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第2次作业解答(平面力系).
- 格式:docx
- 大小:392.28 KB
- 文档页数:11
大工17秋《工程力学(二)》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作用于物体上的风荷载属于()。
(满分:5)A.集中荷载B.分布荷载C.体荷载D.面荷载正确答案:——D——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是力系的合力为零。
(满分:5)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必要条件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3.平面一般力系向其作用平面内任意一点简化,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5)A.平面一般力系向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简化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B.主矢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C.主矩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代数和D.主矩为原力系的合力偶矩正确答案:——D——4.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
(满分:5)A.代数和B.矢量和C.乘积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5.两端固支等截面细长压杆的长度因数为()。
(满分:5)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6.二力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包括()。
(满分:5)A.二力等值B.反向C.共线D.作用于同一点正确答案:——A、B、C——7.根据梁的约束特点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静定梁形式有()。
(满分:5)A.简支梁B.悬臂梁C.外伸梁D.纯弯曲梁正确答案:——A、B、C——8.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满分:5)A.几何法B.算数法C.解析法D.综合法正确答案:——A、C——9.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满分:5)A.内力为应力的代数和B.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D.内力必大于应力正确答案:——A、B、D——10.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其基本变形形式有()。
(满分:5)A.轴向拉伸或压缩B.剪切C.扭转D.弯曲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11.超静定结构就是在任意荷载作用下,其支座反力和内力可由平衡条件唯一确定的结构。
(满分:5)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2.平面图形对任一轴的惯性矩恒为正。
工程力学大二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静力学中,当一个刚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 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D. 以上均不正确答案:C2. 材料力学中,弹性模量的定义是:A. 材料在受力时的形变程度B. 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C. 材料在受力时单位长度的形变所需力量D. 材料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答案:B3. 在梁的弯曲问题中,以下哪项因素不会影响梁的弯矩分布?A. 梁的长度B. 梁的截面形状C. 载荷分布D. 材料的弹性模量答案:A4. 能量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A. 计算结构的自然频率B. 确定结构的稳定性C. 计算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D. 分析结构的动态响应答案:C5. 动态力学中,阻尼力与速度成正比,这种阻尼称为:A. 粘性阻尼B. 摩擦阻尼C. 干阻尼D. 材料阻尼答案:A二、填空题1. 在平面力系中,若要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必须满足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条件。
答案:合力矩为零;合力为零2. 应力状态描述中,主应力是指在材料点上与__________方向相对应的应力值。
答案:主轴3. 当一个悬臂梁受到集中载荷作用时,其最大弯矩出现在__________。
答案:支点4. 在结构动力学中,系统的自然频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分布;刚度分布;几何形状5. 能量守恒原理表明,在没有__________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的。
答案:外力做功;守恒三、计算题1. 一根长度为 L 的简支梁,其上表面在距离支点 a 处作用有一集中载荷 P,求梁中点处的弯矩。
解:根据弯矩公式,简支梁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弯矩分布为线性分布。
在中点处,弯矩 M = (P * a) / (L / 2)。
2. 一块边长为 a 的正方形板,在中心受有集中载荷 P,板的厚度为t,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泊松比为ν,求板中心的最大挠度 w。
《工程力学》第2次作业解答(平面力系)2008-2009学年第2学期一、填空题1.合力在某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各分力在 同一轴 上投影的 代数 和。
2.画力多边形时,各分力矢量 首尾 相接,而合力矢量是从第一个分力矢量的 起点 指向最后一个分力矢量的 终点 。
3.如果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在该力系作用下一定处于 平衡 状态。
