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5.40 KB
- 文档页数:3
小鼠部分组织的石蜡切片制作一、实验原理:利用脱水剂除去组织中的水分,再用透明剂二甲苯可以去除脱水剂酒精,而二甲苯可以溶解石蜡并将其导入到已脱水的组织细胞中,然后用熔化的石蜡对组织进行包埋,冷却后即可将柔软的组织包埋在石蜡中,使其具有一定硬度,且不改变其大小和形状。
用旋转切片机可将其切为极薄的薄片,经染色、脱水、装片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其组织结构。
二、材料与用具1.材料:小鼠肝脏、脾脏等。
2.用具:溶蜡箱、蜡杯、不同熔点的石蜡、酒精灯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取材及固定取小鼠,采用拉颈处死或麻醉处死法将其杀死,取其脾脏和肝脏,切为边长约为0.5cm的组织块。
用先用0.85%的生理盐水漂洗以洗去血液与污渍,如果是管状组织则必须把管腔中污物洗净,可用注射器自一端向管腔中注射生理盐水数次,使其管腔冲洗干净,切忌不可用刀或其他器具刮之。
由动物身上切取的组织必须是新鲜的,材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应超过死后24 hr。
如果是管状器官或是其中有分泌之消化液,则死后应迅速采取,以免组织自溶或上皮剥落。
取下的材料马上进行固定,采用FAA固定液,固定液的用量与组织块体积之比一般在20:1,固定时间2 hr以上,超过24hr时可继续浸泡或转入70%酒精中保存。
不应使组织块贴于容器壁上,应记录固定液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动物品种及开始固定的时间。
2.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在进行脱水前用70%酒精洗去固定液。
3.脱水和硬化经过固定后的组织在水洗后要进行脱水,脱水的目的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使组织逐渐变硬,便于油类或其他透明及浸入,为熔化的石蜡浸渗到组织中创造条件。
常用的脱水剂是不同浓度的酒精,因为酒精与水有很大的亲和力,酒精浓度可以逐渐升高,置换出组织中的水。
脱水必须充分,脱水不充分会影响透明和浸蜡。
脱水过程要逐级上升,不能操之过急,跳级脱水会引起组织块强烈的收缩变形。
脱水所用的酒精浓度及过程如下:30%—→50%—→70%—→80%—→90%—→95%—→100%(Ⅰ)—→100%(Ⅱ)组织块在各级较低浓酒精(小于70%)中脱水的时间应视组织块的大小而定,大小不超过0.5立方厘米的组织块脱水时间为6~12 hr,在高浓度酒精中(大于70%)脱水时间为3 hr 左右。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切片技术是病理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室内的病理检查工作中,不仅要观察大体标本的病理变化,更重要的还要观察组织标本的病理变化,才能作出最后诊断。
大体标本的病理变化是用肉眼观察,而组织标本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组织标本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镜检观察,也就是影响到诊断和研究。
学习和从事切片技术工作,首先应当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责任感。
切片技术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光学仪器和切片机的日益精密而不断改进。
下面仅就目前兽医实验室最常用的石蜡切片的制作技术做一系统的介绍。
(一)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和程序任何组织制成一张菲薄的切片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而每一过程的步骤和手续严密而复杂。
现将制作石蜡切片的主要程序介绍如下。
制作石蜡切片的主要程序: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固。
1.取材病理组织大多数采自动物尸体剖检材料或活体检查组织,取材的种类、数量取决于诊断和研究的目的,病理组织要越新鲜越好,因此标本取材后要及时切成小块,进行固定。
取材时必须注意:⑴接受病理组织材料时,必须依据送检单详细检查送检物。
自己采的病料也要求及时填写送检单。
检查时注意标本名称、数量与送检单是否相符,并查明送检单位地址以及有无临床及化验等有关资料。
如果发现送检标本不符,标本固定不当以及标本发生腐败等而不能制作切片时,应立即退回;若检查无误,应将标本及时登记、编号。
⑵组织切块需用锐刀或剪,切忌对组织材料挤压,揉搓及扭折等损伤,以保持组织完整及生活时状态。
⑶切块要选择病变显著部位及可疑病灶。
切取组织块要包括病灶及其周围健康部分,重要病变可多取几块,以反映病变各阶段、各部分的形态变化。
采取组织应包括各该器官的各组成部分,如肾脏应包括被膜、肾皮质部、肾髓质部、肾乳头及肾盂。
