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蔗糖和麦芽糖
- 格式:ppt
- 大小:358.50 KB
- 文档页数:10
二糖化学式
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种糖类化合物。
它们的化学式可以用来描述其结构和组成。
本文将就三种常见的二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进行介绍和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些重要的二糖化合物。
一、蔗糖(化学式:C12H22O11)
蔗糖是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通过α-1,2-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二糖。
它是一种常见的天然糖类,在甘蔗、甜菜根等植物中广泛存在。
蔗糖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制糖、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二、乳糖(化学式:C12H22O11)
乳糖是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半乳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二糖。
它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是乳制品的主要成分之一。
乳糖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物质,需要乳糖酶来将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供能和维持生命活动。
三、麦芽糖(化学式:C12H22O11)
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二糖。
它是麦芽中的主要成分,也广泛存在于大麦、啤酒等食物中。
麦芽糖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酿酒、烘焙等工业中的重要原料。
总结起来,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是三种常见的二糖化合物,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C12H22O11。
这些二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深入了解和研究二糖的结构和性质,对于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糖和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二糖的基本组成单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它是一种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1. 蔗糖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两个单糖分子通过α-1,2-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蔗糖是一种常见的食糖,广泛存在于甘蔗、甜菜等植物中。
它具有甜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2. 乳糖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两个单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乳糖主要存在于乳制品中,如牛奶、酸奶等。
乳糖需要酶乳糖酶的作用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部分人群对乳糖不耐受。
3. 麦芽糖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单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麦芽糖是麦芽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啤酒的主要发酵糖源。
它有一定的甜味,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二、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它是一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甘露聚糖等。
1. 淀粉淀粉是由大量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淀粉是植物的主要能量储存形式,广泛存在于谷类、豆类和块茎类食物中。
人体摄入淀粉后,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分子,供给身体能量需求。
2. 纤维素纤维素是由大量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存在于植物的茎、叶、果皮等部位。
纤维素在人体消化系统中不能被消化酶降解,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对维持肠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3. 甘露聚糖甘露聚糖是由多个甘露糖单糖分子通过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甘露聚糖存在于真菌和某些细菌的细胞壁中,具有结构坚固、抗菌等特性。
甘露聚糖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结: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常见的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常见的有淀粉、纤维素和甘露聚糖。
二糖和多糖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价值,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糖二糖是一种糖类物质,它源自于植物,并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二糖不是一种简单的糖分子,而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复合糖。
常见的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它们在食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我们的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蔗糖。