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垂直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5.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等类型。
6.力矩是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效应的度量,它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其常用单位为N m ⋅或kN m ⋅。
7.力矩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臂长度两个方面。
8.力矩等于零的条件是力的大小为零或者力臂为零(即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
9.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力,力偶向任何坐标轴投影的结果均为零。
10.力偶对其作用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
11.同平面内几个力偶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
12.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重合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
13.力偶没有 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矩是转动效应的唯一度量;14.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作用面三个要素。
15.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这个力称为原力系的主矢,它作用在简化中心,且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合;这个力偶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它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17.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何一点的主矩分别等于零;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选择一个研究对象最多可以求解三个未知量。
二、选择题1.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用( A )来度量。
A .力矩;B .力偶矩;C .力的大小和方向;D .力对轴之矩。
《工程力学》第2次作业解答(平面力系)2008-2009学年第2学期一、填空题1.合力在某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各分力在 同一轴 上投影的 代数 和。
2.画力多边形时,各分力矢量 首尾 相接,而合力矢量是从第一个分力矢量的 起点 指向最后一个分力矢量的 终点 。
3.如果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在该力系作用下一定处于 平衡 状态。
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垂直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5.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等类型。
6.力矩是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效应的度量,它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其常用单位为N m ⋅或kN m ⋅。
7.力矩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臂长度两个方面。
8.力矩等于零的条件是力的大小为零或者力臂为零(即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
9.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力,力偶向任何坐标轴投影的结果均为零。
10.力偶对其作用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
11.同平面内几个力偶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
12.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重合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
13.力偶没有 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矩是转动效应的唯一度量;14.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作用面三个要素。
15.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这个力称为原力系的主矢,它作用在简化中心,且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合;这个力偶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它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17.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何一点的主矩分别等于零;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选择一个研究对象最多可以求解三个未知量。
二、选择题1.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用( A )来度量。
A .力矩;B .力偶矩;C .力的大小和方向;D .力对轴之矩。
2013年9月份考试工程力学(一)第二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4 分)1. 有一平面汇交力系,其力多边形如图所示,以下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A. 该力系是不平衡力系B. 该力系是平衡力系C. F4为力系的合力D. 对角线矢量OA为力系的合力2. 两根圆轴,材料相同,受力相同,而直径不同,当d1=2d2时,则两轴的最大剪应力之比τ1/τ2,单位扭转角θ1/θ2为( )。
