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由“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剪裁者”,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灵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从而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己的教学特色,课堂实际教学需要,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内容,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取舍和调整,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二、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一)综合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如报纸杂志,网络资源,以及图书馆,班级,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创设等等。教师应依据学生的

认知水平,决定是否增加准备性的步骤以扩展教学活动,从而降低活动难度;或者延伸原有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例如,在教学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句型时我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动画歌曲:“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CoCo. 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这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学生不知不觉学习了课文知识。

(二)适当拓展教材内容或活动步骤

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增加相同主题下水平相当的阅读篇目,或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对话或讨论活动,或增加词汇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等,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

1. 在3A、3B教材中在“Colors”单元,教材出示了“white,black,green,red,orange,brown,yellow,blue ”等常用颜色单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颜色单词向学生渗透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如,white在西方国家是“圣洁、高贵”的象征,而在中国则意味着“疾病、死亡”;不少颜色单词同时还是人的姓氏,像White(怀特)、Brown(布朗)、Green(格林)。在“animals”单元,让学生了解“dog”在外国被视为与人一样尊贵的动物;因而有“love me,love my dog”之说,而“dragon”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之物,但在外国却是邪恶的化身。在4A、4B教材中在讲解器官的单词

后,适当引入有关的谚语或俚语,如green eye表示某人得了红眼病,嫉妒别人,而green hand表示新手。在学了“left,right”后,告诉学生这是体育口令的“一、二、一”。在学了“before,after”后,扩展“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day after tomorrow”然后让值日生每天汇报,加强了before,after的重现率,增强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 在某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增加扩展延伸原有的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教学活动。在6A、6B教材Holidays 单元,可以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如西方的Christmas与中国的Spring Festival的对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展开讨论。在教学zebra crossing时,教师由zebra 引出zebra crossing T:(show the picture) What colour is the zebra?S:It’s black and white.

T: Where do we see it ?(多媒体出示) Oh, when we cross the road, we can see black and white. What is it?Ss:斑马线。T: Yes. This is zebra crossing. Zebra crossing is important for us. When we cross the road,we must walk on the zebra crossing. Remember?S&T:(多媒体出示) Red light . Stop! Yellow light. Wait! Green light. Go!T: Life is very important. We should obey

the rules of traffic.在教学A birthday party一课时,为了避免教学设计俗套,同时贴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把它设计成主题为“生日该不该大办”的辩论赛,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I will/won’t have a big birthday party,

T:Now let’s have a debate. Please show me your opinions.

Group 1: I will have a big birthday party,because I can eat a big birthday cake. I can invite my friends to play with me.

Group 2:I don’t agree with her. I won’t have a big birthday party, because it will spend a lot of money.

(三)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编写,具有科学性,不要轻易否定;“不唯是”即根据实际情况,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 1. 知识点内的调整。知识点内的调整指教师根据单元模块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如,教学4BUnit 8 in class EFGH综合版块时我没有按照课文原有的设计进行教

