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赛阵型及打法共2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75 MB
- 文档页数:29
足球阵型介绍1) 1+1+9和1+2+2+6阵型这两种阵型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足球比赛的起源阵型。
它的基本战术思想是片面追求进攻,"一窝蜂"踢球和带球是比赛场景的特征。
因此,就当时阵型的作用而言,没有明显组织队员的意义。
(2) 1+2+3+5阵型随着足球演变中传球的发展,场上队员的组织性日趋显得重要,因此,就产生出1+2-3+5阵型。
该阵式中中前卫的主要职能是进攻,两个边前卫参与防守,主要防范于对方的两边锋。
这一阵型基本思想进攻仍占主导位置,它由局部传球配合形式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成该阵型。
(3) 1+3+2+2+3(W-M)阵型W-M阵型是在1925年越位规则改变后,由英国兵工厂队的主教练查普曼所创造的。
该阵式由基本思想是试图通过牢固的防守瓦解对手进攻,首先原则是"安全第一"。
由于这一阵式问世后效果甚佳。
因此,它不仅迅速被英国接受,而且也很快地波及欧洲乃至世界范围。
该阵式防守的主要特点是区域与盯人不断转换,距球门近时人盯人防守,离球门远时则松动盯人。
当发动进攻时,留下中前卫和两边卫防守。
其进攻特点是两内锋稍后撤,作为进攻的重点组织者,中锋和两边锋担负攻门得分的主要任务。
该阵式虽以加强防守为基本思想,并确实在阻止越位规则变化后的进球数上升中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进攻时防守人数太少,在遇到对方发动快速反击,特别是30年代初期匈牙利队采用的四前锋制时,防守则显得过分薄弱。
于是,1958年巴西队以1+4+2+4阵式开创了阵式演化的又一新曲。
(4) 1+4+2+4阵型该阵型是一种攻守队员排列极为平衡的阵型。
在此阵型运用中,两前卫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
当进攻时,他们积极组织策应,当防守时,则迅速回担堵截。
由于活动频繁,该阵型对两前卫的体力及技术的全面性有着特殊的要求该阵型的弱点是中场力量相对薄弱。
特别是当两前卫队员在体力及全面技术上不足时,就更是如此。
这一阵型也要求锋线及卫线在攻守的不同阶段,积极策应中场的攻攻守。
足球阵型详解首先说一下球员位置:GK------门将CB------中后卫CWP-----清道夫(及在后卫线后最贴近球门处防守,起到补位,阻截和指挥后防的任务。
也可称为自由人,是贝肯鲍尔对清道夫位置的改革创新,及必要时候插上助攻,现在的皮克和卢西奥即是此类球员)SB------边后卫WB------即wing back,没有统一翻译,翼卫,助攻型边后卫,或边后腰。
此位置较为特殊一般在三后卫阵型中中场的两翼球员几位WB,要求攻守平衡,甚至攻强于守,现在的麦孔,马乔,马克思维尔即是这种位置。
CMF-----中前卫DMF-----后腰AMF-----前腰SMF-----边前卫SS------影锋或二前锋WF------边锋CF------中锋1标准442 中场平行站位442阵形最大的优点就是攻守平衡,缺点在于打法中规中矩缺乏创造力。
此阵型前卫线与后卫线连接紧密,而与前锋线距离较远。
进攻时主要以频繁套边为主,当同侧球员在进攻时,三角型站位始终不变,及边前卫边后卫互换套边一侧中前卫接球策应,联名边路你上我退,保持三角站位,保护身后纵身。
而异侧队员应尽量像中路回收,中前卫退后到后腰位置,边前卫到禁区擂部接应。
