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切片制作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6
徒手切片法:徒手切片前,应先准备好一个盛有清水的培养皿。
在切片时,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实验材料,大拇指应低于食指2~3mm,以免被刀片割破。
材料要伸出食指外约2~3mm,左手拿材料要松紧适度,右手平稳地拿住刀片并与材料成垂直。
然后,在材料的切面上均匀地滴上清水,以保持材料湿润。
将刀口向内对着材料,并使刀片与材料切口基本上保持平行,再用右手的臂力(不要用手的腕力)向自身方向拉切。
此时,左手的食指一侧应抵住刀片的下面,使刀片始终平整。
连续地切下数片后,将刀片放在培养皿的水中稍一晃动,切片即漂浮于水中。
当切到一定数量后,可在培养皿内挑选透明的薄片用低倍镜观察检查。
好的切片应该是薄且比较透明、组织结构完整,否则要重新进行切片。
对经检查符合要求的切片,如果只作临时观察,可封藏在水中进行观察。
若要更清楚地显示其组织和细胞结构,可选择一些切片进一步通过固定、染色、脱水、透明及封藏等步骤,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徒手切片技巧如果不想切斜,要注意两点,一个是左手拿的露出来那截要短,尽量只能连续切2刀的样子(一般是可以切4,5刀的),一个是切口一定要水平,同时右手的刀片也要水平,拉刀的时候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拉快点容易做到)。
这是根和茎的切法,不过每次的量会有所减少。
对于叶,有三种切法,一个是直接切;一个是卷成管状,当茎来切;还有就是用三层刀片夹起来。
其中,第一种适合于裸子植物那种针叶,方法要领和上面说的差不多;第二种适合于比较软的叶片,要领是要卷的细,中间的洞不要太大(大了容易斜);第三种适用于比较坚韧,硬的叶片,绝对要放在载玻片之类的地方,要用划的,凌空切会很不顺,容易切不断。
还有一种特殊的方法是切成小块的先,再夹到萝卜里面(事先挖个洞或切条槽),再一起切,这个适用于全部,根茎叶,软的硬的均可(就是那种针叶不太好用它,我都切不好)。
所以克服柔软就是要注意,想办法使它变厚变硬(对叶:卷,夹,或者垫玻璃;对根茎,夹,或者用左手捏紧一点,捏上面一点,使它不会晃)。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以及注意事项1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⑴固定:用50%或70% FAA固定液(50%或70%酒精:甲醛:冰乙酸=16:1:1; 幼嫩材料用50 % FAA;老的材料用70%的FAA),置于4℃固定24 h。
⑵脱水:将固定液倒去,加入50%乙醇,室温静置30 min;重复一次,室温静置20min。
换成1%番红O溶液(用70%酒精配制),室温脱水染色过夜。
次日继续脱水,酒精浓度梯度和时间依次为:80% 乙醇1h、95% 乙醇1h、无水乙醇1h、40min(2次)。
⑶透明:1/2无水乙醇+二甲苯混合液1h,纯二甲苯1h、40 min(2次)。
最后加入少量二甲苯(浸没材料即可)和碎蜡,放入38℃温箱中过夜。
⑷浸蜡:将温箱温度调至56℃,计时1h;换成二级蜡1h;三级蜡(3次)各1h、1h、40min(从温度上升到56℃开始计时)。
⑸包埋:将带有材料的液体蜡倒入叠好的纸槽中,迅速放入冰水中使蜡凝固,防止气泡产生,以及凝蜡不匀。
⑹切片:修整蜡块,用LicaRM2126切片机切片,厚度5-10μm。
⑺贴片: 在载玻片上涂少许粘片剂,将切好的蜡带放入温水中,捞至载玻片上,最后置于37℃恒温箱过夜烤片。
⑻脱蜡及染色:①番红-固绿对染ⅰ脱蜡:二甲苯60m in,二甲苯5 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 min、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95%乙醇5 min、80%乙醇5 min、1%番红室温过夜。
ⅱ染色:80%乙醇5 min,1%固绿(用95%酒精配制)迅速蘸一下,大约10s,直接放到95%乙醇5min、无水乙醇5m in、无水乙醇5m 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min、二甲苯5 min(2次)。
②甲苯胺蓝染色ⅰ脱蜡:二甲苯60min、二甲苯5 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 min、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95%乙醇5 min、80%乙醇5 min、70%乙醇5 min、50%乙醇5 min 、30%乙醇5 min、蒸馏水5 min。
实验四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一、实验目的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方法之一,即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病变及检查的要求,合理采集病料,经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后进行切片,在进行染色得到结果。
固定是用化学药品把组织原来的结构保存下来,以便观察。
脱水是除去组织中的水分,以利于透明和浸蜡。
组织的透明是便于透蜡包埋。
包埋的是使石蜡透入组织内部,把软组织变为适当硬度的包埋块,以便切成薄片。