英语教师心得体会

教学之路漫长,我们惟有多研究,多反思,才有更多的进步。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英语教师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英语教师心得体会一: 一直以来很多高中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差,两极分化严重,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不主动。老师们的教学热情也因此逐渐消减。 其实在教学中很多客观问题我们必须承认和面对,比如现实的生源。 只有承认并接受学生的现状,我们才能调整心态,正确地去看待教学问题。不能把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的原因完全都归结于学生的基础。 我的建议是一、热爱英语学习。既然我们选择了英语专业,就应该在专业上不断地提高自己。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所以坚持学习英语,与世界接轨,多访问国外的网站,看别人怎么评价中国,报道事件,以国际化的视野去对待生活,理解人生。在英语学习和使用中获得满足和乐趣。 二、热爱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此时他们的英语成绩可能不理想,但将来他们可能在各领域会很有成就,我们会以他们而自豪。所以我们要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异,认识到多元智能的存在,尊重他们,热爱他们!不要因为目前他们的英语成绩不好而一味地职责他们。作为教师,我们的前程是可预见的,我们只是在专业和经验方面暂时优于他们,可是学生的未来不定性很强,他们很可能会比我们更好。 三、热爱教学。专研学生和教材教法,使学生对英语有美好的情感体验,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爱和进步会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会让我们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和幸福! 虽然大家可能觉得这三点是老生常谈,可确实是我的肺腑之言和真切感受。前不久去医院看一位病重的亲人,看到医生护士在她病床前手忙脚乱,看到周围的病人个个气息微弱,我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医护人员每天面对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每天看着人间的生离死别,从事这样的职业该有多大的压力啊!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很庆幸我们选择的是教育事业,面对年轻有活力,充满朝气和希望的学生,我们真的已经很幸福了! 最后总结一下,与大家共勉: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和对追求的坚持。 英语教师心得体会二: 20XX年,我从来宾一中调入到宣威五中,我感到既欣喜又惆怅,怀着一颗忐忑和放飞理想的心,从事5年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我开始了崭新的高中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陆峰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型的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熟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裁剪、整合或补充,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灵活、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并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联系自己 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追求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使教材实用化 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已经明显考虑到了接近学生的生活状态,但作为教师仍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因素,并善于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课程资源,追求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使英语教材实用化,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 运用到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去。 那么,如何做到使教材实用化呢?我认为: 首先应充分挖掘,补充和丰富教材自身的一些生活因素,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我在教学1A Mod3 Unit3 In the restaurant时,就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模拟了带学生到麦当劳用餐的情景,并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 T: Can I help you? S: May I have a hamburger, please? T: Here you are. S: How much is it? T: Six yuan.. S: Here you are. T: Thank you. 这样的语言材料和情景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也能让学生享受到在用中学英语和学中用英语的愉悦。 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接触与使用英语的时间与机会。比如: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classroom English及口令,如:早晨的问好,上下课喊口令,放学道别……这些都是最好的生活用语;在教室布置上,我们可以贴上一些课文中学到过的,或是加以补充拓展的动植物图片以及相应的单词。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英语是一门语言、一种工具,而不是什么望而生畏、遥不可及的东西。只要坚持每天使用英语,日积月累,又怎么会不知道像“Open your books.”这样简单的日常 用语呢? 另外,老师应善于捕捉一些教材以外容易被忽视的资源,如许多的广告,标示语等,从中我们也可以学到不少英语: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麦当劳,McDonald;必胜客,PizzaHurt等等,从而拉近英语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只有注重英语教学的生活性,才能使教材真正做 到实用化。 二、力求英语教学的整体性,使教材立体化 英语课堂的教学,教材的整合,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而应立足于整体,可以拓展到一个单元、一册书乃至整个小学英语教材,甚至要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因此作为教师应力求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内容,全面充分地发挥教材的整体结构及功能,使教材具有立体化。 其一,从课堂实际出发,我们应考虑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整合。比如:我在教学3A Mod2 Unit 1 My friends这一单元中时,按照课本教学,第一课时应教学六个形容词big, small, fat, thin, tall, short以及句型I’m…;第二课时中应教学句型He’s/She’s…及其字母和相应的单词Nn(nine), Oo(orange),Pp(pencil), Qq(queen).但是,我对这部分内容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 陆峰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型的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熟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裁剪、整合或补充,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灵活、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并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联系自己 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追求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使教材实用化 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已经明显考虑到了接近学生的生活状态,但作为教师仍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因素,并善于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课程资源,追求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使英语教材实用化,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 运用到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去。 那么,如何做到使教材实用化呢?我认为: 首先应充分挖掘,补充和丰富教材自身的一些生活因素,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我在教学1A Mod3 Unit3 In the restaurant时,就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模拟了带学生到麦当劳用餐的情景,并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 T: Can I help you? S: May I have a hamburger, please? T: Here you are. S: How much is it? T: Six yuan.. S: Here you are. T: Thank you. 这样的语言材料和情景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也能让学生享受到在用中学英语和学中用英语的愉悦。 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接触与使用英语的时间与机会。比如: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classroom English及口令,如:早晨的问好,上下课喊口令,放学道别……这些都是最好的生活用语;在教室布置上,我们可以贴上一些课文中学到过的,或是加以补充拓展的动植物图片以及相应的单词。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英语是一门语言、一种工具,而不是什么望而生畏、遥不可及的东西。只要坚持每天使用英语,日积月累,又怎么会不知道像“Open your books.”这样简单的日 常用语呢? 另外,老师应善于捕捉一些教材以外容易被忽视的资源,如许多的广告,标示语等,从中我们也可以学到不少英语: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麦当劳,McDonald;必胜客,PizzaHurt等等,从而拉近英语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只有注重英语教学的生活性,才能使教材真正做 到实用化。 二、力求英语教学的整体性,使教材立体化 英语课堂的教学,教材的整合,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而应立足于整体,可以拓展到一个单元、一册书乃至整个小学英语教材,甚至要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因此作为教师应力求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内容,全面充分地发挥教材的整体结构及功能,使教材具有立体化。 其一,从课堂实际出发,我们应考虑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整合。比如:我在教学3A Mod2 Unit 1 My friends这一单元中时,按照课本教学,第一课时应教学六个形容词big, small, fat, thin, tall, short以及句型I’m…;第二课时中应教学句型He’s/She’s…及其字母和相应的单词Nn(nine), Oo(orange),Pp(pencil), Qq(queen).但是,我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这样的调整:在第一课时中教学fat/thin, tall/short及字母和相应的单词Nn(nine),Oo(orange),Pp(pencil),Qq(queen).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利用一首节奏鲜明的Chant把上一课时的内容穿插在一起,起到了复习的作用,然后由tall and fat引出big, short and thin 引出small,非常自然,而且学生对

