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软件功能点度量方法概述

第1章软件功能点度量方法概述

第1章软件功能点度量方法概述
第1章软件功能点度量方法概述

第1章软件功能点度量方法概述

本章介绍软件项目开发与维护所面临的典型问题,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是软件项目的定量评价分析。在比较了各种软件定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功能点方法作为软件定量评价的基础方法。本章进一步介绍目前被ISO标准采纳的5种功能点标准,依次是MarkII功能点标准、COSMIC功能点标准、NESMA功能点标准、FISMA功能点标准以及IFPUG功能点标准。本章还对5种功能点标准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比对分析并给出了建议。

1.1软件困境

软件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试想,没有银行软件系统和证券软件平台的应用,庞大复杂的银行业务便不能有效地开展,证券业务也只能局限于现场交易,因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金融职能;没有网络管理软件系统的应用,快捷的电话联系方式也是不可想象的;除了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业务之外,更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数据服务,例如宽带上网、GPS定位导航等,而这些应用无一例外地依赖于各种软件系统。软件应用对于很多行业的发展变革甚至起决定的作用,例如基于网络的传媒信息更多地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媒体,人们的阅读习惯因而发生了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变化。

由此可见,软件无论在我们的生活还是工作中已经变得不可或缺。软件以其快捷、高效、经济等诸多优势几乎渗透到各个行业中,正是软件的普及应用塑造了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因为软件应用的互通互联,因特网时代之前的“信息孤岛”正日益消亡,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经济、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地球村”的预言正成为现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软件在促进信息共享、信息透明的同时,自身却存在典型的“灯下黑”现象。

与传统的建筑等行业相比较,软件系统的建设与开发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用户业务需求不明确、工期和费用设置的盲目性、开发团队不稳定、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作坊式”开发模式等诸多因素使得软件开发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软件开发与建设对客户来说更多地呈现为“黑盒子”特征。实际开发出的软件系统往往差强人意,用户在使用中抱怨不断,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所提交的软件系统功能与用户期望的需求差异过大、工期严重拖延、费用超支明显、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等现象。导致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纷繁复杂,但究其主要原因,则是因为软件系统的建设与开发的过程中管理不善所致。大量的实践表明有效的软件项目管理是改善和提高软件系统建设与开发效率的主要途径。要对软件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得了解软件项目的特点。与传统行

业相比较,软件项目具备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1)前期业务需求不清,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需求频繁变更。

对于大部分软件项目,开发团队在启动软件需求分析之前都无法获取明确的需求。例如对于一个电子政务项目而言,前期可能只会给出该项目的定位,例如“通过将现有手工业务转变为软件支撑的电子流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并对现有的业务模式进行合理优化”。可是如何对这样笼统的项目要求进行细化,并将其转变为相应的软件需求规格,软件开发团队还面临着各种挑战。首先是获取单一部门内的业务流程,现有的业务流程可能本身就存在不合理或者冲突的情形,需要需求分析人员与业务人员进一步讨论才能确定。如果涉及到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其困难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大,因为不同部门的人员都倾向于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考虑问题,所以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确定往往还需要领导的强力参与。伴随着组织业务流程的调整,通常意味着部门和人员的重新定位,有时甚至影响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此时的需求分析将会面临更大的阻力。

除了来自业务部门本身的挑战外,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沟通也存在明显的障碍,即客户与技术开发方对业务需求的理解不一致。客户方的业务人员通常认为自己对业务需求的表述清楚无误,而开发方却觉得业务人员语焉不详,并没有将业务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不少项目在各方对于需求的理解还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就开始项目,结果项目是边做边改,等到项目临近结束时,需求已“面目全非”,与双方前期确定的需求相差甚远。

试想,一栋大楼或一座大桥在还未确定功能或结构的前提下就开始动工,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再根据用户的要求不断变更,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结果很可怕,所以没人做这样的尝试。但软件项目不然,环顾我们身边的软件项目,有多少项目真正能够做到“谋定而后动”呢?正是软件需求的脆弱性和易变性导致了软件项目的失控。

(2)项目目标失控,明显超出客户心理预期。

所有的软件项目在初期都会设置相应的管理目标,包括项目所要实现的功能、项目工期、项目预算以及项目的质量目标等。可是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些目标无异于“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大部分软件项目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下列特征:要么是“种瓜得豆”,要求的功能大幅缩水;要么是项目工期严重滞后,影响客户业务的正常运行;或者项目严重超支,软件开发商虽然投入了额外的人力物力,但客户并不领情;更有甚者,虽然软件系统勉强按时上线,但后续的质量问题却层出不穷,“摁下葫芦浮起瓢”,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既然上述问题是目前软件项目所面临的共性问题,那么单一地将其归属为软件开发商的责任似乎有失公允。

设想这样的场景:如果对一个小学班级进行数学测验,孩子们最后的平均成绩为30分(考试采用百分制)。30分的平均成绩说明什么呢?首先孩子们的数学知识学得不够好,怎么才考30分呢?其次,数学测验题目有问题,为孩子们设置了过高的目标要求(学生家长往往更倾向于这种结论)。对软件项目而言,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所以在抱怨软件开发商工作绩效的同时,客户似乎也应该进行自我反省,客户要求的目标合理吗?

我国现在大部分的软件项目均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选择供应商,再加上在国内的软件行业中普遍存在“买方市场”的特点,许多软件开发商都存在“先拿到合同再说”这样的心理,故而往往对于客户所提的各种要求都满口应承,即使认为客户设置的项目目标不合理,也往往忍气吞声、委曲求全①。也有一些软件开发组织与客户签署合同之前,对于客户单方面设定的目标会提出不同的建议,例如更为合理的工期、成本与质量目标等,但这些建议对于客户往往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为大多数软件开发组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的过程可以向客户表明自己所建议目标的客观性、合理性,代之以“根据我们的经验”、“参照我们以前的项目”等说法,因而缺乏说服力,最终只能接受客户方设置的项目目标。但软件项目最终的结果却让客户追悔莫及,油然而生“早知如今,何必当初”的感叹。所以如何为客户设定合理的项目目标至关重要。

(3)软件项目的成功过度依赖个人,缺乏来自组织的过程保证。

成熟与不成熟的软件开发组织相比较,其最大差异在于两者的可预期性。不成熟的软件开发组织往往倾向于过度承诺,而实际开发过程中却经常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要么是工期严重滞后,要么是成本超支,工期若能勉强得到保证,通常即意味着质量风险。而高成熟度组织所做出的承诺通常可以得到真实的兑现。在不成熟的软件开发组织内,更多地采用“游击队”、“个人英雄主义”的开发模式,在项目中甚至没有采用相应的软件配置管理平台,更没有进行软件项目计划与跟踪、软件项目质量评价等相应的管理措施。这种“作坊式”的开发模式导致软件开发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个人因素,而组织对软件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则力不从心,只能寄希望于员工在工作中一直表现出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态度。如果出现项目经理或项目组成员离职等情形,对软件开发的影响通常是致命的,新加入的人员不得不从头再将前任的工作完成一遍。

软件开发是一项群体的智力活动,软件开发过程是否高效、开发团队工作是否工作在同一基础之上、个人的工作成果能否完全融合到项目中等因素对于成功的软件开发至关重要,而要保证软件团队工作的有效性,来自软件开发组织的过程管理则必不可少。适用于软件开发的典型过程管理模型包括ISO9000模型、CMMI模型和RUP模型等,而在这些模型中无一例外地强调了过程度量的重要性。正是通过过程度量,我们才能评价当前工作的好与坏、正常还是异常、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或补救措施等。“人贵有自知之明”被许多人奉为人生的圭臬,可是许多软件开发组织却缺乏“自知之明”,项目组的产出如何?组织的开发绩效如何?对开发过程中生成的需求或技术文档质量状况是否满意?对类似的问题许多组织往往会采用“还行”、“不错”、“我们有信心”等模棱两可的说法来搪塞,因为组织根本就没有数据。

基于以上分析,目前软件项目管理所面临的困境可以归结为三个“说不清”:需求说

①作为某些人的处世哲学,这种态度无可厚非。但用于软件项目目标的设置则弊端丛生,因为不负责任的承诺常常会害人又害己。

不清;目标说不清;过程说不清。要做什么不清楚,做到什么程度不清楚,中间过程也说不清,这样的项目做出的软件可想而知会是什么结果。说不清首先和软件本身的特点相关,从客观角度分析可能包含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软件不同于其他的有形产品,很多时候难以去想象最终的产品究竟是什么样子;其次,软件的开发过程主要表现为人们的智力活动,表现为建立模型、编写文档和代码调试等可见性较低的活动形式。所以上述两类原因导致人们对软件不容易“说清楚”。