⑷组织块不宜过大,通常长1厘米,宽为1.5厘米,厚度为0.3厘米,最宽可达1.5~3厘米,但厚度不超过0.5厘米为宜。
动物组织切片的制作与染色一、目的掌握动植物材料石蜡切片及染色的原理和技术。
二、原理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是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
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各种组织间和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镜下不易清楚区别出;组织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和产生组织腐败,失去原有正常结构,因此,组织要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骤以免细胞组织死亡,而能清晰辨认其形态结构。
石蜡切片制作基本过程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
一般的组织从取材固定到封片制成玻片标本需要数日,但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为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
三、仪器与试剂(一)仪器组织切片机及配套刀片、摊片用水浴锅、恒温箱、电子天平、酒精灯、脱水篮、染色架等。
(二)试剂1. Bouin氏液苦味酸饱和水溶液75 mL甲醛25 mL冰醋酸 5 mL渗透速度快,对于小块组织只须固定数小时,组织收缩很少,着色良好,不使组织变硬和变脆。
固定后的组织可直接投入70%酒精脱水。
2. 70%、80%%、95%酒精及无水酒精:95%以下的各级浓度酒精是用95%酒精加蒸馏水稀释而成。
简单的稀释方法:所需稀释的浓度是多少,就量取多少毫升原浓度的酒精,再加蒸馏水至该酒精的原浓度即可。
例如,配制70%酒精,就量取70 ml95%酒精,然后加入25 ml蒸馏水即成。
3.蛋白甘油:蛋白甘油是粘贴蜡片用的粘片剂。
配方如下:取一新鲜鸡蛋的蛋白,充分搅拌成雪花状泡沫,然后滤去泡沫,加入等量甘油,搅拌均匀,再加入一小粒麝香草酚防腐。
4. Ehrilich氏酸性苏木素液苏木素 2 g纯酒精100 ml钾明矾15 g蒸馏水100 ml甘油100 ml冰醋酸10 ml将苏木素溶于纯酒精,再将钾明矾溶于蒸馏水中,溶解后将甘油倾人混合,然后加入苏木素酒精混合,最后加人冰醋酸,溶液全部混合后,应暴露在日光下使其自然成熟,时间约要三个月(若加人300毫克碘酸钠,使苏木素迅速氧化则可立即使用)。
石蜡切片制作超详细步骤1.取材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剪取肝组织(或其他组织)。
切取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利于固定剂穿透,通常以5mm×5mm×2mm或10 mm×10 mm×2 mm为宜。
取下所需要的肝组织,切成一小块2-3mm厚。
注意事项:(1)取材动作要迅速,不宜拖太久,以免组织细胞的成分、结构等发生变化。
(2)切片材料应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选择,尽可能不要损伤所需要的部分。
2.固定将切好的肝组织用生理盐水洗一下,立即投入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30-50min。
注意事项:(1)一般固定液,都以新配为好,配好后应贮存在阴凉处,不宜放在日光下,以免引起化学变化,失去固定作用。
(2)有些混合固定液的成分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一定要在使用前混合,如果混合太早,固定时就没有作用了。
(3)固定材料时,固定液必须充足,一般为材料块的20~30倍,有些水分多的材料,中间应更换1-2次新液。
(4)材料固定完毕后,保存于严密紧塞或加盖的容器里,同时在容器外贴上标签,并随同材料在溶液中投入相应的标签,以免混淆。
标签上注明固定液、材料来源、日期等。
标签上的文字,用黑色铅笔写。
3.洗涤材料经固定后,流水冲洗,数小时或过夜。
4.脱水材料依次经70%、80%、90%各级乙醇溶液脱水,各30min,再放入95%、100%各2次,每次20min。
注意事项:(1)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瓶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2)在更换高一级的脱水剂时,最好不要移动材料以免损坏,可用吸管吸出器皿中的脱水剂,再用吸水吸尽器皿内剩余液,然后于皿中加入高一级脱水剂。
(3)在低浓度酒精中,每级停留不宜太长,否则易使组织变软,助长材料的解体。
(4)在高浓度或纯酒精中,每级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会使组织变脆,影响切片。
(5)如需过夜,应停留在70%酒精中。
(6)脱水必须彻底,否则不易透明,甚至使透明剂内出现白色混浊现象5.透明纯酒精、二甲苯等量混合液15min,二甲苯Ⅰ15min、Ⅱ15min (至透明为止)。