上海版牛津英语教材的教学体会doc

上海版《牛津英语教材》的教学体会牛津英语教材的编写体系为“building blocks:(模块建筑体系),采用“功能—结构—主题—人物”相结合的途径设计教材。它不同语旧教材的最大特点在于将语言的宣布局限于机械模仿,而是给一个特定的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构及时进行运用,达到某个教学目标。涉及各种活动让学生树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消除个体的胆怯、挫折感,结合这几年的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谈谈对该教材的教学体会 一、该教材有以下优点: 1. 取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教材内容大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有亲近感,有利于学生用日常所见的事情,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提高和培养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家庭成员单元、食物和饮料单元等 2. 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让学生用“英语去做事情”,让学生通过群体活动获得信息,体现语言的工具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用书中,每个单元都明确了该单元用完成的任务,如七年级上的第三模块第一单元,有以下任务 单元任务 Controlling fire 学生根据本校在消防演习中可能

发现的情况,找出学校的防火规则,写出报告 学生找出学校的消防用品,并画出楼层平面示意图 3. 教材编排有开放性,注意学科间的渗透 整套教材考虑到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练习活泼、开放,如;教材的组织形式有单元式、故事式、循环式。让语言在不同时间、不同语景都多次出现。JOBS(工作)刚开始是简单的职业介绍,出现的句型使I want to be a ….等。随着年级的增高,教材组织形式作适当调整,单元式和故事式相结合,同样的内容在七年级增加了许多句型,多种时态。 4. 配套材料丰富 除了学生的课堂用书外,还有教师用书、练习册、语法训练、投影片、录像带等,能使教师全方位运用教材。特别指出的是活页资料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利帮手,设计了一系列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调查表格、图片游戏,使课堂练习更有实效。 5. 版式设计活泼,形象生动 该教材版面新颖,人物卡通形象生动,,字体变化多样、图表设计和颜色搭配地道,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使用中的困惑和创新 在使用新教材中,许多教师也感受到了挑战和压力,有时甚至有些困惑。如:有些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不适合学