除了客观方面的原因外,可能也有来自人员本身的主观原因。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倡导“定量化”的管理模式,对于软件行业也应该引入定量管理的理念,可为什么在国内的软件开发组织中真正采用定量管理模式的组织却少之又少呢?第一,可能是由于思维惯性。“我们一直都是这么跟着感觉走,也没出啥大问题嘛”,不愿意主动提升和优化现有的软件开发过程。第二,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如果采用定量管理的办法使得大家的工作都透明化,是否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喜欢看到这样的结果?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中庸,强调“水至清则无鱼”,你把账算那么清楚,犯得着吗?所以我们看到在各个国家审计部门都不是一个受欢迎的部门,他们总是拿着数据报告要别人解释自己的行为或结果。在软件项目中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虽不至于产生类似经济领域的“审计风暴”,但迫使人们在事后要关注自己的行为,有时甚至还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在潜意识里,人们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的束缚和来自外部的检查尽可能的少。因而在软件开发组织中引入定量管理评价机制通常是不受欢迎的,甚至会遭到抵制。

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原因,所以我们国家的软件开发现状在最近5年、甚至最近10年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①。虽然我们的软件行业表现得朝气蓬勃,但我们的沉淀和积累仍然不足。如果我们对现状不满,那就必须做出改变。如何改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引入定量管理评价方法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主要步骤,而定量评价方法的基础则是软件项目规模的评价。如果能够在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引入基于功能点度量方法的规模评估,则有助于我们做到“需求说清楚”、“目标说清楚”和“过程说清楚”。

1.2软件规模评价方法

为什么说软件规模评价是软件量化管理的基础?在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中我们好像更关注工期、成本和质量。软件规模、工期、成本以及质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如何对这些关系进行定量表述是软件项目量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介绍这些依赖关系之前,有必要首先建立“和谐项目管理”理念。对一个软件项目而言,在项目中会设置4个最主要的目标,即项目范围、项目时间、项目成本以及项目质量。它们4者之间相互影响、相

①甚至于软件开发组织中的人员平均年龄也是如此,10年前的软件开发组织人员平均年龄大概为二十六七岁,10年后的平均年龄依然如此。

图1.1 软件项目管理三角形 互依赖,如图1.1所示。

也许有些读者还记得若干年前我们国家的一句政治口

号:“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种提法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内在规律,最终导致了“大跃进”的局

面,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伤害。即使在我们大

力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仍然有不少客户和领导希望软件

项目完成的功能越多越好、工期越快越好、成本越低越好、

质量越高越好,岂不是“多快好省”模式在软件行业的完全

翻版?我们应该从错误的做法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而不是重蹈覆辙。我们现在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强调“和谐”理念,对于软件项目管理也要遵循“和谐”的管理模式。概言之,即

要完成的软件功能有多少,就应该设置多长的工期,就应该设定多少预算,就应该设置相应的质量目标,而不是一味求快贪多,置客观事务的内在联系于不顾。

正如其他传统行业的定量评价机制一样,项目的工期、成本和质量目标的设置主要取决于项目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①。例如修建铁路的成本与工期主要取决于道路的长度;办公大楼的建设费用与工期则主要取决于建筑面积。所以要在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引入量化评价机制,对于软件规模本身的评价则是首要任务。只有确定了软件规模,才能得到其他的项目管理目标;只有预先设定了项目目标,定量管理才有执行的依据。根据软件行业的实践,目前评价软件规模的方法可以区分为两种评价方法:非标准评价方法和标准评价法。非标准评价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实施等特点,但不容易在项目干系人之间达成一致,往往会引起较多的分歧;标准评价法则较好地克服了非标准评价方法的不足,但因为其操作相对繁琐,很多情形下甚至需要外部咨询机构的辅导,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1.2.1 非标准评价方法

与软件规模标准评价方法相比,非标准评价方法更多采用约定俗成的方式,评价方法有较强的主观性,因而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一致性。但因为这些评价方式简便易行,因而在我国软件行业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典型的非标准评价方法包括软件源代码行评价法、对象点评价法、需求数量评价法、用例数评价法以及文档页码评价法等。

1.软件源代码行评价法

在所有的软件项目规模评价方法中,软件源代码行方法在我国的软件行业中仍然占据

① 软件项目的工期、成本和质量目标主要取决于项目的工作内容,但同时还要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需求是否清晰、软件技术是否成熟、开发人员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开发团队的人员规模等许多因素。对这一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参阅笔者的博士论文——《IT 行业经济与管理指标测度与预报模型的实证研究》。

统治地位。顾名思义,软件源代码行法就是以完成的软件源代码的数量表示软件项目所完成的功能的多少。源代码行方法最大的特点即是简单,直接数出代码行的数量即可。不同的项目源代码行数量不同,小项目可能只有几千行代码,而那些规模巨大的项目动辄会超过百万行。但应用代码行作为评价软件项目规模的方法,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代码行从技术而非业务角度度量软件规模。对于没有足够技术背景的客户或其他项目外部干系人来说,代码行不具备说服力,他们总是倾向猜测技术人员使用了过多的代码来实现软件功能。其次,代码行度量不及时。度量软件项目规模的主要目的往往要在前期确定项目的工期、费用等关键指标,但在项目前期只有笼统的业务需求,只有当项目完成后才能得到真正的代码行数量。项目前期或项目执行过程中估算出的代码行数量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不同人员估算得到的代码行数量也许会有50%的偏差。第三,缺乏代码行度量标准。一行代码是多长?注释语句算不算?跨行的语句算一行还是多行?在行业中并没有一致的规定。即使IEEE和SEI尝试过颁布了一些代码行度量标准,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最后,不同语言编写的代码行可比较性差。如何比较汇编语言、C语言或者Java 语言编写的语句呢?如果使用多语言开发的程序,又该如何度量代码行的数量呢?

虽然软件代码行方法目前在我国的软件行业中仍然是一种普遍的规模估算方法,但因为其一致性不容易得到保证,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组织倾向于采用标准评价方法(功能点标准)来衡量软件项目的规模。

2.对象点评价法

对象点(Object Point)评价法属于Barry Bohem所提出的COCOMOII模型的组成部分,主要适用于基于组件或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项目,同时也适用于原型项目。对象点评价法基于加权的概念将软件项目的工作内容转换为相应的对象点数量,它包含最基本的三个对象点类型:屏幕、报表和组件①。屏幕对应的复杂度加权表如表1.1所示。

表1.1对象点评价法的屏幕计算表

如果一个屏幕包含了5个视图,且访问了5个数据表,其中两个是Server端的数据表,而另外三个是客户端的数据表,则该屏幕对应的复杂度为平均。

①组件的概念在第三代开发语言面世后才出现,其实组件就是对象。C++ Builder中叫组件,Delphi 中叫部件,而在Visual BASIC中叫控件。与传统的代码编写通过定义函数实现功能不同,组件预定义了自己的属性和方法,使用者只需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定制即可实现期望的功能。

报表对应的复杂度加权表如表1.2所示。

表1.2报表的复杂度加权表

如果一个报表包含三个节,访问一个服务器端的数据表,对应的复杂度为简单。

对象点评价法中并没有对组件设置相应的复杂度加权表,所有的组件默认其复杂度为平均。

确定了屏幕、报表以及组件的复杂度,然后再根据对象点权重表将其转换为统一的对象点,如表1.3所示。

表1.3对象点权重转换表

如果一个软件开发项目要完成10个平均复杂度的屏幕、8个平均程度和3个困难程度的报表以及2个三代语言组件,则该项目的对象点规模即为(10×2+8×5+3×8+2×10)=104。基于对象点的生产率对应表(如表1.4所示),即可推算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的工作量。假定项目组的生产率为平均水平,则对应的工作量为8人月(103/13=8)。

表1.4基于对象点的生产率对应表

对象点评价法的评价方法一致,但其对对象点类型的划分并无详细的规定,所以在操作中容易引起歧义,例如不同人员对视图的理解可能就存在歧义。

3.其他非标准评价法

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法外,实际工作中还会使用到需求数量评价法、用例数评价法以及文档页码评价法等方法。需求数量以项目需要完成的需求数量作为规模衡量的方法,但对于需求的粒度却从来就没有统一的规定,包括经常所提的模块数量、功能模块数量也属于需求数量衡量的范畴,它们共同的缺陷都在于缺乏统一的标准,甚至不如代码行方法的一致性。

用例(Use Case)是基于UML方法的一种定义软件需求的方式。用例是软件工程或系统工程中对系统如何反映外界请求的描述,每个用例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场景,该场景说明了系统如何同最终用户或其他系统交互,从而获得一个明确的业务目标。通过用例描述的方式可以将软件系统所实现的功能进行抽象和总结,软件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则表现为一组用例,所以可通过用例数量来描述软件项目的规模。相对笼统的“需求”、“功能”等说法,用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UML语言对用例规范建立了用例模板,例如典型的用例应该包含如下内容:用例名、迭代、综述、前置条件、触发器、基本事件流、备选路径、后置条件、业务规则、说明、作者和日期等。如果能采用用例作为软件规模的衡量手段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方式。但用例也存在粒度不一致的缺点,不同的用例可能相差很大。对一个银行应用软件来说,描述用户管理的用例和住房贷款的用例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从而缺乏横向比对的意义。除此之外,用例对于客户往往缺乏说服力,尽管UML的倡导者声称用例是客户和技术人员沟通需求的最佳方式,但客户对用例描述的需求多数还是采用敬而远之的态度。