两名前锋并没有左右之分,应积极策应并抢点跑位。
中路进攻多以边前卫前锋配合,中前卫后插上打法。
防守时由于中场四人平行站位,所以防守宽度很好,与后卫线连接紧密。
此阵的前提条件在于中场4人要求攻守平衡,且体力充沛。
4442变种1拉回一名中锋,作为影锋使用,此变化大大丰富了球队中路的打法,前锋线与前卫线有了更多联系,而不是一味传中争顶。
影锋和四名中场可以形成多种变化不同的三角。
以至于通过地面的中路渗透有了很多灵活多变,但仍以边路打法为主,现在的曼联就是这种打法,鲁尼活动范围很大,起到了很好的策应作用。
442变种2—中场梯形站位及设置两名后腰,更稳固于防守。
一般两名后腰一个保护,一个组织衔接。
此阵型对中场的控制不足,一般是弱队面对强队时采用的防守反击阵形,后场得球,边前卫迅速拉开,通过长传发动反击。
足球战术详解足球战术详解一卫九锋式阵型:当时的足球规则规定了本方任何队员只要在球的前面就是越位。
因此,在比赛中控球队员先将球向前踢或向前带,后面的队员再冲上去,囿于规则的规定和技术水平低下,只设一个后卫防守即可抵挡九个前锋的进攻。
三卫七锋式阵型: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个后卫的防守难以阻挡九个前锋的攻击,为了加强防守,在英国出现了三卫七锋式阵型四卫六锋式阵型:1866年,越位规则发生变化,规定进攻队员与对方端线之间,对方队员不足三人为越位。
这一变化,使无球队员可以跑到球的前面去而有利于进攻,促进了传递配合,进球增多,这样就暴露了三卫七锋式弱点。
于是,1870年由苏格兰人创造了四卫六锋式阵型。
塔式阵型:英国人根据3个后位难以防守进攻的情况,在1884年创造了塔式阵型,它体现了攻守力量基本平衡。
因而留存世界足坛长达40余年,对足球运动的发展曾起到积极作用。
“WM”式阵型:1925年,国际足联修改了越位规则,将进攻队员与对方端线之间对方队员不足三人改为不足二人时为越位,虽只改动了一个字,但对攻方极为有利,时球变得容易了,从而也丰富了战术内容。
为了解决攻强守弱的矛盾,英国人契甫曼于1930年首创了“WM”式阵型,这是在塔式阵型基础上的产物,也是一个攻守平衡阵式,使英国队称雄世界足坛二十多年。
该阵型在进攻中采用中锋从中央突破,两边锋从边路突破沉底传中,防守时两个前卫防守对方两个内锋,三个后卫基本上采用盯人防守对方三个前锋。
四前锋式阵型:由于“W”的三前锋很容易被“M”的三后卫盯死,匈牙利人在五十年代初期向“WM”式阵型挑战,创造性的运用了四前锋制的阵型.从1950年四年间创造29场重大国际比赛边疆不败的优异成绩,包括1952年获奥运会冠军。
1953年在英国伦敦以6:3的悬殊比分大胜英国皇家队,从而打破了英国队在本土保持90年不败的纪录。
1954年,英国人带着“雪耻”的决心回访布达佩斯,匈队再以7:1大胜,从此四前锋制风磨全球。
抢圈,作为一项基本训练游戏,在足球场上散发着其历久弥新的魅力。
它对球员的考验是全方位的,脚法,意识,预判,停球都在其中。
最基本的抢圈几个人啊?嗯,大家都知道,3个人才能有一个“圈”嘛!如下图:图1三个人一圈中间几个人抢呢?显然只能有一个人。
如果有两个人抢,那么这两个人只要如下图就能必定抢到球:图2因此一抢三的抢圈十分考验中间这一个抢球者的预判能力。
他必须在传球者出球后迅速跑向接球者,压缩接球者再次出球的角度,然后预判,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往一个方向扑抢。
如下图:图3这一段总而言之就是一抢三有得抢,二抢三没得抢。
那么引申一下,中间两个人抢球,得多少人倒脚才有的抢呢?答案是4个。
如下图:图4相当于两个一抢三拼起来的情况。
当然出球角度变小了,一抢三为60度/1人。
二抢四平均为正四边形的90度/2人=45度/1人。