蔗糖是一种甜味物质,广泛存在于甘蔗和甜菜等植物中。
它的分子结构由葡萄糖和果糖两个单糖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蔗糖是我们日常饮食中最常见的糖分之一,可以用来制作糖果、饮料等食品。
然而,蔗糖的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适量摄入。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乳糖。
乳糖主要存在于乳制品中,是乳糖和半乳糖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复合糖。
乳糖是人乳和动物乳中的主要成分,也是乳制品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
然而,有些人的身体无法消化乳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人在摄入乳糖后会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因此他们需要避免或限制乳制品的摄入。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麦芽糖。
麦芽糖是由麦芽中的麦芽糖酶作用于淀粉分子而生成的。
它的结构由两个葡萄糖单糖分子组成,是一种具有甜味的物质。
麦芽糖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甜味剂,也是啤酒的重要成分之一。
相对于蔗糖和乳糖,麦芽糖在食品中的使用较少,但它对提供能量和改善口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二糖作为一种糖类物质,在我们的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二糖不仅给食物带来了甜味,也为我们提供了能量。
然而,过量摄入二糖可能对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控制摄入量,保持均衡的饮食,从而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才可以参加还原反应(例如,银镜反应)。
但具体是为什么,现在具体谈一谈。
我们知道糖是多羟基醛(果糖是酮),之所以糖能发生还原反应是因为其含有醛基的结构。
那么,比较蔗糖和麦芽糖时就从它们有无醛基开始。
我们知道蔗糖与麦芽糖是二糖,是由两个单糖组成的(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
之所以蔗糖不能参加还原反应而麦芽糖却可以肯定是蔗糖不含有醛基,而麦芽糖含有。
实际组成它们的单糖是以环状情况存在的,然后两个单糖环再缩合成二糖。
比如说葡萄糖和果糖,它们实际的存在的形式是:在环状的单糖的结构中,只要和环上的氧原子相邻最近碳上连有羟基,那么该糖就含有还原性,就像所举的例子中环状葡萄糖1号碳上有羟基,果糖2号碳上有羟基,所以它们都是还原糖,都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现在,开始解释蔗糖和麦芽糖的还原性问题。
实际蔗糖和麦芽糖的结构如下:我们发现,麦芽糖的两个含氧环中有一个环的离环上氧最近的碳(即1号碳)上有羟基,所以它有还原性可以参加还原反应;而蔗糖的两个环中找不到这样的羟基,所以它没有还原性,不能参加还原反应。
补充:环状的糖中如果有上述像麦芽糖中1号碳这样的羟基,或者葡萄糖1号碳和果糖2号碳上的羟基的话,就会解离出醛基,那么就会有还原性了。
如果你是高中生,那么能理解到这里就可以了。
下面我解释的是高中以外的内容,可以试着理解一下。
链状的糖是怎么形成环状的?其实是它反生了半缩醛(酮)反应,反应式如下:上述反应中,如果R1和R2中至少有一个为H时,产物就为半缩醛,如果都为烃基那么就称为半缩酮~其实链状单糖就是反生了这个反应才成环的。
比如说链状葡萄糖中(如上述图),1号的醛基碳就与5号碳的羟基缩合成了半缩醛而成环的。
通过观察半缩醛(酮)反应,发现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也就是说在反应过程中环状的糖是可以再变回链状的糖,从而会产生游离的醛基(或酮基)产生还原性从而可以参加还原反应。
观察半缩醛或半缩酮发现,它们的结构特点是两个氧原子夹着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必须直接连在所夹的碳原子上),其中一个氧原子必须得连着H原子,另一个必须连着非H原子(一般为烃基)。
二糖重复单位定义二糖(disaccharide)又称双糖,是由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单糖分子上的羟基缩合脱水生成的糖苷。
自然界最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及乳糖。
此外还有麦芽糖、海藻糖、异麦芽糖、纤维二糖、壳二糖等。
二糖是指含有两个单糖单位的糖。
在大多数二糖中,2个单糖单位是用“糖苷键”连接的。
即1个糖的羰基碳(如已醛糖的C1)与第2个糖的羟基构成化学键。
糖苷键可被酸水解,但与堿不发生反应,因此当二糖与稀酸共沸时,可得游离的单糖组分。
生物体中也有水解二糖产生单糖的二糖酶。
自然界最普遍的二糖是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麦芽糖含有2个D葡萄糖残基。
第1个葡萄糖的C1和第2个葡萄糖的C4连接。
糖苷键中C1的构型是α,所以这种连接键叫做α(1→4)或α—1,4糖苷键,带有C1碳原子的单糖用第1个数字表示。
麦芽糖的2个葡萄糖残基都是吡喃式,它的第2个葡萄糖残基保留一个能被氧化的自由羰基,因此有还原性。
麦芽糖也属还原糖,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
乳糖只存在于乳中,水解时产生D半乳糖和D葡萄糖。
其葡萄糖残基含有自由羰基,故也有还原性,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
蔗糖或食糖是葡萄糖和果糖构成的二糖。
它能被许多植物合成,但在高等动物体中不存在。
其D葡萄糖残基的羰基碳(C1)已和D果糖的羰基碳(C2)连在一起,因此不含自由羰基,不是还原糖。
蔗糖在植物中的生物功能不太好解释。
虽然D葡萄糖是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单位,光合作用的主要中间产物却是蔗糖。
在许多植物中,蔗糖是糖类通过维管系从叶运输到植物其他部分的主要形式。
蔗糖作为糖的运输形式之所以比D葡萄糖优越,可能就是因为它的羰基碳原子全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到达植物中最终目的地之前,蔗糖可不被植物酶氧化或水解,而受到保护。
在3种最常见的二糖中,蔗糖是最甜的一种,它也比葡萄糖甜。
蔗糖和麦芽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糖类。
它们在化学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结构式及特点。