最后使用切片机,将包埋块中组织切成薄片。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已固定好病料,石蜡,手术刀,手术剪,镊子,脱水框,染色缸,梯度脱水酒精和透明剂一套,烘箱,切片机,毛笔,玻片,蛋白甘油,染色架,酒精灯,三角架,大烧杯,温度计,火柴,切片刀,记号笔或铅笔。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固定采取的病理材料必须立即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
(二)脱水组织经固定后,尚含有多量水分,而水与透明剂苯、石蜡根本不相融合。
必须先把组织中的水分除去。
但脱水剂必须是与水在任何比率下均能混合的液体,脱水剂常兼有硬化组织的作用。
最常用的脱水剂为酒精、丙酮等。
1.酒精沸点78.4℃,为最常用的脱水剂。
脱水能力强,并能使组织硬化,能较好地与二甲苯透明剂相混合。
最终结果表明,只要脱水环节处理好,都会得到好的切片。
脱水的程序为70%一80%一95%一100%。
各级酒精2—4小时,视材料的大小、厚薄而定。
100%酒精有硬化组织的作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小时。
脑组织、脂肪组织或疏松结缔组织,脱水时间要适当延长。
2.丙酮沸点为56℃。
脱水作用比乙醇强,但对组织块的收缩较大,主要用于快速脱水或固定兼脱水。
脱水时间l一3小时左右。
(三)透明透明对组织有脱酒精及透明两种作用。
当组织中全部为透明剂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可呈现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此种现象称为透明,具有这种作用的试剂称为透明剂。
组织切片制作方法
组织切片是制备病理学标本的主要方法之一,以下是其制作步骤:
1. 收集组织样本,并在一定时间内将其放入固定液中进行固定。
2. 将组织样本从水中逐渐转移到酒精中进行脱水。
3. 将样本置于包埋剂中,使其逐渐转移到蜡块中。
4. 用切片机将蜡块切割成极薄的切片,并用染色剂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5. 将切片封入载玻片中。
此外,为了确保切片的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载玻片应干净无油,如有云雾斑点,则不能使用。
2. 切片制作过程中,应将预冷的蜡块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使蜡块的切面与刀口成平行方向。
刀的倾斜度通常为15℃,转动轮转推进器,调节切片厚度为6μm,切成厚度均匀的切片。
3. 切片贴附后,放在空气中稍晾干,然后进行烤片。
烤片的温度以蜡溶解为准,也可以放置60℃烘箱内烘烤过夜。
血块组织、皮肤组织须及时烤片,但脑组织、脂肪组织待完全晾干后才能进行,这样可防止产生气泡而影响染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即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
以石蜡切片法为代表,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是:组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组织包埋→组织切片→展片附贴→切片脱蜡→染色→脱水→染片透明→封固。
以上基本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切片制作归于失败。
因此应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并事先做好计划安排。
一、取材采取病料,要刀剪锐利,剪切时不可挤压,扯拉病料,以防人为损伤。
切取的工具要清洁。
采取病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超过死后24小时。
应选择病变部与可疑病变部切取,切取时要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并包括周围正常组织一部分。
特殊病料应根据器官的结构特点切取。
管状,囊状和皮肤组织应注意垂直切取(横切)。
带有薄膜的组织,要防止切时薄膜分离和脱落。
切取组织块大小,以1.5×1.5×0.3厘米为宜,最厚不宜超过0.5厘米。
组织块病变一面应平整光滑,另一面可不平整,以便包埋时辨认。
切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固定液的磨口玻璃广口瓶中,并做好标记。
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
材料取下后,应迅速固定。
固定液数量应为病理组织块的5到20倍。
由于一般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后数小时,固定液渗入组织液的深度只达2到3厘米。
因此,可以放置冰箱内固定,使组织内酶失去作用,细菌也能停止滋生。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时,用40%的甲醛饱和水溶液10毫升,加水90毫升配成。
三、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应将固定液洗去。
一般均用流水(自来水)冲洗12到24小时左右。
及时冲洗尚有停止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过度,有利于制片染色。
冲洗时如不方便用流水冲洗,也可用较大容器盛装水浸洗,每隔相当时间换水一次。
整个浸洗时间比流水冲洗应稍长一些。
酒精固定的组织材料不需冲洗。
组织病理切片制备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首先医生取下组织病理标本,放在10%的中性福尔马林里进行固定,固定完之后标本送到病理科。
小标本需要固定4-6个小时,大标本需要固定6-12个小时,固定完之后由病理医生进行取材。
