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压装曲线不良原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16 MB
- 文档页数:2
文章编号 :1002-7602(2003 05-0033-02轴承压装力曲线不合格的原因及处理孟庆江 , 邓立 , 范文明(北京铁路局秦皇岛车辆段 , 河北秦皇岛 066000中图分类号 :U 270. 331+. 2文献标识码 :B1问题的提出轴承是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运用过程中 , 承受着转向架、车体和货物的重量 , 且受力复杂。
轴承压装质量不高是列车发生热轴、切轴事故的原因之一 , 而轴承压装力又是直接影响滚动轴承压装质量的关键参数。
正确判断压装力的大小 , 保证轴承压装质量 , 对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微机的应用及轴承压装力曲线的建立解决了这一难题 , 可以通过微机计算、判断、打印出轴承压装力值和曲线来判断压装质量是否合格。
秦皇岛车辆段仅在 1998年 9月— 11月间压装的 276组轴承中 , 就有 65组轴承压装力曲线不合格 , 占压装总数的 23. 6%。
经全面剖析发现 , 微机对轴承压装力误判是造成压装力曲线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因此 , 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十分重要。
2所用压装机与轴承压装力曲线简介2. 1压装机秦皇岛车辆段在用轴承压装机为大连机车车辆厂收稿日期 :2002-08-21作者简介 :孟庆江 (1969- , 男 , 工程师。
1992年制造的 , 压力采集部分采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产品 , 其油缸为套筒结构 , 定位顶尖与压套为二级缸结构。
当轴承压装时 , 顶尖先伸出 , 将轮对定位 , 然后压套伸出 , 推动轴承进入轴颈。
压装过程中 , 顶尖油缸内的液压油是靠压装油缸的压力通过溢流阀返回油箱的 , 顶尖油缸内的压力保持溢流阀调定的压力。
2. 2轴承压装力曲线把轴承整个压装过程各个阶段压装力的数值用图形显示出来即为轴承压装力曲线 , 它用来对轴承压装质量进行最终控制。
轴承与轴颈的压装过程主要是前后 2列轴承、 2个密封座和 1个后挡串联压入的过程。
SDB80型地铁车辆轴箱轴承压装问题分析作者:李茂原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7期摘;要:对SDB80型地铁车辆轴箱轴承压装划伤问题、压装曲线跳吨进行分析,根据摩擦润滑、摩擦振动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轴箱轴承;压装;跳吨;划伤;分析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9.17.0951;引言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设计的SDB80型地铁车辆应用于多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车辆轴箱轴承采用压装的方式组装。
在车辆架、大修轴承检修退卸过程中,发现少数轴承、车轴存在划伤问题。
以往轴箱轴承的压装使用移动式压力机,压装力从压力表上读取,压装过程力不能实时记录,难以提前发现压装潜在质量问题。
2016年开始,公司采用能实时记录压装力并绘制压力曲线的压力机压装,通过研究压力曲线,发现部分轴承压装过程中压力曲线上升异常及压力曲线存在压力波动(跳吨)问题。
其中压装力上升异常的轴承退卸后,车轴、轴承易存在划伤问题,划伤严重的车轴及轴承不能修复导致产品报废,压力波动(跳吨)导致产品组装合格率降低,造成返工。
因此,研究解决轴承压装压力上升异常、跳吨问题对于降低轴承退卸划伤率、提高轴箱轴承压装合格率有重要意义。
2;轴箱轴承压装简介轴箱轴承压装过程为:清洁车轴轴颈并在距轴端60mm的范围内涂抹二硫化钼润滑剂,利用车轴端部三个螺孔及中心孔在车轴端部定位组装轴端引导工装,将轴承预组到轴端引导工装上,然后用压力机推动组装套圈将轴承压入到车轴上(见图1)。
压装设备有移动式压力机和固定式压力机两种:移动式压力机可以自由移动,压装时通过压力表读取压力值,压装时一次只能压装车轴的一端;固定式压力机不能移动,具备实时显示、记录压力功能,压装时车轴两端可以同时压装。
3;存在问题通过对固定式压力机轴箱轴承压力曲线进行分析,压装过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压装力上升异常(见图2),退卸后,车轴及轴承易出现划伤,个别车轴、轴承划伤严重,不能继续使用。
