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经济原则84755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85
动作经济原则定义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Action Economics)是指在制定决策过程中,合理评估和权衡行动的成本和效益,以最大化个体或组织的利益的一种经济原则。
它是经济学中关于行动选择的基本原则之一,常用于解决个体或组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的问题。
动作经济原则强调,在做出决策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行的行动方案,并评估其带来的效益和成本。
根据原则,人们通常会选择那些带来最大效益而成本相对较低的行动方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这意味着,人们会权衡不同行动方案的利弊,选择那些带来最大效用的行动方案。
动作经济原则还可以简单概括为“边际效益递减原则”。
根据这个原则,当人们在增加一项活动时,初始时的边际效益可能会很高,但随着增加的活动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益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初始时增加新活动会给人们带来新增的好处,但随着增加的活动数量的增加,人们会经历递减的边际效用,即对增加一项活动的边际效益将逐渐减少。
动作经济原则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决策的方法,通过比较决策的成本与效益来确定决策的合理性。
成本效益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各项行动方案的成本和效益。
其次,比较各项行动方案的成本和效益,并计算出相应的成本效益比。
最后,选择那些成本效益比最高的行动方案作为决策。
动作经济原则在个人和组织决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个人层面,人们可以应用该原则来做出关于消费、投资、职业选择等方面的决策。
通过慎重评估不同选择带来的成本和效益,个人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行动方案,从而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在组织层面,动作经济原则也可以应用于生产、投资和营销等方面的决策。
通过评估不同的行动方案的成本和效益,组织能够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此外,动作经济原则还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以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总之,动作经济原则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的一种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四大基本原则昨日周末与各位分享了动作优化的22条军规,所有的优化规则都是我们工作中的常识,只是有时我们将这些规则渐渐淡忘,将现场的工作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而不去进行改善;如果说昨日所分享的优化的22条军规,内容条数过多的话,那么我们今天将他进行归纳总结成以下动作经济的四项基本原则:1、两手同时动作;2、动作单元力求减少;3、动作距离力求缩短;4、舒适的工作;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探讨这四项基本原则:动作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第一项:两手同时使用;两手同时使用的目的在于避免单手负荷过多,而另外一只手却空闲浪费;工作范围的设计以及零件的摆置影响左右手工作量之关系很多,通常右手负担较难之工作,而左手则进行简单操作;两手同时使用其程度上的难易需要看各操作的性质不同而坐不同的变更;当两手同时使用的时候,如果让两只手动作反向对称,在感觉上会更加和谐更加容易,并且能够配合人体工学,使疲劳度减轻;动作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第二项:动作单元力求减少;欲求动作单元减少,当然首先要删除不必要的动作,并设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素结合而得到同一目的;同样道理,两种以上的工具也要想办法合并;删除或省略某一动素要极为谨慎,务必确保需要删除的动素对整个制造程序的贡献以及所占的地位都得到了适当的衡量评判;其次,材料、零件以及相应工具要按照操作顺序排列在合适的位置上面,并且工具一定要处于可以随时工作的状态,尤其是工具一定不可以因为寻找抓取而浪费时间以及注意力;装配使用的材料与零件要利用容器在存放,而且存放的容器设计要符合以下三点:1、容器不可以大于必要的尺寸,避免占用空间;2、容器地步要有适当的倾斜,使零件可以通过重力坠落到工作者的手边;3、容器的开口处不可以过小,致使零件在下坠过程中,因为相互碰撞而堵塞;动作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第三项:动作距离尽量缩短;为了要缩短动作距离,首先要考量身体各部位的最小使用范围。
在IE学科中,将人在工作的时候的动作分为五个级别:1、手指动作;2、手指以及手腕动作;3、手指、手腕以及前臂动作;(1)肋处为移动的轴心(2)肋处手臂旋转的转轴(3)扭转移动4、手指、手腕、手臂及上臂动作;(1)肩部为移动的轴心(2)扭转移动5、手指、手腕、前臂、上臂、及身体的动作(1)躯干动作——臀部为移动的轴心;(2)躯干动作——膝盖为移动的轴心;(3)腿部动作(a)前进或后退(b)旁移(4)膝部动作(5)足部动作(6)联合动作显然等级越高,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和体力就会越大;因此我们在工作设计中一定要尽量使用比较低级别的动作,来缩短动作的距离;其次要注意我们两手的工作作业范围;装配的零件与工具要放置在工作范围内,并且要接近装配区域;缩短动作的距离也可以使用零件或者制成品本身的重量,使其坠送到装配区域或者制成品的箱子内;动作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第四项:舒适的工作;动作分析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减轻工作人员的疲劳感;而且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精神疲劳两种;上面所提的三个基本动作经济原则,都比较偏重与强调生理疲劳的减轻与工作时间的缩短;而第四项原则,则比较偏重与精神疲劳的减轻;动作本