采用文档页码评价法的优点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页码最容易统计,但人们的书写习惯、逻辑表达能力、图形与文字的比例、甚至纸张的大小等因素都使得页码评价法很难成为合适的软件规模评价方法。

非标准评价法以其方便理解、易于操作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一致缺陷,但聊胜于无。无论如何,非标准评价法对于软件规模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用数字表示的数值,从而使得在此基础上讨论项目的工期、费用和质量目标等量化管理目标成为可能。如果要尽可能减少项目干系人对于软件规模评价结果理解的歧义,则需要采用软件规模的标准评价方法——功能点方法。

1.2.2 标准评价方法

上述各种非标准评价方法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也有着普遍的应用,但更多地局限于软件开发团队内部。如果要在业务部门与开发部门、甲方与乙方等外部组织约定软件开发的工期或费用等关键项目目标,则首先需要对软件项目规模进行标准、一致的评价与估算。目前的软件规模标准评价方法都同属一类方法,即功能点方法。用功能点衡量软件项目规模

类似于用平方米衡量房间的面积,或者用千克衡量体重,所以如果使用功能点方法衡量软件项目规模,则不同的人员对同一项目的软件功能可以得到一致的结果,从而克服软件规模非标准评价方法的不足。从美国人Allan J. Albrecht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功能点方法以来,功能点在软件行业的应用与实践已超过30年,在Albrecht的功能点模型基础之上,经过进一步应用与发展,功能点标准演进为一个总标准(ISO14143)与5个子标准(MarkII 标准、COSMIC标准、NESMA标准、FISMA标准以及IFPUG标准)。

1.3功能点标准

作为评价软件规模的标准方法,功能点度量方法(Function Point Analysis)已经被纳入ISO14143标准系列。就功能点方法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被纳入ISO14143的5种实际操作方法都源自于Allan J. Albrecht所提出的功能点分析思想。当然,各种标准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共性。为了保证这些功能点操作方法的一致性和客观性,ISO组织委托ISO/IEC JTC 1(信息技术)的SC 7(软件与系统工程)委员会制定了ISO14143标准。

ISO14143标准本身又包含了6个子标准,各子标准的作用如下:

?ISO14143-1:概念定义(Definition of Concepts),对标准中所采用的术语给出解释。

?ISO14143-2:一致性评价(Conformity Evaluation),给出如何检验功能点操作标准是否符合ISO14143标准的评价过程。

?ISO14143-3:验证(Verification),在需要时对功能点操作标准进行验证。

?ISO14143-4: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给出功能度量方法模型以及需要度量的内容。

?ISO14143-5:应用领域确定(Determination of Functional Domains),确定功能点操作标准适用的应用领域。

?ISO14143-6:使用指南(Guideline for Use),对功能点标准的应用提出建议和指导。

ISO14143给出了度量功能模型的标准,但在度量具体的软件功能时,使用者还应该考虑所度量的软件应用领域,从而选取合适的功能点度量方法。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ISO14143是关于功能点度量标准的标准。在实际的软件规模度量实践中,目前符合ISO14143标准的功能点操作方法有5种,依次是MarkII标准、COSMIC标准、NESMA标准、FISMA标准以及IFPUG标准。下面各节对这些操作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操作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1.4 MarkII功能点标准

1991年,英国人Charles Symons在自己的《Software Sizing and Estimating: MkII Function Point Analysis》一书中介绍了MarkII功能点的操作方法。Symnos先生在为毕马威咨询公

司工作期间提出了MarkII功能点操作方法,在该操作方法的基础之上形成了MarkII功能点标准,该标准提出后被英国政府所采纳,目前该标准由英国软件行业协会维护①。

MarkII功能点标准目前主要在英国应用,此外在印度等国家也有一定的应用。正如Symons 先生自己所言②,该功能点标准受到Albreht先生的功能点操作方法启发,不过采用了不同的加权方式来定义功能点标准。除了功能点的操作方法外,该标准还包含了功能点的应用建议,例如如何基于MarkII功能点标准来计算项目的生产率和工作量等内容。

1.4.1 MarkII功能规模度量规则

为了保证MarkII功能点标准的一致性,该标准采用了基于规则的度量方式。MarkII的度量规则共有6条,分述如下:

规则1 边界

(1)MarkII功能点标准用于度量应用系统的用户所要求功能的规模。

(2)由边界所包含的应用或部分应用必须是逻辑一致的功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完整的事务逻辑类型。

规则2 功能规模与逻辑事务

(1)应用系统的功能规模是逻辑事务的规模之和,每个逻辑事务的输入和输出部分穿越应用边界。

(2)逻辑事务是最低级别的完整过程,它包含三个组成部分:进入边界的输入、边界内和存储数据相关的处理以及离开边界的输出。

(3)逻辑事务由用户关心的独特的事件触发,当事务完成时,应用系统处于逻辑完整的状态③。逻辑事务也可以由用户从应用系统获取信息的需求触发,此时应用系统为未修改状态。

(4)在度量应用的功能规模时,一个逻辑事务即使在应用系统出现多次也只能度量一次。

(5)对修改的应用系统规模度量时,将增加的、修改的和删除的逻辑事务规模相加。这意味着当逻辑事务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出现增加、修改和删除时,将其视为事务的修改情形。

规则3 逻辑事务的处理类型

(1)逻辑事务的处理类型根据对存储数据的操作确定,例如包含新增、删除、修改和查询。

①英国软件行业协会网站为,读者可以访问该网站并下载MarkII功能点标准。

②Symons先生不但作为MarkII功能点标准的创始人,最近他又作为COSMIC功能点标准的度量委员会成员,积极倡导COSMIC功能点标准的推广与应用。笔者曾在2007年与Symons先生在罗马有一面之缘,Symons先生是一位睿智和蔼的长者,对于功能点标准在软件行业的应用多有真知灼见。

③Self-consistent state逻辑完整的状态,说明事务功能已经完成,不存在只有输入或者只有输出的状态。

(2)处理部分的规模取决于逻辑事务所引用的主要实体类型以及系统实体类型。

(3)对所有非主要实体类型的访问均视为对系统实体类型的访问。

(4)在一个应用边界内只能存在一个系统实体①,逻辑事务类型的处理过程最多只能对其引用一次。

规则4 逻辑事务的输入和输出

(1)逻辑事务输入与输出规模根据穿越应用系统边界的数据元素类型确定。

(2)数据元素类型是逻辑事务类型中特定的处理信息,它不可分割,是穿越应用系统边界的输入或输出数据流的一部分。

规则5 逻辑事务规模

(1)逻辑事务规模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组成部分的加权和。

(2)该标准设定的加权方式为:输入加权为0.58(每个输入的数据元素类型)、处理加权为1.66(每个引用的实体类型)、输出加权为0.26(每个输出的数据元素类型)。

规则6 MarkII功能计数结果

根据该功能点计数标准所获得的结果应包含对应的标准版本号,例如“600 MarkII功能点(V1.3)”或“MarkII 功能点=600(V1.3)”。

1.4.2 MarkII功能规模度量步骤

MarkII功能点标准不但定义了详细的功能点技术规则,还规定了在度量软件规模中应遵循的完整步骤,根据这些步骤要求可以得到应用系统的MarkII功能规模。MarkII功能规模度量包含11个步骤,步骤1~6规定了MarkII的计数过程;步骤7和步骤8用于确定开发或维护应用系统所需的工作量、工期等关键的项目管理指标;步骤9~11则进一步考虑了技术复杂系数。MarkII功能点度量步骤如图1.2所示。

图1.2 MarkII功能点度量步骤

①MarkII方法中对于数据类型的定义,其含义为应用内部所有非主要实体类型数据的集合,即代码数据的集合。应用内无论存在多少个代码数据文件,都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实体。

功能点度量应该基于应用系统的用户角度来进行,对于那些系统所提供的,但用户却不需要的功能在功能点计数时不予考虑。功能点度量本身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投入,根据MarkII 功能点标准的特点,功能点度量所花费的工作量为项目总工作量的0.2%~0.4%。下面简述MarkII 功能点度量的各个步骤。

步骤1:确定计数目的与计数类型。

首先应该识别计数的客户是谁。例如,是为了衡量开发团队的工作产出,还是希望了解特定用户所拥有的功能数量?另外考虑不同的因素有助于确定计数目的和计数类型,例如项目是否包含开发、修改、维护或支持各个阶段,项目的起始与截止时间等。

步骤2:确定计数边界。

该步骤与步骤1密切相关。确定边界将有助于识别计数过程中应包含的逻辑事务以及识别相应的接口。

步骤3:识别逻辑事务。

逻辑事务是应用系统所支持的最底层过程,其识别方式参见规则2。

步骤4:实体类型识别与分类。

识别实体类型时最好能够得到相应的实体关系数据模型。但因为只需要主要的实体类型(Primary Entity Types ),所以并不需要完全符合第三范式的数据库模型。

步骤5:输入、过程与输出计数。

对每个逻辑事务计数时,度量输入数据元素类型(Ni )的数量、引用的数据实体类型的数量(Ne )以及输出的数据元素类型的数量(No )。

步骤6:计算功能规模。

功能规模(功能点指数,Function Point Index )是所有事务功能的加权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i i e e o o FPI W N W N W N =?+?+?∑∑∑ (公式1.1)