A. 1/4,1/16B. 1/8,1/16C. 1/8,1/64D. 8,163. 若已知力偶(F1,F1’)与力偶 (F2,F2’)中的力F1=F2=200N,则此二力偶的矩( )。
A. 相等B. 不相等C. 可能相等D. 以上都不正确4. 若平面平行力系平衡时,此力系的合力为零。
若平面平行力系的合力为零,则此力系一定( )。
A. 平衡B. 相对平衡C. 不平衡D. 不一定平衡5. 如图所示矩形截面,判断与形心轴z平行的各轴中,截面对哪根轴的惯性距最小以下结论哪个正确?()A. 截面对Z1轴的惯性矩最小B. 截面对Z2轴的惯性矩最小C. 截面对与Z轴距离最远的D. 轴之惯性矩最小E. 截面对Z轴惯性矩最小6. 如图所示铰盘有三根等长的手柄,该力系向中心 O简化的结果与向 BC连线的中点 D简化的结果是()。
A. R相同,m也相同B. R的大小和m的大小相同C. R相同,m的转向相同,大小不同D. R和m都不同7. 如题图所示,起吊机器时,通常采用两个吊环螺栓,称α为起吊角,若α角有三种情况供你选择,合理的选择是()。
A. α=90°B. α>90°C. α<90°8. 低碳钢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 )。
A.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阶段;B. 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C.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断裂阶段;D.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工程力学(第2版)第2章 平面力系题库:主观题(1-10)道 + 计算题(11-36)道 + 填空题(37-52)道 + 选择题(53-69)道 + 判断题(70-85)道 一、主观题2-1 如何利用几何法和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答案:利用几何法时,可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作力多边形得到合力;利用解析法时,可先求Rx x Ry y F F F F ⎧=⎪⎨=⎪⎩∑∑,进而得到()()()()cos ,,cos ,RRx Ry x y R Rx R R Ry RF F F F F F i F F F j F F ⎧=+=+⎪⎨⎪==⎩∑∑ 知识点:2.1节 参考页:P19-P20 学习目标:1 难度:12-2 指出思考题2-2图的各图中,哪个是力系的合力?答案:图(a ),1F 是合力;图(b ),合力为零;图(c ),2F 是合力。
知识点:2.1节 参考页:P19-P20 学习目标:1 难度:22-3 用解析法求合力时,若选不同的直角坐标轴,所得的合力是否相同?答案:当选择不同的坐标轴时,所得力的投影不同,但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知识点:2.1节 参考页:P20 学习目标:1 难度:22-4 已知某一平面一般力系向A 点简化得到的主矢50 N AF '=,主矩20 N m A M =⋅,试求原力系向B 点简化结果。
其中20 mm AB =。
答案:50 N BA F F ''==0350cos302010 N m A B M F -⎛⎫'=⨯⨯=⋅ ⎪⎝⎭()20 N m A B A B M M M F ⎛⎫'=+=+⋅ ⎪⎝⎭知识点:2.3节参考页:P24 学习目标:3 难度:22-5 思考题2-5图所示力F 和力偶,F F ⎛⎫''' ⎪⎝⎭对轮的作用有何不同?设轮轴静止,2F F F '''=-=。
作业一(单选题) 1: 作用于物体上的风荷载属于()。
A: 集中荷载B: 分布荷载C: 体荷载D: 面荷载正确答案: D(单选题) 2: 平面一般力系向其作用平面内任意一点简化,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平面一般力系向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简化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B: 主矢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C: 主矩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代数和D: 主矩为原力系的合力偶矩正确答案: D(单选题) 3: 力系的合力为零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C(单选题) 4: 杆件的线应变是()杆的变形。
A: 单位宽度B: 任意宽度C: 单位长度D: 任意长度正确答案: C(单选题) 5: 受扭空心圆轴横截面上切应力最大处为()。
A: 外边缘B: 内边缘C: 圆心D: 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 A(多选题) 1: 以下对于内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于外荷载的作用而产生B: 不需要荷载作用就能产生C: 杆件外部产生的力D: 杆件内部产生的力正确答案: A,D(多选题) 2: 根据梁约束特点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静定梁形式有()。
A: 纯弯曲梁B: 简支梁C: 悬臂梁D: 外伸梁正确答案: B,C,D(多选题) 3: 单位长度扭转角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材料性质B: 扭矩C: 杆的长度D: 截面几何性质正确答案: A,B,D(多选题) 4: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A: 几何法B: 算数法C: 解析法D: 综合法正确答案: A,C(多选题) 5: 二力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包括()。
A: 二力等值B: 反向C: 共线D: 作用于同一点正确答案: A,B,C(判断题) 1: 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工程结构,简称结构。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 2: 力偶在其作用平面内移动或转动时,它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也随之改变。
《工程力学》第2次作业解答(平面力系)2008 —2009学年第2学期一、填空题1 •合力在某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各分力在_同一轴上投影的_代数和。
2.画力多边形时,各分力矢量—首尾相接,而合力矢量是从第一个分力矢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分力矢量的一终点。
