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ICA含量及外周血NK细胞功能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21.25 KB
- 文档页数:13
综述NK细胞的生物学及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是一种骨髓衍化的淋巴细胞,由于在形态上胞浆丰富,胞质内含有大型嗜天青颗粒,故又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LGL)[1,2]。
1971年Cudkowizc 和Bennett首次描述了这类细胞的功能,他们发现经放射线照射的小鼠接受母体来源的骨髓细胞移植后发生了排斥反应[3,4]。
传统理论认为,移植抗原是共显性遗传的,例如,亲代抗原在第一代杂种共表达,子代能够耐受亲代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3]。
然而,Cudkowizc 和Bennett发现H-2基因杂合体的第一代杂种鼠经放射线照射后能够排斥亲代H-2基因纯合体小鼠的骨髓细胞。
这种现象被称为“杂交抵抗”。
后来发现介导这种现象的细胞是一种淋巴样细胞,对放射线不敏感,能在体外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且无MHC限制性[1,5-7]。
随后就将这类细胞命名为NK细胞。
与T、B细胞免疫激活过程不同,NK细胞的免疫反应是迅速的,意味着其可在感染最初阶段清除病原体。
事实上,众多研究已表明,NK细胞可以清除胞内菌和寄生虫感染,在控制一些病毒感染的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8-11]。
尽管一些体内外试验表明,NK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但是其确切机制还不完全清楚[12-14]。
1. NK细胞的生物学特征N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15%,也存在于脾脏、骨髓及其它组织,包括肝脏、腹腔、胎盘[1]。
NK细胞在肿瘤和病毒感染中发挥很重要的免疫监视作用,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
与免疫系统其它细胞(尤其是T细胞)不同,NK细胞不能被抗原重复刺激致敏而且没有长期的抗原记忆功能。
NK细胞缺乏特异性的细胞表面分子标志,许多标志认为是NK相对特异性的,比如小鼠NK细胞表面的NK1.1、DX-5、ASGM1,人类NK细胞表面的CD56,CD16[1,15-18]。
体外扩增人NK细胞及其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蒋卫;韩颖;吴晓松;吴慧群;施菊妹【摘要】目的通过体外扩增人NK细胞的方法,探讨扩增后NK细胞对K562和HL60白血病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及机制。
方法抽取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与基因修饰K562细胞共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的表型,铬51释放法测定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
结果基因修饰K562细胞在体外刺激NK细胞扩增202倍;扩增后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K562、HL60的杀伤率分别为77.1%、61.2%(效/靶比为8∶1),扩增前NK细胞对K562、HL60杀伤率分别为39.0%、35.4%;扩增后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G2D、NKp30和NKp44表达增强;这些活化受体特异抗体能部分抑制扩增后NK细胞的抗白血病作用。
结论基因修饰K562细胞刺激NK细胞有效扩增,扩增后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明显增强,扩增后NK细胞表面部分活化受体上调可能为扩增后NK细胞抑制白血病作用增强的分子机制,NK细胞治疗在白血病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Objective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for expansion of human NK cells in vitro. We also tested the role of expanded NK cells in killing of K562 and HL60 leukemia cells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were isola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donored by 5 healthy individuals. PBMC were co- cultured with irradiated genetic modified K562 cel transfectants for 14 days. The cultures were then analyzed for fold expansion and cytotoxicity by flow cytometry and 51Cr- release assays. Results This co- culture system could effectively expand NK cells (by a mean of 202 folds). The expanded NK cells killed K562 and HL60 cells avidly as shown by 51Cr- release assays.The mean cytotoxic rate of expanded NK cel s against leukemia cells was 77.1%(K562), 61.2%(HL60) at an E∶T ratio of 8∶1 compared to39.0%(K562), 35.4% (HL60) of non- expanded NK cel 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killing of auto- and al o- PBMC. We observed stronger ex-pression of activating receptor NKG2D, NKp30, NKp44 in expanded NK cel s than in non- expanded NK cells. These specific an-tibodies could partly inhibited the enhanced lysis of K562 cells by expanded NK cells. Conclusion K562 transfectants can stim-ulate vigorous expansion of NK cells, and the expanded NK cells had an enhanced cytotoxic effect against leukemia cells. Up- regulation of activating receptors on expanded NK cells may be the mechanisms of enhanced killing of leukemia cells by ex-panded NK cells. NK cell therapy may be used for immunotherapy of leukemia.