身的困难性引起的踌躇心理最容易引起工人精神疲劳;如果希望做到舒适的工作,就一定要避免因困难动作而造成的工作人员精神疲劳;举例说明如下:1、尽量使用日常生活已经熟悉的动作,流利而且自然;2、尽量采用曲线圆滑的动作;3、利用惯性,重力和自然的力量;4、工作地点应当配合适当的高度,而且决定高度的时候要考量到以下因素:(1)配合操作周期;(2)配合操作员工的身体特点;(3)需要看到的距离;(4)需要使用力量的程度;(5)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改善,必须要从排除下列工作开始:1、需要用力气的工作,需要用手、脚或者全身用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或者向膝盖下方伸手以及蹲下拿起物品的动作,因为这些工作会引起肌肉的疲劳;2、不自然的姿势,例如蹲在地上做事,或弯着腰工作等,这些不自然的姿势也会引起肌肉的疲劳;3、需要注意力的工作,例如必须仔细对准的工作或必须谨慎挑选的工作等,这些工作会是作业人员精神疲劳;4、厌恶的工作,例如噪音很大、空气污染、机器容易故障的工作;以上四点,都是改善的重点,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很多工作都是可以大大改善的;连续几天3篇文章在讲解IE的一些改善手法,是希望大家能够在工作中先通过微改善来树立精益的信心,由小变大,让精益的工作能够丰富您的人生!明天文章预告:QC七大手法欢迎大家关注精益生产管理助手,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够激起您的共鸣,为精益进上一份力量,让我们在精益的道路上再接再厉,努力前行!如果您也喜欢精益,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并与您的朋友一同分享我们的文章;每天一篇文章,让我们伴随精益一同成长!。
动作经济原则1. 简介动作经济原则是一种经济学原理,主张通过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经济目标。
这一原则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经济决策中注重积极的行动和主动的参与。
动作经济原则认为,积极主动的行动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财富,而单纯的观望和被动等待则往往会限制个人的经济发展。
2. 意义与原理动作经济原则基于以下几个原理:2.1. 机会成本动作经济原则认识到经济决策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所有其他选择的收益。
按照动作经济原则,我们应该在评估各种选择的时候考虑到机会成本,避免因迟疑不决而错失机会。
2.2. 创造机会和财富动作经济原则认为,通过积极主动的行动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财富。
只有采取行动,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
而如果只是坐等机会的到来,可能会错失许多潜在的机会。
2.3. 学习和成长动作经济原则鼓励个人通过行动来学习和成长。
通过积极参与和实践,个人可以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不断行动的过程,个人才能不断进步和提升。
2.4. 风险与回报动作经济原则认为,风险与回报是不可分割的。
在经济决策中,积极主动的行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但也有可能带来更高的回报。
通过合理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个人能够更好地控制其经济命运。
3. 实践动作经济原则的方法3.1. 设定目标首先,根据自身的经济目标,明确自己希望达到的成果和收益。
清晰的目标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规划和行动。
3.2.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应该包括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的行动步骤,以便个人能够有条不紊地对目标进行实现。
3.3. 克服拖延症拖延症是影响行动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了克服拖延症,个人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如设定小目标、与他人分享目标、创造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等。
3.4. 学会适应在经济决策中,往往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和变化。
个人需要学会适应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动作经济原则的四项基本原则引言动作经济原则是一套用于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其目的是通过理性行动来实现经济发展和效益最大化。
本文将就动作经济原则的四项基本原则进行探讨,并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一、激励原则1.1 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机制是激发个体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经济主体在作出决策时,通常会考虑到个人目标和利益,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引导个体行为,使其符合整体经济的利益。
1.2 契约理论的应用契约理论是研究合同和决策的一种方法,通过明确个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经济行为提供基本框架。
通过合理设计契约,可以激发个体最大的工作动力,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1.3 激励相容性的要求激励相容性是指经济体制和政策在激励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和效益最大化。
实现激励相容性需要合理设计利益分配和监管机制,避免利益冲突和资源的浪费。
二、机会成本原则2.1 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某种决策而放弃的最优替代选择的成本。
它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决策的代价,是作出合理经济决策的基本依据。