根据上面的引申,三抢四同样没得抢,三抢四,抢球的三个人只要沿着三个接球者和持球者的连线扑向持球者,一定抢得到球。
三抢五有得抢,但传球者出球角度就更小了,平均为正五边形的108度/3人=36度/1人。
抢圈游戏如何用到比赛中呢?我们都知道,在实力相当的两支球队中,谁被动开大脚多,一般谁输球概率就大。
相反,谁中场球员能拿得住球,避开对方前场球员的逼抢,直接面对对方后防线,谁的机会就多,射门次数就多,破门概率就大。
亚冠恒大客场打浦和的比赛就能说明问题。
虽然裁判有些爱判莫须有的点球,虽然浦和踢得脏,虽然浦和的个人能力确实不及恒大,但仅仅射门次数3倍于恒大这一项数据就已经说明问题。
人家个人的射门命中率只要超过你的三分之一就足以打败你。
如果说前场穿插跑动更多靠的是球员的灵性和创造力的话,那么中后场的倒脚控制更多靠的则是球员的大局观和对全局的感知能力。
如果前场讲究的是“出其不意”,那么后场讲究的,则是“四平八稳”(但这种稳是动态的稳,不是静态的)。
因此抢圈是更适合用于后场推进时候的。
尤其是后卫把球输送到中场球员脚下的时候。
八人制足球比赛常用阵型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八人制常用的阵型,分别是:最基本的2-2-3阵型,1-1-2-3攻防兼备型,3-1-3防守型,2-1-4进攻型和1-2-4激进型。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2-2-3阵型开始讲起,这是很多球队最常用的阵型。
首先是守门员,这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讲阵型的时候总是把他排除在外,因为他的位置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就在门前。
再讲阵型的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后往前说,所以在2-2-3阵型中,首先是两个后卫,然后是两个中场,最前面是三个前锋,这样就形成了2-2-3的站位。
位置分配好了,那么他们各自的责任区域是怎样的呢?在这儿停留几秒钟让大家思考一下,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下面将逐一给大家讲解,首先从左后卫开始,他的责任区域在场地的左侧,稍微越过右侧一点,仅几码的距离,不会完全跑到右侧协防。
如果他完全跑到右侧协防,那么左边必然空虚,此时如果对手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要站住自己的位置。
同样的,右后卫的责任区域在右侧,如图所示,他也不必要完全跑到左路去协防,那样只能适得其反。
很多年轻的球员喜欢扎堆跟着球跑,球到哪人就到哪,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让他们站住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这样防守才不会乱,进攻时也能更好地抓住机会。
左中场的责任区域在场地左侧,几乎覆盖了左侧防守和进攻的所有区域,因此这个位置对体能的要求非常高,因为他需要来回跑动。
当然,如果我们的攻击线非常强大的话,就会把对手压制在半场,这样左中场就不用来回跑动了,同样地左中场也不用完全跑到右路参与进攻或者防守。
右中场的责任区域在球场右侧,既参与防守也参与进攻,也不用完全跑到左路和左中场的位置重叠。
接下来是左边锋,他的主要任务是进攻,责任区域在左前场,他不用回撤太深参与防守,因为当我方后卫大脚解围的时候,如果我们前场没人,我们就不能拿下这个点,既不能快速发动反击,又没有完全解除危机,所以他要站住前场有利于进攻的位置。