【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3(000)015【总页数】5页(P1392-1395,1417)【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扩增;白血病【作者】蒋卫;韩颖;吴晓松;吴慧群;施菊妹【作者单位】200072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072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072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072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072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for expansion of human NK cells in vitro.We also tested the role of expanded NK cells in killing of K562 and HL60 leukemia cells and its mechanism.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were isola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donored by 5 healthy individuals.PBMC were co-cultured with irradiated genetic modified K562 cell transfectants for 14 days.The cultures were then analyzed for fold expansion and cytotoxicity by flow cytometry and 51Cr-release assays. Results This co-culture system could effectively expand NK cells (by a mean of 202 folds).The expanded NK cells killed K562 and HL60 cells avidly as shown by 51Cr-release assays.The mean cytotoxic rate of expanded NK cells against leukemia cells was 77.1%(K562),61.2%(HL60)at an E∶T ratio of 8∶1 compared to 39.0%(K562), 35.4% (HL60)of non-expanded NKcells,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killing of auto-and allo-PBMC.We observed stronger expression of activating receptor NKG2D,NKp30,NKp44 in expanded NK cells than in non-expanded NK cells.These specific antibodies could partly inhibited the enhanced lysis of K562 cells by expanded NK cells. Conclusion K562 transfectants can stimulate vigorous expansion of NK cells,and the expanded NK cells had an enhanced cytotoxic effect against leukemia cells. Up-regulation of activating receptors on expanded NK cells may be the mechanisms of enhanced killing of leukemia cells by expanded NK cells.NK cell therapy may be used for immunotherapy of leukemia.急性白血病预后差,绝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满意[1]。
治疗肝癌的⾰新放疗技术——SIRTEX选择性体内放射治疗技术SIRTEX是选择性体内放射治疗技术(SIRT),也叫做放射性栓塞术。
这是⼀种⾰新疗法,⽤于治疗⽆法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这项技术是通过向供应肝脏的动脉⾎液注⼊数以百万计的放射性微粒球-钇-90,进⾏放射性治疗。
放疗是⼀种有效的杀死癌细胞的⽅式,⼴泛应⽤于癌症治疗。
然⽽,使⽤外束辐射治疗肝脏肿瘤通常受到限制,因为担⼼辐射会对正常肝脏组织照成损伤,通常只能选择低剂量的辐射,因此治疗效果不佳。
⽽与传统的外束辐射不同,体内钇-90树脂微粒球选择性放射治疗(SIRT),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直接向癌细胞传递更强剂量的辐射,疗效显著。
在临床实施时,病⼈会被进⾏局部⿇醉,然后接受过SIRT训练的介⼊放射科医⽣会在患者腹股沟附近的股动脉做⼀个⼩切⼝。
插⼊⼀个导管进⼊肝脏。
接着通过该导管直接注⼊数以百万计的钇-90树脂微粒球到肿瘤部位。
这些微粒球向肿瘤细胞发射⾼剂量的辐射以摧毁它们。
这种靶向性的治疗⽅法使医⽣在保留周围健康的肝组织的同时,对肝脏肿瘤靶点投射可以达到正常放疗的40倍放射剂量。
整个过程⼤约需要60-90分钟。
⼿术结束后,患者会被送去扫描检查肝脏中钇-90微粒球的放射⽔平。
体内钇-90SIRT对肿瘤的吸收剂量通常是健康肝组织的4-6倍。
微粒球选择性放射治疗(SIRT)是⼀种微创门诊⼿术,病⼈在⼿术后需要⼏个⼩时监测,⼤多数病⼈会在24⼩时内出院。
钇-90树脂微粒球已获得FDA的认证,被⽤于治疗原发性结直肠癌的不可切除转移性肝肿瘤,并联合使⽤氟尿苷进⾏肝内动脉化疗。
SIRTEX选择性体内放射疗法在以⾊列各⼤医院均已被普遍使⽤。
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及sMICA在晚期肺癌免疫监视中的作用梁晶;韩福才【摘要】背景与目的 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及sMICA是近来肿瘤研究领域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受体NKG2D及sMIC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它们在晚期肺癌免疫监控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榆测11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受体NKG2D、T淋巴细胞哑群及NK细胞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sMICA值,并以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sMICA、CD8+T细胞、NK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NK细胞受体NKG2D、CD3+T细胞、CD4+>T细胞、CD4+T/CD8+T值较对照组下降.NK细胞受体NKG2D和sMICA呈负相关(r=-0.319,P<0.05).NK细胞受体NKG2D与CD4+T细胞、CD4+T/CD8+T成正相关(P0.05),与CD8+T细胞成负相关(P<0.05);sMICA与CD4+T细胞、CD4+T/CD8+T成负相关(P<0.05),与CD8+T细胞成正相关(P<0.05);它们与CD3+T、NK细胞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sMICA上调介导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下调机制参与了晚期肺癌以肿瘤为中心抑制免疫网络的形成,它们可作为监视晚期肺癌患者免疫状态的参考指标,也可作为评估肺癌发生、发展的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09(012)001【总页数】5页(P59-63)【关键词】sMICA;NKG2D;肺肿瘤;免疫监测【作者】梁晶;韩福才【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NK(Natural