2.2 机会成本与资源分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个体或集体必须面对不同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资源分配的机制和效率。
通过比较机会成本,可以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3 机会成本与生产要素配置机会成本的概念也适用于生产要素的配置。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选择和组合会产生机会成本,通过比较机会成本可以确定最佳的生产要素配置方案,提高生产效率。
三、边际分析原则3.1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出或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出或消费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边际分析原则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来决策是否进行某项活动。
3.2 最优决策的边际原则最优决策是指在已知条件下,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决策。
经济主体应该继续进行某项活动,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停止,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s of Action Economics)是指在经济领域中,人们追求经济有效的行动和决策所遵循的原则。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个人、企业和政府在资源有限和目标多样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下面是20条动作经济原则:1.选择最佳决策:在每个决策中,选择能最好达到目标和满足需求的行动方案。
2.考虑边际效益:通过比较额外行动带来的效益和成本,做出决策是否值得。
3.考虑机会成本:做出项决策时,要考虑放弃其他可能选择所带来的损失。
4.理性决策:在做出决策时,要用理性思维和基于事实的分析来评估选项。
5.适应性决策:在变化的环境中,根据情境调整和修改决策,以适应新的要求。
6.综合考虑: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
7.考虑长期影响: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它对未来的影响而不仅仅是眼前的结果。
8.推动变革:通过改变现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改进。
9.最优资源配置:根据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优先级,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
10.鼓励创新:通过提供激励和支持,鼓励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11.促进竞争:通过开放市场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竞争和选择的多样性。
12.支持自由贸易: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加强国际合作,支持自由贸易和经济共赢。
13.保护环境:在经济发展中,要采取措施保护环境,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14.提高教育和技能:通过投资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竞争力。
15.平等机会: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分配,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包容性。
16.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高消费者的福利和满意度。
17.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18.推动公共投资:通过增加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19.鼓励合作和协作: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跨领域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挑战。
20.持续改进:在经济活动中,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以适应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动作经济的22条原则
动作经济有三大类22条原则,它们分别是:
第一类:关于人体的运用。
1、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
2、除规定的体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3、双臂的动作应对称,反向并同时进行。
4、手的动作应以最低的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5、物体的运动量应尽可能地利用,但如果需要肌力制止时,则应将其减至最小程度。
6、连续的曲线运动双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
7、弹道式的运动较受限制或受控制的运动轻快自如。
8、动作应尽可能地运用轻快的自然节奏。
第二类:关于工作场地布置。
9、工具物料应放置在固定的地方。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在操作者前面近处。
11、零件物料的供给应利用其重量附送至工作者手边。
12、附落应尽量利用重力实现。
13、工具物料应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
14、应有适当的照明,使视觉舒适。
15、工作台及座椅的高度应保证工作者座立舒适。
16、工作椅式样及高度,应能使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式。
第三类:关于工具设备
17、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
18、可能时,应将二种工具合并使用。
19、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上。
20、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指负荷应按其本能予以分配。
21、设计手柄时,应尽可能增大与手的接触面。