蔗糖是一种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二糖,化学式为C12H22O11。
蔗糖的分子结构中包含有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两者通过α-1,2-糖苷键连接在一起。
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甜度,常用于食品加工和制糖工业。
麦芽糖是一种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二糖,化学式为C12H22O11。
麦芽糖的分子结构中包含有两个葡萄糖分子,两者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在一起。
麦芽糖的结构比蔗糖简单,因此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吸收过程中更为容易。
蔗糖和麦芽糖在化学结构上的不同,使得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和吸收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蔗糖需要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才能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而麦芽糖则可以直接被肠道细胞吸收和利用。
因此,麦芽糖的吸收速度比蔗糖更快,同时也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
除了在人体内的代谢和吸收过程中的不同外,蔗糖和麦芽糖在食品加工中也有着不同的应用。
蔗糖的甜度较高,因此常被用于糖果、饼干等食品的制作中。
而麦芽糖则常被用于啤酒、饼干等食品的制作中,因为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甜度,还具有一定的黏性和溶解性,能够起到调节食品质地和口感的作用。
总之,蔗糖和麦芽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糖类,它们在化学结构、代谢和吸收过程以及食品加工中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我们应该注意适量摄入糖类,避免过度摄入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03讲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模拟精练+真题演练)1.(2023·贵州·三模)糖类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与糖原的基本单位不同,但都可以作为细胞的储能物质B.人在患急性肠炎时,静脉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可为患者补充能量C.细胞膜外表面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D.糖类摄入过多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引起肥胖【答案】A【详解】A、淀粉与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A错误;B.人在患急性肠炎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病人输入葡萄糖,可为病人提供营养和能源物质。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能释放大量的能量,为病人的生命活动供能,B正确;C、有些糖类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C正确;D、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正确。
故选A。
2.(2021·高一课时练习)肥胖观因人因时而异,历史上就有环肥燕瘦。
当下瘦成“一道闪电”式的“绝代佳人”受到许多女性的追捧,下列关于减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为了减肥,应该少吃油腻的食物B.为了减肥,应该适当运动并且少吃含纤维素等多糖较多的食物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应该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D.为了轻松减脂,最好少吃肉类,多吃一点含维生素丰富而含脂质较少的水果【答案】B【详解】A、肥胖是由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引起的,所以肥胖的人应该少吃油腻食物,减少脂质的摄入,A正确;B、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不会增加人体内糖的含量,B错误;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应该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C正确;D、为了减肥,最好少吃肥肉,多吃含维生素较丰富而含脂质较少的水果和蔬菜,D正确。
故选B。
3.(2022秋·四川眉山·高一校考期中)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和脱氧核糖不能同时存在于原核细胞内B.纤维素和淀粉的功能不同,彻底水解的产物也不同C.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胆固醇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糖原不能直接水解为葡萄糖,不属于细胞的能源物质【答案】C【详解】A、原核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脱氧核糖是组成DNA的原料,核糖是组成RNA的原料,故核糖和脱氧核糖能同时存在于原核细胞内,A错误;B、纤维素和淀粉的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错误;C、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并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D、肝糖原可直接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因此糖原也是细胞的能源物质,D错误。
第二节糖类[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学会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2、明白常见的二糖(麦芽糖、蔗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淀粉的检验方法。
1、糖类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能够用通式C m(H2O)n表示,过去曾称其为碳水化合物。