所谓的取材指把标本取出放在标本盒里,置于全自动脱水机中脱水16个小时处理标本。
处理过程包括组织进行固定、透明、脱水、浸蜡,处理完16个小时之后,病理技师把标本拿到包埋机上进行包埋,把病变组织放在蜡里,包埋成病理蜡块。
蜡块包埋完之后,病理技师把蜡块放在切片机上进行切片,切片大约需要切3-4μm的切片。
切完片子需要捞在病理玻片上,玻片再进行脱蜡,放在二甲苯中需要透明,之后放在全自动染色机中进行染色,再放在封片机里进行封片,这样才能制成病理切片,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3天的时间。
如何做出一张合格的组织切片?一般要先取材→固定→透明→包埋→切片,最后进行染色组化等操作。
本文着重叙述取材以后如何进行包埋和切片。
包埋可分为OCT包埋(冰冻切片)与石蜡包埋。
.冰冻切片对于组织的抗原性保留比较好,但是形态保留比较差,一般用来做原位杂交ISH,免疫荧光IF。
冰冻切片较厚一般厚度8~15μm。
冰冻包埋步骤较为简洁,固定之后,直接用镊子将样品放置到样品托上,挤压OCT完全包裹组织,放入冷冻机待OCT凝固即可。
凝固后就可以直接切片。
如果不能及时切片,用锡箔纸包装好,放入-80℃存放。
.石蜡切片,一般用来做HE染色或者免疫组织化学IHC。
厚度更薄,一般为4um,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制作样本的好坏取决于不同组织的种类和组成,更加依赖制作者的经验,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优化才能得到最佳的实验条件。
下面是石蜡包埋和切片的具体步骤:一、实验材料动物组织,4%多聚甲醛(PFA),PBS,ddH2O,二甲苯,梯度乙醇,石蜡,石蜡包埋机。
二、实验步骤1、取材:针对各组织部位规范化取新鲜组织,并用刀片单向切割成约3-4mm大小组织块,不要超过5mm。
2、固定:将切好的组织块放入4%多聚甲醛(PFA)中固定,以组织块与4%多聚甲醛体积比1:7为宜。
PFA最好现用现配,一般在4度固定24~48h即可,固定时间因组织而异。
冰冻切片可以直接用丙酮固定。
其他固定液比如缓冲福尔马林PBS配的福尔马林含有K+和Na+,PH=7.4。
固定的原理是采用蛋白质凝固剂,使细胞内的物质尽量接近其生活状态时的形态结构、位置和除水以外的物质的过程。
固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组织细胞自溶与腐败,防止细胞内的酶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使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酶类转变为不溶性物质,以保持原有的结构和生活时相仿。
关于固定液的选择可以参考这篇文章[1]。
3、洗去PFA:固定完毕后,流水冲洗3次,每次5分钟。
4、脱水透明:此步骤应根据不同组织设置合适时间,基本流程如下脱水:30%乙醇→50%乙醇→70%乙醇(关键步骤:可当日2H也可过夜)→95%乙醇1→95%乙醇2→无水乙醇根据不同组织大小和类型调整脱水时间,对于小鼠肝组织95%乙醇控制在30min-1H,100%乙醇5min-30min。
组织切片制作方法引言组织切片是一种将组织样本分割成薄片以供显微镜观察的常用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生物学研究以及组织学等领域。
本篇文档将介绍组织切片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步骤1. 材料准备在开始制作组织切片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组织样本:通常是从动物(如小鼠、大鼠)或人体中取得。
样本应该是新鲜的,并以生理盐水或缓冲液保存。
•定向切片机:用于将组织样本定向并切割成薄片。
可以是手动操作的或自动化的设备。
•切片刀片:高质量的切片刀片,通常是钻石刀片或碳钢刀片。
•组织固定液:通常是甲醛或琼脂糖。
•组织染色剂:用于染色和增强组织的可见性。
常用的有血红蛋白染色剂、溴甲蓝和伊红。
2. 组织固定将组织样本浸泡在组织固定液中,处理时间视样本大小和种类而定。
通常情况下,固定时间在4-48小时左右。
固定的目的是使组织保持其原有的结构和形态,同时防止细胞的腐解和坏死。
3. 组织处理经过固定后,将组织样本进行脱水和澄清处理。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去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样本透明并易于切割。
脱水通常使用逐渐浓度递增的酒精溶液,如70%、80%、95%和100%的酒精。
澄清则是使用透明剂,如苯胶和二甲苯,去除酒精并降低组织折射率。
4. 定向和切割定向和切割是制作组织切片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经过处理的组织样本放置在定向切片机上,调整切片机使样本达到最佳切片位置。
然后,使用切片刀片进行切割。
切割时要注意手法和切割角度,以保证切割出的组织切片薄而均匀。
5. 切片染色制作好的组织切片需要进行染色,以增加组织的可见性和对比度。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红蛋白染色、溴甲蓝和伊红染色等。
染色时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染色剂和方法,并注意染色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6. 切片保存制作好的组织切片应该进行适当的保存,以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切片应该放置在保存瓶中,使用无水酒精或二甲苯进行封存。
同时,切片应该存放在干燥、阴凉和避光的地方,以防止切片变形和褪色。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