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与使用

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与使用 王建平(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还是教师和学生共用的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工具。如今,我国实施“一标多本”的政策,即一个“课程标准和多版本教材”。目前各地先后编制和出版了 7 套高中英语教材、10 套初中英语教材和 36 套小学英语教材。可以说现行小学英语教材版本甚多,风格各异。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也对英语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也出现或存在着一些困难或困惑,比如: ●教材内容太多,课时不够,教不完 ●一个单元点太多了,学生掌握不了 ●新词汇到处都有,语法也比较分散,哪些是重点 ●教材中的一些游戏、活动在 40 多人的大班中怎样操作 ●教材中的词汇学习是否可以放在单元教学开始 ...... 作为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好教材,把握好教材,确实让教材承载和发挥起它的作用,为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服务呢?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研员,我把自己在教研工作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在此与老师们分享、交流。 一、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材观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以教材为本,教学过程就是把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基于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英语教材要求教师转变忠实于教科书的教材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相反,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也是开放的。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

创造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运用

创造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3-06-03T08:33:09.14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周荣青 [导读] 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周荣青(祁东县洪桥镇第一中学湖南祁东 421600)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调”、“改”、“增”、“删”、“组”五个字上下功夫。 1.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单元之间的调整,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单元与单元之间有相关内容(譬如:打电话、问路和看病等),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再如,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情相关,可以提前教学这个单元。例如,笔者把 JEFC Book 2 The sport meeting 提前到我校刚开完运动会后,结合教材内容,谈谈本校本班情况,用一般过去时总结各运动项目的成绩,接力赛的紧张气氛。通过对单元教学顺序的重新调整,不但可以激活学生认知的兴奋点,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而且巩固语法重点副词比较级、最高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单元内的调整:单元内的调整是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做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JEFC Book3 第 85 中的第一部分以Kate 感冒为开端诉说病情,第二部分是询问病情;第 86 课是一篇有关 Tom 病情的三人对话;第 87 课的第一部分讲 Tom 的病因,第二部分是 Kate 与护士的对话,第三部分是句于匹配练习;第 88 课是一些语法练习。由于安排显得零乱,教师可打破原内部框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调整(见一下表) 课内调整:课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中几个部分的顺序。现行教材每个单元的第一课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而各个部分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read and learn,read and act,ask and answer,learn and practice 等。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调整这几部分内容,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教师可将 JEFC Book 2 Lesson l7 中的两部分进行对调。因前一单元刚学过农场里有许多动物,我们可以先复习动物的名称,然后顺理成章地讨论本课第二部分,把动物按特性进行归类,采用“Which animal…?”,使学生对动物有更深层次地理解,从而激发他们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急于想看看活生生的动物,自然过渡到第一部分“Shall we go to the zoo?”。 2.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精”轻“泛”,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年龄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教师还应适时增加相关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或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等。教材中有一些涉及高科技领域的文章,例如 JEFC Book 3 Lesson 46 The universe and man-made satellites,其中讲到卫星如何在太空运行,如何向地面传送信号,很多学生不太理解。教师可补充“Early bird”和“Man's trip to the moon”这两篇文章,出现新词汇“manned spaceship”,“astronaut”等,还配备一些图片,以便学生更全面形象地理解。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利用因特网去收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人造卫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写一篇英语报道。实际上,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就是在用语言做事,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教学思想。 结合学生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动机。例如教JEFC Book2 Mid-autumn Festival 时,教师可以补充 Thanksgiving 的有关内容,讲一讲“turkey”,“Harvest Moon”,并进行中外文化对比。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跨文化意识注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十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材早已不限于教科书,而且还包括广播i电视节目、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以及报刊杂志等其他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本本”学习中走出来,设法拓宽教学资源的途径。如中央一台的“Outlook-English Magazine”,内容包括“我看世界”、“我的朋友”、“绿地漫步”、“你说我说”;补充教材《新概念英语》、《剑桥英语》、《疯狂英语》等;https://www.doczj.com/doc/4c4343355.html,/englishcorner/index.htm 有每日一句、精品文摘、实用英语、英语笑话、考试指南、语法讲座、词语趣谈、翻译提示、经验交流、听力室等;报纸有《上海中学生英语报》、《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拓宽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到积极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切实提高英语水平。 3.删减教学内容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在教材的对话课里,同一个话题经常会出现,且操练的内容和句型学生熟之又熟。例如,在 JEFC Book 2 Lesson 17、50、52,Book 3 Lesson 13、37 中,话题都是“Telephoning”,而句型不外乎“Could/May speak to…?”,“This Is …speaking.”,“Can I take a message?”,“I’ll give him/her the message.”等。这些句型学生都接触过,且打电话这个话题他们非常熟

