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意象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18
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等奖1、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难点:分清意象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多媒体分别展示《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两幅画均为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
这中艺术形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意象艺术。
教师板书课题:《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环节二:讲授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找出意象艺术的具体概念,并请一位同学进行朗读。
2.教师播放图片,继续追问:——①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②对比之下,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依次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塞尚的`《圣维克多山》、蒙克的《呐喊》以及梵高的《星月夜》。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三篇一、说教材《走进意象艺术》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意象艺术属于三大美术类型之一,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也为学生后续学习难理解的抽象艺术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水平与感知水平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绝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就是“像”或者“不像”,所以吸引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意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初步掌握什么是意象艺术,通过对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的分析,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升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两种方法即平面表达和立体表达。
【难点】能理解物象多视角表达的方法,并用手绘线条的形式表达物象的多个视角。
五、说教法、学法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美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为情境法、展示法、实践练习指导法,而学法则用自主探究法、比较分析法。
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具体环节如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设计:学与教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导入:课前播放《想你》MV为什么喜欢明星?用形容明星的词语形容你与用鹌鹑形容哪个乐意?古代有一位画家也喜欢用鹌鹑来比喻自己是为什么?引出课题《走进意象艺术》展示课题:《走进意象艺术》观看三幅意象艺术作品,询问学生是否看懂?不懂的其实是创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小组讨论:利用第二课所学的艺术语言的知识描述画面。
理解意象艺术作品的第一步为艺术语言。
新授:1.镜头拉近观看画面里面的具体形象《老国王》全侧面像,剪影原理把身体分成块面,粗黑线条勾画,转折生硬,色彩厚重,色调阴冷,严峻略带忧郁宁静虔诚。
《向日葵》黄色为主色调,线条扭曲,人生的三个阶段,热烈的生命力量。
《鹌鹑图》点线为主皴擦手法,拟人化,厌烦理解意象艺术作品的第二步为:学生课间休息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观察三幅作品,小组讨论描述作品(回顾旧知识)从美术的角度通过具体形象分析画面中想要传达的情绪。
通过形象感受所传达的情绪。
2.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情绪?结合生平背景来看卢奥:14岁开始做玻璃画作坊学徒。
虔诚的天主教徒,关心社会,作品有强烈的宗教神秘感。
在对社会和宗教的思考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梵高:生日为早夭哥哥忌日,不被关注,性格热烈,对生命的追寻。
“向日葵画家”。
我希望达到的境界,不是去描画一双手而是手的姿态,不是去精确地勾勒出一个头部,而是头部的表情——换言之就是生命朱耷:意气风发的年龄,遭遇国破家亡,明朝宗室落为布衣平民。
削发为僧。
通过讲解艺术家的生平,得出理解意象艺术的第三步:背景归纳:学生听教师讲作者生平背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1.鉴赏《格尔尼卡》提示:作者:毕加索,时间:20世纪30年代,地点:西班牙小镇2.结合时事美英法联军轰炸叙利亚,深切感受战争的残酷,对于作品也加深理解。
总结:从三幅意象艺术作品入手学习了鉴赏意象艺术作品最基本的三个内容。
理解了艺术家除了表现我们眼中所见到的真实之外,更注重表现内心的真实。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学目标:1.了解意象艺术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2.学习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3.掌握意象艺术的艺术表现方法,提高创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意象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2.意象艺术的艺术表现方法。
难点:1.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2.加深学生对抽象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意象艺术作品,引入意象艺术的概念。
提问:你见过这样的画作吗?你了解这样的艺术风格吗?步骤二:讲解1.意象艺术的定义和特点意象艺术是20世纪后期产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它从抽象表现主义发展出来,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来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和内在生命感受。
意象艺术的特点:强调表现主观的意境和情感,追求自由、直观和激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作品中的形象和符号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不仅可以被观众直观感受,也可以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和思考。
2.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意象艺术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包括:(1)线条、色块和形状的自由运用,表现出艺术家自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和氛围感受。
(2)像随意涂鸦一般的表现方式,让艺术家从直觉感受中进行表达,而不局限于客观真实的形象。
(3)在画面中,虚实相间、模糊非清,创造一种神秘感和幻觉效果。
(4)利用符号和象征性的意象,强调作品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意义,具有鲜明的主观和情感意味。
3.意象艺术的艺术表现方法意象艺术的艺术表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情感表达:从个人经验和情感出发,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宽广。
(2)多样变化:借助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造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的作品。
(3)探索理念:借力探寻理念,从高度理性、哲学性的角度探讨人类存在的问题。
步骤三:实践操作针对以上讲解,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学生自由涂鸦:让学生用自己的直觉感受,在纸上自由涂鸦,运用色彩和线条,表达情感和氛围。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意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意象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技巧;•了解意象艺术在当代美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教学内容第一节:意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1.什么是意象艺术?2.意象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3.意象艺术的表现特点。
第二节:意象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技巧1.意象艺术表现手法的分类;2.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的运用;3.示范演练和实践操作。
第三节:意象艺术在当代美术中的地位和作用1.意象艺术的现实主义表达;2.意象艺术的现代性和前卫性;3.示范作品欣赏和案例研究。
教学步骤第一节:意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1.课堂导入:讲述一幅意象艺术作品并引导学生理解。
2.介绍意象艺术的概念和历史背景,并带领学生观看多幅意象艺术作品。
3.分析意象艺术的表现特点并与其他流派进行对比、区别。
第二节:意象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技巧1.介绍意象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分类、要素和特点。
2.踏实技法练习:演示和实践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操作。
3.分组练习:学生自由进行小组创作并交流分享。
第三节:意象艺术在当代美术中的地位和作用1.导入:介绍当代感性艺术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状况。
2.分析和讨论多幅意象艺术作品,并阐述作品的当代性、前卫性和批判意义。
3.欣赏当代意象艺术家作品并进行案例研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意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学生能够掌握意象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技巧;•学生能够了解意象艺术在当代美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意象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学生能够分析意象艺术的表现特点并与其他流派进行对比、区别;•学生能够挑战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实践操作法;•分组交流法;•案例研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反馈表;•相关美术书籍和资料;•黑板板书。
五、师生互动环节•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并给予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教师提供视觉案例和教学动画辅导。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意象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
o学生能够识别并区分意象艺术与其他艺术流派(如现实主义、抽象艺术)的区别。
o学生能够掌握几个代表性意象艺术家的生平、作品风格及艺术成就。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意象艺术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o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尝试创作简单的意象艺术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意象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o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艺术作品,形成开放包容的艺术观念。
二、教学内容-重点:意象艺术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代表作品分析。
-难点:意象艺术与现代生活、个人情感的联系,以及如何从意象作品中解读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意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讨论法:分组讨论意象艺术作品的特点和个人感受。
-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几位意象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实验法:引导学生尝试简单的意象艺术创作。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现代教学技术展示艺术作品,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目。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多媒体资源:意象艺术作品图片、艺术家访谈视频、创作过程记录片等。
-实验材料:画布、颜料、画笔等艺术创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如发言举手、尊重他人意见等,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讨论、创作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奖励,激发学生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通过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意象艺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意象艺术作品分析报告或创作任务,评价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意象艺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作品分析和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