2、依照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1)单糖:凡是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2)低聚糖:1mol低聚糖水解后能产生2~10_mol单糖,若水解生成2 mol单糖,则称为二糖,重要的二糖有麦芽糖、乳糖和蔗糖等。
(3)多糖:1 mol多糖水解后能产生特别多摩尔单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3、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探究点一葡萄糖与果糖1、实验探究葡萄糖分子组成和结构,试将下列各步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填在横线上:(1)取1、80 g葡萄糖完全燃烧后,只得到2、64 g CO2和1、08 g H2O,其结论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且最简式为CH2O。
(2)用质谱法测定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计算得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3)在一定条件下1、80 g葡萄糖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的质量为3。
90 g,由此可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
(4)葡萄糖与氢气加成,生成直链化合物己六醇,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分子内含有碳氧双键、(5)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CH2OH(CHOH)4CHO、2、依照下列要求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支洁净试管中配制2mL银氨溶液,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并在水浴中加热。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H(CHOH)4CH O+2Ag(NH3)2OH错误!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基础全面练】共30分一、选择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1.(2021·菏泽高一检测)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这些多糖是( )A.淀粉和糖原B.淀粉和纤维素C.糖原和纤维素D.蔗糖和麦芽糖【解析】选B。
糖原是动物多糖,植物没有,A、C错误;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为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B正确;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二糖,不是多糖,D错误。
2.当前“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油腻的食物B.由于糖类较易转变成脂肪,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D.为了轻松减肥,最好每天只吃含维生素丰富、含脂类较少的水果、蔬菜【解析】选D。
肥胖的原因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引起,所以肥胖的人应该少吃油腻食物,减少脂质的摄入,A正确;由于糖类较易转变成脂肪,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应该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因为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B正确;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C正确;为了减肥,最好少吃肥肉,多吃含维生素较丰富而含脂质较少的水果和蔬菜,而不是只吃水果、蔬菜,D错误。
3.(2021·潍坊高一检测)蜂蜡和蜂蜜都是良好的保健品,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而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
下列关于蜂蜡和蜂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蜂蜡在室温下呈液态B.蜂蜜的主要成分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C.蜂蜜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能产生砖红色沉淀D.蜂蜡的主要成分与蜂蜜的相比,其氢的含量低但氧的含量高【解析】选C。
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在室温下呈固态,A错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B错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属于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能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而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蜂蜡的主要成分与蜂蜜的相比,其氢的含量高但氧的含量低,D错误。
麦芽糖和蔗糖的化学组成麦芽糖和蔗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常见的甜味剂,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一些其他的用途,比如可以当作作料加入烘焙品中来提升口感,但它们的化学组成是不尽相同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化学组成:一、麦芽糖1. 结构:麦芽糖是一种分子糖,是由单糖和多糖的混合而成,大多数时候它们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有几种单糖,比如葡萄糖和果糖,多糖也大多由葡萄糖组成,多糖分子也与单糖分子在碳水化合物中分布开来。