(完整版)创造性使用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几点浅见。 一、做好教学前的分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是课程分析,课程分析主要是确定教什么,学什么,具体有:①文本理解。即分析“课标”要求和先前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指出教材中的“十个着眼点”。即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育的技巧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学生的质疑点,资源的开发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建立精确的课程意识,发明性地使用新教材,切忌“教教材”。 ②课程开发。即教材文本的开发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媒体资源(含教具、学具)、生活资源、环境资源,特别要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③内容处理。根据文本理解和资源开发情况,提出对教学材料重组的设想。 学情分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依据,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只有了解了学情,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具体有:①了解学习起点。即学生的知识起点,包括能力起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②了解学习需要。即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知晓如何建立最近发展区;③了解学生特点。即思维特点、习惯特点、认知特点、差异特点等。 二、批判性地理解教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家对于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各种校本语文课程、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城郊村野,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依托和凭借,更为关键的在于教师拿到教材后“教什么”,其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怎么样。同样的教材如何精选教学的内容,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度。身为语文教师,要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理解,而不能一味地把教材内容视作不容置疑的“圣经”;同时,还要对教材内容有所筛滤,要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生长力、最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为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三、把文本作为课堂教学的“支点”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语文能力的“支点”,是教师设计学习活动的“支点”。任何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托,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学习活动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要利用好这个“支点”就必须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专业地解读这个“支点”,发掘出“支点”的教学价值。教师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要解读出文本本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还要把握住文本所承担的增长学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等方面的内涵,并把这些内涵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学内容即课文中存在很多空白和不确定性;不同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的内涵不同,教法也有所不同。 在教学内容的确立上,应“依标扣本”,即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科书。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对钻研教科书不够重视的情况,教师把精力放在收集资料和制作课件上,而顾不得认真研读教科书。事实上,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反复读课文,不仅. 要求青年教师这样做,有经验的老教师也要这样做。现在有些教师不大关注课文的内涵和意蕴,而是急于寻找参考资料,从网上搜寻现成的教案拼凑到一起,这是非常盲目且不负责任的。为此,

浅谈英语教学中对教材的灵活使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对教材的灵活使用 现在的英语教学,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活动手册、练习册、教学图片、单词卡片、录音带和教学光盘等等配套的教学材料可供教师们参考和使用。其中最为根本而且使用率最高的仍然是教科书。现代外语的教学理念已不再把教科书看作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充分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科书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所以,广大教师必须转变“为了教材而教”的传统观点,树立“用教材来教”的教学新思想。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对教科书原有的教学内容实行适当的调整、删减、增补、改编和浓缩……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教学内容顺序的适当调整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实行适当的调整,使知识更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和水平需求以及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1、单元之间的调整:单元之间的调整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教科书中各单元的顺序实行调整。比如,单元之间有问路、购物、约会、打电话等相关内容的,将它们实行调整、重组后再实行教学,能够协助学生有效地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广州市小学教科书英语口语第一册》(一年级使用)的第二单元,是学习相关文具和句型I have…内容的;第三单元继续学习句型I have…和数字;第四单元学习11种颜色词和句型I like…;而第五单元是学习玩具和句型Do you have…?Yes, Ido/No, I don’t又是相关连的。鉴于这种情况,能够在学习第二、三单元的内容后,把第五单元提前到第四单元之前来实行教学。这样一来,通过对单元之间顺序的调整,重新激活了学生认知的兴奋点,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还让他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单元内的调整:单元内的调整指的是教师根据单元内的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现行的《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三年级使用)的第三单元(第七、八、九课)主要学习八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国籍的单词和几个相关的句型。其中第七课的课文较长,句型且比较难懂,其间还先出现了更难记忆和区别的几个国籍的单词,但却在第八课才出现几个国家的单词,而且课文内容少,句型也简单易懂。这样的教材安排不太恰当,也不利于刚接触英语不久的三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为此,教师应该把第八课提前先教,然后再教第七课,结果明显不同,学生不但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几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国籍的单词,而且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和学会使用句型。 3、课内调整:课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内的几个部分的顺序。例如,现行的广州市小学三、四年级英语教科书(除了讲故事那一课)每一课主要都是由(Dialogue, Singalong, Rhyme, Work with language and Fun with Language)五部分组成。很多时候,教师都能够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自行调节这几部分的顺序或者组合它们,以便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巩固学习内容,而且利于教与学。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分析报告

