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投影及分幅编号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6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地形资料。
特别是在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一定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1.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2.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1、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
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l、2 (60)表示。
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
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8°24′20″,纬度为39°56′30″,则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号为J—50。
2、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将一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万的图。
3、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因为基础的。
每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的图,分别在1:10万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万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万的图,分别以1、2、3、4编号。
每幅1:10万图分为64幅1:1万的图,分别以(1)、(2)、……(64)表示。
1:5000和1:2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是在1:10000图的基础上进行的。
每幅1:10000 的图分为4幅1:5000的图,分别在1:10000的图号后面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图,分别以l、2、……9表示,图幅的大小及编二、矩形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采用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
采用矩形分幅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般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
分幅图的编号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采用了和点的编号一样的数码形式的编号方法,这种编号代码由两部份组成,即由编号区代码加图幅代码组成。
编号区代码和点的编号区代码相同,以高斯投影坐标的整公里格网为一个编号区;编号区的代码以公里格网西南角格网点的横、纵坐标的整公里值表示。
1:2000、1:1000、1:500比例尺的房产分幅图、地籍图、地形图的编号用两位数的形式表示,类似于二级代码形式。
当分幅图的比例尺为1:2000时,一个分幅图的范围正好是一个公里格网,此时分幅图的代码以“00”表示。
将公里格网等分为4个格网,此时正好是4幅1:1000比例尺的分幅图,将“00”一分为4,分为“10”、“20”、“30”、“40”四个1:1000比例尺分幅图的代码;再将1:1000比例尺分幅图各等分为4个格网,此时这些格网为1:500比例尺分幅图,将“10”分割成“11”、“12”、“13”、“14”;将“20”分割成“21”、“22”、“23”、“24”;将“30”分割成“31”、“32”、“33”、“34”;将“40”分割成“41”、“42”、“43”、“44”,共16幅1:500比例尺分幅图。
这样在1个公里格网范围内,这三种比例尺分幅图的代码都是固定不变的,第1位数表示1:1000的分幅图的比例尺及其在公里格网中的位置;第2位数表示1:500的分幅图的比例尺及其在1:1000分幅图中的位置。
这些代码的数值代表着不同分幅图的比例尺和所在的相对位置,它们都是固定不变的,而变化的是编号区,即公里格网的代码。
1:2000 1:1000 1:500地籍图、地形图编码房产分幅图编码房产分幅图编码X=3948km X=3948km X=3948kmY=(35)126km Y=(35)126km Y=(35)126km完整编号:35139264800 完整编号:35139264840 完整编号:35139264841简略编号: 264800 简略编号: 264840 简略编号: 264841说明:(35)高斯坐标投影带的带号,第三位为横坐标的百公里数,第四,第五位数为纵坐标的千公里数和百公里数,第六,第七位数和第八,第九位数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十公里和整公里数;。
高斯投影及分带介绍2011年09月29日星期四 10:17高斯坐标即高斯-克吕格坐标系(1)高斯-克吕格投影性质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又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地球椭球面和平面间正形投影的一种。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Gauss,1777一 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 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名。
该投影按照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确定函数的形式,从而得到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公式。
投影后,除中央子午线和赤道为直线外,其他子午线均为对称于中央子午线的曲线。
设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切于椭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按上述投影条件,将中央子午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椭球面正形投影于椭圆柱面。
将椭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为高斯投影平面。
取中央子午线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之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
由于其投影精度高,变形小,而且计算简便(各投影带坐标一致,只要算出一个带的数据,其他各带都能应用),因此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应用,可以满足军事上各种需要,能在图上进行精确的量测计算。
(2)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
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
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
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 1、2 (60)带。
实验三高斯投影分带、地图分幅编号与接图表说明:高斯投影分带因高斯投影的最大变形在赤道上,并随经差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限制了投影的经度范围,就可将变形大小控制在所需要的范围内,以满足地图所需精度的要求。
因此确定对该投影采取分带单独进行投影。
即依经线按一定的经差将参考椭球体面分为若干瓜瓣形,每个瓜瓣形的中间经线作为中央经线,进行分别投影,每个瓜瓣形称为一带。
投影分带3º9º69º75º81º87º93º99º105º111º117º123º129º135º6°分带:小于、等于1:2.5万6°分带投影是从零子午线起,由西向东,每6°为一带,全球共分60带,东半球划分30个投影带,从0°至180°,用1、2…30表示。
6°分带投影的带号:n= [λE/6 °] +1,[]取整λE=112°15ˊ03",计算n,该带的经度范围,及该带中央经线的经度。
