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 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
3 地图的阅读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2)理解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4)通过实例,了解地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2、预习要点(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2)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3、达标练习(1)比例尺表示比缩小的程度。
公式= 。
比例尺表示方式主有式、式、式三种.(2)在台湾地图上,量得高雄到台北图上直线距离约是7厘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千米。
(3)比例尺的大小:数字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4)一般定向: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来定方向。
(5)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是指向方。
(6)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2、问题展示(1)在绘制地图时,怎样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2)地图上的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形式呢?(3)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比例尺不同,所描述内容的详细程度相同吗?(4)当我们面对地图,一般的方向是什么样的?(5)在地球的经纬网地图上怎样确定方向?(6)要读懂地图,需要利用地图为我们提供的哪些基本要素—图例?(7)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怎样根据需要选择地图?3、方法总结(1)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2)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3)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一.比例尺的比较
我们先来看看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地图在比例尺、表示范围及表示内容上都不相同)
二.进入情境:
1.放暑假啦,(家住广州)小明爸爸想带他去北京游玩,北京在哪里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小的中国地图
2.准备买票了,从广州去北京的交通线路又有哪些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小的中国主要交通干线图
3.终于到达北京,到哪里住下来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城市地图
4.他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
应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中心城区略图
5.到了北京动物园,他们想去“犀牛河马馆”?
应选择比例尺更大的北京动物园景点导游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2)
——选择适用的地图一.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三.卫星影像图和电子地图的应用。
地理:1.3《地图》(2)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图的基本要素(2)
班级____姓名____日期____月____日____
学习目标
1.学会在普通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和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确定方向。
2.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图例.
自学检测一
看地图册P10中间的三幅图思考:
1.在普通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自学检测二
看课本P14图1.23思考: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自学检测三
思考:在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节节清
1.在普通地图上,按照______来确定方向.
2.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让指向标的箭头___ ,然后按照______来确定方向.
3 .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___方向,纬线指示___方向
4、甲地位置在40°N,116°E的交点上,乙地的位置在30°S,20°W的按比例点上,乙在甲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5. 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正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6.判断:
(1)图中村庄在桥梁的什么方向?
A.东北
B.西南
C. 北
D.西
(2)林地在耕地的什么方向?
A.东南
B.南
C.东
D.东北。
2.1 地图的阅读【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2.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3.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4.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通过地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理解地图与人类活动的紧密联系,培养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地图资源的观念。
综合思维:通过地图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综合分析问题,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区域认知:通过地图的学习,使学生对不同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等特征有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地理实践力:通过动手绘制简单地图、使用地图进行方向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把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相互换算。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正确辨别方向。
【自学导航】地图的阅读(阅读课本P28-31)【自主探究任务1——地图的语言】1.地图是运用各种,将地理事物按照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2.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是:、、。
3.方向:有的地图用指示方向,有的地图用指示方向。
4.图例:在地图上各种和的说明。
5.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的程度。
【自主探究任务2——阅读地图之方向】地图上辨认方向的三种方法:1.通常是,面对地图“”。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判读方法,指向标一般指向。
3.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来确反方向。
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自主探究任务3——阅读地图之图例】1.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是。
地图上用文字、数字等来说明国家、城市、河流、山脉的名称以及陆高、海深等事项,这些文字和数字叫做。
1.3地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相对高度和海拔,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地形图的概念2.技能目标: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识别五种地形类型。
3.情感目标:在制作地形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等高线的疏密,辨认坡度陡缓,根据等高线值辨别地势高低【教学难点】:根据等高线的疏密,辨认坡度陡缓,根据等高线值辨别地势高低【教学过程】一、展标导入【活动一】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入手,简单明了,提出设问,引发探究兴趣。