killer,NK)细胞激活性受体NKG2D,它表达于所有的NK细胞,在CD8+ T细胞,γ/δT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也有表达[1],其配体之一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分子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classⅠchain-related A,MICA)。
ADAM17在恶性肿瘤中作用及研究进展胡宝山姚美李长仔张晋冀张雪鹏发布时间:2021-12-25T06:42:08.13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5期作者:胡宝山姚美李长仔张晋冀张雪鹏[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恶性肿瘤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困扰。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综合全身治疗。
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恶性肿瘤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困扰。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综合全身治疗。
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日新月异,各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大批涌现,其在恶性肿瘤的全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靶向治疗的抗肿瘤药物的反应性、耐药、价格昂贵及治疗靶点少限制了其快速发展。
目前靶向治疗的关键在于发觉更多的精准的靶点,新的肿瘤靶向治疗靶点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临床分期、个体化治疗、判定疗效及分析预后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 17(a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17,ADAM17),是ADAMs蛋白家族重要成员,1988年被研究者发现,作为EGFR上游靶点,不仅有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活性,还能切割细胞膜上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解细胞外基质、基膜,活化、释放多种Her-1配体,并与相关受体相结合,激活下游的多条信号传导途径,如 EGFR和Notch 传导通路等,进而阻止抑癌基因转录和调控肿瘤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加速肿瘤生长,促使其向周围和远处侵袭、转移,减少肿瘤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ADAM17的高表达在多种恶性肿瘤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患者预后不佳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ADAM17;恶性肿瘤1.ADAM17与乳腺癌在国外,McGowan[1]等人研究发现ADAM17在乳癌细胞中呈高表达,并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力、侵袭能力呈正相关,提高了乳腺癌恶性程度,预后较差。
一、案例分析患者,男性,60岁,主诉:吞咽困难,伴有胸骨后疼痛1个月。
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癌。
现需制定治疗方案,请根据以下选项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选择题1. 关于食管癌的治疗原则,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早期食管癌以手术治疗为主B. 中晚期食管癌以综合治疗为主C. 食管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中医中药治疗D. 食管癌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答案:D解析:食管癌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2.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手术治疗?A. 食管癌早期B. 食管癌侵犯邻近器官C. 食管癌远处转移D. 食管癌伴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答案:B、C、D解析:食管癌侵犯邻近器官、远处转移以及伴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不适合手术治疗。
3. 以下哪种放疗方式适用于食管癌治疗?A. 外照射B. 内照射C. 腔内照射D. 刺激性放疗答案:A解析:食管癌放疗主要采用外照射,通过体外放射线照射食管癌部位,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4. 以下哪种化疗方案适用于食管癌治疗?A. 5-氟尿嘧啶+顺铂B. 紫杉醇+卡铂C. 紫杉醇+多西他赛D. 多西他赛+奥沙利铂答案:A解析:5-氟尿嘧啶+顺铂是食管癌常用的化疗方案,具有较好的疗效。
5. 以下哪种中医中药治疗方法适用于食管癌治疗?A. 活血化瘀B. 消积散结C. 温阳健脾D. 清热解毒答案:B、C、D解析:中医中药治疗食管癌主要从活血化瘀、消积散结、温阳健脾和清热解毒等方面入手,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6. 食管癌术后患者,以下哪种情况需要放疗?A. 术后病理提示肿瘤残留B. 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C. 术后病理提示肿瘤侵犯邻近器官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食管癌术后患者,若病理提示肿瘤残留、淋巴结转移或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均需要放疗。