轴承压装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作者:杨卫兵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23期摘要:对采用力-时间曲线轴承压装过程中出现的压装不合格原因从压装过程异常、曲线不合格和压装后质量检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
关键词:滚动轴承压装不合格原因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U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104-01铁路货车轴承的压装质量,直接关系着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压装质量不高,将会导致燃轴、切轴事故。
为防止该类事故发生,铁道部对轴承压装标准多次进行修改。
现行轴承压装合格判定依据是以压装力、终止贴合压力、压入后的轴向游隙和压入后轴承到位情况来确定的,整个压装过程由微机记录压装时的压力曲线。
目前使用的压装设备均为能打印压装曲线的固定式压装机,压装曲线的记录有力—(位移、时间)曲线和力—时间曲线,本文主要针对采用力—时间曲线的压装机,进行不合格原因分析。
分析主要从压装过程异常、压装曲线不合格和压入后轴向游隙及轴承到位不合格这三个方面进行。
1 压装过程异常造成压装过程异常的因素很多,这里主要对车轴和轴承因素进行分析。
(1)轴端中心孔加工或修理不达标,造成压装机引导套与车轴中心线不重合。
在伸套后压装时造成轴承内圈与轴颈卡阻,甚至造成轴承内圈损坏和轴颈刮伤。
(2)车轴端面与车轴中心线的不垂直,当引导套与车轴端面贴紧后,压装液压缸中心线与车轴中线存在夹角,其危害与(1)相同。
(3)轴承中间隔偏离轴心位置,在压装中卡滞在轴颈上,造成压装过程终止。
(4)对降等级轴承压装中,未对压装机引导套进行相应的更换,造成在伸套时引导套与轴承内圈卡阻。
2 压装曲线不合格2.1 压装力超吨如图1所示,因轴颈与轴承的过盈量选配超出上限,造成初始压装力急剧增加,最终超出规定压装力。
2.2 压装力欠吨(图2)(1)因轴颈与轴承的过盈量选配低于下限,造成轴颈与轴承内圈过盈量不足,使初始压装力低于规定压力。
型弹性旁承设计方案合理可行,能够满足N30型轨道平安全运用和弹性旁承间隙调整需要。
参考文献[1]铁道部.铁路货车段修规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2]雷刚生,陈锦林,肖斌.货车提速转向架弹性旁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铁道车辆,2005.[3]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货车弹性旁承落成标识和不等高旁承座方案审查意见》及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2008.1“起尖”现象及相关情况介绍1.1“起尖”现象从2006年开始,由于铁路产品升级换代,铁路货车由之前的21吨轴重增加为25吨轴重,车轴轴型也由RD2向RE2B转变过度。
但随着轴型的转变,同时暴露出新的问题。
在轴承压装时,尤其是在压装RE2B型车轴所用轴承时,《滚动轴承压装位移—压力参数曲线》有时会出现“起尖”问题。
“起尖”现象是指《滚动轴承压装位移—压力参数曲线》中在轴承开始接触到车轴时,压力值出现突然增大,并且高于其后的正常压力值的现象。
起尖位置和形状示意见图1图1滚动轴承压装位移———压力参数曲线RD2型轮对压装轴承时也会出现“起尖”问题,但起尖吨位很小,而且只是个别现象,不像RE2B型轮对组装353130B 型轴承普遍。
RE2A轮轴目前新造已经不再生产,检修数量也很少,而且轴承压装情况与RE2B轮轴轴承压装情况相同,故在此不再单独述说1.2技术标准对于轴承压装曲线,中国铁路总公司现行技术条件《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注:《关于印发<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的通知》(铁运[2007]98号))中的4.9.2.10规定:轴承的压装力及终止贴合压力须符合规定限度(见附表1-3),并保压3s-5s。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中对于货车轴承压装过程曲线的形状和走势未进行明确,对于压装曲线“起尖”问题并未解释说明。