理论上讲前锋可以出现在前场的任何位置,主要在中路,有时也可去左路或者右路接应。
足球场上战术汇总解说足球场上战术【常规阵形】4-4-2,由4名后卫4名中场2名前锋组成.由于使用了4名后卫这种阵形在中场的配置上很多变,包括:2边前卫+2后腰、2边前卫+2中前卫、2边前卫+1前腰+1后腰即4-3-1-2阵形、4中前卫等。
4-5-1,由4名后卫5名中场1名前锋组成。
4-3-3,是一种倾向于进攻的阵形。
由4名后卫3名中场3前锋组成。
3名前锋使得球队进攻力大幅提升,但是中场的控制相对较弱。
其中,3名前锋与3名中场配置决定了球队的进攻倾向。
常见的1中锋2边锋+2后腰1前腰的阵形较倾向于从边路进攻前腰往往也可向边路运动。
也有较少见的3中锋强打中路的阵形。
4-2-3-1,这个阵型其实就是由4-5-1阵型演变而来,这阵型最大的变革在于祭出双后腰,这能增强球队的防守。
此外,在进攻上,这套阵型存在很大的变化。
如三名负责进攻的前卫,可以平行站位,也能够与前锋形成菱形。
足球场上战术【比赛战术】弧线球,足球运动技术名词。
指使球呈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
足球在运行中,由于强烈旋转,使两侧的空气产生压强差而形成。
由于球呈弧线形运行,故俗称“香蕉球”。
踢弧线球时,脚击球的部位应偏离球的重心。
常用于绕过位于传球路线中间的防守队员,或射门中迷惑守门员,使之产生错误判断。
罚直接任意球时,用弧线球射门已是得分的一种重要方法。
鱼跃扑球,足球技术名词。
守门员的一种难度较高的扑球技术。
以与球同侧的一脚用力蹬地,异侧腿屈膝提摆,使身体跃出腾空扑球。
因是腾身侧面跃出,增大了控制的范围,故能扑出用其他动作难以扑到的球。
全攻全守,荷兰足球的代表,足球运动战术之一。
一个队除守门员之外的10名队员都在进攻和防守的职责,称为“全攻全守”。
根据比赛中攻与守的需要,每个队员都可到任何一个位置上发挥这一位置队员的作用。
这一战术打破了阵式对队员的束缚,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队员的积极性的才能。
同时,对队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浅谈五人制足球阵型与战术...之阿布丰王创作编者的话:五人制足球,我们通常称之为“小场足球”,由于受参加地以及踢球人数的影响,年夜场足球一般属于步队之间的较量,对野球快乐喜爱者或者普通的足球快乐喜爱者,往往会更钟情于小场足球…编者刚经历过一次高级另外五人制足球联赛,在失望之余,也学到许多工具,更发现自己与专业体育生甚至职业球员的差距,所以特发此贴与年夜家分享自己在训练到角逐结束这段期间的心得与收获,望轻喷…规则简介打角逐就是打规则,请记住规则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介绍一下五人制的规则,究竟编者的重点不在这里,所以只能简单介绍了:五人制足球需要一名门将和四名球员组成.他和十一人足球的根本区别在于: 1.球场长度最短38米,最长42米,宽度最短18米,最长22米(一般采纳40*20规格)2.它除有一个罚球点(也就是所谓的点球)还有一个第二罚球点; 3.在角逐进行过程中,替补队员可以从换人区进行换人,无需要终止角逐; 4.替换下场的队员可以重新回到角逐场地; 5.门球由守门员用手发,直接进门无效; 6.界外球必需将球放在线上,而且必需用脚发; 7.发球从球放在地上开始计时,必需在四秒内发出,如果越时则由对方发球; 8.角逐用球圆周不短于62厘米,不长于64厘米; 9.裁判组成为一个评判员,一个第二评判员,一个第三评判员,一个计时员; 10.评判员有权对第二评判员,第三评判员和计时员进行惩罚,直至取消本场角逐执法资格; 11.