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试验
- 格式:ppt
- 大小:290.50 KB
- 文档页数:11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旨在掌握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11月三、实训地点XX医院护理实训室四、实训对象临床实习护理学生五、实训内容1. 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操作流程1.1 了解患者病史,询问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
1.2 准备青霉素过敏试验液,按照规定配制。
1.3 选择患者前臂内侧作为注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1.4 使用皮内注射器将青霉素过敏试验液注入皮肤,形成直径约0.5cm的皮丘。
1.5 注射后20分钟观察局部反应。
2. 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2.1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2.2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有痒感。
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3. 过敏反应的处理3.1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3.1.1 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3.1.2 立即给予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或肌内注射。
3.1.3 保持患者保暖,给予氧气吸入。
3.1.4 寻求医生协助,进行进一步救治。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患者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并能够正确判断过敏试验结果。
3. 我认识到,在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
4. 在处理过敏反应时,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延误病情。
七、实训心得1. 青霉素过敏试验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操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 在进行过敏试验时,要认真观察患者反应,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面对过敏反应,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4. 本次实训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操作方法。
2. 了解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及临床表现。
3. 学会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理。
二、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三、实验地点医学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青霉素皮试液2. 生理盐水3. 注射器4. 75%酒精棉球5. 计时器6. 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等)五、实验方法1. 实验准备- 详细询问受试者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
- 评估受试者病情、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
2.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 取青霉素皮试液2000U/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U/ml。
3. 皮内注射- 取0.1ml稀释后的青霉素皮试液,在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形成直径约0.5cm的皮丘。
4. 观察与记录- 注射后20分钟观察局部反应,记录皮丘变化、红肿范围、硬结程度等。
- 若出现阳性反应,观察并记录全身反应,如荨麻疹、腹痛、头晕等。
5. 过敏反应处理- 如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 立即使患者平卧,速以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或肌内注射。
- 如心跳已停止,可行静脉注射。
- 同时给予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六、实验结果1. 皮试结果-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 阳性:速发反应:皮丘隆起,红晕硬块,直径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
全身反应:轻者可出现荨麻疹、腹痛、头晕,少数患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2. 过敏反应处理- 实验过程中,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
七、实验讨论1. 青霉素过敏试验是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重要措施。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操作方法,了解了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及临床表现。
2. 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分为阴性、阳性两种。
阴性结果表示受试者对青霉素无过敏反应,可使用青霉素治疗;阳性结果表示受试者对青霉素过敏,禁止使用青霉素治疗。
3. 青霉素过敏反应可分为速发反应和延迟反应。
青霉素过敏实验的实训内容一、前言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但是由于其存在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过敏测试。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霉素过敏实验的实训内容。
二、实验目的1.了解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和表现;2.掌握青霉素皮肤试验和斑点试验的操作方法;3.掌握判断试验结果是否阳性的标准。
三、实验原理1.青霉素过敏反应机理:当人体接触到青霉素后,会产生IgE抗体,这些抗体会结合到人体细胞表面上,导致释放组胺等物质,引起过敏反应。
2.皮肤试验:通过在患者皮肤上施加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并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红斑或水疱等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
3.斑点试验:将患者血清与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混合后滴于薄层石蜡板上,在紫外灯下观察是否有荧光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
四、实验步骤1.皮肤试验(1)选择测试部位,通常选择前臂或背部;(2)在测试部位上用无菌注射器将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注射入皮下;(3)观察测试部位是否出现红斑或水疱等反应,记录结果。
2.斑点试验(1)取患者血清5μL,加入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混合;(2)滴于薄层石蜡板上,在紫外灯下观察是否有荧光反应;(3)根据荧光强度判断试验结果是否阳性。