压装合格与否主要依据是轴承压装力、贴合压力及贴合时间来进行判定,只有在欠压、超压、贴合力不符时才判定结果为不合格,其他情况均为合格,标准不明确,这给现场检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轴承装后质量分析及解决方法1、内、外径尺寸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前工序的产品漏检;(2)装配检查环境温度变化大;(3)标准件与套圈恒温不够;(4)磨加工与装配用的标准件不合格。
解决方法:(1)认真做好产品百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分开,并有标识;(2)严格控制产品温度,尽量不使产品带温度检测;(3)装配检查环境温度要稳定,实现恒温;(4)标准件与套圈必须等温检测;(5)磨工标准件与装配标准件的误差不应大于0.001mm,否则送检定部门重新检定;(6)内径尺寸大、外径尺寸小的产品为废品要剔出;(7)内径尺寸小的、外径尺寸大的产品应返工修磨成为合格品。
2、套圈宽度及平行差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前工序的产品漏检;(2)宽度标准件磨损或超过使用有效期;(3)食品平台已磨损;(4)仪表出现“表跑”现象;(5)磨工与装后的标准件之间有误差,不合格;(6)产品端面有伤。
解决方法:(1)前工序要做好产品百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分开,并有标识;(2)宽度标准件要及时检定;(3)仪器平台要定期检定,损坏要及时修磨,(4)在检测中要及时校对仪表,杜绝“表跑”现象;(5)前工序标准件与装后标准件的误差超过0.001mm时,应送检定部门重新检定;(6)修磨掉产品端面伤痕后再检测。
3、圆锥滚子轴承装配高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内、外圈宽度超差;(2)内、外圈、滚动体直径及角度超差;(3)滚子相互差超差;(4)内圈大挡边宽度超差;(5)外圈、内圈及滚子相互接触不良;(6)对装配高抽检时因漏检造成。
解决方法:(1)认真做好前工序零件尺寸精度的百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分开,并有标识,防止混串;(2)在检测产品装配高时,在外圈上施加一个平稳的向下负荷,保证测量时外圈、内圈及滚子相互接触良好;(3)加强装后工序对装配高的抽检频次,尽量杜绝漏检现象。
4、角接触球轴承装后高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内、外圈宽度超差;(2)沟道曲率及位置不好造成滚道接触角超差,从而使装配高超差;(3)内、外圈沟道接触角超差;(4)外圈、内圈及钢球接触不良。
影响动车组轴承压装合格的因素发布时间:2022-08-17T08:26:13.616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7期作者:杨波杜峰[导读] 动车组轴箱轴承采用的是整体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可以降低动车组的运行阻力,同时还可提高动车组的牵引重量。
轴箱轴承主要承受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载荷,由外圈、油封、挡油环和后挡圈等部件构成。
动车组轴箱轴承冷压在车轴轴颈上,其内圈内径尺寸为d=130mm,保证良好的压装质量,对动车组的运用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800摘要:动车组轴箱轴承采用的是整体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可以降低动车组的运行阻力,同时还可提高动车组的牵引重量。
轴箱轴承主要承受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载荷,由外圈、油封、挡油环和后挡圈等部件构成。
动车组轴箱轴承冷压在车轴轴颈上,其内圈内径尺寸为d=130mm,保证良好的压装质量,对动车组的运用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高速动车组轮对轴承压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深入分析论证引进技术的不足,改进轴承压装设备,并结合自身技术能力提出改进,创立高速动车组轴承组装工艺技术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轴承;压装;工艺技术一、概述高速动车组轮对轴承组成是直接影响车辆运行安全转向架系统的关键部件,是高速动车组制造工艺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从技术僵化到消化再到创新过程中,我们在原有成熟制造工艺的基础上,总结出“6字轴承压装法”,改进压装设备并运用压力—位移曲线判定压装结果,已推广应用于我司各型高速动车组平台轮对轴承压装,下面介绍具体的分析过程及改进措施。