n=18+1=19,即在高斯6°分带投影中,第19带;经度范围:6*(n-1)~6*n=108°~114°中央经线:6*n-3=111°3°分带:大于、等于1:1万3°分带投影是从东经1°30ˊ,由西向东,每3°为一带,全球共分120带,,用1…120表示。
3°分带投影带号:n= [λE- 1°30ˊ/3 °] +1,[]取整λE=112°15ˊ03",计算n,该带的经度范围,及该带中央经线的经度。
n=36+1=37,即在3°分带投影中,第37带;经度范围:3 °*(n-1)+ 1°30ˊ~3*n+ 1°30ˊ=109.5°~112.5° 中央经线:3 °*n=111°地图分幅编号两种系统,分幅是一样的,所有的分幅经差和纬差均相同;不同的是分幅的基础图和编号形式不一样。
地图投影、分幅及坐标系
一、地图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带的度带划分:
•一般精度要求的是以经差6度为一带,精度稍高的则以3度经差为一投影带,高精度要求的则以经差1.5度为一投影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6度带、3度带、1.5度带投影。
•我们使用的1/2.5万-1/50万地形图均为6度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是3度投影图。
1.5度分带不常用。
•6度投影带的编号与中央经线:
•经度0度开始,每6度为一投影带连续编号。
•给出任意点的经度,带号=int(X/6)+1,如115度,115/6向下取整后为19,再加1,即115度位于20投影带•各带的中央经线用L0=6n-3计算。
如20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6*20-3=117度。
115°
•
辽宁处于东经118°45′-125°45′,跨20和21两个6度带。
•3度投影带的编号与中央经线:
•经度1.5度开始,每3度为一投影带连续编号。
•给出任意点的经度,带号=Round(X/3),如115度,115/3四舍五入后为38,即115度位于38投影带•各带的中央经线用L0=6n/2计算。
如40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6*40/2=120度。
度带。
第五节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投影我国地形图采用的投影,除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国际投影和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外,其余全部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一、1:100万地形图投影 我国1:10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采用国际百万分之一投影,现改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国际百万分之一投影又称改良多圆锥投影,它是由普通多圆锥投影经改良而成的,属任意投影。
此投影在纬度60︒以内,采用纬差6︒经差4︒为一幅。
由于每一幅地图的范围不大,所以变形较小,在我国范围内长度变形不超过0.6%,面积变形不超过1.2%(图3-18左),角度变形不超过5'。
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是按纬差4︒分带,各带投影的边纬与中纬变形绝对值相等,每带有两条标准纬线。
长度与面积变形的规律是:在两条标准纬线(ϕ1,ϕ2)上无变形;在两条标准纬线之间为负(投影后缩小);在标准纬线之外为正(投影后增大),如图3-18右。
二、1:50万及其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投影我国1:50万和更大比例尺地形图,规定统一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1.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基本概念此投影是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其原理是:假设用一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上, 使椭圆柱轴通过地心,椭圆柱面与椭圆体面某一经线相切;然后,用解析法使地球椭球体面上经纬网保持角度相等的关系,并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图3-19左);最后,将椭圆柱面切开展成平面,就得到投影后的图形(图3-19右)。
此投影因系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首创,后经克吕格(Kruger )补充,故名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 Kruger Projection)或简称高斯投影。
改良多圆锥投影(左) 正轴割圆锥投影(右)图3-18 1:100万地形图投影的变形图3-19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几何概念2.分带规定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6°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以保证必要的精度。
关于遥感制图比例尺、投影、分带综述1 分带把地球视为球体,假想一个平面卷成一个横圆柱面并把它套在球体外面,使横轴圆柱的轴心通过球的中心,球面上一根子午线与横轴圆柱面相切。
这样,该子午线在圆柱面上的投影为一直线,赤道面与圆柱面的交线是一条与该子午线投影垂直的直线。
将横圆柱面展开成平面,由这两条正交直线就构成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减少投影变形,高斯—克吕格投影分为6度分带和3度分带分带。
1(1 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1.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当地带号,,?,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适用于,?,(,万和,?,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当地带号(适用于,?,万地形图)。
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1.地形图的规格1.1.1 投影、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1:5000、1:10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1.2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按GB/T 13989执行。
在特殊情况下,如临近国境线或广阔水域地区,图幅内只有少部分陆地,并入邻幅作破图廓处理。
破图幅的图幅编号写在主图幅编号之后,中间用逗号分开。
1.1.3 地形类别地形类别按图幅范围内大部分的地面倾斜角和高差划分,规定见表1。
当高差与地面倾斜角矛盾时,以地面倾斜角为准。
表 11.1.4 基本等高距基本等高距依据地形类别划分。
规定见表2,一幅图内一般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当基本等高线不能示地貌特征时,应加测间曲线。
必要时可再加测助曲线。
1.1.5 高程注记密度高程注记点应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上,其密度为图上每100平方厘米内。
平地、丘陵地10~20个;山地、高山地及地形特征点稀少地区8~15个。
等高线注记图上每100平方厘米内1~3个。
2.1 地形图的精度2.1.1内业加密点和地物点对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以图比例尺计不得大于表3规定。
表 32.1.2规定。
表 42.2立体测图2.2.1 一般要求本条只规定各类测图仪在测图作业中共同遵守的一般要求。
2.2.2 准备工作A.按任务要求令取测图所需的资料;B.熟悉规范、图式、测区专业设计书等有关的技术规定,了解内、外业成果及接边情况,填写、转抄、安置有关数据,以及上仪器前的必要计算工作;C.测绘面积以定向点连线为准,最大不大于像片上连线外1厘米。
且离像片边缘不小于1cm (18cm*18cm像幅)或1.5cm(23cm*23cm像幅)2.2.3 测绘地物A 。
影像清晰,现势性强的像片,可采用先内判后外调的方法测绘地物。
对影像清晰、易识别的地物直接判绘在原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