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8
蒙牛供应链管理改善方案调查时间: 2009年6月14日星期日调查地点:淮安市青浦区解放路蒙牛公司淮安经销点调查商品:蒙牛牛奶调查方式:访谈及网上查询调查对象:蒙牛公司蒙牛牛奶引言:为了了解供应链相关知识,使得我组对供应链管理有更高的层次的综合能力训练,并使我组真正的用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研究和解决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实际问题。
本组成员于2009年6月12日通过对蒙牛公司经销商调研及从网上查询得到蒙牛公司供应链相关知识,经过我组认真分析、研究,对蒙牛公司供应链所具有的优势及缺陷给出了详尽的分析,并且给出了我组总结出的解决方案。
蒙牛公司简介:蒙牛公司成立于1999年初,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拥有总资产超过80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蒙牛供应链运作管理模式:蒙牛早早地发力于从原料奶、生产、仓库到分销商的供应链系统,从而能够高效地为市场提供产品。
1999年成立的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伊始,采用“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策略迅速开创局面,并以举国瞩目的“蒙牛速度”走完“品牌最后一公里”。
蒙牛早早地发力于从原料奶、生产、仓库到分销商的供应链系统,从而能够高效地为市场提供产品。
蒙牛集团主要采取了四种供应链管理模式:1、扩张式奶源管理 2、全程式库存管理 3、多样化配送网络管理 4、有所侧重的投资物流基础设施蒙牛四种供应链管理模式所具备的优势:▲蒙牛奶源供应模式有三种,“公司+农户”传统模式、“公司+规模牧场”探索模式、“公司+OEM供应商”创新模式。
蒙牛通过控制奶站而间接控制了整个奶源。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的500多个奶站都是由民间资本投资完成的,蒙牛通过与奶农签订奶源订单合同,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经济共同体。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目录1 绪论 (1)2 相关基础理论 (1)2.1 供应链管理的涵 (1)2.2 供应链管理的涉及的领域 (1)2.3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2)2.4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3)3 蒙牛乳业供应链管理实证分析 (4)3.1 蒙牛乳业简介 (4)3.2 蒙牛供应链运作模式 (4)3.2.1 扩式奶源管理 (4)3.2.2 立体库管理库存 (5)3.2.3 多样化配送网络管理 (5)3.2.4 有所侧重式投资物流基础设施 (6)3.3 实施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6)3.3.1 与节点企业合作关系松散 (6)3.3.2 信息化水平低 (7)3.3.3 配送运输体系问题 (7)3.3.4 物流问题 (7)3.3.5 质量管理问题 (7)3.4 供应链管理问题中的解决案 (7)3.4.1 与节点企业建立合作联盟 (7)3.4.2 建立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系统 (8)3.4.3 与一些大的物流公司或运输集团进行合作 (8)3.4.4 完善冷链物流管理 (9)3.4.5 格管理乳品质量安全 (9)4 蒙牛模式对国企业的启示 (9)4.1 构建合理的供应链模式 (9)4.2 企业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 (9)4.3 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 (9)结论 (11)致 (12)参考文献 (13)1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我国乳品行业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由一个“弱质产业”发展成为“产业”,中国也由一个“贫奶”跻身进入了仅次于美国、印度的世界乳业大国行列。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竞争焦点向供应链竞争转移,我国的乳品行业需要通过供应链管理来提升竞争优势。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实施供应链管理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介绍供应链管理理论入手,概括我国乳品行业供应链现状,分析我国乳品行业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试分析一下特仑苏的产品层次特仑苏的产品层次包括五个方面:产品的核心层次,产品的基础层次,产品的期望层次,产品的附加层次,产品的潜在层次。
特仑苏的核心层次是:蒙牛通过自主研发,把OMP这种活性蛋白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然后在特仑苏这一款牛奶中把这种蛋白质的量增大,利于骨骼吸收,特仑苏突出的高蛋白可以更好地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及水分的分布,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尤,其是年幼的孩子。
它定位于追求高品质精致生活的人群,希望能够给这些人带来天然健康的生活体验。
特仑苏的基础层次是:它的包装独具匠心,独特的250毫升细长包装,有别于传统的包装,具有小资情调,以创新的形象吸引着消费者;特仑苏”在蒙语中是“金牌牛奶”之意,以蒙语命名品牌给广大消费者一种神秘感。
品牌致力与“金牌牛奶,特仑苏人生”在品牌方面,“特品牌主张,强调它“青春,时尚”的高贵形象,塑造“特仑苏”所代表的品质人生:进取、坚持、个性,高贵的享受,是特仑苏成就高品质和高品位的生活象征。
它的广告语它将自己定位在高端市场,独特包装,定价烘托出特仑苏产品的与众不同的“气质”。
特仑苏的期望层次是:由于国内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正在由消费生存型向着享受发展型转变,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渐渐的成为主流的消费事态。