二、师生互动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活动二】多媒体演示:课本P16图1.27“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师生活动】看图计算,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补充: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
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主要介绍了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地图查找地理位置、计算距离和面积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对于地图的认识和使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能够正确使用地图查找地理位置、计算距离和面积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图的依赖和使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2.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地图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地图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理解地图的应用价值。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地图资料,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交通图等。
2.准备比例尺计算器等辅助工具。
3.准备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案例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的种类和作用。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地图?这些地图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种类,如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展示各种地图实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操练(10分钟)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使用比例尺计算器,计算地图上两个地点的距离。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4.巩固(5分钟)出示一组地图,要求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地图上两个地点的距离。
乂年级(上)地理导学案班别:姓名:学号:学习小组:备课日期:2014年月日上课日期月日设计者:审核:课题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地图的阅读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图例,学会识别不同的图例和注记所表示的地理事物。
2、了解地图的种类,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口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识别不同的图例和注记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选择合适的地图。
学习难点学会识别不同的图例和注记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选择合适的地图。
教学程序过程与方法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一、自学指导与检测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木P17第三自然段,以及P18图1、25 “一些常用图例”知道什么是图例。
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如带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自学检测一:1、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铁路等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称为。
2、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标明山高、水深的数字,称为。
3、参考课本P18图1、25 “一些常用图例”,将P18图1、26图例补充完整。
自学指导二:2、阅读课本P19〜P20第一至第三白然段的内容以及P21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1)、了解地图的种类及用途;(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以外,述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加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自学检测二:1、地图种类很多,按内容分可将地图分为、两大类;2、地图种类很多,按内容分可将地图分为和两大类:按比例尺分可将地图分为、和人卜K卜3、在日常生活和外出旅行中通常使用到的地图有、、、等地图。
4、地图种类很多,根据,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信息。
4、观察课木P22图1. 31中国地图〜1. 32北京市地图(思考P22第1, 2题)4、观察课本P23图1.33中国主要交通干线图(思考P23第⑴⑵⑶题)。
二、合作探究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地图?三、小结选择题A地形图B导游图C水文图D卫星影像图9、连线题去商场购物应选择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应选择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选择了解城市社区分布情况应选择了解乡村分布情况应选择了解某地形应选择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选择了解省区分布情况应选择达标检测题答案:1、D 2、A 3、B 4、C 5、B 6、A 7、B 8、D 城市社区平面图交通图商场导购图世界政治地图公园导游图政区图地形图乡村平面图四、达标检测。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2、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技能目标: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提问: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学生阅读课本或讨论得出结论)生:人们外出旅游,需要交通图;要了解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地形及河流,需要查找该国地形图。
二、教学新课:板书:二、选择适用的地图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获取信息师提问:请你们当参谋,选择合适的地图(学案第9页第5题):(1)七年(3)班要搞一次郊外的山地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2)2011年3月12日宣布,日本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
X玲想知道福岛的位置。
(需要日本政区图)(3)到某某想参观南越王墓。
(需要某某市交通旅游图)学生讨论回答:生: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当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生:想知道福岛的位置,需要日本政区图。
生:到某某想参观南越王墓,需要某某交通旅游图。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22——23页,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暑假去某某旅游。
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X中国交通图。
这X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生: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知道去往某某的交通线路。
(2)到了某某某某,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生:需要某某城市图。