一:步骤石蜡切片(骨组织)1:PFA固定,4℃冰箱过夜后,用10%的EDTA脱钙,时间3-5周,鉴定脱钙完成的标志是:用细针可以刺进骨头。
脱钙完成后开始做实验前需要把骨头放到70%的酒精24h。
2:脱水:70%酒精(1h)→ 80%酒精(30min)→ 95%酒精Ⅰ(20min)→无水乙醇Ⅰ(15min)→无水乙醇Ⅱ(15min)。
3:透明:二甲苯(15min)(如果组织小(例如小鼠和大鼠的组织)就15min,如果透明时间过长组织易脆,如果组织大(例如兔子、人、狗等)时间就可以稍微长一些。
4:浸蜡:恒温56℃~58℃(不超过60℃)。
→石蜡Ⅰ(1-2h)→石蜡Ⅱ(1-2h)。
(如果组织大浸蜡时间可以延长,可以达6-8h。
)5:包埋:待石蜡稍微凝固以后放到4℃冰箱过夜。
6:切片与展片:切片的时候要保持包埋好的蜡块的硬度,如果蜡块软的话切片的时候组织就会碎,所以要把蜡块放在冰上。
在42℃温水中展片(如果组织太脆,就先把组织浸泡在甘油中,几分钟?后在把组织放在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再取出来重新切片。
)7:捞片:捞片时,载玻片45°倾斜,然后将片置于载玻片2/3处。
8:收片子,37℃保存。
HE染色1:脱蜡和脱水:二甲苯,10min×3(不常换,脱蜡用),酒精5min(100%Ⅰ,Ⅱ,Ⅲ;95%;70%),蒸馏水Ⅰ,Ⅱ5min(如果在夏天,室温较高,脱蜡试剂也新鲜,则脱蜡时间不需很多,3-5分钟就已足够。
如果在冬天,室温较低,脱蜡试剂也较陈旧,则脱蜡时间需要延长,10-20分钟或更长)2:染色:苏木精-2-3min3:蒸馏水冲洗(起反蓝的作用):大概1h-2h4:伊红染色-2min4:脱水 70%→80%→95%Ⅰ→100%ⅠⅡ、Ⅲ酒精各一分钟5:二甲苯Ⅰ、Ⅱ、Ⅲ各3min(脱水用,最好是用一次换一次,脱水用的二甲苯要透明干净,质量才好)6:封片用树胶∶二甲苯=3:1(1∶1,3∶2){现配现用},树胶多一些,用铅笔或者其他工具赶气泡。
小鼠部分组织的石蜡切片制作一、实验原理:利用脱水剂除去组织中的水分,再用透明剂二甲苯可以去除脱水剂酒精,而二甲苯可以溶解石蜡并将其导入到已脱水的组织细胞中,然后用熔化的石蜡对组织进行包埋,冷却后即可将柔软的组织包埋在石蜡中,使其具有一定硬度,且不改变其大小和形状。
用旋转切片机可将其切为极薄的薄片,经染色、脱水、装片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其组织结构。
二、材料与用具1.材料:小鼠肝脏、脾脏等。
2.用具:溶蜡箱、蜡杯、不同熔点的石蜡、酒精灯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取材及固定取小鼠,采用拉颈处死或麻醉处死法将其杀死,取其脾脏和肝脏,切为边长约为0.5cm的组织块。
用先用0.85%的生理盐水漂洗以洗去血液与污渍,如果是管状组织则必须把管腔中污物洗净,可用注射器自一端向管腔中注射生理盐水数次,使其管腔冲洗干净,切忌不可用刀或其他器具刮之。
由动物身上切取的组织必须是新鲜的,材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应超过死后24 hr。
如果是管状器官或是其中有分泌之消化液,则死后应迅速采取,以免组织自溶或上皮剥落。
取下的材料马上进行固定,采用FAA固定液,固定液的用量与组织块体积之比一般在20:1,固定时间2 hr以上,超过24hr时可继续浸泡或转入70%酒精中保存。
不应使组织块贴于容器壁上,应记录固定液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动物品种及开始固定的时间。
2.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在进行脱水前用70%酒精洗去固定液。
3.脱水和硬化经过固定后的组织在水洗后要进行脱水,脱水的目的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使组织逐渐变硬,便于油类或其他透明及浸入,为熔化的石蜡浸渗到组织中创造条件。
常用的脱水剂是不同浓度的酒精,因为酒精与水有很大的亲和力,酒精浓度可以逐渐升高,置换出组织中的水。
脱水必须充分,脱水不充分会影响透明和浸蜡。
脱水过程要逐级上升,不能操之过急,跳级脱水会引起组织块强烈的收缩变形。
脱水所用的酒精浓度及过程如下:30%—→50%—→70%—→80%—→90%—→95%—→100%(Ⅰ)—→100%(Ⅱ)组织块在各级较低浓酒精(小于70%)中脱水的时间应视组织块的大小而定,大小不超过0.5立方厘米的组织块脱水时间为6~12 hr,在高浓度酒精中(大于70%)脱水时间为3 hr 左右。
石蜡切片步骤石蜡切片基本步骤(一)取材和固定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材料。
将整个虫体或虫体的内部器官(如肠道、马氏管、唾液腺等)取出后,立即投入固定液。
取材大小:0.5cm×0.5 cm×0.2或者1.0 cm×1.0 cm×0.2,厚度不宜超过3mm。
固定液:2.5%的戊二醛固定液,Bouin氏液,10%甲醛等。
固定时间:4oC固定24小时。
注意事项:取材:1.勿使组织块受挤压切取组织块所用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切割。