蒙牛特仑苏诉求对象是具有高品质独特气质高品位的,年龄在10-40岁之间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
在布局消费资本的孩子群中,父母扮演了消费者中的购买者的角色。
因为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也越来越重视,希望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并有所作为,而特仑苏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能吸引顾客的青睐,这就是消费者的特殊情感诉求。
特仑苏的附加层次是:金牌牛奶特仑苏将可持续发展的触角延伸至文化与艺术的推广中,特仑苏OMP牛奶携手北京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广播DMB,共同发起“用科技改变生活”大型征集活动,特仑苏网站上提供“金牌营养师栏目”介绍产品情况和专家意见以指导消费者如何摄取每日必须的营养,同时携手天才钢琴家郎朗,连续四年举办特仑苏城市音乐会,带消费者走进古典音乐这种无电的高雅艺术。
经管世界1 研究背景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乳制品作为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其质量的安全至关重要。
乳制品比较特殊,产业链长,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和农牧业、食品加工业、物流业等关系密切,这些环节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所以应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全面的对乳制品行业参与的主体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基于此,本文选择《内蒙古乳制品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以蒙牛集团为例》一题,力求通过在内蒙古地区乳制品行业中对 该行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分析,完善内蒙古地区乳制品行业发展之路,并能够对我国乳制品供应链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2 内蒙古乳制品的发展现状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乳业大省,被称为世界奶牛带,有适宜玉米生长的温凉气候,区位优势明显 ,生产的牛奶口感好,品质优良。
内蒙古地区是天然草场,总面积可达13亿亩,可以利用的草场面积为10.3亿亩。
内蒙古地区还拥有充足的饲料来源,很适合奶牛生长,有利于开发营养卫生而且无公害的奶制品。
内蒙古为西部地区,国家给予大力扶持,在依托国家扶持的同时,内蒙古自治区自身也进行着发展,乳制品行业备受重视,成为内蒙古地区的主打产业。
该产业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的养殖业和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内蒙古地区的乳制品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限制因素:(1)饲料管理技术落后,企业和奶农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充分,限制了奶业的发展。
(2)由于缺乏战略眼光,乳制品加工企业未能与养牛户有好的利益联盟。
加工企业全权负责原料奶价格,养牛户没有议价能力,自身利益没有保障。
(3)由于网络化程度较低,企业间联系不紧密,没能形成一个专业化分工细致的地方生产系统。
当前,在蒙牛集团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内蒙古地区的乳制品行业已经形成了多条供应链,但这些供应链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3 内蒙古乳制品供应链管理分析(一)、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意义1、供应链管理较为具体全面,不仅考虑了产品形成全程的每一环节,同时也对将每一环节的参与方纳入考虑范围。
蒙牛的供应链管理(一)引言概述:蒙牛作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供应链网络。
蒙牛致力于优化供应链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通过概述蒙牛的供应链管理的五个关键要点,包括供应商管理、生产计划、物流管理、库存控制和质量管理,并提供每个要点下的具体细分内容。
供应商管理:1.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包括对供应商能力和质量的评估,以确保供应链的高质量。
3. 与供应商共享需求和预测信息,以提前预测并解决供应链中的潜在问题。
4. 确保供应商符合法规和标准,以避免潜在的法律和合规风险。
5. 积极与供应商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供应链的创新和发展。
生产计划:1. 基于需求预测和市场变化的实时数据,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 确保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3. 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4. 与供应商和销售团队密切合作,确保准时交付产品。
5. 通过技术创新和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物流管理:1. 设计和优化物流网络,包括仓储和运输,以实现最佳的物流效率。
2. 建立合理的运输计划,包括路线规划、运输方式选择和运输成本控制。
3. 实施合理的仓储管理策略,包括货物分拣、库存管理和库存周转率的优化。
4. 利用信息技术和物流系统,实现物流过程的可视化和追踪。
5. 与物流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库存控制:1. 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防止库存损失和误差。
2. 通过合理的库存计划和预测,控制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