7. 食管癌放疗期间,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调整剂量?A. 放射性皮肤损伤B. 放射性肺炎C. 放射性食管炎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食管癌放疗期间,若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或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需要调整放疗剂量。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4), 7021-7025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4982食管癌患者放疗时行营养干预后的相关指标变化研究进展陈玉莲,陈 凡*,马建青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青海 西宁收稿日期:2023年3月26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21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29日摘 要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少在早期引起患者注意,就诊时往往已是晚期,又因为进食困难及肿瘤自身的消耗,食管癌患者往往伴有程度不一的营养不良。
放射治疗作为中晚期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的首要治疗方式,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引发的放射性反应,也会加重食管梗阻及进食苦难,造成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继而加重肿瘤消耗,多项研究更是证明其影响免疫功能,进而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而适当的营养干预会缓解患者的营养不良,并且能够延缓免疫功能的降低速度。
本综述整理收集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时行营养干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探讨。
关键词食管癌,放射治疗,营养干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Research Progress on Changes of Related Indexes after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Yulian Chen, Fan Chen *, Jianqing Ma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Received: Mar. 26th , 2023; accepted: Apr. 21st , 2023; published: Apr. 29th , 2023*通讯作者。
历年肿瘤主治医师习题错题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历年肿瘤主治医师习题错题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历年肿瘤主治医师习题错题集的全部内容。
肿瘤主治医师习题错题集1。
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1)直接浸润扩散:癌组织穿透食管壁直接侵入邻近器官如气管、肺、心包、胸主动脉等。
(2)淋巴转移:上段癌常转移到食管旁、喉后、颈部、上纵隔淋巴结;中段多转移到食管旁及肺门淋巴结;下段常转移到食管旁、贲门、腹腔淋巴结。
注:食管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道转移A.颈及胸上段食管癌常转移至食管旁、喉后、颈深和锁骨上淋巴结;B.胸中段食管癌首选先转移到相应部位的食管旁、肺门、支气管分叉等处淋巴结,然后向上与上段癌转移部位相一致,向下则与胸下段癌转移部位相同;C.胸下段食管癌常转移至相应部位的食管旁、心包、下肺韧带及贲门旁淋巴结,向上可转移至中段癌转区,向下则至贲门癌转移区,还常出现跳跃式转移。
(3)血源性转移:以转移到肝和肺最常见.2。
食管癌的CT分期:I期:癌瘤限于食管腔内,管壁不增厚,无纵隔内蔓延或转移;II期:食管壁增厚超过5mm,未向外浸润。
III期:癌瘤直接浸润周围组织,并有局部纵隔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
IV期:癌瘤有远处转移。
3。
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化疗各国都在努力探索,由于涉及与手术的关系一般主张给予2—3周期。
4.从黑色素瘤中发现的癌基因是P16。
5.胃癌的X线征象:(一)早期I型(隆起型):表现为息肉状、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如肿瘤伴有糜烂或溃疡,则可见浅龛影,局部胃壁多数柔软.II型(表浅型):IIa型(表浅隆起型):多数为花坛状,平盘状或表面平坦的息肉状隆起,采用压迫法能较好地显示病变形态。
肿瘤细胞表面NK细胞配体的表达及其对NK-92细胞的敏感性朱慧芬;黄宏;符明鹏;郭子龙;雷萍;沈关心;何勇【摘要】目的分析肿瘤细胞表面N K细胞配体的表达及其对N K-92细胞的敏感性,以期获得对不同肿瘤的最佳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8种肿瘤细胞(K562、Raji、U937、Molt-4、Jurkat、HepG2、Hela、PC3)的9种NK配体(MICA、MICB、ULBP1、ULBP2、CD58、Nectin-2、CD155、LLT-1、HLA-E).通过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和碘化丙啶(PI)双标记测定NK-92细胞对这些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根据肿瘤细胞对NK-92的敏感性将肿瘤细胞分为两组(敏感组和中度敏感组),K562、Raji、U937、Molt-4对NK-92细胞敏感性高,Jurkat、HepG2、Hela、PC3对NK-92细胞中度敏感.CD58和HLA-E的转录水平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06),CD58的表达在敏感组高于中度敏感组,而H L A-E的表达在敏感组低于中度敏感组.结论 CD58hi或H L A-Elow的肿瘤细胞对NK-92的杀伤作用更敏感,因此,肿瘤细胞CD58和HLA-E的表达测定可以作为临床NK细胞治疗的肿瘤检测标志.【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47)004【总页数】5页(P383-387)【关键词】NK-92细胞;肿瘤细胞系;NK激活性受体;NK抑制性受体;细胞毒性【作者】朱慧芬;黄宏;符明鹏;郭子龙;雷萍;沈关心;何勇【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武汉 43003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核医学科,武汉 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51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不需要抗原致敏即可识别杀伤肿瘤细胞,这种特性给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应用价值。