(3)小明除了要在某某游览,还想去某某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生:需要某某省旅游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生:需要景点导游图。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是学生在学习了经纬网、方向的判读、比例尺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地图的构成要素,了解地图的种类及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在阅读地图时,往往对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种类及阅读方法理解不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图的构成要素,了解地图的种类及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构成要素2.地图的种类及阅读方法3.地图的应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地图。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图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地图的阅读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案例、动画、图片等的多媒体课件。
2.地图样本: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交通图、导游图等。
3.学习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于课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的种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构成要素,如比例尺、图例、方向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典型地图案例,让学生实践地图的阅读方法。
如,让学生阅读地形图,找出地图上的山脉、河流等地理要素;阅读交通图,找出主要的交通线路、站点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地图的阅读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如如何利用地图查找目的地、如何根据地图规划旅行路线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读某城市社区平面图,回答1~3题:1.要判断图中方向,我们应该用( )A.指向标定向法B.一般定向法C.经纬网定向法D.指南针定向法2.“住宅区”是地图基本语言中的( )A.比例尺B.指向标C.图例D.方向3.为了使该图更加标准且方便使用,最需要给该图( )A.填充色彩B.添加比例尺C.描绘经纬线D.标注海拔4.若要通过公路运输战略物资,查阅地图时应看的图例是( )5.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A.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B.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C.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6.学生绘制的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该学校大门的朝向为( )A.正东B.正南C.正西D.正北7.小雨同学准备暑假期间去北京游览风景名胜,他携带的地图最适合的是( )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北京交通旅游图D.北京人口分布图8.下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②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根据指向标辨别方向③无经纬线和指向标的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④特殊地图,可根据比例尺辨别方向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9.读图,甲地在乙地的( )A.西方B.西南方C.西北方D.北方10.在一幅比例尺为1:7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白银和兰州之间的直线距离是0.95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直线距离是( )A. 71.3千米B.713千米C.750千米D.80千米11.小明就读的小学为长 500m,宽800m的长方形区域,如要将其绘制在长、宽均为50cm 的纸上,最宜采用的比例尺为( )A. 1:100B.1:2000C.1:1000D.1:20012.有关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师:提问:你知道如何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吗?学生:阅读课本并讨论。
教师总结:①一般采取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来确定方向。
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照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断方向。
学生:完成相关习题,让学生根据图中内容判断方向。
【设计意图】即学即练,当堂巩固方向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拓展:在野外有哪些判定方向的方法呢?小组合作,结合生活实际,总结野外判定方向的方法,教师引导总结:北极星定向;植物定向;果树定向;指南针定向;树木年轮定向;太阳定向等。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野外定向方法的掌握培育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认识图例教师:明确概念图例: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
学生活动:识记常用图例【设计意图】通过记忆力比拼活动,让学生快速熟悉常用图例,为日后读图用图打下基础。
延伸:我们可以通过图例识别地图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并描述他们的空间分布特征。
学生:描述台湾铁路和河流的分布特征。
(3)学会使用比例尺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明确比例尺的概念、公式和表达方式。
并总结:(1)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表达方式:数字式:1:10000或1/1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米线段式:教师:强调比例尺的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做单位。
计算过程中单位必须统一。
厘米换千米,去掉5个零;厘米换米,去掉2个零。
小试牛刀:根据图中的比例尺,估算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
(3千米)小组探究: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学生分组探究并填表)。
地图的阅读一、预习内容与指导:(10分钟)自主学习1、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2、熟悉常用图例。
3、如何正确选择地图重点:在地图上确定方向难点: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地图二、预习检测:(15分钟)练习1、面对地图辨别方向,通常是“、”。
2、有的地图上画有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方。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4、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和的说明。
5、读图: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A位于B的方向B位于C的方向A位于C的方向三、概括提升:(8分钟)讲解比例尺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向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一般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例:常用图例地图的种类选择适用的地图不同比例尺地图所反映内容的差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四、巩固练习:(12分钟)练习、交流、合作必做题:1、位于A点( 0° , 0°) 正西方向的是 ( )A、 0°, 30°EB、90°S , 30°EC、 10°N , 0°D、0°,40° W2、在北半球中纬度的野外,利用地理事物辨认方向的方法有 ( )A、寺院的大门总是朝北开B、树木朝南的一侧枝叶繁茂C、树桩的年轮线南侧较密D、较潮湿且长着青苔的是山地南坡3、将下列的常用图例与其代表的地理事物用线连接起来。
A 国界线B 洲界线C 铁路D 水库4、连线,选择合适的地图去公园浏览交通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世界政治地图想知道伊拉克在哪导游图选做题: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该建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