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吸功能不全等疾病造成低氧血症。 1.2 胎盘及脐带因素多胎,羊水过多,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打结、扭转、绕颈、脱垂等。1.3 胎儿因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过期产,先天畸形等 1.4 分娩时处理不当分娩时剧烈宫缩,子宫收缩过强,分娩时产程延长,产妇长时间处于仰卧位,使子宫胎盘血流量灌注量减少。各种难产处理不当,特别是行产钳及胎头吸引术时可发生颅内出血、呼吸中枢受损及产前短时间内母亲用麻醉剂或镇静剂等,造成呼吸抑制。2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1]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和重
8
吸后,导管即可拨出,拨出导管时应边拨边吸,以防导管周围积存的分泌物在拨管时反流入气管内。 3.2.3 体外心脏按摩以维持正常循环建立有效的通气后还要保证充足的血液循环,在抢救的同时应做胸外心脏按摩以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如心率不增快或<80 次/分者采用手指法予胸外按压心脏,操作者拇指并排或重叠,于胸骨体下 1/3处,其它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速度为 120次/分,按压深度为 1~2cm,每次按压后随即放松,心脏按摩使心率维持 100~120 次/分,每压4 次,按压成功后可触及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
15
现。同时,我们护士应该具备丰富的急救医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处理能力,来根据临床抢救技术总结护理经验。
16
11
温段耗氧量最低,代谢率最小,蒸发散热量最少,也最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因此,WHO 把 36.5℃~37.5℃定为新生儿正常体温段也称之为最佳体温[7]。 4.2 加强呼吸管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后应继续给氧直到青紫消失,呼吸平稳恢复正常;严密观察心率、呼吸、体温等变化并及时清理残留口鼻腔的分泌物,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分泌物误吸入气管。 4.3 加强基础护理和预防感染新生儿窒息常伴有多器官功能损坏,病情危重,抵抗力较差,因此必须做好口腔、皮肤、脐部的护理。机械通气新生儿口腔分泌物多,声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