22、机器上的杠杆、十字杆及手轮的位置,应能使工作者极少变动姿势,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机械力。
希望对大家有用~~~~。
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四原则:1)减少动作的次数;2)减少动作的距离;3)双手并用;4)保持轻松愉快的作业节奏;一、定义所谓动作经济原则,即在于人在操作作业时,能以最少的劳力在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经济法则,对这个法则能好好的学习与使用,在工厂内,我们可在许多地方发现许多不合乎此法则的动作,当然工作效率会低,人员易于疲劳。
动作经济原则二、肢体使用原则1.双手同时开始并同时结束动作单手作业会造成另一只手的空闲及不平衡2.双手的动作应对称反向进行双手在某一方赂单向动作的话,会造成体重心的转移,而维持这种平衡的劳动将带来精神以及肌肉的疲劳。
双手反向对称动作是最省力的作业方式3.身体的动作应以最低等级的动作来进行身体的动作幅度越小越好,动作时间越短越好人体的动作等级以下列次序递减腿的动作→腰的动作→肩的动作→肘的动作→手腕的动作→手指的动作4.动作姿势稳定使作业者能够在身体整体相对稳的情况下更轻松地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5.连续圆滑的曲线动作动作的速度和方向突然改变的话,会打乱工作节奏,同时会消耗大量体力6.利用物体的惯性像使用手捶时我们所感觉的那橛,当尽可能利用手捶的惯性和动量重量时,就会越省力,所以利用物体惯性能节省体力提高效率7.降低动作注意力过程中产生迷惑或需要判断时,动作会有停顿、迟凝降低动作注意力例子:⑴放置螺丝刀的固定位以喇叭形为佳;⑵需要对准及嵌入时,以导向槽及机构装置减少对准的难度;⑶测量时用固定规格及定位等手段,使测量工作减少脑力判断过程;⑷利用声光等进行识别,减少注意力;8.动作应尽可能有节奏,习惯性的节奏有助于提高熟练度改善作业节奏的方法⑴作业速度应适当,以一定的节拍规律进行⑵物品的摆放按工艺顺序放置;⑶缩小手的动作范围,保持手部适当高度;三、作业配置原则1.材料、工装的3定3定是指5s整顿中的物品摆放的基本事项,包括定点、定容、定量三原则2.材料、工装预置在小臂的工作范围内这样人可以以比较低级的动作即小臂、手及手指拿取物品及工具完成工作3.简化材料、工装取放对产品及材料按下工序的取拿原则进行放置,另外对一些细小的、不便取放的零件,如小薄垫征、针型物等以小容器及弹性毯垫等方法使之容易取拿4.物品的移动以水平移动最佳物品的移动应尽量避免垂直向上的移动,这种较高等级的动作使人易间生疲劳及工时的增加另外较重的物品,用水平滚轴的方式进行水平移动5.利用物品自重进行工序间传递和移动物品的取放,废脚料的收集等作业都可以利用物品重力,在斜导槽、导轨平面及圆筒等辅助下进行传递与移动6.作业高度适度以便于操作7.满足作业要求的照明工作场所之光线应适度,通风应良好,温度应适度四、工装夹具的设计原则1.用夹具固定产品及工具以固定用台钳及夹持具等来固定产品及工具,以解放人手从而进行双手作业2.使用专用工具生产线中所用工装应最适合该产品及人工操作的专用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3.合并二种工装为一种减少工具的更换麻烦,以减少转拉的工时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动作经济原则的概念
动作经济原则是指一种经济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并权衡各种不同的因素和效应。
与传统的经济理论不同,动作经济原则关注的是个体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际行为,而不是假设的理性行为。
动作经济原则的概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有限理性:动作经济原则认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信息的限制,思考能力的限制以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等因素的制约。
因此,他们的决策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可能会受到错误决策或偏误的影响。
2. 泛化和经验:动作经济原则认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参考过去的经验和他人的行为。
他们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判断行为的后果,并尽可能避免类似的错误或不良的结果。
3. 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动作经济原则还认为,个体的决策行为可能受到情感、欲望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们的决策可能不仅仅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和偏好的驱使。
4. 上下文的重要性:动作经济原则认为,个体的决策行为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人们的决策往往是与具体情境相关的,他们可能会根据所处的环境来做出不同的决策。
总之,动作经济原则关注人们在实际环境中的行为和决策,强
调有限理性、经验、心理因素和上下文对决策的重要性。
该原则有助于解释个体的决策行为以及市场中的价格形成和经济现象。
动作经济16条原则发布时间:2006年10月18日 10时14分1、双手并用原则;单手动作不但是一种浪费,同时也会造成一只手负担过重,动作不平衡。
另外,双手的动作最好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这样会更加协调。
2、对称反向原则;从身体动作的容易度而言,同一动作的轨迹周期性反复是最自然的,双手或双臂运动的动作如能保持反向对称,双手的运动就会取得平衡,动作也会变得更有节奏。
3、排除合并原则;不必要的动作会浪费操作时间,使动作效率下降,应加以排除。
而即使是必要的动作,通过改变动作的顺序、重整操作环境等也可以减少。
4、降低动作等级原则;例如:工人在作同样的作业中用以腰部为中心的动作比走动要经济、以肩部为中心的动作比以腰部为中心的动作经济、以肘部为中心的动作比以肩部为中心的动作经济、以手腕为中心的动作比以肘部为中心的动作经济、以手指为中心的动作比以手腕为中心的动作经济。
也就是说动作越简单越经济、动作等级越低越经济,这就是十六条原则中的第四条,降低动作等级原则。
5、减少动作限制原则在工作现场应尽量创造条件使作业者的动作没有限制,这样在作业时,心理才会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
6、避免动作突变原则动作的过程中,如果有突然改变方向或急剧停止必然使动作节奏发生停顿,动作效率随之降低。
7、保持轻松节奏原则;顺着动作的顺序,把材料和工具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是保持轻松节奏的关健。