二、压装工作条件要求2.1环境控制:因为轴箱轴承为精密部件,因此按照《铁路客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要求,规定压装间温度为16℃~30℃,相对湿度≤60%,落尘量≤80mg/m2。
2.2车轴、轴承等各件必须进行清洗干净,以保证清洁度符合规定的要求,需保持轴承、轴颈表面和组装工装工具表面的清洁,作业人员应佩戴干净的细布手套。
城轨轮对轴承压装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发布时间:2022-07-13T07:41:59.552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5期作者:宋克穷[导读] 针对城轨轮对轴箱轴承压装过程力不合格、压装曲线异常跳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提升轴承压装一次合格率。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针对城轨轮对轴箱轴承压装过程力不合格、压装曲线异常跳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提升轴承压装一次合格率。
关键词:轴承压装;过程力;压装曲线;异常跳动引言转向架作为城轨车辆重要组成部件,直接关系着列车行车安全,而轮对轴箱装置组成又是转向架核心部位,承载在车辆与轨道相互作用产生的载荷与冲击,轴承压装质量又是关键之所在。
一、问题提出目前城轨轮对轴箱装置采用封闭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主要有德国生产的FAG轴承、日本生产的NTN轴承与NSK轴承。
压装过程中经常发生压装过程力低于标准规定值,以及压力曲线异常跳动问题,轴承需要退卸后重新压装,这不仅延长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效率,而且影响产品质量:在轴承退卸过程中也极大增加了轴颈、防尘座、轴承拉伤的风险,同时频繁的退卸会造成轴承构件受损,损害轴承的内径尺度和表面精确度,最终造成轴承运行稳定性受损。
二、轴承压装不合格原因分析2.1压装过程力低于标准规定值现城轨轮对轴承压装合格判定依据是以贴合前压力、最终保压力、压装后轴承轴向游隙来确定的,在压装过程中经常出现如图1所示过程力低于标准规定值问题;根据现场跟踪以及试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图12.1.1轴颈外表面、轴承内孔圆度、圆柱度大城轨轮对轴承与轴颈、防尘座采用冷压方式进行过盈配合组装,压装力与过盈量成正比关系,同时又受到轴颈与轴承内孔配合表面接触面积大小的影响。
当轴承内孔或轴颈圆度、圆柱度偏大,轴承内圈与轴颈接触面积减小,导致配合摩擦力减小,初始压装力低于规定设计压装力,随着压装的不断进行,最终贴合前压装力低于工艺要求值,导致轴承压装不合格。
10.13572/ki.tdyy.2021.01.009铁路货车滚动轴承压装曲线异常原因分析及对策黎翼1,庾迎春2(中铁特货公司柳州机械保温车辆段,1、助理工程师,2、工程师, 广西 柳州545007)摘 要:通过对铁路货车353130B 型滚动轴承压装压力曲线异常原因分析,提出改善滚动轴承压装环境、加强滚动轴承与轴颈压装配合面质量检查、提高滚动轴承与轴颈检测选配等措施,纠正由于压装机对滚动轴承压力曲线是否合格的判定条件过于简单造成误判现象,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关键词:货车;滚动滚动轴承;压装曲线;原因分析;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U2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686(2021) 01-023-3近年来,中铁特货公司商品汽车运输业务逐年 增加。
为确保质量可靠、状态良好地运输车辆,2018 年柳州机械保温车辆段按要求开始承担JSQ6型凹底式双层汽车运输车段修及RE2B 型轮轴二、三级 检修任务。
1问题提出353130B 型滚动轴承压装是RE2B 型轮轴检修的关键工序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JSQ6型货车运输安全。