其中的加权系数取值依次为i 0.58W =;e 1.66W =;o 0.26W =。

步骤7:确定工作量。

根据项目的特点确定项目的总工作量和开发工期,参见MarkII 功能点标准第7章。 步骤8:计算生产率与其他绩效系数。

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生产率=FPI/工作量;交付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交付率=FPI/工期。参见MarkII 功能点标准第8章。

步骤9:影响度评分。

使用技术复杂度特征来评估影响程度,参见MarkII 功能点标准附录1。

步骤10:计算技术复杂度调整系数。

计算技术复杂度调整系数,参见MarkII 功能点标准附录1。

步骤11:计算调整后的功能规模。

根据步骤10计算得到的技术复杂度调整系数计算调整后的功能规模,该功能规模也可替代步骤6所计算的FPI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步骤7和步骤8进行计算,估算项目的工作

量、工期和其他绩效系数。

1.4.3 MarkII功能规模度量应用

MarkII功能点标准可广泛地应用于以下方面:

(1)撰写应用系统的需求规格或功能规格。

(2)应用于为客户定制的应用系统(例如ERP、CRM系统的实施)、批处理应用或实时应用系统。

(3)度量项目级别或组织级别的项目绩效(例如生产率、交付率和缺陷率等)。

(4)比较组织内外部的IT工作绩效。

(5)比较应用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6)比较不同平台上归一化之后的开发成本、维护成本或支持成本。

(7)估算项目所需的资源、工期和成本。

(8)分析新项目的成本和业务方面的风险。

(9)辅助项目前期的需求识别。

(10)控制项目的“需求潜变”①。

(11)为人员分派工作提供依据。

(12)确定应用资产规模。

(13)为那些缺乏功能定义文档的遗留系统提供相应的功能说明。

(14)确定应用系统的重置费用。

1.5 COSMIC功能点标准

COSMIC(COmmon Software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通用软件度量国际联盟)功能点的前身来源于1997年所提出的FFP(Full Function Point,全面功能点)功能点标准,后来FFP组织又与COSMIC组织共同合作于1999年提出了COSMIC功能点标准,该标准历经修订,目前的最新版本为该组织于2009年所提出的3.0.1版本,该标准也于2003年被ISO组织接纳成为国际标准。COSMIC组织提出该功能点标准的初衷在于克服IFPUG所维护的功能点标准的不足,COSMIC功能点标准对于实时类软件、嵌入式软件有更好的适用性,同时对典型的MIS系统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②。

①需求潜变(Scope Creep)描述因为项目前期需求定义不明确,在项目后期需求不断蔓延和扩展所对应的情形。

②COSMIC组织所声称的IFPUG功能点标准的不足并没有得到业界的认同,IFPUG功能点在实时类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应用并不存在障碍。对于实时类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工作量评判和工期判定不应只考虑项目的功能规模,还应结合项目的其他特征,例如行业类型、技术类型和开发平台等因素。许多人潜意识地认为既然定义了功能点,那么不同行业、不同技术路线的软件项目都应该具备相同的生产率、交付率和缺陷率等,这种观点就如要求每平方米的房子造价都相同那样经不住推敲。

1.5.1 COSMIC功能规模度量过程

与MarkII功能点标准相似,COSMIC将度量软件功能点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依次是度量规划阶段、映射阶段、度量阶段和报告阶段,如图1.3所示。

图1.3 COSMIC功能点度量的4个阶段

相对于其他功能点标准,COSMIC功能点标准声称可以更好地度量实时项目和嵌入式项目的软件功能规模,因为这些类型的应用通常和用户的交互较少,更多的功能通过内部过程实现,所以在功能点计数时应该考虑这些内部操作的功能①,因而就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层(Layer)”。图1.4给出典型的MIS类项目和嵌入式项目的物理分层模型。

图1.4 MIS类项目的物理分层模型

①在COSMIC模型中引入Layer的概念固然可以反映内部过程的复杂性,但Layer的划分更倾向于从技术实现的角度进行划分,所以“功能点标准对用户透明”这一基本特征可能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图1.4的MIS类项目可分为软件层和硬件层,其中软件层又包含应用层、中间件层、数据库管理层和操作系统层;而硬件则是单独的一层。

图1.5 嵌入式项目的物理分层模型

嵌入式项目也分为软件层和硬件层,见图1.5。其中软件分为嵌入式应用层和操作系统层,硬件则为单独的一层。

根据MarkII功能点标准或基于IFPUG的功能点标准,用户与应用系统通过边界进行交互。而根据COSMIC功能点标准,用户不但通过边界与应用系统交互,应用系统内的各个层之间也进行数据的交互,可以将一个层视为另一个层的用户,如图1.6所示。

图1.6 用户与层以及层与层之间的数据交互示意图

1.5.2 COSMIC功能规模度量规则

确定了应用系统的边界以及应用系统的物理分层后,COSMIC将所有的软件功能区分为4种类型,即进入(Entry)、离开(Exit)、读(Read)和写(Write)4种功能类型。对于4种功能类型的识别,COSMIC也基于规则约束。下面简述对各个功能的识别规则。

进入功能描述从功能用户穿过边界转移一个数据组到功能过程的功能。识别进入功能应遵循以下6条识别规则:

(1)一个进入功能从功能用户穿过边界转移一个关注对象的单个数据组到应用的功能过程。如果一个功能过程的输入由一个以上的数据组组成,那么要对输入中的每一个数据组识别为一个进入功能。

(2)进入功能不会穿过边界输出数据或读写数据。

(3)一个触发进入功能的数据组可能只包含一个数据属性,此属性简单通知软件“一个事件已经发生”。更常见地,触发进入的数据组可能有几个数据属性。

(4)作为触发事件的时钟处于被度量软件之外。触发事件的发生是由硬件周期性触发还是由被度量软件边界外的其他软件触发没有区别。

(5)除非需要特定的功能过程,否则从系统时钟获取时间不会引起一个进入功能。

(6)如果一个进入功能转移的数据组由n个数据属性组成,而另一个进入功能转移的数据组由描述同一关注对象的此n个数据属性的子集组成,那么应该只识别出一个进入功能,其数据组包括n个数据属性。

离开功能描述一个从功能过程穿过边界转移一个数据组到功能用户的数据移动。离开功能与进入功能移动数据的方向正好相反。识别离开功能应遵循以下4条规则:(1)一个离开功能从功能过程穿过边界转移一个关注对象的单个数据组到功能用户。如果一个功能过程的输出由一个以上的数据组组成,那么要对输出中的每一个数据组识别一个离开功能。

(2)离开功能不会穿过边界输入数据或读、写数据。

(3)软件产生或输出的不含用户数据的所有消息(如出错信息)被认为是一个关注对象(错误指示)的一个属性的值。因此含有此功能的每个功能过程中的所有此类消息的输出识别为一个离开功能。

(4)如果一个离开功能转移的数据组由n个数据属性组成,而另一个离开功能转移的数据组由描述同一关注对象的此n个数据属性的子集组成,那么应该只识别出一个离开功能,其数据组包括n个数据属性。

读功能描述从固定存储转移一个数据组到功能过程的数据移动。判断是否为读功能遵循以下3条规则:

(1)一个读功能从固定存储转移描述一个关注对象的单个数据组到功能过程。如果一个功能过程需要从固定存储中提取一个以上的数据组,那么要对提取的每一个数据组都识别为一个读功能。

(2)读功能不会穿过边界接收或输出数据,也不会写数据。

(3)在一个功能过程中,如果常量或变量的数据移动或处理只能由程序员进行,或者是计算的中间结果,或者功能过程存储的数据是软件实现的需要,而不是功能用户需求,则不能算做读数据移动。

写功能描述从功能过程转移一个数据组到固定存储的数据移动,写功能的操作方向与

读功能的数据操作方向相反。写功能的识别应遵循以下3条规则:

(1)一个写功能从功能过程转移描述一个关注对象的单个数据组到固定存储。如果一个功能过程需要转移一个以上的数据组到固定存储,那么要对转移到固定存储的每一个数据组识别一个写。

(2)写功能不会穿过边界接收或输出数据,也不会读数据。

(3)从固定存储中删除一个数据组的需求算做一个单独的写数据移动。

1.5.3 COSMIC 功能规模计算

根据COSMIC 规则识别了描述数据移动的4种功能之后,将4种功能的数量相加,即得到软件应用相应的COSMIC 功能规模,如公式1.2所述。

=1=1=1=1=n n n n

i i i i i i i i +++∑∑∑∑功能规模输入离开读写 (公式1.2)

根据COSMIC 功能点标准,用户还可以在使用该标准的同时对其规则进行适当的扩充,经扩充后的功能规模可表述为如下形式。

=CFP(v.y)+LocalFP x z 功能规模 (公式1.3)

其中,x 表示CFP 的数量;CFP 表示为一个COSMIC 标准功能点;v.y 表示COSMIC 标准的版本;z 表示扩充的FP 数量;LocalFP 表示扩充或本地化的功能点。