- 117 -hospitalized with severe pneumonia[J]. Microbiol Spectr,2021,9(2):5121-5129.[14] SAME R G,AMOAH J,HSU A J,et al. The association ofantibiotic duration with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J]. J Pediatric Infect Dis Soc,2021,10(3):267-273.[15] MARTIN-LOECHES I,TORRES A. New guidelines for severe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 Curr Opin Pulm Med,2021,27(3):210-215.[16]杨志旭,范铁兵,李洁.喜炎平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4,33(12):1052-1054.[17] WEI J L,ENG Y H,CHIH M T,et al. Role of serummycoplasma pneumoniae IgA, IgM, and IgG in the 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related pneumonia in school-age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Clin Vaccine Immunol,2019,24(1):85.[18]胡晓莉,王彦利,杨波,等.超短波理疗清肺辅助治疗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炎症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0):1729-1731.[19]陈白璐.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8):1229-1230.[20]陈大平.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1(16):4628-4631.[21]焦方刚.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1985-1990.(收稿日期:2023-07-30)*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2022AH051511)①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蚌埠 233000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符诗薇① 金伟伟① 余定玥①【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NK细胞作用及效应机制1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NK细胞低亲和力的CD16分子与靶细胞IgG抗体复合物结合后,活化蛋白酪氨酸激酶(PTK),使PLC γ的酪氨酸磷酸化,裂解膜磷酯酰肌醇为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IP3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进而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如穿孔素和颗粒酶)。
研究发现,IgG1抗体与凝集抗原作用能增强IgG1与NK细胞的结合,且去除岩藻糖的IgG1抗体更易募集和活化NK细胞,从而减少诱导ADCC所需的抗原量并且明显提高ADCC作用;当低岩藻糖抗体与靶细胞同时存在时,NK细胞尤其是CD56dim细胞群的活化标记CD69表达增高。
Forthal等报道在HIV急性感染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表达HIV糖蛋白与特异抗体结合,介导NK细胞发挥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
另有研究者用HIVgp120特异的IgG1/IgA嵌合蛋白交联CD16,活化新鲜分离的NK细胞,只需pmol浓度即可溶解HIV感染的靶细胞。
2 天然细胞毒性(Natural cytotoxicity)天然细胞毒性是指不需要抗体介导,也不经预先致敏而直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与ADCC不同,该作用需要多个表面受体结合靶细胞传递溶细胞信号。
例如,CD11a/CD18、CD2、CD44、CD54、CD58、CD69均有利于NK细胞与靶细胞建立稳定连接,形成免疫突触。
在动物模型中,Lck、Fyn、ZAP70分子的缺失会引起T细胞缺陷,但却不影响天然细胞毒性,表明NK细胞发挥细胞毒性不一定需要这些激酶。
另有研究报道IFN γ和IL 12等细胞因子活化的STAT1分子提供了另一重要信号,STA T1敲除的小鼠天然细胞毒性被抑制,但不影响ADCC 作用。
Sconocchia等还发现一条不同于ADCC或传统天然细胞毒性的信号传导途径,即专一表达于NK细胞上的CD44依赖的溶细胞效应通路。
3 NK细胞介导的凋亡(NK cell mediated apoptosis)靶细胞对NK细胞诱导的凋亡很敏感,尤其大多数对自然杀伤不甚敏感的肿瘤细胞对NK细胞诱导的凋亡却很敏感。
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于雷;王铁君;王剑锋;刘丽波;鞠桂芝【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7(33)4【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变化.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21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n=10)采用普通放疗(照射野的形状为规则矩形野的放疗方法);Ⅱ组(n=11)采用适形放疗(照射野的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的放疗方法),1.8~2.0 Gy/次,1次/日,5次/周,总剂量60~70 Gy.于放射治疗前后采外周静脉血,分析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普通放疗后与放疗前比较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均增高(P<0.05),适形放疗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比放疗前亦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普通放疗相比,适形放疗可减轻细胞遗传学的损伤;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可作为评价放疗引起食管癌患者细胞遗传学损伤的简单方法.