由于《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铁运[2016] 191号)》仅规定滚动轴承压装质量检验包括轴承压装力、压装终止贴合压力、贴压差及保 压时间等4项内容及需达到相应的参数要求(见表1),但未对滚动轴承压装压力曲线给出标准图例及 文字说明,极易造成质量漏洞。
如在实际工作中,经 常发现被判定压装合格的P-S 压力曲线图虽然4项压装参数均符合表1要求,但压力曲线走势异常。
为确保车辆运用安全,有必要找准问题成因,制定有 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表1353130B 型滚动轴承压装限度要求序号项目名称限度原型大修一般检修压装力(KN )58.8-24558.8- 24558.8- 2452终止贴合压力(KN )313.6-352.8313.6- 352.8313.6- 352.83贴压差2196KN 4保压时间(S )3S 及以上滚动轴承压力合格曲线如图1所示。
轮对压装曲线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作者:王欢王俊武齐海强季飞来源:《中国机械·上半月》2019年第01期摘要:轮对组装工序是铁路货车轮轴组装的关键工序,本文针对轮对组装过程中常见的压装曲线不合格问题进行了分析,用以轮对组装的指导实践,减少不合格率,避免在退轮过程中出现的拉伤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轮轴冷压装;压装曲线不合格;指导实践0 引言随着铁路货运步入快速化和重载化的发展阶段,车辆安全性至关重要,事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机车轮对作为机车行走的关键部件,其制造质量,尤其是车轴、车轮组装质量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车轮、车轴配合部位的摩擦腐蚀和压装车轮造成的残余应力是诱发轮座裂纹的主要原因。
本文针对轮对组装过程中常见的压装曲线不合格问题进行了分析,用以轮对组装的指导实践,车轴车轮重新压装后压力曲线虽然合格,但对轮座疲劳裂纹的影响会更大,同时也会造成退轮过程中出现的拉伤造成的经济损失。
1 铁路货车轮对组装的原理一直以来,我国铁路货车行业领域中,轮对组装和轴承组装均采用冷压装工艺,采用基轴制,按照TB/T1718和《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中车轮和轮毂孔选配计算公式和压装经验,确定过盈量,依据轮座磨削后的尺寸和过盈量要求确认轮毂孔尺寸,轮座表面和轮毂孔表面用稀料和白布清洗擦拭干净后均匀涂抹植物油,用全自动轮对压装设备先右后左一一进行压装。
由于轮对组装参数精度要求较高,选配过盈量精确到0.01mm,车轮轮毂孔内径尺寸和车轴轮座尺寸在温度差较大时尺寸变化较大,因此压装时应使轮轴处于同一温度下进行,一般是轮轴零部件放置8h以上才可组装。
轮座压入轮毂孔过程中,轮毂受到径向正压力,发生变形,轮毂孔直径变大,轮座直径变小,当压装力克服配合面轮毂孔所受到的正压力产生的摩擦力,车轴轮座和轮毂孔表面产生相对移动从而实现轮对的压装。
2 轮对压装曲线常见不合格类型和原因分析2.1 压装曲线吨位超差图2.1所示为压装吨位超差的轮对压装曲线,轮座尺寸为209.51,依据TG/CL 224-2016《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最大允许压装力为1231.92 kN,实际压装力为1254.5kN,超出了最大允许压装力范围。
文章编号:1002-7602(2003)05-0033-02轴承压装力曲线不合格的原因及处理孟庆江,邓 立,范文明(北京铁路局秦皇岛车辆段,河北秦皇岛066000)中图分类号:U270.331+.2 文献标识码:B1 问题的提出轴承是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用过程中,承受着转向架、车体和货物的重量,且受力复杂。
轴承压装质量不高是列车发生热轴、切轴事故的原因之一,而轴承压装力又是直接影响滚动轴承压装质量的关键参数。
正确判断压装力的大小,保证轴承压装质量,对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微机的应用及轴承压装力曲线的建立解决了这一难题,可以通过微机计算、判断、打印出轴承压装力值和曲线来判断压装质量是否合格。
秦皇岛车辆段仅在1998年9月—11月间压装的276组轴承中,就有65组轴承压装力曲线不合格,占压装总数的23.6%。
经全面剖析发现,微机对轴承压装力误判是造成压装力曲线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十分重要。
2 所用压装机与轴承压装力曲线简介2.1 压装机秦皇岛车辆段在用轴承压装机为大连机车车辆厂收稿日期:2002-08-21作者简介:孟庆江(1969-),男,工程师。