对可判为直接任意球的判罚需要计次,从第六次犯规开始,在第二点球点发点球; (分上下半场)12.上下半场的时间为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其它的规则和十一人制相同…中国五人制足球国际级裁判李志忠,自己介入的联赛就是由他担负裁判长,也算见过高水平的裁判了吧...楼主在这里简单添加几点,这里应值得注意的是:1.发球时,评判员会年夜声读秒示意,读秒的前提是评判员认为你已经获得球权,能很好地发出皮球.2.对犯规,五人制比十一人制吹的严格,只要举措够年夜或者裁判认为比力危险的举措一般城市吹罚.3.遇到红牌罚下的情况,人数少的一方两分钟后方能补上一名球员,被罚下的球员本场角逐不得重新上场..(遭遇红牌的情况受场上比分与场上人数相关,这里说的两分钟后上场是指双方比分不变的情况下,还有几种情况就纷歧一说明了,有意了解者请通知楼主)4.五人制傍边有关于回传球的判罚,即守门员发出球门球后,皮球未超越本方半场且未触及对方球员情况下回传守门员,将在守门员接球点判罚间接任意球.5.角逐时间采纳净赛时间,即球出界、暂停、伤停不计入角逐时间范围.6.由于角逐的主办方分歧,判罚标准与规则可能有收支,年夜体上角逐会本着以上基础进行判罚.战术简析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只能拿最简单的战术进行解析.虽然简单,但就我们目前水平而言,在角逐中想要很好地执行还是有不小的难度,起码楼主在介入角逐、观看角逐的时候,除那只职业化的冠军步队能做出来之外,许多足球专业生上场之后也懵懵懂懂手足无措…楼主可以向各位吧友保证,了解过后再去踢野球,你会成为年夜家眼中的好球友(固然这是对技术其实不突出或者初学者而言)这里只简析2-2、1-2-1、3-1这三种罕见的站位阵型首先,年夜家跑位的时候要记住,争内线非外线,这点很重要!就是将防守队员压在你身后,这样能确保你所处位置有优先取得球权的机会.其次,有一个最简单的跑位年夜家要明白:套边(场地小,也算套边吧)!上图红色为球路,橙色为射门,分歧颜色代表分歧球员的跑动路径,以下的图片相同...这个跑位是接以上三种阵型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方法…位置:五人制足球中没有明确的位置分配,只有偏重点.角逐傍边,场上队员随时要做好进攻与防守的准备,用一个词语形容,就叫全攻全守…可是往往教练会根据球员特点进行战术安插,例如防守能力较强的球员往往会通过倒球让其尽量留在本方半场,具体通过什么方式这就是教练的战术问题,所以,只需要记住,五人制傍边除守门员,其他球员都没有固定的位置就足够了…在此之前,我们无妨将球场划分为9个区段,这会让你更加了解自己所处的区域以及职责.首先要说明一下,下图四名球员楼主用ABCD进行编号,具体:红色为球员的传球路线或可能的传球路径A皮耶罗,跑动路线金属黄;B贝克汉姆,跑动路线为橙色C亨利,跑动路线为蓝色;D罗纳尔多,跑动路线为自然绿2-2阵型2-2是最基础的五人制阵型,据楼主观察,低水平的步队一般不会用,高水平的步队也不会使用.且听我一讲:站位固定之后顺序为ABCD,理论上,每名球员得球之后有三个传球路线(不考虑回传守门员,容易判间接),可是当有防守队员的时候,其实a-c这条路是很难买通的,距离长,还要穿透数层防线,基本作废…所以一般来说,2-2傍边队员的交叉的基本跑位如下: A接球后有两条路线传球,a-b,a-d (路径的事理是一样的,以a-b为例) a-b后,A往5号区域加速运动,请注意这里的加速运动,这里加速的目的有3个:1.更快地接应B 的传球;2.将你身边或者在其他处所的防守球员吸引到5号区;3.离开你所在区域为D腾出空间此时不难发现,B的传球路线也是3条,但3条路径都是可行的,因为A迅速占领5号战略要地将传球路径缩短. 