《制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2006年8月,我校语文组《制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的实验课题,被列为章丘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通过三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二者几乎构成了全部的语文教学,各自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一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耗时多,见效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不遗余力地去阅读课文、研究文本,可谓殚精竭虑;但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时,仍是眼前一头雾水,心中一片茫然。课堂上文本学习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相脱节,造成占用大量时刻去阅读,学生却可不能阅读的尴尬现状。 读写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读写脱节现象更为严峻,教师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割裂开来,进行孤立地实施,阅读不能为写作服务,造成学生写作水平的停滞不前。因此,为了快速提高作文成绩,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许多教师又常常借助于各式各样的“作文宝典”、“作文写作秘笈”之类的技巧指导书籍,舍近求远,甚至缘木求鱼。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语文课上师生凭借它进入作品所描绘的纷繁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得多方面的启发和熏陶。忽略了文本的语文教学,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空洞而肤浅的。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有些人可能曲解了叶老的意思,以为“例子”确实是一带而过,不需多花工夫的东西。事实上,这些“例子”之因此成为“例子”,大都选文精美,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专门值得探究钻研。能够讲,课本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是其他媒介无法取代的。因而我们认为,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立足文本,引导学生领会不同的风景,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前提与核心。 随着新大纲、新教材的出台,我们开始考虑如何制造性地用好我们手边现成的语文教学资源—语文课本,进行策略研究,来增强文本意识,用好课本范文,从而扎实有效的搞好阅读与写作教学。 二、课题的界定与研究依据 ㈠课题的界定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调节和操纵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新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并在合理安排差不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点、学校和教师学生留有了开发、选择的空间。针对新教材在编排上的这些

2020高中英语教师线上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篇

2020高中英语教师线上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 篇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正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大好时光,我有幸被我校推荐参加此次培训。虽然培训只有短短十天,但我却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它大大地指导了我及我校的英语教学工作。通过培训,以及与来自全省各个高中的英语骨干教师交流,根据我的理解,我认为我校英语教学可以做这样的尝试: 首先,根据学生实际,做好初高中英语知识及教学的衔接。 在教学沙龙课堂上,通过与我省其他学校英语教师的交流,我认为铜川市陕煤一中普通班的英语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具体做法是:先进行一周的语音教学,以便于学生自己学习单词的读音,减轻教师课堂上逐一进行单词语音教学,教师只教授一些特殊的,重点的单词读音,这样就大大节省单词教学时间。接下来有重点的教学初二,初三的词汇,语法,句型及情景交际知识。这样做,看起来是占用了高中教学时间,实际上却是节省了时间:在教授初中知识时,学生既复习巩固了以前的知识,又在一个月内慢慢适应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完成了初高中知识与学习的衔接,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进入了高中学习过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陕煤一中的毕丹老师强调,一定不能快马加鞭的赶课,