1992年制造的,压力采集部分采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产品,其油缸为套筒结构,定位顶尖与压套为二级缸结构。
当轴承压装时,顶尖先伸出,将轮对定位,然后压套伸出,推动轴承进入轴颈。
压装过程中,顶尖油缸内的液压油是靠压装油缸的压力通过溢流阀返回油箱的,顶尖油缸内的压力保持溢流阀调定的压力。
2.2 轴承压装力曲线把轴承整个压装过程各个阶段压装力的数值用图形显示出来即为轴承压装力曲线,它用来对轴承压装质量进行最终控制。
轴承与轴颈的压装过程主要是前后2列轴承、2个密封座和1个后挡串联压入的过程。
轴承进入轴颈所做的运动近似为匀速运动,时间和位移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其曲线在各个阶段应是比较平滑的。
压力曲线在理论上主要是由5个压力叠加而成的曲线(见图1)。
轮对压装机压装曲线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发布时间:2023-03-08T03:33:23.12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9期第10月作者:李丽娜于涛[导读] 本文介绍了TG0101微机控制轮轴压装机及其压装过程中的加工工艺要求,分析了不合格压装曲线的具体情形及合格压装曲线的范例,强调了合格压装的重要性李丽娜于涛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42摘要:本文介绍了TG0101微机控制轮轴压装机及其压装过程中的加工工艺要求,分析了不合格压装曲线的具体情形及合格压装曲线的范例,强调了合格压装的重要性。
介绍了压装机的日常维护内容。
[关键词]:轮轴压装机工艺分析压装曲线日常维护1绪论1.1 概述车辆轮对,是由两个同类型和同材质的车轮与一根车轴按规定压力和规定尺寸紧压配合组装成的一个整体。
它承受着车辆的全部载荷,并在负重的条件下沿轨道作高速运转。
因此,要求它能圆滑地滚动并坚固耐用,以确保行车的安全、平稳。
采用压装法,紧密配合联接无需用键和螺钉,便能传递较大的扭矩和承受轴向载荷。
因而在相同载荷下,能减小零件尺寸,节省金属材料。
转向架分厂TG0101微机控制轮轴压装机主要承担轮对组装任务。
该压装机是一台具有自动记录铁路车辆轮轴压装过程中产生的位移---压力关系曲线及有关数据的新一代压装机,是铁路车辆轮轴压装的专用设备。
1.2 轮轴压装TG0101微机控制轮轴压装机是由转向架分厂新引进的,适用于铁路新造及检修客货车轮对组装的专用装备。
TG0101微控制轮对压装机主要由主机、测量系统、液压系统、曲线记录系统、曲线输出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该设备可与车间的HIMS系统进行通讯。
可压装目前及今后提速的客货车轮对及制动盘,以RD2、RE2B等国内客货车轮对为典型压装轮对。
2组装加工工艺要求分析轮对组装的工艺要求很高,它直接影响压装的效果和压装曲线的好坏。
以RD2车轴为例,在组装中应满足以下的工艺要求:1)、在轮对压装前,轮座表面及轮毂孔内径面必须清洁,均匀涂抹纯植物油。
轴承装后质量分析及解决方法1、内、外径尺寸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前工序的产品漏检;(2)装配检查环境温度变化大;(3)标准件与套圈恒温不够;(4)磨加工与装配用的标准件不合格。
解决方法:(1)认真做好产品百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分开,并有标识;(2)严格控制产品温度,尽量不使产品带温度检测;(3)装配检查环境温度要稳定,实现恒温;(4)标准件与套圈必须等温检测;(5)磨工标准件与装配标准件的误差不应大于0.001mm,否则送检定部门重新检定;(6)内径尺寸大、外径尺寸小的产品为废品要剔出;(7)内径尺寸小的、外径尺寸大的产品应返工修磨成为合格品。
2、套圈宽度及平行差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前工序的产品漏检;(2)宽度标准件磨损或超过使用有效期;(3)食品平台已磨损;(4)仪表出现“表跑”现象;(5)磨工与装后的标准件之间有误差,不合格;(6)产品端面有伤。
解决方法:(1)前工序要做好产品百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分开,并有标识;(2)宽度标准件要及时检定;(3)仪器平台要定期检定,损坏要及时修磨,(4)在检测中要及时校对仪表,杜绝“表跑”现象;(5)前工序标准件与装后标准件的误差超过0.001mm时,应送检定部门重新检定;(6)修磨掉产品端面伤痕后再检测。