夹取组织时,镊子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取材时,组织块可稍大一点,以便在固定后,将组织块的不平整部分修去。
2.选好组织块的切面应熟悉器官组织的组成,并根据观察目的来确定纵切或横切。
3.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等,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再入固定液。
4.切除(清除)不需要的部分特别是组织周围的脂肪等,应尽可能清除掉,以免影响以后的程序和观察。
固定:1.材料新鲜取出组织后须立即固定。
否则时间相隔过久,体积就要收缩变形或发生自溶现象。
2.抽气生物组织常有气体的存在,使材料不能沉入固定液中,抽气使得固定液有效渗入。
真空泵抽气或者用空针管抽气。
昆虫整体固定,固定前用解剖针刺数个小孔,以利用固定液渗透。
3.固定剂用量一般为组织体积的10~20倍。
勿使组织贴于瓶底或瓶壁,以免影响固定剂的渗入。
4.避免阳光尽可能避免接触阳光以免失去固定作用。
5.加速固定轻轻摇动盛器使组织移动有利于固定液渗入,对长期固定的标本可经常更换固定液。
(二)洗涤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的组织:0.2M, pH7.2磷酸缓冲液漂洗三次,每次10minBouin氏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直接入70%酒精更换数次即可脱水,注意苦味酸。
甲醛固定的组织:直接投入50%或70%酒精脱水,不经水洗。
但如果在甲醛中时间过长,则仍应当用流水冲洗。
陈旧性标本和混合性固定液应及时洗涤,有利于脱水、切片和染色。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原理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实验步骤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标本制备、石蜡浸渍、切片和染色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适当的组织标本,如动物器官或植物组织。
这些标本需要经过固定处理,通常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然后进行脱水和透明化处理,最终被浸渍进入石蜡中。
在石蜡浸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标本逐渐浸入温度逐渐升高的石蜡中,以使其充分浸渍并软化。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同时还要避免气泡的产生。
一旦标本被完全浸渍在石蜡中,我们可以使用石蜡切片机进行切片。
在切片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通常为4-6微米。
此外,为了得到较好的切片质量,我们还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
切片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并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可以提高组织的对比度,使细胞和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学染色、核染色和生物标记染色等。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的原理是基于石蜡的高渗透性和易于切割的特点。
通过浸渍和固化过程,标本会充分浸泡在石蜡中,使其变得坚硬而易于切割。
切片机通过旋转刀片来切割标本,形成薄而均匀的切片。
石蜡切片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和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通过切片和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组织的排列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以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在石蜡切片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切片不均匀、切片断裂或组织变形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和观察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标本制备过程中,我们可以控制好固定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固定时间导致的组织变形。