当遇到对方关门及时,或者5号区域的队员被防守方顶住时,这时候就要求A从5号区域及时撤出,把防守队员再次带走,清空5号区域. 此时A的跑动路径也有两条,一条是A往D原来所在区域移动,再次形成2-2站位,此时顺序为DBCA;如此循环下去的话,4名球员所走路径皆为等腰三角形.另一条是A占领C所在位置,C往D原来所在区域移动,也形成2-2站位,此时顺序为DBAC…在这里,楼主建议的是走前一条路径,为什么呢?各位吧友可以自己拿棋子试着走一下这种状况,就是后场的两名球员寻找不到机会往中场传球的时候,只能互相传球,依照路线跑位,看看会发生什么…谜底是C在不竭地做往返运动,其他三名队员跑动的路径为年夜的直角三角形!固然通过角逐可以知道,这样的效果很不错,可是体力消耗得要比第一条路径年夜...做到这里,2-2的跑位基本完成,这是一种最基础的跑位方式,不竭地通过倒球,利用你跟防守队员移动速度分歧所发生的时间差拉出空挡,寻找机会…开头的时候,楼主之所以会说低水平的步队一般不会用,是因为水平低得球员处置球不稳定,2-2站位时,两名后场球员倒球的时候如果被人截断,那就将直接面对守门员,很危险!而高水平的球员已经将这种最基本的战术打得很熟练了,他们会选择更多的延伸战术,所以能看见有2-2的影子,却不是用这种基础的战术…。
足球比赛阵型打法及攻、防优缺点足球比赛阵型是战术布置的核心,不同的阵型有其特定的攻防特点和优缺点。
1. 4-4-2 阵型-攻击优势:两名前锋能提供稳定的攻击火力,中场四人可以控制中场区域,通过边前卫支持进攻和防守。
-防守优势:中场人数较多,能够更好地覆盖中路和边路,有利于快速转换攻守。
-缺点:对中场球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和技术以维持攻守平衡;双前锋可能在对方严密防守下难以创造足够空间。
2. 4-3-3 阵型-攻击优势:三名前锋形成多点进攻,两个边锋可利用速度突破并传中,中锋作为支点策应或抢点射门,进攻层次丰富且灵活。
-防守优势:三名中场可根据情况调整为偏重防守、均衡或进攻,后卫线与前场的距离相对紧凑,便于迅速回撤防守。
-缺点:如果中场没有足够的控制力,可能会被对手抓住空当打反击;同时边后卫插上助攻后,身后空档容易暴露。
3. 4-2-3-1 阵型-攻击优势:一名影子前锋或前腰在单前锋身后提供支援,三名攻击型中场灵活变换位置,具有较好的渗透能力和组织能力。
-防守优势:双后腰可以稳固中场,减轻后卫压力,并能在丢球后快速进行拦截与反抢。
-缺点:过于依赖核心前腰或组织者的发挥,一旦被限制则整个进攻体系可能受阻;单前锋在对方密集防守下可能孤立无援。
4. 5-3-2 或3-5-2 阵型-攻击优势:翼卫的上下跑动可以增加宽度,两名前锋配合以及中场人数优势有助于压制对手,实现快速攻防转换。
-防守优势:五后卫或三中卫系统可有效增强防线稳定性,尤其对抗高空球和两侧突破时较为稳健。
-缺点:对翼卫的往返奔跑能力要求极高,一旦边路被突破,中路防守压力剧增;若中场三人无法有效控制节奏,容易陷入被动。
5. 3-4-3 阵型-攻击优势:三个前锋和两个攻击型边翼卫提供广阔进攻宽度,利于利用场地空间,进攻手段多样。
-防守优势:三中卫配置在现代足球中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应对高位逼抢,同时允许部分队员大胆压上参与进攻。
-缺点:中路防守及对翼卫的位置感要求高,一旦被对手破解中路或者快速反击,可能足球比赛阵型是战术布置的核心,不同的阵型有其特定的攻防特点和优缺点1. 4-4-2 阵型-攻击优势:两名前锋能提供稳定的攻击火力,中场四人可以控制中场区域,通过边前卫支持进攻和防守。