8、利用惯性原则;充分的利用惯性、重力、弹力等进行动作,从而减少动作的投入。
9、手脚并用原则;脚的特点是力量大,手的特点是灵巧。
作业中应充分结合起来使用。
10、利用工具原则;工具可以帮助作业者完成人手无法完成的动作,或者使动作难度大为下降。
11、工具万能化原则;万能化工具会大大减少使用多种工具的寻找、取放动作。
12、易于操作原则;使用方便才能提高动作的效率。
13、适当位置原则;工作所需的一应材料、工具、设备等应根据使用的频度、加工的次序,合理进行定位,尽量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动作经济原则与流程经济原则一、动作经济原则1.高效利用资源:企业的资源包括资金、人力、物资等,高效利用这些资源对企业的经营非常重要。
通过对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可以提高资源的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2.精简流程: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往往存在大量的流程和环节,科学地对这些流程和环节进行归纳和整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和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3.优化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合理设计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关键。
优化管理模式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提高团队协作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系统化的运营:将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和控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运营过程的科学监控和管理,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经济效益。
5.持续改进:动作经济的原则还包括持续改进。
企业应鼓励员工不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从而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实现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流程经济原则是指企业管理中应以流程为核心,通过优化流程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流程经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程优化: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各个流程,包括生产流程、销售流程、采购流程等,都需要进行优化。
通过深入了解每个流程,找出其中的瓶颈和问题,并进行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降低成本。
2.标准化操作:流程经济强调对操作进行标准化。
通过制定和实施操作规程和流程标准,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3.流程协同:企业的不同流程之间存在关联,这些流程需要进行协同运作。
通过优化协同机制,提高各个流程之间的衔接和合作,可以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
4.自动化与信息化:流程经济原则鼓励企业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改进。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
5.持续改进:流程经济原则也强调持续改进。
动作经济原则(22条)“动作经济原则”又称“省工原则”,是使作业(动作的组成)能以最少的“工”的投入,产生最有效率的效果,达成作业目的的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是由吉尔布雷斯(Gilbreth)开始提倡的,其后经许多工业工程的专家学者研究整理而成。
熟悉掌握“动作经济原则”对有效安排作业动作,提高作业效率,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所谓动作经济原则,即在于人在操作作业时,能以最少的劳力在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经济法则,对这个法则能好好的学习与使用,在工厂内,我们可在许多地方发现许多不合乎此法则的动作,当然工作效率会低,人员易于疲劳。
在动作分析时,经常需用到“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是一组指导人们如何节约动作、如何提高动作效率的准则,它的目的是减少工作疲劳与缩短操作时间。
“动作经济原则”可划分为三大类,共22项。
第一类是关于人体的使用,第二类是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第三类是关于工具设备的设计。
更综合地说,它可归纳为四点:(1)同时使用两手,避免一手操作一手空闲;(2)力求减少动作单位数,避免不必要的动作;(3)尽可能减少动作距离,避免出现全身性活动;(4)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动作难度,避免不合理的工作姿势或操作方式。
运用动作经济原则改善不经济的作业在很多工厂企业里,经常可以看到员工忙忙碌碌,一天下来,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上气不接下气,他们做得如此辛苦,他们的作业效率就一定很高吗?不一定!因为他们可能没有掌握每个动作的技巧,可能做了很多无效动作。
一、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动作经济原则与程序分析、作业分析不同,动作经济原则的重点不是放在改变整个制造程序的计划、作业标准也不是放在更换不良的机器设备或改变生产进度,而是在现有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科学地运用人的双手及人体的其他部位,以最少体力、精力的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提高各动作的效率,并使他们感到身心舒适愉快!二、动作经济原则及运用实例总体来说,动作经济原则的内容包括关于人体的利用、操作场所的布置、工具和设备的设计三大方面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