”的范式,扩充了新的内容,有了更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对应,这对中国陶艺的成长及未来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公共环境艺术的内涵公共环境艺术,通过艺术、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要营造地域历史内蕴以及文化氛围,而且要更好地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真正使人们有一个良性循环的栖息地,即人、自然、科技、环境和谐一体的人类栖息空间。
现代陶艺在环境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现代艺术的发展,陶瓷已不单单作为传统的器皿出现,而发展出了更为大众化、公共化的环境陶艺,这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它将不断促进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生活水平的进步。
【关键字】现代陶艺建筑陶艺壁画浮雕一.现代陶艺的特点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人类审美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传统陶艺已难以满足人们思想感情表达的需求,现代陶艺应运而生。
现代陶艺家抛弃传统陶艺的程式模式,追求心灵情感的表现,开始探讨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从材料选用上,更注重个性材料和综合性材料的应用;从工艺上,不再回避偶然的错误,而有意识的利用缺陷;从装饰上,追求肌理的偶然性和随意性,保持并应用手工制作留下的痕迹;从造型上,不注重规则整齐和对称,有意追求空间的多样性。
现代陶瓷艺术家突破了一直以来存在于传统陶瓷的束缚和要求,通过大胆创新,发扬个性,利用丰富多变的泥土,追求自我意识,表达独立个性。
艺术理论家皮坚道在《拓展眼界的当代陶艺》:“在现代艺术的诸多形式中,现代陶艺是唯一具有原始性、现代性和公共性的一种方式。
”生于大地的人类最亲昵的玩具就是泥土,而火恰恰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一步,两者的结合,是最原始的艺术之一。
陶瓷的产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要求,也是人类思想与感情表达的基本诉求。
今天,陶艺制作使人们得以缅怀过去,亲近自然。
现代陶瓷的公共性源于其天然性,在公共环境中自然元素的应用更易得到公众的认可。
现代陶艺的制作,是以人类的精神价值追求和精神审美需要为主线的。
创作者充分挖掘自身内在的感情和创作欲望,利用陶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即人性化、自然化、具亲和力、材料获取方便、塑造形象丰富等,实现现代艺术的表达。
现代陶艺为人类心理需要与公共环境的联系提供了一个更易接受的平台。
二.陶艺介入公共环境的必然性(一)陶艺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土质朴纯净,具有肌理美感,富含艺术表现力,既适于表达细腻洁白的优雅,又能够表现原始粗犷的豪放。
浅论环境陶艺的发展作者:费新鸽吕彦辰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0期摘要:文章以传统的陶艺和现代的陶艺做铺垫,引出环境陶艺,从中国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两个方面论述环境陶艺产生的必然性和发展的重要性,环境陶艺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美化了环境,也教育了人类,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陶艺的脚步不会停滞,前方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传统陶艺;现代陶艺;环境陶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蕴含丰富多样的文化,我国的传统陶瓷文化也为陶瓷艺术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力。
西方陶瓷艺术的发展要先于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西方陶瓷艺术发展迅速,横跨大洋,深深的影响到我国的陶瓷艺术。
我国的陶瓷艺术虽然起步晚,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在二十多年的努力发展后,我国的陶瓷艺术逐渐走向现代化,陶瓷技艺也日渐成熟,经过景观规划风暴的洗礼,“环艺陶瓷”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一中国传统陶艺孕育了环境陶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陶艺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而发展,为人类文明历史增色添彩,更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人类在原始社会时,制作的陶艺主要是以实用为目的,但在原始社会时候,人类已经有了审美意识,开始把生活的场景,内心的情感以及大自然的景色等等的画面刻画到岩石上,以此来美化自己的环境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情感。
渐渐的原始社会人类的精神生活得到重视,人类的审美意识已经开始普及,不单单只局限在岩画的表现上,慢慢的蔓延到各种生活器皿等的可以附着图案的物件上面。
使“陶艺”富有“环境”的特色,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充满了文化和生活的气息。
环境陶艺每个时期的表现状态呈现不同的形态,它的应用大到建筑装饰面材,小到家居装饰摆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生活中,更加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
八十年代时,环境陶艺主要表现在建筑外墙材料和建筑内墙材料的瓷砖上,瓷砖和马赛克成为当时建筑墙面装饰的主流材料。
马赛克的应用上,还采用了拼画的手法,可以拼成完整的壁画。
环境陶艺的相关介绍环境陶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的产物,是反映人们城市文化归属感的载体之一。
那么,你对环境陶艺有多少了解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环境陶艺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环境陶艺设计与城市文化特色1、历史文脉是环境陶艺体现城市文化的最基本特征历史文脉是一种延续和积累的历史过程,是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支撑起来的城市个性和气质,具体可以表现为城市历史、民族历史和区域历史文化的综合。