3. 优化库存周转率,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 实施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包括先进的计划系统和库存监控系统。
5.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分析,及时调整库存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质量管理: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产品质量标准和流程控制。
2. 进行质量监控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供应链案例分析目录摘要1 引言2 正文3 结语参考文献致谢蒙牛供应链分析雷功钦国际教育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摘要:随处可见的“每一天,为明天”的蒙牛广告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蒙牛的产品,蒙牛集团的业务在近几年迅速增长,但同时也让原有的信息化系统不堪重负。
根据自己企业管理的情况来摸索,参考世界级优秀企业的业务管理模式和流程设计,研究、借鉴、融合、吸收,让业务流程更简单,这是信息化的本质。
关键词:供应链;蒙牛;信息化管理;企业Mengniu Supply Chain AnalysisAbstract:Everywhere, "every day, for tomorrow," the Mengniu ads to more andmore people chose to Mengniu's products, Mengniu Group, the rapid growth of business in recent years, but also to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system overwhelmed. Enterprise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ituation to explore, excellent reference for world-class enterprise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process design, research, reference, fusion, absorption, so that business processes more simple, this is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Key words:supply chain; Mengniu;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terprise引言:蒙牛公司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拥有总资产超过80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吨。
金蝶软件ERP蒙牛集团案例金蝶软件ERP蒙牛集团案例用户简介:蒙牛集团成立于1999年7月,在短短数年时间内,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其中,UHT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
2004年,蒙牛销售收入达到72亿多元,年收奶量150万吨,发放奶款约30亿元,成为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第一龙头”。
2004年6月,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05年,蒙牛已经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80多万头,产业链条辐射几百万农牧民。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0多座生产基地。
市场覆盖全国,直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乳业牛奶出口最大的企业。
管理困惑:★信息不畅成为集团决策层在高速发展资中面临的主要管理挑战★成本控制、市场预测、客户管理、风险规避等没有客观数据支撑★企业的战略管理、系统管理、权变管理等问题需要信息化支撑★配合国际化策略,各生产性分子公司的财务信息急需整合金蝶K/3制造业解决方案:通过金蝶K/3,蒙牛集团总部和下属生产企业首先实施了总帐、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仓存管理及成本核算等功能模块,实现财务核算电算化。
其后,蒙牛进一步应用金蝶K/3的合并帐务、合并报表、结算中心、管理会计等系统,实现集团财务集中管理。
2006年开始,金蝶K/3在蒙牛开始实施供应链管理系统,重点是原奶收购管理和奶款结算管理。
根据蒙牛乳业管理上的行业特征,金蝶K/3通过金蝶BOS平台的灵活配置,仅一个月的就快速实现了行业插件设计开发,由蒙牛人自行设计、自主开发的费用报销系统、管理会计报表、原奶收购等系统在各事业本部成功运行,满足了行业化应用需求。
用户价值:★下属生产工厂实现以成本为核心的精细化核算★集团总部实现财务集中管理和分析★实现以源奶收购、配送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2004年,每个事业部的综合成本比上年均有降低;2003~2005年,连续三年集团复合增长率100%以上。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蒙牛乳业供应链运营策略调研与分析1目录1.概述 (2)1.1调研内容 (2)1.2调研方法 (2)1.2.1模型分析法 (2)1.2.2归纳法 (2)2.蒙牛乳业发展分析 (2)2.1蒙牛乳业发展概况 (2)2.2蒙牛乳业发展SWOT分析 (3)2.2.1蒙牛乳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3)2.2.2蒙牛乳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3)2.2.3蒙牛乳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4)2.2.4蒙牛乳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4)3.蒙牛乳业供应链分析 (4)3.1蒙牛乳业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战略模式 (4)3.2纵向供应链一体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3.2.1盲目热衷“万头牧场”式奶源基地建设 (5)3.2.2自动化立体仓储投资过大 (5)3.2.3对终端销售方的质量监管缺乏效率 (6)3.3蒙牛乳业纵向供应链问题解决方案 (6)3.3.1建立“互联网+乳业”的模式 (6)3.3.2完善冷链物流模式 (6)结论 (7)参考文献 (8)11.概述1.1调研内容本文总体根据供应链的相关理论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我国蒙牛乳业近几年的供应链发展趋势开展深入调研。