3•如果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在该力系作用下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垂直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5.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等类型。
6.力矩是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效应的度量,它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其常用单位为N m或kN m。
7.力矩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臂长度两个方面。
&力矩等于零的条件是力的大小为零或者力臂为零(即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
9 .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力,力偶向任何坐标轴投影的结果均为零。
10.力偶对其作用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
11.同平面内几个力偶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
12.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重合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
13.力偶没有一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矩是转动效应的唯一度量;14.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作用面三个要素。
15.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这个力称为原力系的主矢,它作用在简化中心,且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合;这个力偶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它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17.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何一点的主矩分别等于零;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选择一个研究对象最多可以求解三个未知量。
二、选择题1.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用( A )来度量。
A .力矩;B .力偶矩;C.力的大小和方向; D .力对轴之矩。
2.( C )是一种自身不平衡,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的特殊力系。
A .重力;B .共点二力;C .力偶;D .力矩。
3.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一对等大、反向、作用线平行的力构成( C )。
A .一对平衡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一个力偶;D.力矩。
4.力偶向某坐标轴投影为( B );对坐标轴上任意点取矩等于( A )。
A .力偶矩;B .零;C.变化值;D .不确定。
5.同一刚体上,一力向新作用点平移后,新作用点上有( D )。
A .一个力;B .一个力偶;C .力矩;D .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6.一力作平行移动后,新作用点上的附加力偶一定( A )。
A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有关;B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无关;C.不存在;D .等于零。
7.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D )。
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各分力对某坐标轴投影的代数和为零;D .主矢与主矩均为零。
&若平面任意力系向某点简化后主矩为零,则其合力( D )。
A .一定为零;B .一定不为零;C.与主矩相等;D .不一定为零。
9.若某刚体在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平衡,则此力系各分力对刚体( C )之矩的代数和必为零。
A .特定点;B .重心;C.任意点;D .坐标原点。
(x ) (v )三、判断题1. 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此两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 合力一定比力系的分力大。
(X )3•如果一个力沿某轴方向的正交分力与坐标轴的指向相同,那么这个力在该轴上的投 影就为正。
(V )4•一构件上作用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处于平衡,则该汇交力系的合力一定为零。
5•平面任意力系如果不平衡,则它只能合成一个合力。
四、问答题1 •如图所示的三个力多边形有什么不同?解答:(a )表示F 1 (c )表示F j F^ F 4 F 3。
2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力沿相应坐标轴方向的分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解答: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只有大小和正负之分,没有方向,没有作用点。
一个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和平行移动后, 只要大小、方向和坐标轴方向不变,改变力的作用点, 力的投影不变。
力沿相应坐标轴方向的分力是力矢量,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一个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和平行移动后,即改变力的作用点后,分力的作用点随之改变。
当两条坐标轴垂直时,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与力沿相应坐标轴方向的分力大 小相等;当两条坐标轴不垂直时,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与力沿相应坐标轴方向的 分力大小不相等。