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稳扎稳打的进行必修模块的英语教学,否则就前功尽弃了。毕丹老师说,必修模块教学,一定不能贪多求快,选修模块可有挑选的教学,为必修模块教学腾出时间。我们问她这样教学的效果如何,毕丹老师答,根据她们学校两年的教学实践看,学生基本上英语成绩比以往能提高十分左右。目前她们学校这种教法还在继续实践,在实际教学中还在继续完善。我觉得这样教学是否更适合我们的学情。 其次,我校英语教学做到有效整合教材,不能课本上一切全教: 担任此次培训课程的郭继荣教授,是一名资深的我省高考命题人,根据他参与命题的感受,他给我们中学教师的忠告是:考纲是高考命题的范围,命题绝不会越雷池半步,陕西省高考词汇是3200,考点就那么多,考纲上阐明的很清楚,而且三年内的陕西省及全国高考考点高考命题是不会考虑的。因此我们的教学是否可以根据郭教授的思路,参考考纲进行教材整合,做到词汇的删减以及知识的整合。教材整合得当,教学的针对性会大大提高,我们就可以少教,学生就可以少学,学生的学业负担就可以减轻,教学效果就会更高。 最后,教学要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英语教学比较枯燥,我校学生大部分词汇量不过关,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中怎样创造性使用教材

小学英语中怎样创造性使用教材 这次课程改革,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课程内容及教材编排方式的更新上,都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它带来教学观念、方式的一大改变,就是要求打破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市小学英语教材多,经常更换,常常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就必须创造性使用教材,组织教学内容,才不致有些内容老重复有些又碰不上。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主要指的是教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比如,更换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程度、适当增减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等。 2、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 当我们的课堂教学极富创造性和个性化时,已有的教具必然不能满足真实的课堂需求。制作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教辅、教具就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一个重要表现还在于要求教师依据教学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制作简单的教辅、教具,尤其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辅和适宜学生交流感受、动手操作及在小组合作中使用的教具。 其次,对教师来说,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要善于了解、发现学生及家长的情况、变化,即时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还可以请他们一起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由师生甚至是家长共同创造、建构的过程。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使用

现在的高中英语用的人教版教材是怎么分的呀?必修一共有几本?高一高二高三各学哪几本? 一般来说是一学期两本书 必修共5本,高二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上完 选修继续按号排,选修6-11。 一般都只学到选修8(高二结束),重点校讲选修9。 外国语类学校要学到选修11,但选9-11都是从头复习内容 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人教社课标版教材为例,高中三年共有11个模块,每个单元的安排是按照 warming-up, 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包括listening\speaking\writing) 和workbook,这样的编排符合语言学习先“输入”然后“输出”语言的习得规律。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反映内容“多”,“讲”不完。 教师应该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灵活,给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 要改变英语教师们的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正确使用新教材,真正体现课改精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迅速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依照课标,真正的用好新教材,上好新教材,使学生喜欢新教材,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Warming up,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一共五部分 一直以来,英语课本的新单词都采用的是课文和单词注释分开的方式,各单元生词表作为附录一起放在课本后面。这种注释方式使得学生查看极为不便,要不停地前后翻,耽误不少时间。如果英语课本像语文的古文那样采用脚注或者旁注的方式那就更好,这样更方便学生阅读记忆。也许有专家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个人认为猜词能力可以通过做正规的阅读练习来培养,而超纲词汇还费什么劲去猜,尤其是许多的专有名词,根本没有猜测的意义。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往往不能顺利地正确发音,因而要往后翻书查阅。所以改成脚注或旁注的好处是广大学生都乐见其成的!像广受欢迎的《新概念英语》也是这样编排的。希望这个小小的变革能够得到编辑专家的认可从而得以达成! 教学材料(instructional materials)包括printed and non-printed materials 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 (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Using Language(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Summing Up;Learning Tip。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怎样用好用活教科书》指出:“有了好的教科书,不等于就能搞好教学。实际上,教科书只能是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运用和发挥,取决于如何通过教材去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误区:观念:丢掉教材,打破原有,重头再来 教师心理: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公开课、竞赛课, 费尽脑汁,偶尔为之,平时教学可能就尝 试得较少了。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这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对教材的深层次解读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了解教育客体的特点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关键——教师素质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一、开发挖掘,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 1.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勾勒出各种"生活画面”,捕捉各种"生活现象”,设计各种"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指针——秒针。接着,通过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秒针走动的频率数数、拍手等方式体验"1秒”的实际意义。再同时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与"秒”的关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1)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大约是1秒;(2)闭眼睛数出60秒;(3)推荐一名同学跑出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4)估计穿好一件上衣、跳绳20次各用多少秒,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并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