当今市场存有大量的国外品牌乳制品,国内乳业的生存压力加剧,国内乳业的供应链开始逐渐调整,将重心转移到供应链条的上游与下游,提高对于乳制品质量的要求。
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蒙牛乳业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蒙牛乳业供应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1.2调研方法1.2.1模型分析法运用SWOT分析法,对蒙牛乳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四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1.2.2归纳法通过对蒙牛乳业纵向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模式的分析以及运作过程中每种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而总结归纳出完善我国乳业供应链的一体化战略模式的改进政策建议。
2.蒙牛乳业发展分析2.1蒙牛乳业发展概况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在1999年8月建立,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一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它是中国领先的乳制品供应商,连续8年位列世界乳业20强,拥有集奶源建设、乳品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在2015年集约化牧场奶源达百分之百。
蒙牛乳业供应链管理流程综合分析报告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市场分析 (1)2。
供应链管理分析 (2)3.蒙牛供应链总体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问题与策略分析:. (3)5.赋予改进方案∶ (3)参考文献: (5)摘要: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属中外合资企业.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60多亿元,职工2。
9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330多万吨/年.到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相,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创业7年,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0.37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4.87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4。
56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和冰淇淋销量居全国首位;乳制品出口量全国第一。
关键词:市场分析流程设计优势问题与策略分析1。
市场分析1.1蒙牛的航天攻势是蒙牛牛奶向消费者传达蒙牛“高品质牛奶”的定位延续。
我们看蒙牛的广告不管事‘我从草原来’‘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还有‘蒙牛牛奶,强壮中国人’。
这些口号都告诉我们——蒙牛是一种高品质,高档次牛奶。
2003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宇航员杨利伟返回地球,中国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
与此同时,印有‘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标志的蒙牛牛奶全新上市,出现在全国各大超市以及卖场中。
案例三蒙牛乳业自动化立体仓库案例分析内蒙古蒙牛乳业泰安有限公司乳制品自动化立体仓库,是蒙牛乳业公司委托太原刚玉物流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第三座自动化立体仓库。
该库后端与泰安公司乳制品生产线相衔接,与出库区相联接,库内主要存放成品纯鲜奶和成品瓶酸奶。
库区面积8323平方米,货架最大高度21米,托盘尺寸1200×1000毫米,库内货位总数19632个。
其中,常温区货位数14964个;低温区货位46687年。
入库能力150盘/小时,出库能力300盘/小时。
出入库采用联机自动。
一、工艺流程及库区布置根据用户存储温度的不同要求,该库划分为常温和低温两个区域。
常温区保存鲜奶成品,低温区配置制冷设备,恒温4℃,存储瓶酸奶。
按照生产――存储――配送的工艺及奶制品的工艺要求,经方案模拟仿真优化,最终确定库区划分为入库区、储存区、托盘(外调)回流区、出库区、维修区和计算机管理控制室6个区域。
入库区由66台链式输送机、3台双工位高速梭车组成。
负责将生产线码垛区完成的整盘货物转入各入库口。
双工位穿梭车则负责生产线端输送机输出的货物向各巷道入库口的分配、转动及空托盘回送。
储存区包括高层货架和17台巷道堆垛机。
高层货架采用双托盘货位,完成货物的存储功能。
巷道堆垛机则按照指令完成从入库输送机到目标的取货、搬运、存货及从目标货位到出货输送机的取货、搬运、出货任务。
托盘(外调)回流区分别设在常温储存区和低温储存区内部,由12台出库口输送机、14台入库口输送机、巷道堆垛机和货架组成。
分别完成空托盘回收、存储、回送、外调货物入库、剩余产品,退库产品入库、回送等工作。
出库区设置在出库口外端,分为货物暂存区和装车区,由34台出库较输送机、叉车和运输车辆组成。
叉车司机通过电子看板、RF终端扫描来叉车完成装车作业,反馈发送信息。
维修区设在穿梭车轨道外一侧,在某台空梭车更换配件或处理故障时,其他穿梭车仍旧可以正常工作。
计算机控制室设在二楼,用于出入库登记、出入库高度、管理和联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