四、计算题(b)(b )表示F 4 = F )• F 2 • F 3力多边形如右图所示。
图中线段 AE 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0(d)解答:(a )(1) 分别画出物块 A 、B 及AB 杆的受力图,如图(c )所示。
(2) 根据物块A 的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如下:方向,按比例量得合力大小:F R =585N ;合力方向:〉=4。
建议大家用AutoCAD 来完成此力多边形,最后通过尺寸标注,得到合力大小和方向。
2.如图所示,已知 已=300N , F 2 =250N , F^ 400 N , 各力在x 、y 轴上的投影。
解答:各力的投影分别为:|F 1x - -F 1 cos30 - -300 cos30 - -259.8 N F 1^F 1 sin 30 =300 sin 30 — 50 N F 2 x = F 2 cos90 = 0 N F 2y - -F 2 sin90 - -250 NF 3x = F 3 cos20 = 400 cos 20 = 375.9 N F 3y =F 3 sin20 =400 sin20、136.8N F 4x = -F 4 cos60 = -350 cos60 = -175 N F 4y =F4 sin 60 -350 sin 60 " -303.1NF 4 =350N ,试分别计算图中 3. 夹具中所用的两种增力机构如图所示。
已知推力 F 作用于A 点,夹紧平衡时杆与水平线的夹角为:•。
求夹紧时F 2的大小和:-10时的增力倍数F^ F 1。
二.F y = 0 , F A cos(90 -「)- F j = 0F i解得:F A = ------- ①sin «(因水平约束力F NA不必求出,所以另一个平衡方程、F x-0不必列出)(3)根据物块B的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如下:' F x = 0 , F B COS J F2 = 0F2解得:F B二「2②cos a(因竖直约束力F N B不必求出,所以另一个平衡方程、F y -0不必列出)(4)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二力平衡公理可知:F A二F BF2联系表达式①、②可得:2二cot〉=cot10 =5.67F i解答:(b)(1)分别画出销钉A、物块B及AB杆的受力图,如图(d)所示。
(2)根据销钉A的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如下:—F x ~0,F AC COS「~F AB COS「=0 F AC= F AB、F y =0,F AC sin :F AB sin : - R = 0解得:F A B = ----- F--- ①2 sina(3)根据物块B的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如下:' F x = 0,F B cos: - F2 = 0解得:F B二F2②cos a(因竖直约束力F N B不必求出,所以另一个平衡方程F y -0不必列出)(4)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二力平衡公理可知:F AB二F BF 1 i联系表达式①、②可得:一2 = —cota = —cot10 "= 2.84F i 2 24.炼钢用的电炉上,有一电极提升装置,如图所示。
设电极HI和支架共重G,重心在C点。
支架上A、B和E三个导轮可沿固定立柱JK滚动,钢丝绳系在D点。
求电极等速直线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及A、B、E三处的约束力。
题目原示意图电极与支架组成的整体受力图解答:(1 )取电极和支架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如右图所示。
显然,当电极和支架等速直线上升时,钢丝绳拉力F =G (根据7 F y =0)说明钢丝绳拉力F 与电极、支架的重力G 组成力偶,根据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的性质, 可以判断此时轮 A 、轮B 与竖直轨道接触(轮 E 处于松弛状态),轨道对两接触轮的作用力T T也必定组成力偶,才能维持电极与支架的平衡,因此, F A 与F 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二 M =0, F A b - G = 0由于办E 处于松弛状态,所以 5•构件的载荷及支承情况如图示,F E = 0。
I =4 m ,求支座A 、B 的约束力。
AR 杆的受力图解答:(1 )取AB 杆为研究对象,根据活动铰支座的约束特点,以及力偶性质 杆的受力图如右图所示。
(2)根据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列出AB 杆的平衡方程:' M =0, F A I sin45 -M =06•如图所示,汽车起重机的车重G =26kN ,臂重 G =4.5kN ,起重机旋转及固定部分的重量G 3 =31kN 。
设伸臂在起重机对称面内。
试求图示位置汽车不致翻倒的最大起重载 何 G max。
(a )题目原示意图 解答:(1 )以汽车整体为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如图(A3/=10kXiiiBM _10 2I sin 45 4 2= 3.54 kN(2)电极与支架在平面力偶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得:题目原示意图1,可画出AB(b )汽车受力图b )所示。
车轮与地面之间处理为光滑接触。
(2 )当起重量不大时,汽车在平面平行力系作用下能够保持平衡;当起重量超过一定 限度时,汽车会绕B 轮顺时针翻倒,在翻倒前的临界状态时,A 轮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反作用力为零(F A =O ),汽车仍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的起重量为允许的最大起重量,列出 平衡方程如下:' M B (F)=O ,G 2-G 2 2.5-G max 5.5=026 2 -4.5 2.5…解得:G max7.41 kN5.57•试计算下列各图中力 F 对点O 之矩。
解答:(a ) M °(F) =F l ; (b ) M °(F) =0 ; (c ) M °(F) = F I si nr ; (d ) M °(F) —F a ; (e ) M °(F) =F (l r);3 22(f ) M O (F)=F sin 〉• a b 。
(将力F 分解为水平和竖直分力,再应用合力矩定理)&图示为汽车台秤简图, BCF 为整体台面,杠杆 AB 可绕轴O 转动, 为铰链,杆DC 处于水平位置。
试求平衡时砝码重 G 与汽车重G 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