足球场上基本站位阵型图足球场上基本站位阵型图足球运动的核心是攻守平衡的问题,攻守平衡问题的关键是当本方丢球瞬间与本方得球瞬间本方队员的攻防位置是否保持良好的平衡。
比赛人员是固定的:而阵型是变化着的,让阵型服务于战术,比赛位置比阵型更重要。
这说明在前场进行防守反击时最有效的。
虽然在实际比赛中,运动员很难在前场将球抢下来。
但是,这种现象提示我们两个注意的问题:1、无论是本方队员在自己的后场拿球,还是让对手在本方后场控球,这两种情况都非常危险。
2、在中场对方队员控球时,本方如果做好两件事,则对手很难将球打到己方防守队员的身后:第一要对对方控球队员进行逼抢,迫使其向回或横向传球:第二要形成紧凑的队形。
四四二阵型的进攻战术这一成功的战术配合要有三个基本的跑动,即:远端队友的反身插入对方防守空当的肋部,近端队友的吸引接应,还有要另一名前卫靠过来进行接应。
3-5-2阵型属于攻击阵型,中前场人员密集,后卫人少,这要求后卫能力必须十分全面,且能力突出.4-4-2是足球的一种阵型,采用的是四个后卫、四个中场和两个前锋的打法。
两个边后卫加一个拖后与盯人清道夫作为后防;采用双后腰或单后腰配以两个或三个中场,再加两个前锋的打法4-3-3阵型是现代足球中非常常用的阵型,很多教练都非常喜欢这个阵型。
这个阵型最具特色的位置就是两个边锋,球队进攻的犀利程度直接取决于两个边锋表现的好坏,而在中场位置,通常来说教练有三种使用方法,一种是一个后腰配搭两个中前卫,这种配置倾向于进攻;第二种是两个后腰配搭一个前腰,这种配置更追求攻守平衡;第三种是三名后腰,这种配置就倾向于防守了。
5-3-2这种阵型安排5名球员在后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防守反击打法,常用于实力弱于对手时。
该阵型反击时的攻击点在于两名前锋和及时插上的边前卫或边后卫,因此可知,前场中路和边路是该阵型快速反击的重点区域。
短传渗透、后排插上、长传冲吊破边路防守长传冲吊、边锋战术、标准进攻破区域联防边锋战术、两翼齐飞、防守反击破盯人联防后排插上、全攻全守、标准进攻破快速回防防守反击、两翼齐飞、短传渗透破全场紧逼两翼齐飞、短传渗透、防守反击破逐步回撤标准进攻、全攻全守、边锋战术破囤积后场全攻全守、后排插上、长传冲吊破正常防守边路防守、区域联防、囤积后场克两翼齐飞区域联防、盯人联防、快速回防克短传渗透盯人联防、全场紧逼、逐步回撤克长传冲吊快速回防、囤积后场、正常防守克防守反击全场紧逼、区域联防、盯人联防克全攻全守正常防守、边路防守、快速回防克边锋战术囤积后场、全场紧逼、逐步回撤克后排插上逐步回撤、边路防守、正常防守克标准进攻球队阵型1. 442A 中场平行站位,讲究阵形整体,中场防御缺少层次保护,全场紧逼;全场紧逼阵型,要求各个位置上的球员都能攻防兼备,独当一面;2. 442B 中场菱形站位进攻靠前腰策动,主要打边路,属于均衡型阵型,但是中路防守偏弱;3. 442C 中场梯形站位,加强中路,边路防守较弱,前锋交叉换位;中路进攻能力强,防守能力也强;但是边后卫不敢贸然插上,前方也没有保护;所以边路的防守和进攻稍弱;4. 433A 加强前场攻击,中场参与进攻弱,长传冲吊;中路防守强,进攻主要靠三个前锋,适合打边锋战术;5. 433B单后腰,加强前场攻击中路防守弱,中路突破;进攻型阵型,中路防守弱;适合打长传冲吊;需要前场球员有一定的头球能力;6. 433C双后腰,加强前场攻击中场参与进攻,快速回防;中路防守强,边路防守弱,中场参与进攻,防守反击;7. 451A双后腰,中场防御加强,前场攻击稍弱,短传配合反击;防御力超强,但是影响了进攻能力,主要靠防守反击和短传配合9. 352A双后腰,中场防御加强,前场攻击稍弱,短传配合反击;全攻全守阵型,边路防守弱,容易被人偷袭边路;10. 352B三后腰,强中后场,前场攻击弱,短传配合反击;中场防守强,进攻给予前锋比较,边路防守弱,过于依靠前锋个人能力;11. 