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
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
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
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U的,具体要求如下:(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 0cmX2. OcmXO. 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LI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0. 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锂动。
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
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
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 0cmX2. OcmXO. 3cm o(2)注射、灌注固定法:某些组织块由于体积过大或固定液极难渗入内部,或需要对整个脏器或整个动物体进行固定。
一款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简单工序
植物组织永久切片,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技术,它能够精确地显示出细胞结构和组织关系,为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参考。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易的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工序。
1. 收集静态干燥的植物组织样品,若有生长的植物组织,可使用锋利的剪刀将其剪成稍细的片段,然后将其放入焦磷酸盐纸中,处理到它们在纸中能够保持它们的原形;
2. 将其从焦磷酸盐纸中取出,放入70%甲醇中浸泡5分钟,然后将甲醇沥干;
3. 将该块片段放入离心瓶中,倒入脱水甲醇,再加入2-3滴甲醇衍生物,然后像正常甲醇操作一样在37℃处理一小时;
4. 将片段放入脱模剂中浸泡5分钟,然后抽出片段,放入彻底的脱水甲醇中,处理2-3分钟;
5. 用混合85%醇,5%玻璃胶和10%蓝指甲油的溶液将片段放入,加热至60-65℃,处理五分钟;
6. 将处理过的植物片段放入原位置,放入含石蜡的贴片切片机中,切片,厚度约为4-5微米;
7. 将切好的片段放入石蜡胶片中,再放入至少5%氢氧化钾溶液中浸泡;
8. 胶片冷却到室温后,用正常的洗涤法洗涤,再用100%乙醇洗涤;
9. 用染料渗透染色,准备放大装配的抛光膜,细腻制作,就可以得到完美的植物组织永久切片了。
本方法均为视个体样品的不同而定,步骤或配方可调整。
作出完美切片不仅需要操作工具与药剂的加减,还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只有经过细致的操作,才能将植物组织永久切片做得完美。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1、取材取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切片的质量。
首先要有一把锋利的取材刀,在切割组织时要避免取材刀来回拖拉,切取的组织块厚薄要均匀,一般厚度以0.2 ~0.3cm为适,较容易发脆的组织如甲状腺、肝脏、血块、淋巴结、大块癌组织等可适当厚一点,而脂肪组织、肺组织、纤维性肿瘤、平滑肌瘤等致密的或试剂不易渗入的组织应取薄一些;淋巴结应修掉两侧球冠,并尽量剔除周围的脂肪组织。
在取材中还应十分注意组织内是否有缝线或骨组织,如碰到不可避免的钙化组织,应与技术室讲明,在切取纤维组织、肌肉、组织、胃肠道时,应注意纤维及肌肉的走向,取材时尽可能按与纤维平行走向切取为佳。
具体要求如下:(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
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1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
⑴固定:用50%或70% FAA固定液,置于4℃固定24 h。
⑵脱水:倒去固定液,蒸馏水洗,加入50%乙醇,室温静置30 min;重复一次,
室温静置20 min。
换成1%番红O溶液(用70%酒精配制),室温脱水染色过夜。
次日继续脱水酒精浓度梯度和时间依次为:50%2h,80% 乙醇2h、95% 乙醇4h、无水乙醇3h。
⑶透明:1/2无水乙醇+二甲苯混合液1h纯二甲苯2h。
⑷浸蜡:一蜡缸1h,二蜡缸2h,三蜡缸2h。
⑸包埋:按照所要求的面进行包埋。
⑹切片:修整蜡块,用Thermo切片机切片,厚度8-10 μm。
⑺贴片: 在防脱载玻片将切好的蜡带放入温水中,捞至载玻片上,烤片1小时。
⑻脱蜡及染色:
①番红-固绿双染
1、脱蜡:二甲苯(1)10min,二甲苯(2)10 min、二甲苯(3)10 min ,无
水乙醇8 min、、95%乙醇8 min、80%乙醇8 min、70%乙醇8min,蒸馏水洗。
2、番红固绿染色:
苯胺番红约10分钟,95%酒精去浮色,苯胺固绿约2-3分钟,再经95%酒精、无水酒精、1/2无水酒精+1/2二甲苯、二甲苯(两次)各约4—5秒钟。
(9)封片中性树胶封片
结果:厚壁组织、导管、细胞核红色,其余部分为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