五、实验注意事项1.皮肤试验前需进行过敏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保患者没有禁忌症;2.皮肤试验前需消毒皮肤,避免感染;3.斑点试验前需检查血清是否完整无菌;4.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
六、实验结果分析1.皮肤试验:若测试部位出现红斑或水疱等反应,则判断为阳性反应。
2.斑点试验:根据荧光强度判断试验结果是否阳性,荧光强度越强,阳性可能性越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和表现,并掌握了青霉素皮肤试验和斑点试验的操作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判断试验结果是否阳性的标准。
这对于临床医生正确诊断患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青霉素过敏试验1.核对治疗卡。
取80万单位青霉素1支,检查药物质量、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痕迹,查看有效期,批号,将批号记录在治疗卡上。
开启青霉素铝盖中心部分,消毒瓶塞及瓶颈。
取0.9%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检查有效期,对光检查有无浑浊、沉淀、絮状物出现。
2.检查一次性注射器有效期及包装密闭性。
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4毫升生理盐水将青霉素溶解,摇匀,1毫升内含青霉素20万单位。
3.取1毫升注射器并检查有效期及密闭性。
抽取药液0.1毫升+0.9毫升生理盐水:(2万单位)取上液0.1毫升+0.9毫升生理盐水:(2000单位)取上液0.25毫升+0.75毫升生理盐水。
(500单位)解释评估 1.查对床号、姓名、 腕带:2.按需要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
1. 按规定着装 、洗手、戴口罩:2. 掌握过敏试验的结果判定及过敏性休克的处理:3. 用物准备:皮试单、消毒盘、75%酒精、棉签、1 毫升注射器2个、5毫升注射器1个、付肾1支:4. 按医嘱备药。
操作准备 1. 核对治疗卡:2. 检查药物、药名、剂量、有效期、药品质量:3. 检查注射器包装、有效期:4. 打开注射器按规定配制药液:5. 将配制好的青霉素皮试液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放 注射器包装内,放在治疗盘内。
检查配制药液 1.用75%乙醇消毒皮肤: 2.再次核对、排气:紧绷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5°角刺入皮内, 注射药物0.1毫升,局部半球形隆起,皮肤变白毛孔变大:4.拔针头后勿按压,再次核对:5.严密观察患者,20分钟后看结果。
选择部位某某,皮试做好了,请您不要离开病房,不要抓挠、按压、您有任何 不适立即按这个呼叫器,我会随时过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
1.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腕带、将患者安排舒适体位:2. 过敏试验常选择前臂掌面1/3尺侧: 消毒注射 判断结果1.整理用物:2.洗手,签名,记录时间。
整理记录阴性:皮肤周围无红肿、皮丘无改变,勿自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厘米,或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护理规范凡首次用药或停药3天以上或用药中途更换批号时,均必须做过敏试验。
已知有过敏史者禁止做试验。
试验结果阳性者禁用青霉素。
1.试液配制:用生理盐水配成每0.1ml内含青霉素20单位的皮试液。
配制方法如下:(1)一般每支青霉素为40万单位,注入2ml等渗盐水混合均匀,每毫升含20万单位。
(2)取0.1ml加盐水至1ml混合均匀,每毫升含2万单位。
(3)取上液0.1ml加盐水至1ml混合均匀,每毫升含2000单位。
(4)取上液0.1ml加盐水至1ml混合均匀,每毫升含200单位备用。
2.试验方法:取0.1ml试液(含青霉素20单位)做皮内注射,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
3.皮试结果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其直径超过1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4.注意事项:在青霉素试验及注射前做好急救准备。
注射后护理人员在旁观察半小时,以防迟缓过敏反应的发生。
抢救过敏应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注射。
[附]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1用物:青霉素过敏反应快速试验器,青霉素试液(每毫升含1万单位),注射用水,0.25%普鲁卡因溶液,纱布。
2操作方法:离子导入部的三个头子上分别包两层纱布以便吸附试液。
(1)用蒸馏水浸湿的纱布揩净前臂内侧皮肤(忌用酒精),在电极板方形负极滴青霉素试液1滴,中间圆形正极滴注射用水1滴,另一圆形正极滴普鲁卡因液1滴(在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时用),然后将电极板束于前臂内侧,松紧适度。
(2)开启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调节电流表使指针指在50—80微安之间,电压维持在9—12伏之间。
电流表指针稳定后开动计时开关5分钟。
试验结束时,试验器自动报警,电流中断。
取下电极,观察反应5分钟。
3.皮肤试验结果判断:(1)阴性:青霉素与注射用水电极板下皮肤的充血、压迹程度相同,在1—2分钟后消失,全身无反应。
(2)阳性:试验处皮肤出现明显突起的风团或丘疹、荨麻疹,周围可能充血。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教案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
然而,有些人对青霉素过敏,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过敏反应。
因此,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是非常重要的。
青霉素过敏试验包括两个主要步骤:皮肤试验和青霉素过敏检测。
皮肤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可帮助我们确定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在皮肤试验中,我们将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进行小剂量的青霉素注射或划痕,观察是否会发生皮肤反应。
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过敏检测来确认是否真正过敏。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及时并正确地处理过敏反应非常关键。
以下是一些处理过敏反应的方法:
1. 停用青霉素:如果患者确诊为青霉素过敏,应立即停用青霉素类药物。
2. 给予抗过敏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糠酸钙、肾上腺素等,以减轻过敏反应症状。
3. 紧急处理: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及时启动应急程序,包括使用肾上腺素注射剂、静脉输液等。
4.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过敏反应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对青霉素的过敏史。
此外,教育患者关于青霉素过敏的重要性也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了解过敏反应的症状,并知道在发生过敏反应时该如何处理。
同时,患者应向医生提供详细的过敏史,并避免未经医生许可乱用抗生素药物。
总之,青霉素过敏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步骤。