3、圆锥滚子轴承装配高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内、外圈宽度超差;(2)内、外圈、滚动体直径及角度超差;(3)滚子相互差超差;(4)内圈大挡边宽度超差;(5)外圈、内圈及滚子相互接触不良;(6)对装配高抽检时因漏检造成。
解决方法:(1)认真做好前工序零件尺寸精度的百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分开,并有标识,防止混串;(2)在检测产品装配高时,在外圈上施加一个平稳的向下负荷,保证测量时外圈、内圈及滚子相互接触良好;(3)加强装后工序对装配高的抽检频次,尽量杜绝漏检现象。
4、角接触球轴承装后高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内、外圈宽度超差;(2)沟道曲率及位置不好造成滚道接触角超差,从而使装配高超差;(3)内、外圈沟道接触角超差;(4)外圈、内圈及钢球接触不良。
铁路货车滚动轴承压装质量不合格问题研究发表时间:2016-11-02T15:23:10.2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4期作者:洪建鹏[导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铁路货车高速与重载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遇,这也对铁路列车安全与平稳运行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众所周知,滚动轴承压装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的安全运行,因此提高滚动轴承压装质量,确保铁路列车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目前各铁路运输局共同关注的问题。
济南铁路局济南西车辆段山东济南 250117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铁路货车高速与重载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遇,这也对铁路列车安全与平稳运行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众所周知,滚动轴承压装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的安全运行,因此提高滚动轴承压装质量,确保铁路列车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目前各铁路运输局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货车;滚动轴承;压装质量;问题与措施引言在铁路货车组成部分中,转向架滚动轴承是非常关键,其压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质量。
如果货车轴承与车轴压装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导致轴承窜出、切轴及刷圈等安全事故,甚至为铁路安全运输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我国铁道部们颁发的铁运98号《铁路货车轮轴组装、维修与管理规定》(下文简称《轮规》),明确规定了货车选配轴承与轴颈过盈量、压装力、压装后轴向游隙及检查转动等相关技术要求。
为了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以免轴承压装出现质量不达标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就需要综合分析引起轴承压装质量不达标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才能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稳定性。
1、分析铁路货车轴承压装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影响因素 1.1轴承与轴颈选配过盈量不合理在《轮规》中明确规定352226X2-2RZ型号轴承与轴颈选配过盈量值为0.05-0.102毫米之间,其压装力值为78.4-245KN。
如果过盈量小于0.05毫米,极有可能导致其压装力小于78.4KN,从而造成轴承压装不符合标准;如果过盈量高于0.102毫米,就会造成其压装力值大于245KN,从而造成轴承压装质量不合格[1]。