1.6 NESMA 功能点标准

前文已经述及5种功能点操作标准有较强的相似性,其他4种标准均有意识地借鉴和使用了IFPUG 的功能点标准。但其中NESMA 标准对IFPUG 功能点的借鉴尤为彻底,例如功能点标准的度量过程与术语完全一致。说的夸张一些,就是将英文版本的IFPUG 功能点标准翻译为荷兰语标准而已,例如IFPUG 的CPM4.2英文标准与NESMA 的CPM2.2荷兰语标准几乎完全相同。NESMA 为荷兰软件度量协会的简称(NEtherland Software Measurement Association ),NESMA 功能点标准主要在荷兰本国采用,在荷兰之外的国家几乎没有用户。功能点标准在荷兰的应用还是较为普遍的,笔者曾于2005年秋季前往荷兰参加功能点应用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参与会议的代表大概有七八十人之多(其中国际代表约为20人),可见功能点应用在该国的普及状况。要知道荷兰的总人口也就1600万左右,比北京市现在的常住人口数量还差400万呢。当然,NESMA 功能点标准与IFPUG 并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还存在些许差异,具体表现在外部查询与外部输出的识别差异、外部查询的复杂度确定、隐含查询处理和代码表处理等方面。

1.外部查询(EQ )与外部输出(EO )

根据IFPUG 的功能点标准,EQ 与EO 的主要目的都是“向应用边界外的用户呈现信息”,不同之处在于EQ 不能包含任何额外的处理逻辑(包括计算、生成衍生数据、更新内

部逻辑文件和更改系统行为),否则即是EO。对于NESMA功能点标准而言,对于那些包含特定的选择功能的EQ视为EO(例如包含“显示所有客户”选项的EQ在IFPUG功能点标准中仍被视为EQ,而在NESMA标准中却当作EO)。尽管如此,这种差异并不会引起功能点度量结果方面的明显不同。

2.EQ的复杂度判定

根据NESMA标准,EQ复杂度的判定要根据两方面的复杂度比较结果而定,即根据外部输入(EI)的规则判定EQ输入端的复杂度,然后再根据EO的规则判定EQ输出端的复杂度,两者相比较后取复杂度较高的值作为EQ最终的复杂度。IFPUG的EQ判断规则与EI和EO的判断规则相似,根据EQ的数据元素类型和文件引用类型确定其复杂度。因为EI、EO、EQ本身的复杂度非常接近,所以EQ即使采用不同的判定规则,对最终的功能点度量结果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3.隐含查询判定

隐含查询是指当需要修改或删除数据时,首先需要展示数据,该功能即称为隐含查询。根据NESMA标准,对该情形并不会做特别的考虑。而在IFPUG功能点标准中规定当该隐含查询功能已经在其他地方出现过,判断修改功能或删除功能时不考虑该隐含查询功能所对应的数据元素类型和文件引用类型,否则需要考虑隐含查询对应的功能点数量。对于隐含查询的不同判定方式也不会引起两种标准度量结果的明显不同。

4.代码表处理

通常所说的实体概念由主要数据(业务对象)和次要数据(支持数据)组成。对于描述业务对象的主要数据,NESMA功能点标准和IFPUG功能点标准都遵循IFPUG功能点标准所设定的规则。两种标准对于次要数据的处理则有差异,NESMA将次要数据视为数据功能,并识别出相应的事务功能。例如,包含商品代码-商品描述字段的表即为典型的代码表。

IFPUG则认为次要数据的代码表并不是基于业务角度考虑,完全属于技术实现范畴的内容,因而进行功能点度量时既不考虑对应的数据功能,也不考虑与代码数据关联的事务功能。如果NESMA功能点操作标准和IFPUG操作标准在前面三种情形中的差异可以忽略的话,两者在代码表方面的差异可能会较为明显。例如在NESMA功能点操作标准中一个代码表的数据功能可能为7个功能点①,对应的事务功能可能只包含创建和查询两个事务功能,因而对应的功能点数均为3个功能点②,所以是否将一个次要数据代码表作为功能点度量范畴的内容,可能意味着13个功能点的差异。

尽管NESMA功能点标准与IFPUG功能点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与其他的功能点标准相比较(MarkII功能点标准、COSMIC功能点标准和FISMA功能点标准),NESMA 功能点标准仍然与IFPUG功能点标准保持了最好的一致性。

①次要数据代码一般只有两个数据元素类型,因而复杂度为简单,根据功能点复杂度转换表,该数据功能为简单时对应7个功能点。

②因次要数据代码表一般只包含两个数据元素类型,所以对应的事务功能的复杂度也为简单,根据功能点复杂度转换表,EI、EQ为简单时,其对应的功能规模为3个功能点。

1.7 FISMA功能点标准

与前面的三种功能点标准相比较,

FISMA功能点标准虽然也借鉴了IFPUG功

能点标准的设计思想,但其与IFPUG功能

点标准所存在的差异最为明显。FISMA

(FIland Software Measurement Association,

芬兰软件度量行业协会)组织于1997年就

提出了FISMA1.1功能点标准的前身

——Experience 2.0 Function Point Analysis

(FPA),目前该标准的应用主要集中于芬

兰本国的软件开发组织。与其他的功能点

标准相比较,FISMA功能点标准突出了

“服务”概念,不再强调“功能”概念。另

外,FISMA将软件的典型功能区分为28

种服务,从而使得服务类型的划分更为细

致,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方面的不便。

FISMA首先将软件应用的功能区分为

以下7种基础功能模块(Base Function

Components):交互式最终用户导航与查询

服务(Interacitive end-user navigiation and

query services),简称q;交互式最终用户输

入服务(Interacitive end-user input services),

简称i;非交互式最终用户输出服务

(Non-interacitive end-user output services),

简称o;为其他应用提供的接口服务

(Interface services to other application),简称

t;来自其他应用提供的接口服务(Interface

services from other application),简称f;数

据存储服务(Data storage services),简称d;

算法与操作服务(Algorithmic and

manipulation services),简称a。FISMA功

能点标准在划分了7种BFC基础模块后,

对每一种BFC基础模块又进一步划分为不

同的BFC类型。7种BFC基础模块对应了

28种BFC类型,如图1.7所示。图1.7 FISMA的功能服务结构图

对于7种BFC 类型的功能规模度量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

交互式最终用户导航与查询服务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q q q r q //S a n d r c =++ (公式1.4)

其中,S q 为查询功能的规模;n 表示数据元素的数量;r r 代表查询功能所访问的实体数量;d q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7.0; c q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

系数,为2.0,a q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常数,为0.2Ffp (Fisma Function Point )。

交互式最终用户输入服务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i i i w i r i (///)S m a n d r c r b =?+++ (公式1.5)

其中,S i 为输入功能的规模;m 为输入功能对应的系数,取决于BFC 所具备的功能类别,包括创建、更新和删除,取值为1、2、3,例如只有创建功能,取值为1,三种功能全具备,则取值为3;n 代表数据元素的数量;r w 代表输入功能所写的实体数量;r r 代表输入功能只读的实体数量;a i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常数,为0.2Ffp ;d i 为FISMA 功

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5.0;c i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1.5;

b i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2.0。

非交互式最终用户输出服务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o o o r o //S a n d r c =++ (公式1.6)

其中,S o 为输出功能的规模;n 表示数据元素的数量;r r 代表输出功能所访问的实体数量;a o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常数,为1.0;d o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5.0;c o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2.0。

为其他应用提供的接口服务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t t t r t //S a n d r c =++ (公式1.7)

其中,S t 为输出接口功能的规模;n 表示数据元素的数量;r r 代表访问的实体数量;a t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常数,为0.5;d t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7.0;c t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2.0。

来自其他应用提供的接口服务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f f f w f r f ///S a n d r c r b =+++ (公式1.8)

其中,S f 为输入接口功能的规模;n 表示数据元素的数量;r w 代表所写的实体数量;r r 代表所访问的实体数量;a f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常数,为0.2;d f 为FISMA 功

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5.0;c f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1.5;

b f 为FISMA 功能点标准所设置的系数,为2.0。

数据存储服务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d d d /S a n d =+ (公式1.9)

其中,S d 为实体(数据文件)的规模;n 表示数据元素的数量;a d 为FISMA 功能点标

人才测评技术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测评》课程教学大纲 前言部分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类型: 人才测评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 三、课程性质: 人才测评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它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高效、科学的用人需求,和个体了解自己、寻求人职最佳匹配、规划个人事业发展的心理需要,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的人事管理方法之上引入了更加客观、公正的现代人才素质测评技术,通过对人稳定的素质特点实现区分,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四、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备人员素质测评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用的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能独立选择和操作常用的能力测验、人格测验、职业测验、 心理健康测验等人力测评工具,并能作出简单有效的解释。 五、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本课程分为原理和工具的使用两大部分。在有关原理学习中,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思想、基本假设、测量的误差来源、测量工具的性能指标等等。在有关工具的使用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测评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人才测评》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和统计学功底,能将《心理测量学》和《统计学》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对有关原理的理解,教师最好结合实际测评工具的使用来进行。 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一宾的教学条件,如实训室和常用的人才测评工具,机房和统计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六、学时分配参考表: 七、考核方法: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期总成绩为100 分。考核形式:可采取平时作业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考核的方法。评分方法: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平时作业与实际操作的内容和形式自行拟定。 八、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人才测评》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重点和难点,是该专业的技能性课程。《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