2. 分子式:C6H12O6,是一种单糖的分子式,它也是麦芽糖分子中的成分之一,还有其他的单糖分子式,比如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果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3. 分子量:麦芽糖的分子量是180.15 g/mol,这些糖分子中的每个分子分别重约180克,它是很重要的知识,有利于正确称量糖分子。
二、蔗糖1. 结构:蔗糖是一种大分子糖,它由小分子糖经过组装而成。
它由多种小分子糖混合而成,比如葡萄糖和果糖,它们中最主要的组成就是单糖,比如葡萄糖和果糖,它们之间由羟基相互结合形成更长的多糖分子。
2. 分子式:C12H22O11,这是蔗糖的分子式,它是它的主要成分,其他的小分子糖和水分也会由此变化出蔗糖的最终分子式。
3. 分子量:蔗糖的分子量为342.3,重约342克,比麦芽糖重得多,但这也是经过组装成聚糖后造成的,也是必须要记住的知识点。
总结:麦芽糖和蔗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甜味剂,它们也有其他用途,麦芽糖由多种单糖和多糖组成,其分子式为C6H12O6,分子量为180.15 g/mol,而蔗糖由葡萄糖、果糖等小分子糖经过组装而成,其分子式为C12H22O11,分子量为342.3,为麦芽糖的两倍多。
最后,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麦芽糖和蔗糖的化学组成,为我们之后正确使用它们提供参考。
二糖种类及其分布与功能二糖,这个听起来似乎有点陌生的词,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想想那些美味的甜点,比如奶茶、蛋糕,甚至是我们平常喝的果汁,里面都有二糖的身影。
二糖就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小家伙,简简单单的结构,却能带来丰富的味道和功能。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二糖有什么种类呢?嘿,别着急,咱们慢慢来聊。
最常见的二糖莫过于蔗糖了。
这个家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糖,甜得让人心情大好。
无论是放在咖啡里,还是撒在水果上,蔗糖总能让我们的味蕾欢呼。
还有乳糖,这个多见于奶制品的家伙,给了牛奶那种特有的奶香。
很多人一喝牛奶就会有点不适,其实就是因为乳糖这个小调皮。
再说到麦芽糖,它可是啤酒和糖果的好朋友,让我们的饮品更添风味,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多喝几口。
二糖的分布可真是五花八门,几乎无处不在。
蔗糖在甘蔗和甜菜里大行其道,乳糖在牛奶里扎根,麦芽糖则藏在大麦中。
听起来好像一部神秘的探险小说,每一种二糖都有自己的家。
更有趣的是,它们在我们的饮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像是调味品,增添风味,或是给我们提供能量,简直就是食品界的超级明星。
在功能上,二糖可不只是为了让食物更好吃。
它们还参与了我们身体的能量代谢,帮助我们保持活力。
蔗糖的能量释放快,喝了甜饮料后,瞬间感觉神清气爽。
乳糖则能帮助我们吸收钙质,让我们的骨骼更结实。
听起来很不错吧?当然了,摄入过量也会带来负担,过犹不及嘛,大家可得注意了。
除了这些,二糖还在肠道健康上扮演了一个小小的角色。
比如,某些二糖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让我们的肠道环境更友好。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它们有点像生活中的“调解员”?是的,它们在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的消化系统运转得更加顺畅。
二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现代人对健康的重视,很多人开始减少糖的摄入,选择低糖饮食。
这样的趋势让一些二糖的需求有所下降。
不过,适量的二糖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就像是你家里的盐,少了它,饭菜总是缺了点味道。
二糖蔗糖与麦芽糖的结构与性质典型例题关于蔗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的两倍B.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用水浴加热,看不到银镜生成D.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并有泡沫出现【答案】A【解析】蔗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所以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两倍要小18;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水解后虽有还原性糖——葡萄糖生成,但如果不用NaOH中和剩余的硫酸,而滴加银氨溶液,用水浴加热仍看不到银镜生成;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和氧化性,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并有泡沫出现。
故上述选项中只有A错误。
解题必备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强化训练1.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蔗糖B.葡萄糖C.果糖D.麦芽糖2.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A.C3H6与C5H10B.葡萄糖与蔗糖C.C3H8与C5H12D.C2H2与C6H63.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A.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C.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D.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没有银镜产生,证明蔗糖不水解4.蔗糖酯是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食品乳化剂。
某蔗糖酯可由蔗糖与硬脂酸乙酯合成,反应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酯可看成是由高级脂肪酸和蔗糖形成的酯B.合成该蔗糖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该蔗糖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水解后只有硬脂酸和葡萄糖两种产物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蔗糖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麦芽糖属于二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蔗糖和麦芽糖这对兄弟的故事。