城市历史文脉也反映着一个城市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国民品格等属于深层结构的东西,反映着特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反映着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环境陶艺设计植根于具体的城市文化环境中,对传统的继承和扬弃是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环境陶艺往往可以通过特定城市的特定历史文化来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首先,城市历史内容直接和直观地体现于环境陶艺作品。
历史文化对环境陶艺设计所起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很多体现历史文化的环境陶艺作品,点缀着城市环境,对城市风貌及特色的形成起着重大辅助作用。
此类环境陶艺设计往往是通过截取历史的一个点或面来呈现出有关城市历史、区域等方面特征。
唐小禾、程犁创作的《楚乐》是以楚文化题材为背景的环境陶艺壁画,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和乐器编钟来体现一个历史生活场景。
城市历史文化对环境陶艺的影响可以通过此类具体生动的画面体现出来,成为城市文化特色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法。
其次,城市历史文化符号在环境陶艺中的体现。
城市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会积淀成一些公众所认同的符号。
同时,设计师也可以通过对城市历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设计出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符号。
环境陶艺可以通过这些富有城市历史、民族和区域特色的意象性符号、标志、色彩等,以巧妙的形式来记载、提示、纪念或反映历史信息。
日本横滨的步行道公园中的环境陶艺,利用几十种有历史代表性的图案,铺砌于步行道或镶嵌于墙壁中,给当地居民以历史的回忆和乡土的教育,并向游人展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天工|2020年第5期文 梁之涵环境艺术就是绿色的艺术和科学,也是创造和谐以及持久的艺术与科学。
环境艺术范围比较广,包括建筑设计、壁画、室内设计、城市规划等。
环境艺术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随着人们生活和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类型环境艺术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陶瓷是先人的伟大发明,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这种“土”与“火”的艺术不断成熟、丰富和推陈出新。
中国陶瓷经历了由陶到瓷,陶与瓷并驾齐驱的发展历程,陶瓷现在被喻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
陶瓷艺术就是艺术家借助各种不同的陶瓷材料,或者是把陶瓷材料作为主要的创作载体,不同于传统物质的实用性质,用来体现当代人的理想以及审美价值的一种作品形式。
[1]一、环境艺术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一)室内环境下的陶艺设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重视对艺术生活的追求。
所以,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环境中,不仅要具有使用功能,还应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
室内环境中陶瓷艺术的设计形态主要有壁画、陈设瓷器以及生活陶艺等。
陶瓷艺术设计与不同的环境因素相结合,这就形成了室内环境陶瓷艺术的多种形态。
首先,壁画形态陶瓷壁画。
壁画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是要与“壁”结合,在墙壁上成画。
陶瓷壁画是一种很强的、可以体现室内环境陶瓷艺术设计的一种形态,其运用也十分广泛。
因陶瓷壁画具有丰富的色彩光泽以及肌理,所以非常适合营造室内的空间环境氛围。
之所以壁画既可以运用在小型的私人空间中,又可以运用在大型室内公共空间中,是因为壁画的空间尺寸的伸缩性特别强,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室内环境中的设计。
[2]其次,陈设瓷器。
陈设瓷器一般分为瓷雕和器皿等多种形态,陈设瓷器往往需要与室内的陈设结合起来,一同营造好的室内环境。
陈设瓷器相对来说具有独立性,和其他室内陈设物的搭配也有不固定的特点,所以陈设瓷器有较强的、独立的审美价值。
园林景观中环境陶艺发展与运用1、引言当前,对于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将城市建筑结构进行了改变。
在30年代开始,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建筑开始流行,其中简单、简洁的理念,将城市的内部和外部形象进行了统一,在比较简单的几何形态下,在环境艺术的影响下,园林陶艺成为了装饰空间重要的构成部分,其迅猛的发展带动了园林景观陶艺的全面发展,使园林景观陶艺与空间环境的结合非常迅速。
2、园林景观陶艺的概念以及特征2.1 园林景观陶艺的概念园林景观陶艺为将陶艺应用在环境空间当中,在园林景观当中的使用的装饰性质的陶艺,同时,也设立在居民区、绿地广场等不同的场地中。
建筑设计人员与陶艺师、景观设计师共同合作,相互交流之后,在园林景观当中应用环境陶艺,使其能够渗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构成公共环境艺术,使空间环境更具自然格调。
2.2 园林景观应用陶艺的特征其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持久性。
园林景观的陶艺作品与雕塑、建筑以及其它的环境一样,其中的持久性非常强。
在经过1000多度高温进行烧制之后,其材料的稳定性特别强,这也是其最明显的物理特征[1].此外,陶艺还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耐高温性以及防风化性,其中不褪色的特性非常适合户外的园林设计;其二,环保性强,没有污染使其第二大特征。
现代化的陶瓷艺术品与一些比较常见的材料进行对比,如玻璃、金属以及塑料等,环保的优势特征非常明显。
其原料来源于自然泥土,有着天然材料的特殊属性,没有任何的污染。
陶艺原材料当中的天然特征,实现了环境陶艺在园林景观当中的成功应用。
园林景观的配置经常应用的有天然石、防腐米以及金属廊架,这些材料与陶瓷材料进行比较,其优势性非常明显,与自然进行了融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提升了与人之间的亲密性,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融合。
在对其进行运输和保存时,非常易于保存,也比较容易运输。
在空间以及形体、应用色彩上,园林陶艺作品有着其它材料没有的众多优势。
3、环境陶艺与园林环境陶艺也就是环境景观中对陶艺的应用,为了某个环境空间而创作的景观作品,对以往粘土形式陶艺做法进行了打破,将粘土作为了物质载体,并对其实施了更为深入的挖掘,是与现代技术进行结合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