计算方法的课后答案

《计算方法》习题答案 第一章 数值计算中的误差 1.什么是计算方法?(狭义解释) 答:计算方法就是将所求的的数学问题简化为一系列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以便在计算机上编程上机,求出问题的数值解,并对算法的收敛性、稳定性和误差进行分析、计算。 2.一个实际问题利用计算机解决所采取的五个步骤是什么? 答:一个实际问题当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时,应采取以下五个步骤: 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构造数值算法→编程上机→获得近似结果 4.利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4)(5 3 -+-=x x x x P 在3-=x 处的值,并编程获得解。 解:400)(2 3 4 5 -+?+-?+=x x x x x x P ,从而 所以,多项式4)(5 3 -+-=x x x x P 在3-=x 处的值223)3(-=-P 。 5.叙述误差的种类及来源。 答:误差的种类及来源有如下四个方面: (1)模型误差: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简化得到的,它是原始问题的近似,即使数学模型能求出准确解,也与实际问题的真解不同,我们把数学模型与实际问题之间存在的误差称为模型误差。 (2)观测误差:在建模和具体运算过程中所用的一些原始数据往往都是通过观测、实验得来的,由于仪器的精密性,实验手段的局限性,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的工作态度和能力等因素,而使数据必然带有误差,这种误差称为观测误差。 (3)截断误差:理论上的精确值往往要求用无限次的运算才能得到,而实际运算时只能用有限次运算的结果来近似,这样引起的误差称为截断误差(或方法误差)。 (4)舍入误差:在数值计算过程中还会用到一些无穷小数,而计算机受机器字长的限制,它所能表示的数据只能是一定的有限数位,需要把数据按四舍五入成一定位数的近似的有理数来代替。这样引起的误差称为舍入误差。 6.掌握绝对误差(限)和相对误差(限)的定义公式。 答:设* x 是某个量的精确值,x 是其近似值,则称差x x e -=* 为近似值x 的绝对误差(简称误差)。若存在一个正数ε使ε≤-=x x e * ,称这个数ε为近似值x 的绝对误差限(简称误差限或精度)。 把绝对误差e 与精确值* x 之比* **x x x x e e r -==称为近似值x 的相对误差,称

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第8卷 第5期2008年 5月 科 技 和 产 业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 ry Vol.8,No.5May., 2008 文章编号:1671-1807(2008)05-0008-04 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郭 敏 (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摘要: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问题入手,首先界定了信息产业的范围,并测算出我国近年来信息产业的增加值;接着构建了信息化指数的指标体系,对相应年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估算;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特点。关键词:信息化;信息产业;测度中图分类号:F049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8-01-20 作者简介:郭敏(1976— ),女,湖南常德人,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助教,产业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信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逐渐成为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另一种基础性社会资源,信息化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步入一个以信息或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为基本要素的经济时代,这种变化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向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识化发展,我国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背景下,研究和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相关问题就具有了重大意义。 1 我国信息产业产出的测度 在研究和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确定信息产业范围;二是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如何真实反映信息产业的发展。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时间不长,对于信息产业的定义和划分众说纷纭,不同的研究角度、深度和目的导致了不同的信息产业概念。本文将信息产业界定为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供的信息服务等综合性生产活动,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信息设备制造业指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视听技术等技术设备和元器件的开发与制造,是信息产业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信息产业的功能、结构、手段等方面高级化得以真正实现的根本保证;信息服务业指以计算 机为主要平台的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数据库业、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业、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业、信息系统设备维护修理业等,也称为现代电子信息服务业。应当指出的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传统的信息服务如印刷出版、新闻报道、文献情报、图书档案、邮政电信等正在逐步转向电子信息服务,它们之间日渐融合[1]。 由于我国的统计年鉴采用的是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的统计,并没有将信息产业作为一门独立的产业单独列出,因此对于信息产业的产出需要进行估算。考虑到我国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经过对各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调整和合并,本文将信息产业分为印刷及记录媒介复制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销售业、通信业、广播电影电视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七大类。用信息产业的增加值来测量信息产业的产出[2]。 1)印刷及记录媒介复制业增加值:在各年统计年鉴中可得到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0-1997)和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98-)增加值的数据,但该数据的口径是不完全的,需经过调整后才能进行估算。调整的方式是把全部工业增加值与不完全口径的工业增加值的比率作为调整系数,由此估算出印刷及记录媒介复制业增加值。 2)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调整方式与1)完全相同。 3)电子信息产品销售业增加值:电子信息产品销

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笔记

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唐宁玉 第一章人事测评概论 一、定义 1、人事测评:就是对人与事之间的适应关系进行定量和固定性相结合的测量和评价。 2、坚定性测评:又称为考核性测评,是用来鉴定与验证与某些人员是否具备特定的技能、素质或具备程度大小的人事测评。 3、人事管理:就是对人事关系的管理,其目的在于调整好各方面的人事关系,使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以最优化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 4、效标:指与被试群体无关的外部客观标准。 5、常模:就是特定群体的“效标”。 6、工作生活质量(QWL):是指组织中所有人员的参与感、工作满意感和精神压力的状况。 二、人事测评的基本范畴 以目的和用途为标准划分为:选拔性测评、诊断性测评、配置型测评、鉴定性测评、开发性测评、发展性测评。 三、人事测评的目的、作用及意义 1、人事测评的目的:选拔、培训、考核、职位调动。 2、人事测评作用:评定、诊断反馈、预测 3、人事测评的意义 (1)有助于资源配置的科学化(2)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 (3)有助于劳动认识的优化管理(4)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QWL)。 QWL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可以提高员工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可以增强员工的自尊心,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四、人事测评在我国的发展 1、现代人事测评在西方的兴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 2、在我国的发展:三个阶段: (1)引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2)发展阶段 (3)应用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3、从国内现状来看,人事测评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专门人事测评机构蓬勃发展(2)测评方法和技术的中国化 (3)人事测评专业人员的培养(4)人事测评已在企业中有所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第二章人事测评的基本原理 一、定义 1、问卷法:是指利用已编制的问卷,要求被试填写,再根据被试的回答来获取特定信息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2、观察法:是指主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一定时间里运用感觉器官或其他工具观察员工的实际工作,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收集工作信息的一种方法。

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

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 付兵荣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广州510275) 摘 要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将城市信息化指数分解为发展指 数、质量指数、潜力指数三个部分,既注重对城市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描述,也注重对其质量及发展潜力的评估,克服了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中对城市信息化测度重视现状而忽视质量与发展潜力的弊端。 关键词 信息化 测度指标 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 G 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7634(2003)0320230202 The D esign i ng and Usi ng of System About the M ea sur i ng I ndex of M un ic ipa l I nforma tion Fu B ingrong (Info r m ati on and M anagem ent D epartm ent of Zhongshan U 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Abstract A system about the m easuring index of m unici pal info r m atizati on w 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o 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in th is paper . T he index w as divided into th ree aspects including developm ental index ,quality index and po tential index ,focusing on the descri p ti on of p resent developm ental status of m unici pal info r m atizati on as w ell as it’s quality and po tential ,w h ich is different from studies on the m easuring theo ry of info r m atizati on paying mo re attenti on to p resent status than to quality and po tential .Keywords Info r m atizati on Index Sutainable developm ent Guangzhou city 收稿日期:2002-11-10 1 建立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 的意义 信息化的定义一般基于宏观抽象范畴,难以具备可操作性和精确的量化。无论是对信息化进行深入研究,还是在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政策体系中体现信息化思想和目标,都必须首先建立信息化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信息化过程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技术等诸多方面,所以简单采用一个或若干指标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信息化过程,需要根据信息化系统特点,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结合其时空变化,建立一整套指标体系,对信息化发展过程进行客观定量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确保信息化目标的实现。 建立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必须以城市信息化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关注信息化要素过程特点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评价信息化系统状态的指标集合。这种指标集合是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有关指标的有机组合,不是简单拼凑和堆砌,而是对复杂系统特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多指标综合评价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对事物进行整体评价的方法。 城市信息化建设只有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而可持续发展思想是通过一套指标体系来体现的。我们知道,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大都是从人口、 资源、环境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来设计的,它对我们设计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但并不能代替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从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将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分为信息化发展指数、信息化质量指数、信息化潜力指数三个一级指标。信息化发展指数用来描述城市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信息化指数;信息化质量指数用来描述城市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信息化潜力指数则反映对城市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影响。有了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我们就可以测算出某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及其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可以制订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也可以据此调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 2 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进行城市信息化状况的评价研究,必须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理解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将其贯穿于指标体系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同时,注重信息化质量与潜力的评价和空间效益,指导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实践。在信息化指标体系设计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任何指标体系设计中应遵守的最基本原则。任何指标体系的建立都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的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依据的是信息化和可持 第21卷第3期 2003年3月     情 报 科 学   V o l 121,N o 13M arch,2003