对于确诊为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正确处理过敏反应以及加强患者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患者的过敏状况,确保他们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
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评估及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青霉素是一类常用的抗生素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青霉素过敏试验(一)目的鉴别青霉素过敏者。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目前病情、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
2.操作要点试验液的配制:(1)核对医嘱、治疗卡,检查药物。
(2)消毒手法、配置溶液剂量准确。
(3)皮试液配置方法:以青霉素钠80万U为例青霉素80万U+0.9%氯化钠溶液4ml=20万U青霉素钠/ml药液0.1ml上液+0.9ml氯化钠溶液:2万U青霉素钠/ml药液0.1ml上液+0.9mi氯化钠溶液=2000U青霉素钠/nd0.1ml上液+0.9ml氯化钠溶液=200U青霉素钠/ml药液试验方法:(1)核对并向病人解释。
(2)选择部位方法正确,尊重病人意愿。
(3)消毒皮肤范围、方法正确。
(4)穿刺手法、角度正确。
(5)给药剂量准确(皮内注射青霉素钠皮试药液O.1ml即含青霉素20U)、皮丘大小合适。
(6)交代注意事项、再次核对。
3.指导患者(1)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及配合、注意事项。
(2)告知患者皮试后二十分中钟内不要离开病房。
(3)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三)注意事项1.做皮肤过敏实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过敏史及家族史,有过敏者严禁做过敏试验。
2.凡首次使用青霉素、停药3天以上或用药中途更改批号者,需做青霉素皮试。
3.长效青霉素在每次注射前均应做皮试。
4.注入皮内试验药液剂量应准确,针头不宜过深,以免刺入皮下引起出血,拔针后勿按压局部,以免影响效果。
5.皮肤试验药液要现配现用。
6.认真判断结果,严格掌握时间。
结果判断: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阴性:局部皮丘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
7.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使用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
护理学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流程英文回答:The penicillin skin test is a diagnostic tool used to determine if a patient is allergic to penicillin or related antibiotics. It involves applying a small amount of penicillin to the skin and observing for any signs of an allergic reaction. Here is the step-by-step procedure for conducting a penicillin skin test:1. Patient Assessment: Before performing the test, the nurse should obtain a thorough medical history from the patient, including any previous allergic reactions to penicillin or related antibiotics.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 patient is in good health and not currently taking any medications that may interfere with the test results.2. Informed Consent: The nurse should explain the purpose of the test to the patient and obtain informedconsent before proceeding. This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patient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throughout the procedure.3. Preparation: The nurse should gather the necessary supplies, including penicillin solution, sterile skin-testing lancets, alcohol swabs, and a marking pen. The test site is typically the forearm, and the nurse should use a grid to mark the test areas.4. Skin Prick Testing: Using a sterile lancet, the nurse pricks the skin and applies a small amount of penicillin solution to the test site. Multiple skin pricks may be performed to test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enicillin allergies.5. Observation: The nurse carefully monitors the test sites for any signs of an allergic reaction, such as redness, swelling, or itching. The reaction is typically observed within 15-20 minute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enicillin solution.6. Interpretation: After the observation period, the nurse evaluates the test sites for any allergic reactions.A positive reaction is indicated by the presence of a wheal (a raised, red area) and flare (a surrounding area of redness) at the test site.7. Documentation: The nurse documents the test results, including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llergic reactions, the type of penicillin tested, and any additional observations. This informa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patient's medical record and for informing future treatment decisions.8. Follow-up: Depending on the test results, the nurse may provide appropriate counseling to the patient,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avoiding penicillin andalternative antibiotic options if an allergy is confirmed.中文回答:青霉素皮肤试验是一种用于确定患者对青霉素或相关抗生素过敏的诊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