说到蔗糖,大家都知道,那个甜甜的家伙,吃一口就像是直接从甜蜜的梦里跑出来的。
它是从甘蔗或者甜菜里提取的,白白的晶体,像小小的宝石,放在舌尖上,瞬间就能让你感觉到幸福。
吃点儿糖,让心情变好,这可是科学证明的啊!不过,蔗糖在身体里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角色。
它可得经过水解,才能变成小分子,才能被我们身体吸收,进而转化为能量。
水解这个词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就像是把糖拆开,变得更好消化。
就像拆礼物一样,慢慢打开,里面的内容才会显现出来。
蔗糖是由两个分子组成的,分别是葡萄糖和果糖,听起来好像是糖果店里最受欢迎的两位明星。
水解的时候,蔗糖在酶的帮助下,像变魔术一样,咻一声就分成了这两位小家伙。
葡萄糖甜滋滋,果糖也是甜到心坎里。
哎,真是个美好的组合。
说到麦芽糖,嘿,那也是个有趣的角色。
麦芽糖可是从淀粉中提炼出来的,淀粉就像是大米、面粉里藏着的能量宝藏。
经过酶的“发掘”,把淀粉分解成小分子,咱们就得到了麦芽糖。
它的味道和蔗糖有点不同,更偏向于那种温和的甜。
像是老朋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麦芽糖的水解过程其实也差不多,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成分。
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水解之后也能释放出这些甜美的分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不可或缺的伙伴。
想想那些美味的点心,里面一定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像是蛋糕、饼干、糖果,还有那杯温暖的奶茶,啧啧,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
大家都知道,做饭的时候调味也离不开它们。
无论是咸的还是甜的,只要加点糖,味道就能瞬间提升,真是“调味大师”的最佳搭档。
要是没有了糖,哎,那饭菜就变得乏味无比,谁还愿意多吃一口呢?不过,咱们也得小心,糖虽然好,但吃多了可不行。
健康可不能只靠甜甜的东西来维持。
蔗糖和麦芽糖虽说是好伙伴,但过量可导致一系列问题,像是肥胖、糖尿病等等,真是让人心头一紧。
所以,适量才是王道,别让糖成为负担。
糖就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品,适当地加点儿,日子就变得甜蜜。
二糖最常见且重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1 蔗糖与麦芽糖的存在、组成及用途存在常见物质分子式用途蔗糖大多数植物体中(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丰富)白糖、红糖和冰糖C12H22O11 最常用的甜味剂麦芽糖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饴糖C12H22O11 制作甜味食品2 蔗糖与麦芽糖的物理性质色、态甜度溶解性蔗糖无色晶体甜度仅次于果糖易溶于水麦芽糖白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度不及蔗糖易溶于水3 蔗糖与麦芽糖的化学性质(1)教材P104·探究糖类的还原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是非还原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糖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加入银氨溶液的试管中产生银镜;加入新制的Cu (OH)2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蔗糖的水解产物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名师提醒保证糖类还原性实验成功的注意事项1.盛蔗糖或麦芽糖溶液的试管要预先洗净,可先用NaOH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净。
2.蔗糖的水解实验需要用水浴加热。
3.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中是否含醛基时,一定要先加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后,再加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否则实验会失败。
(2)蔗糖与麦芽糖的水解反应①蔗糖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二糖,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②麦芽糖在酸或酶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典型例题例3-8下列关于二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C.蔗糖与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完全相同D.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解析◆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二者结构不同,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B项正确;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C项错误;麦芽糖是还原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而蔗糖无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项正确。
答案◆C例3-9(2020山东师大附中月考,双选)某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的有机物,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蔗糖B.麦芽糖C.甲酸乙酯D.丙酸乙酯解析◆题给四种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情况分别是:蔗糖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只生成葡萄糖一种物质,甲酸乙酯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甲酸和乙醇,丙酸乙酯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不等的丙酸(CH3CH2COOH)和乙醇(CH3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