古代人才测评概述

浅谈我国国代人才测评 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与日俱增,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搬的涌现,西方的科技技术也不断的引进我国,把我国的经济推向了新的台阶。我国在治理企业方面也完全引进了西方的管理思想,大部分企业采用的都是西方的管理工具,人才测评则也是如此,然而我国古代的人才测评在现代企业中几乎没有被重用。本文是浅谈我国古代人才测评,认识我国国代人才测评的方法,技巧以及依据,有效的把我国古代人才测评融入现代管理活动中,和现代人才测评有效的结合起来,应用于现代企业中,为企业人才的招聘录用提供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依据。 一人才测评概述 (一),古代人才测评定义 才人测评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知人”。所谓“知人”就是识别人,根据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了解辨别人。 孔子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通过“视、观、察”三个层次,由表及里、全面辩证地考察、分析人的行为举止与内-fl,世界,以求正确地了解真正的为人。 (二)古代人才测评的发展 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人才选拔和人才测评,按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人才测评实践活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先秦时期。 这一阶段的人才测评由于处于开始阶段,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制度和方法,对人的评价以荐举和观察为主要方式。尤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派别思想学说纷纷崛起,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诸子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人才的见解,这些理论和方法散见于诸子百家典籍之中,但总体上都不够系统和全面。 第二时期,秦汉至宋元时期。

汉朝首次确立了“察举”、“征辟”制度,为国家选拔人才。到了魏晋南北朝,对人的评价和判别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魏国为了吸引人才,创设了九品中正制,以此作为任用官吏的依据。 第三时期,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为成熟期。在明清时期管理思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方法和目的比较明确科学,传承了前人的测评方法和技巧。科举制度作为考据人才的主要工具。八股文等等方法的出现对人才测评提供了一定的工具。这一时期,人才测评的制度相对完善和稳定,不同领域的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都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二古代不同时期的人才测评 (一),先秦时期人才测评 这一时期主要一儒家的管理思想中的人才测评为代表 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思想家与教育家,他从德行、才智和气质等方面对人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影响深远。首先,孔子从德行方面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等。其次,孔子从才智方面将人划分为上智、下愚和中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最后,孔子从气质角度将人分为狂、狷和中行三种:“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关于人才的选拔,孔子则主张要“听其言”,“观其行”,即“观其所由,察其所举,视其所安”,进行全面,长期的考察,才能达到“知人”的目的。 3,荐举贤才。惟才是用”。孔子认为欲求贤才,首先端正选才的指导方针,选拔人的人要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而不能以己之好恶、以己之亲疏定贤愚。其次,“举尔所知”,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选贤机制。第三,“不以言举人,不以人肥言。”就是全面深入的进行考察和了解,既要听其言要,更要观其行。第四,选才营打破门第之见,唯才是举。 除此职位还有到家的无为管理,其“不齐人”的用人方针也具有独到之处。然而法家的用人则有所不同。其人才的的选拔和任用有四个原则。1,以功授官。

关于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陈小磊郑建明万里鹏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指标体系;信息经济理论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角度,对国内外主要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形成理论和指标设计进行评述,指出这些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以及选取指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阐释得比较多,综合性诊释为“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宏观信息政策指导下,通过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人才的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全社会的信息需求,从而加速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发展进程。而关于信息化进程的科学测度,国内外已经有相当多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角度,对这些理论进行分类阐释。 1信息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信息经济理论指将信息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主要研究信息这种资源的选择和配置。主要侧重于宏观经济领域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包括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它们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信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信息活动的经济机制和经济规律,与信息商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有关的经济关系,影响信息活动和信息经济效益的因素,信息作为生产要素的特征、功能以及对经济系统的作用条件和作用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主要是从经济(学)范畴出发,以信息经济作为对象的宏观计量。以马克卢普、波拉特等人的工作为代表,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芬兰等DECD九国以及泰国、新加坡、韩国等曾利用此法进行过测度,并根据结果,提出了发展战略,制定了产业政策。 1. 1波拉特法 最早开始信息产业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是美国学者马克卢普,他于1962年设计了一套测评信息产业的指标体系与方法。1977年,波拉特在他的9卷巨著《信息经济:定义和测量》中,提出了第四次产业的论点,并在马克卢普开创的有关知识产业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型,又叫信息经济法。 波拉特法从经济学角度,对信息产业运行机制进行研究,考察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GNP 中所占的比例。其基本理论是:首先,将信息产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并列,称为第四产业。其次,根据信息活动的情况将国民经济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一级信息部门是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其产值的侧度可采用测度国民生产总值的一般方法,比如最终需求法和增值法,数据来源是美国商业部分析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级信息部门主要指为内部消费而创造信息服务的政府或非信息企业,其产值由该部门中信息劳动者的收人和信息资本的折扣构成,采用了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产业一职业结构矩阵”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产业一资本流通矩阵”两个数据库。 1. 2厄斯的经济一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 厄斯的方法,主要是对49个变量作相关分析,衡量每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其信息活动水平的相关性,然后确定以三个主要因子来衡量每个国家的信息活动水平。这三个因子是文字传播总量(Written communication)、技术(technology)、图书馆(libraries)。每个因子下面又分多个参数,这样就构成三因子多参数模型。然后根据每个因子的分析结果对87个欠发达国家进行排序、分类。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则按GNP值排序,以反映经济实力对信息活动的影响。 1. 3加拿大“信息技术和电信(ITT)分类”的测度指标体系 加拿大工业部、统计局和文化部提出了本国新的信息技术和电信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定制类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的方法及过程,包括软件开发费用的构成、软件 规模、工作量、费用及工期测算方法及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以功能性需求为主的定制类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 测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IEC 20926 软件和系统工程—软件度量—IFPUG功能规模度量方法2009(Softwar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 Software measurement -- IFPUG functional size measurement method 2009) ISO/IEC 24570 软件工程—NESMA功能规模度量方法2.1版—功能点分析应用定义和计数指南 (Software engineering -- NESMA functional size measurement method version 2.1 -- Definitions and counting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 Point Analysis)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信息化项目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 旨在提高信息化水平的信息系统建设及优化任务。 3.1.2 委托方sponsor 软件开发项目的出资方。 3.1.3 开发方developer 受委托方委托,负责软件开发的组织或团队。 3.1.4 第三方third-party 委托方和开发方之外的主要利益相关方。 注:监理、审计、咨询机构等均为第三方。 DB11/T 1010—2013 2 3.1.5 软件开发费用software development cost 委托方为达成软件开发项目目标而需向开发方支付的费用。 3.1.6

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概述

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概述 摘要信息化水平測度是现阶段人们通过测度模型的方式形成测评指标,对测度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于机械工业企业来说,需要运用信息化指标进行测度。本文在对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进行研究中,首先运用信息化评测指标模型的建模方法对机械工业企业的信息化评价指标进行了划分,随后运用信息化指标拟合力度的分析形成测度模型,从而完成对于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测度。 关键词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测度模型;指标评价 前言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研究专家为了能够通过对企业进行局部定量的分析,来获取企业当前阶段的建设水平。但是在以往的研究当中,经济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测度模型,因此在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时,难免会出现偏颇。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测度模型开始应用于企业价值上,其中波拉特信息经济法、国家信息化评测指标体系等,都是测度模型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专业模型。 1 选择合适的模型方法 在现阶段常见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模型当中,最常见的几种模型包括波拉特方法、信息化指数模型以及综合信息力度模型等。其中波拉特方法主要是将国民经济当中的信息部门进行识别,随后通过划分一级信息部门、二级信息部门的方法将信息化程度与其所处的经济部门的比重变化进行全面衡量。其中二级部门通过明确的指标划分,实现精准测度。不过这种测度方法十分复杂,主要是针对地区乃至是国家开展的宏观测度,难以应用于某一类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信息化指数模型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松崎青出的,这一模型当中,信息化水平可以依据算术平均的方式进行参数和因子的区分,最终获得参数结果。在指标选用方面,信息化指数模型确定了量纲,量纲当中的个数、次数以及件数等都可以通过测度的方式确定了基准年的相对值,这个相对值并不存在绝对意义,其所反映的结果无法进行直接对应。因此这种模型方法只能够反映企业在建设信息化过程中的某几个方面的水平情况,无法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指标。因此本文在进行模型选取时选用了具有突出实践意义的综合信息力度模型法。综合信息力度模型主要通过层次的划分,将企业当中所开展的信息化建设区分为若干个因素个体,每一个因素个体作为指标都能够影响到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水平[1]。在指标当中,信息发展的潜力、信息产品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以及渠道流通能力等,都是重要的指标内容,通过几种指标力的合力,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模型通过对这几种指标影响力的评价,来具体评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2 机械工业企业综合信息力度评价运用

计算方法作业第一章

习题二 1. 用二分法求方程0134=+-x x 在区间【0.3,0.4】内的根,要求误差不超过2102 1-?。 3.方程0123=--x x 在1.5附近有根,把方程写成4种不同的等价形式,并建立相应的迭代公式。 (1)231x x +=,32 11n n x x +=+ (2)211x x + =,=+1n x 211n x + (3)1 1 2 -= x x ,=+1n x 1 1-n x