其次,在切片机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以避免切片不均匀或切片断裂的问题。
石蜡切片的制作步骤(1)修块:剖检时摘取的睾丸和附睾组织样品在2.5%戊二醛-多聚甲醛混合固定液中固定24~48h后,用清水或低浓度的酒精将组织上的固定液清洗掉,用刀片将其修成3~5mm 厚,置于包埋框中。
(2)脱水、透明:将含有组织块的包埋框经梯度浓度逐升的酒精溶液(50%酒精→70%酒精→80%酒精→90%酒精→95%酒精)中进行脱水1h,然后顺次转入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和酒精二甲苯混合液中放置30min,再次分别置入二甲苯I和二甲苯II中进行透明5-10min左右。
(3)浸蜡、包埋:组织块充分透明后,将包埋框依次经过3中不同熔点的石蜡液(56~58℃石蜡I→56~58℃石蜡II→58~60℃石蜡III)中浸蜡1h,然后将组织块从包埋框中取出,放入自制的长方形纸盒中,灌入58~60℃石蜡,待其自然冷却后,修成适当大小的蜡块后准备切片。
(4)切片、展片:将涂有粘片剂的载玻片摆放在展片台上,磨面朝上,滴上适量清水;将蜡块置于切片机上切成4um厚的连续切片,将其放在清水上,高温将蜡膜展平,常温保存,以备染色。
HE染色步骤(1)石蜡切片依次入二甲苯I和二甲苯II中脱蜡10min;再经酒精二甲苯混合液及梯度浓度递减的酒精溶液(无水乙醇→95%酒精→90%酒精→80%酒精→70%酒精→50%酒精)至蒸馏水中;(2)Ehrlich苏木精染色10~15 min,蒸馏水洗;(3)0.5%盐酸酒精分色(5~10 s),以镜检为准;(4)自来水冲洗蓝化后,依次转入70%和80%酒精中;(5)伊红染色10~15s;(6)依次经95%酒精、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酒精二甲苯混合液、二甲苯I、二甲苯II进行脱水;(7)中性树胶封片。
染色结果:胞核呈蓝紫色,胞质呈粉红色。
小鼠肺组织石蜡切片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小鼠肺组织石蜡切片步骤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旨在将小鼠肺组织制备成薄片,以便于后续的观察和分析。
该技术通常涉及到一系列操作,包括采集样本、固定与包埋处理、切片制备以及切片后的染色方法等。
这些步骤的正确执行对于获取高质量的切片非常重要,并且有助于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小鼠肺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鼠肺组织石蜡切片步骤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首先,在第2部分中,我们将从实验背景、石蜡切片的重要性与应用以及切片前准备工作等方面全面概述小鼠肺组织石蜡切片技术。
然后,在第3部分中,我们将详解该技术的具体步骤,包括采集小鼠肺组织样本、组织固定与包埋处理、石蜡切片制备流程等内容。
第4部分将介绍切片后的处理与染色方法,包括制备玻璃载玻片和染色剂溶液以及常用的染色方法介绍等。
最后,在第5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详细而清晰的指南,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小鼠肺组织石蜡切片步骤及其重要性。
通过阐述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我们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该技术并正确应用于小鼠肺组织研究中。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当前该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小鼠肺组织石蜡切片步骤,并为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小鼠肺组织石蜡切片步骤概述:2.1 实验背景:小鼠肺组织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在肺部疾病研究和病理学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制备小鼠肺组织的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肺部结构、形态及病理变化,揭示肺部疾病的发生机制。
2.2 石蜡切片的重要性与应用:小鼠肺组织的石蜡切片是进行光镜下观察和分析的基础。
它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有关肺部组织结构、损伤程度、血管密度、免疫反应等方面的信息。
该技术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等)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制定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