谈谈我的英语学习心得体会

谈谈我的英语学习心得体会我的英语学习心得体会篇1 不论你以前的英语基础如何,请相信一点:可以通过努力提高成绩的。所以现在暂时英语学习不顺利的同学千万不要中途放弃。同时,你也要相信:提高成绩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最后的结果是你能够掌握一门语言和文化。 所以,现在就克服对英语的羞怯心理,摆脱英语给你带来的困窘。把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并行发展提高。多和人尝试用英语交流,看到任何有趣的英文单词都记下来,生活中充满了这种乐趣。比如,万柳新城的英文在广告牌上写的是“willow”,原意是柳树,而谐音就成了万柳,让人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精彩思维。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发散思维了,把所有带“illow”的单词都查出来玩。有billow(巨浪),pillow(枕头)。这样不就在生活中逐步学习了吗。这才是学习英语的目的:“toexploretheunknown”(探索未知)。 2.语法不能总记成“固定搭配” 语法很重要。谁也不能绕开它而培养出很高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xxx是固定搭配,记下来!”其实不然,在语法上要多归纳,多总结,多比较,体会语法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于此同时,学与练相结合,在练习中提高在分析情景的基础上运用语法的能力。 我们研究后,深深地认识到:新课标首要纠正传统语法中心式的英语教学这一错误。英语教学是要培养英语的熟练使用者,而不是英

语的语言运行研究专家。高考命题向这个方向转变,应用性变得非常的重要。 3.单词不是死背的! 背单词很重要,因为单词可以弥补语法不扎实和理解的不足,更可以用在作文得分中。但是,背单词不能死记硬背,要背硬记死!单词要采用联想、对比、归类、尤其是构词法记忆,结合字音、字形、字意和句子来记忆,在脑海中创建一种单词的场景来记忆,场景一定要夸张,这样才能记得牢靠,才能死记活用且事半功倍。 4.阅读时培养语感很重要。 在考试时碰到一些自己从未见过的句型和短语,如果单靠语法分析无法解决时,就可以凭借语感来判断。训练方法在此提供两种:第一:大声唱读法。跟磁带朗读课文或其他阅读材料,一定要模仿语音语调,就像在KtV唱歌一样,这样不知不觉中就能把课文熟记于心了。 第二:两遍阅读法。第1遍,囫囵吞枣,掌握大意,不用字典。第二遍,查出生词,划出词汇,整理词句。 我的英语学习心得体会篇2 不要学古董英语。任何语言都是活的,每天都会发展,学习陈旧的语言毫无新鲜感,而且基本无处可用。不鲜活、不入时、不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是我们要学的语言,多读外文报纸、多看原版影视作品才会有助于补充新词汇。 很多人以为,把单词拆成一个个字母背熟就可以正确地拼写出来,其实,科学的方法是把读音、拼写和用法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眼口手脑并用,并把它应用到句子里面去理解。

如何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c4343355.html, 如何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作者:刘慧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11期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创新的理念,准确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思 路;合理地改编教材,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拓展教材,创设英语第二课堂,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关键词:理念;创造性;知识底蕴 教材是英语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课堂行为的依据,是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但是,教材有其局限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 一、准确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思路 依据新课标下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采用“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教师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但是任何教材都不是完美的,不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教材的局限性,一定要采取十分“理性”的态度来处理 教材。 二、合理地改编教材,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学是一种创造性非常强的艺术,教师要依据教材编写的原则,善于结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例如,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2 Section A是学习有关各国不同行为举止习惯的,可以增加相关的教学资源(如电影、篇章等材料),也可增加有关我国习俗方面的讨论,这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可以对有些教学内容和 活动进行替换。 三、拓展教材,创设英语第二课堂 教师凭借自己深厚的知识底蕴,可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英语第二课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