【总页数】4页(P737-740)【作者】于雷;王铁君;王剑锋;刘丽波;鞠桂芝【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33;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Q343.244【相关文献】1.200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微核淋巴细胞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分析 [J], 杨锡成2.200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微核淋巴细胞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分析 [J], 杨锡成3.有神经管缺损生产史妇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 [J], 翟娟;芦春林4.莱芜市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的检测 [J], 白红英5.广西大厂锡矿区职工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观察 [J], 袁志刚;吴彤;余利贞;庞启平;吴开国;邹红梅;邱盛华;陆玉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目的探讨经不同剂量高能X线照射后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HC-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 (sMICA)含量、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面NK细胞2族成员D(NKG2D)受体的表达及其杀伤毒性的变化。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n=28)和正常对照(n=21)血清sMICA的含量,并动态分析6例食管癌患者经不同剂量高能X线照射后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胞内染色法分析NK细胞杀伤靶细胞功能的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明显升高,但不同放疗剂量对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无显著影响。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阳性表达NKG2D的NK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同时其细胞毒活性亦明显降低。
而且与治疗前相比,40~60 Gy的放疗剂量时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加,同时其NK细胞毒活性最强。
结论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无明显影响,但适量放疗可使NK细胞毒活性增强。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治疗;MHC-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 自然杀伤细胞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in the level of serum soluble 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 A (sMICA), the expression of the surface receptor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NKG2D) on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and the cytotoxicity of peripheral NK cells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by irradiation.Methods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sMICA protein from medium and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n=28) and normal controls (n=21)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and the variations in the serum sMICA level were dynamic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irradiation in 6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The NKG2D expression on NK cells were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e cytotoxicity on target cells was evaluated by intracellular staining with perforinantibody.ResultsIn contrast to normal controls, serum sMICA leve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however, irradiation at different doses did not markedly affect the serum sMICA levels. The percentage of NKG2D-positive NK cells and their cytotoxic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urthermore, although there was no statistic variations in serum sMICA before and after irradiation, the percentage of NK cells and their cytotoxicity were enhanced at theirradiation dose of 40-60 Gy subsequent to the treatment and meanwhile, the NK cell cytotoxicity was at its peak.Conclusions Irradiation has no direct effects on the serum sMICA levels, whereas irradiation at adequate doses will promote the cytotoxicity of NK cells.Key words: esophageal neoplasms; irradiation; 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 A; natural killer cells MHC-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 A, MICA)位于HLA-B位点上游约46 kb,其编码分子结构类似HLA-I类分子,但不与β2微球蛋白结合,不递呈抗原肽。