铁路货车滚动轴承压装曲线异常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铁路货车用353130B滚动轴承压力曲线异常的分析,提出了改善滚动轴承压力环境、加强滚动轴承与轴颈结合面的质量检验、改进滚动轴承与轴颈的检验和配合等措施。
,纠正压力机对滚动轴承压力曲线是否合格的简单判断条件造成的误判现象,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关键词:货车;滚动滚动轴承;压装曲线;原因分析;防范措施近年来,中铁特货公司的商业汽车运输业务逐年增长。
2018年,柳州市机械保温车辆段开始按要求承担JSQ6凹型双层汽车运输车的维修和RE2B车轴的二、三级保养,确保运输车辆质量可靠、状态良好。
1问题提出4保压时间(S)3S 及以上353130B滚动轴承的压装是RE2B车轴维修的关键工序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JSQ6货车的运输安全。
《铁路货车车轴装配维护管理规则》(铁运[〔2016〕191号)仅规定滚动轴承的质量检验包括轴承压装力、压装终止压力、压差、压装时间四项,需要满足相应的参数要求(见表1),但对滚动轴承的压装压力曲线没有给出标准图例和文字说明,容易出现质量漏洞。
比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现被判断为压力拟合合格的P-S压力曲线满足表1的要求,但压力曲线有异常趋势。
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有必要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问题。
表1 353130B型滚动轴承压装限度要求1 )压力曲线起点处压力陡升(见图2)2)压力曲线中段压力明显震荡(见图3);3)压力曲线全断面压力较小,基本低于规定的最小压力限值,接近拐点时压力值勉强达到合格(见图4)。
在上述三种情况下,根据《铁路货车车轴装配、检修和管理规则》,轴承压装的四个压装参数均在规定范围内,由轴承压装判定为合格。
但对压配曲线不良的滚动轴承进行退圈检查后,发现曲线不良是由于滚动轴承与轴颈配合不良造成压力变化所致。
如果不及时返工,将会给车轴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2原因分析经过深入调查、讨论和判断,得出导致滚动轴承压装压力曲线异常的主要因素有:滚动轴承压装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滚动轴承内圈和轴颈之间的干涉、轴颈表面的粗糙度和圆柱度、轴颈端部的厚度、滚动轴承内圈和轴颈的润滑效果、轴承压装的运行状态等。
轴承压装曲线不良原因分析摘要:通过对轴承压装机理、压装曲线及构件分析,阐述了压装曲线不良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轮对;轴承;后挡;压装曲线;原因分析1问题的提出目前,轴承、后挡与轴颈的组装多采用冷压装工艺,压装设备为油压机和微机控制的记录系统。
车轴磨削加工、后挡车削加工并磷化后与轴承一起按基轴制进行配置,通过位移-压力复合曲线真实反映出压装的质量。
一般情况下轴承一次压装合格率可达96.3%以上,少数轴承一次压装不良的原因集中反映在压装曲线上,常出现曲线尖峰或滞后、陡吨的情况,特别是在RD2(A)型车轴组装时,此类现象更突出。
部标准规定:轴承压装要慢速推进,压力应平稳上升。
2原因分析2.1轴承组装的机理分析轴承组装为过盈冷压装,采用的密封座内径、轴承内圈内径与轴颈过盈量在0.05~0.102mm之间,后挡内径与防颈过盈量在0.018~0.085mm之间。
在图1的组装过程中,轴承压装机的顶尖1伸出,使轮对精确定位,夹紧装置将轮对固定。
随后压装油缸2推动放置在轴承托架上的轴承,当压装力克服了压装配合面上正压力(压装过程中轴颈、后挡及轴承各部件都会产生弹性和塑性变形,配合面上便形成了正压力)产生的摩擦力时,轴承(前后密封座3、7,两内圈4、6,中隔圈5)和后挡8与车轴轴颈防颈产生相对移动,从而实现轴承的组装,最后打印出反映压力随位置变化及保压时间情况的位移——压力曲线。
2.2轴承压装曲线分析1.合格曲线图2轴承压装曲线中纵坐标为压力值(kN),横坐标为位移量(mm),并有一反映保压状况的时间轴(s)。
自设备工进开始,每0.1mm记录一个对应的压力值,将这些点联起来,便形成一条曲线,从而反映轴承在压入轴颈过程中的每一位置的压力变化。
从下拐点A到上拐点B间,纵坐标是压力值,而横坐标虽还是位移量,但意义不同了,因为此时轴承已经紧贴轴颈台阶,其移动量反映的是床身变形。
从上拐点B向右至C点,横坐标变为时间量,纵坐标仍为压力值,它反映了时间与压力的关系(保压5s),从而完成整个组装过程的曲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