343A中场平行站位,讲究阵形整体,中场防御缺少层次保护,全场紧逼;全场紧逼阵型,要求中场各个位置上的球员都能攻防兼备,独当一面,整体配合;12. 343B 中场菱形站位,加强两边,前场,中路防守较弱,两翼齐飞;边路进攻强,防守较弱,边路缺乏保护;13. 343C中场梯形站位,加强中路,前场,边路防守较弱,中路突破;中路防守层次保护,前场边路较弱,采取中路进攻方式;14. 343D ,343B阵型变形,讲究中场插上进攻,区域防守为主;加强边路防守,防守富有层次;15. 361 中场助攻,攻击力低,铁桶防守;前锋拿球能力要强,攻击力弱,属于铁桶式防守打法;16. 532A 边后卫插上助攻,中场中路防守弱,两翼齐飞,左路,右路;边后卫发挥进攻的作用,主要还是要看中路球员的能力;17. 532B 边后卫插上助攻,中场助攻弱,两翼齐飞,左路,右路;进攻能力弱,防守属于囤积后场式,边后卫发挥进攻作用,要求前腰有拿球做球能力;18. 532C 同532B,边后卫插上助攻;加强了中场区域的拼抢,防守属于囤积后场式防守;19. 541A中场菱形站位,边后卫插上助攻,中路防守较弱,两翼齐飞,左路,右路;边路球员的能力决定了这个阵型的成功与否,中路防守弱,边路防守强;20. 541B中场梯形站位,中后场防御加强,攻击稍弱,短传配合反击;反击阵型,囤积后场的占位决定了中后场防守能力强,但是进攻弱;21. 541C中场平行站位,讲究阵形整体,中场防御缺少层次保护,全场紧逼;讲究阵形整体,中场防御缺少层次保护,全场紧逼;。
简单来说,一支足球队的上场队员一般有如下位置:1.前锋2.中场3.后卫4.守门员每队上场人数为11人,除去守门员,剩下的10人为场上跑动比赛的主要人物。
现在的打法阵形一般有如下几种:442,433,451,4411,352,361,541,532,的配置。
还有一些喜欢出奇招怪招的教练偶然会布出一些怪阵,比较少见。
一般来说,关於阵形给人的印象是有一些特点的,比如442(就是4后卫4中场2前锋)给人的印象是攻守平衡型,是现在最常见的阵形之一。
433(4后卫3中场3前锋)则是着重攻击型,在某些需要争取净胜球的比赛中,强队排出这个阵型的意思就很明显---本队准备强攻抢分。
在落后情况下,一些本来处於劣势的球队迫不得已也有由其他阵型变阵为433进行反扑的。
532( 5后卫3中场2前锋)这个阵就算是外行也可以看出教练对防守的重视,一般被视为防守型的阵形,当然,也有边后卫助攻一说,就是这个5当中的两个边后卫会在进攻时充当边锋的作用,插上前方攻击对方)其他的阵形不在一一罗嗦了,相信到你熟悉上面这几个的时候自己都能明白其他的了.位置的讲解如下:站位基本就是按照以上站法,前锋在最前面,直接对对方球门形成威胁。
现代足球中,前锋又细分为好多类型,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前锋:1.中锋。
一般站位在对方球门前最危险的地带,如小禁区周围等等。
(此类前锋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来说,一般特点是身体好身材高力量强,能对对方的后卫形成明显的压力,是球队的攻击力重点,当然现在也有主要任务为牵制对方后卫的中锋,但是那并非真正的中锋特点了。
)2.边锋。
顾名思义,相对于中锋,边锋的攻击重点在球场的左右两个边线活动,策应中锋,互相配合以取得进球。
(此类前锋的特点一般来说,都有自己的某方面的特长,比如速度快,或者突破和过人能力强,又或者传中球落点准确等等。
)3.假前锋。
又称为影子前锋或者9号半。
所谓的影子前锋,就是实际上登场时,他所処位置其实并非前锋,但是实际上却总是寻找机会做前锋的工作:对敌方施以最后一击:射门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