MICA主要表达于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的细胞、受诱导分化药物处理的细胞及射线照射引起DNA损伤的细胞,代表着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1]。
MICA通过与NK细胞、CD8+ T细胞表面的活化性受体NK细胞2族成员D(NKG2D)相结合,激活免疫系统而清除肿瘤及其他基因组损伤的细胞,在抗肿瘤和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2]。
然而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分子可受到金属蛋白酶的降解而成为可溶性分子(sMICA),sMICA与NKG2D结合后促进了受体的内吞和降解,进而抑制NK细胞的功能[3]。
在前列腺癌[4]、肠癌[5]、宫颈癌[6]及头颈癌[7]中均显示血清内sMICA含量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另外,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放疗可促进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表达MICA分子[8],但其是否对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的含量产生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研究发现,NKG2D是NK细胞表面重要的活化性受体,其表达量高低可反映NK细胞的活性状态[9]。
在食管癌的放疗过程中,放疗剂量决定其局部肿瘤控制率,但过高剂量的照射往往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因此本研究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时对血清sMICA含量、NKG2D阳性表达的NK细胞比例及NK细胞毒功能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食管癌患者放疗过程中患者体内NK细胞功能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放疗联合免疫增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和药品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德国Immatics Biotechnologies公司。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鼠IgG,购自深圳晶美公司。
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小牛血清和胎牛血清为杭州四季青公司产品; RPMI-1640培养基为Invitrogen公司产品;青霉素、链霉素、β巯基乙醇为上海生物工程公司产品;K562细胞为本室常规保存;FITC-CD56单克隆抗体(mAb)、PE-Cy5-穿孔素mAb、PE-NKG2D mAb购自eBioscience公司。
1.2 分组正常对照组:21例正常人,男12例,女9例,年龄18~62岁。
收集血清5 ml,其中11例同时收集外周抗凝血5 ml。
食管癌组:2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均为食管病灶长度>5 cm,未发现其他的转移灶),男16例,女12例,年龄51~78岁。
1.3 方法1.3.1 直线加速器照射食管癌患者所有食管癌患者予以瓦利安直线加速器6 MV X线进行放疗。
放疗后收集血清5 ml,中25例同时收集外周抗凝血5 ml。
另外,6例食管癌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剂量累计达20~30 Gy及40~60 Gy时均收集血清5 ml、外周抗凝血5 ml。
1.3.2 ELISA法检测血清sMICA浓度双抗体夹心法,包被抗体为AMO1,检测抗体为BAMO3(针对MICA分子的α3结构域),酶标抗体为HRP标记的羊抗鼠抗体。
取标准品、患者血清、正常对照组血清及PBS各100 μl加入各孔。
封盖后37℃孵育2 h;冲洗3次,用试剂稀释液将检测抗体稀释成终浓度为400 μg/L,各孔加入100 μl,封盖37℃孵育2 h;冲洗3次,加酶,冲洗3次,加底物,当显色满意后每孔加入终止液(1 mol/L硫酸)50 μl终止反应;轻拍使之混匀后立即上机检测,以450 nm读取光密度值。
经标准品曲线拟合后获得每份标本中sMICA的含量。
1.3.3 流式细胞仪检测NKG2D的表达取5 ml外周抗凝血,Ficoll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用PE-NKG2D单抗、PE-Cy5-CD56单抗,FACS 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NKG2D阳性表达的NK细胞比例。
1.3.4 NK细胞毒活性测定当NK细胞杀伤靶细胞时,释放其细胞内的穿孔素,胞内染色法分析穿孔素阳性NK细胞减少的数量(即释放穿孔素的NK细胞)占总NK细胞的比例,可代表NK细胞的杀伤毒性。
具体方法为:取外周抗凝血5 ml,Ficoll常规分离PBMC,与对数期K562细胞按10∶1比例37℃5% CO2孵育2 h,加入高尔基体阻断剂brefield A(BFA, 10 mg/L),4 h后按照eBioscience公司胞内染色法的操作说明标记NK细胞内的穿孔素。
1.4 统计学处理用Graphpad 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组间血清sMICA含量、NKG2D阳性表达的NK细胞数、NK细胞毒活性的比较均用团体t检验。
食管癌患者不同剂量照射后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用ANOVA方差分析和q检验。
食管癌患者经不同剂量照射后NKG2D表达率、NK细胞功能的变化采用团体t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2.1 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食管癌组血清内sMICA含量显著升高(P<0.05)。
见表1。
表1 2组血清sMICA含量的比2.2 不同剂量放疗后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我们动态观察了6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剂量分别累计到20~30 Gy和40~60 Gy时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
结果显示,6例患者于治疗前、20~30 Gy及40~60 Gy的治疗剂量时血清内sMIC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
见表2。
表2 不同放疗剂量对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的影响2.3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NKG2D阳性表达率及NK 细胞毒功能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食管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表达NKG2D的阳性率,结果显示食管癌组NKG2D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