(4)132-=x x ,= +1n x 13-n x 4.用迭代法求02.05 =--x x 的正根,要求准确到小数点后第5位 解:迭代公式:512.0+=+x x n 7.用迭代-加速公式求方程x e x -=在x=0.5附近的根,要求准确到小数点后第4位 解:迭代公式:x n e x -+=1,n n x q q x q x ---= +1111 8用埃特金加速法求方程13 -=x x 在区间【1,1.5】内的根,要求准确到小数点后第4位 解:迭代公式:13 1-=+x x n ,13 12-=++n n x x ,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 ++-++122 1 212

9.用牛顿法求方程0133=--x x 在20=x 附近的根,要求准确到小数点后第3位 解:迭代公式:3 31 32 31 ----=+n n n n n x x x x x 11.分别用单点和双点弦截法求方程013 =--x x 在【1,1.5】内的根,要求 51102 1 ||-+?≤ -n n x x 解:单点:)111() 111()1(1 13 1--------- =+n n n n x x x x 双点:)1() 1()1(3 13 1311--------- =---+n n n 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x

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述评_汪国华

122

入+ 二级信息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 二级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人数× (人均工资 + 人均固定资产折旧) 波拉特在测算过程中,采用了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产业—职业结构矩阵数据库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产业—资本劳动矩阵数据库而完成的。 1.2 对波拉特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的评价 波拉特方法的贡献和优点在于: 第一,科学性较高,国际影响和国际通用性较强,测定结果具有国际可比性,因此国内很多机构和学者都采用这种方法测算我国的信息化水平。 第二,波拉特首次以信息商品是否进入市场交换为标准,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次信息部门,使人们对信息产业的概念、结构和产值构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第三,波拉特方法从经济学角度,以经济统计语言开启 了定量描述信息经济的先列,并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经济测度的理论与方法,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我们间接对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 第四,提出经济的两大领域划分观点: 一个是包含物质和能源转移的领域,另一个是包含从一个模式向另一个模式的信息转换的领域。 但是,波拉特的理论与方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第一,由于波拉特仅仅通过对信息产业GNP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因而使信息化其它因素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到全面的反映,如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主体水平等。而且,以“出口导向型”发展信息产业的国家,信息产品的出口额在信息产业中占较大比重,其一定时期信息产业GNP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不能准确反映该国某个时期的信息化水平(出口的信息产品反映别国的信息化水平,反之亦然)。 第二,波拉特对信息化水平的反映不够直观、具体,而且其测度对统计资料要求很高,测算复杂,因此各国在应用该方法时也作相应的变通。 第三,波拉特对信息活动、信息产业、信息职业的划分缺乏统一的科学依据,“信息经济”概念的外延太广。 第四,波拉测度方法本身属于宏观经济测度范畴,但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的微观经济特性却削弱了他们使用投入一产出法分析的基础。 2RITE模型(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及其评价2.1RITE模型 RITE模型也称为信息化指数法,是由日本经济学家小松畸清于1965年首次提出并使用的,该模型中的社会信息化指数是通过四个因素和11个分指标(如表一)加以反映的,由于这些分指标不同质而无法直接进行运算,所以测算时应根据统计数据求出每个分指标的绝对值,再将各自的数值转换成指数,最后才能求得信息化程度的总指标——信息化指数。 测算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是先将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值定为100,然后分别将测算年度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求得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将各项指标值指数求算术平均值,即得到预算期的信息化指数。二是先测算出信息化指数Q、信息装备率指数E、通信主体水平指数P和信息系数U的指数,再求算术平均值,即求得信息化指数。信息化指数模型如下图: 2.2对RITE模型的评价 RITE模型的贡献和优点在于: 第一,RITE模型既可以纵向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变化和趋势,又可以横向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化程度的差别。 第二,该方法测度指标直观,参数少,数据易查找,测算简便,实用性较强,而且可以避免用波拉特方法进行测度时进出口因素的影响。 但是,也许正是由于RITE模型简便,才使其暴露出很多不足: 第一,指标选取的片面性。RITE模型仅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几方面选取指数来描述信息化,显得过于简单,一些基本方面(如信息需求、信息设施状况等)的指标没有体现出来,而且没有反映出人均生产方面的指标,因而没有准确反映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 第二,计算方法基本上背离了一般科学原理,信息化指数法在计算上采用算术平均法,对其指标体系中的4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没有赋予不同的权重,显然是不合理的,不能区分出指标变量对最终信息化指数的贡献。 第三,RIET模型割裂了社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的关系,较多考虑社会信息化方面,几乎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指标,而且该法的测度结果是无量纲的相对量,只有相对意义,比较而言,波拉特方法的测度结果却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绝对量。 第四,指标选取的人为确定性使模型本身带有主观因素。张启人认为,函件和通话指数是邮电业务量的主要成分,单用函件量反映有失偏颇,报纸没有省(国)界,按报纸发行量不足以说明信息量; 人口密度指数更与信息化无直接关系,电话、电视、电脑在评估上表现的特点截然不同,难以反映实际的信息需求。 3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及其评价 3.1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信息化测算与评价的重要依据。根据信息化理论,要测算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或发展水平,除了选择一定测算方法外,还必须参照或建立一套既定的(或标准的)信息化指标体系进行判断分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对信息化理论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刚刚开始。我国许多学者(如卢太宏、陈禹等)对信息化指标及其体系的研究和构建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1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 、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 广泛利用 123

人才测评论文

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综述 李春桃 (教育学院,12级应用心理学,2012010836) 摘要管理胜任特征研究是近年来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企业人才 测评在理论、方法及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改进和完善,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由于其科学性被逐渐推广并接受。本文对胜任特征和人才测评的理论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的技术方法以及测评系统的有效性评估,最后提出了一些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胜任特征;人才测评;评估 1前言 如今,如何使人力资源的潜能和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是每个组织都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影响组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将优秀的员工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从而为组织创造最大的利益,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胜任特征和人才测评的结合与应用正是解决人职匹配的有效途径,即建立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以此作为测评标准,通过测评实现人职最优匹配。 2胜任特征和人才测评的理论概述 胜任特征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就曾通过构建胜任剖面图来说明“一名好的罗马战士”的属性。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对科学管理的研究,后来也被称之为“管理胜任特征运动”,这被人们普遍认为是胜任特征研究的发端。他应用“时间-动作”研究分析方法,去界定哪些因素导致了优秀工人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同时采用系统的培训和发展活动去提高工人的胜任力,进而提高组织效能。胜任特征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绩效优秀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知识、技能、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人格特质及动机等个体特征,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 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人才测评由两个基本过程组成,即收集和分析候选人信息,以评估其基本素质,然后根据素质评估来确定与其即将从事的岗位的匹配度。人们一直在尝试探索一种最科学合理的人才测评方法,智力测验、能力测验、成就测验先后被用来做人事评估,不过其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并且对于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的预测效度更不容乐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McClelland 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法设计了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情报官员进行访谈,制定出一套该工作的胜任特征模型,为选拔新任职者提供依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后Spencer 等人完善了这套方法,推出了一套胜任特征字典,并有效地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Sternberg 认为实践智力的标志是获得和运用内隐知识,内隐知识的水平是管理绩效非常好的预测指标。之后,有学者将情绪智商与胜任特征相融合,加深了胜任特征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3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方法 3.1 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于1869 年首创的,心理测验按其内容可分为智力测

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技术

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技术 1、测验法 测验是人才选拔中的重要工具,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标准化程度高。测验的种类很多,但大致可分为心理测验和成就测验两大类。 (1)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现代人员测评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组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的测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依据确定的原则,对贯穿于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进行推论和数量化的一种科学手段。心理测验可以反映被测者的能力特征,预测其发展潜能,也可以测定求职者的人格品质及职业兴趣等。 心理测验按测量的内容,可以分为能力测验(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如机械能力测验等)、人格测验(个性测验,其中也包括一些职业价值观测验、诚信度测验等)、性向测验(像能力倾向测验、个性倾向测验、职业倾向测验等)三大类。在人格测验中,按测量的方式,又可以分为自陈量表和投射测验。自陈量表主要是通过自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回答的测验方法,它操作较为简单,易标准化,但受文化程度、文化背景等的影响;投射测验是要求被测者对一些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作出描述或反应,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分析来推断被测者内在心理特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解释和评价较为复杂。 心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客观化程度较高的测验,但其中有一些心理测验的信效度仍并不理想。心理测验的优点在于:一是简单易用,一般仅用一两个小时就可完成对一批人的测量;二是其计分和解释比较客观;三是比较经济,很多心理测验都可以团体施测,可以节约大量的实践和精力。不足之处是开发周期长,投入大;由于受测验形式的局限,有些综合能力无法准确测量,如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2)成就测验 成就测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考试。成就测验主要是针对特定领域为检测应试者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设计的。考试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自我国科举首创考试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并且现在考试已逐步向标准化、客观化发展;但考试更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考察,所以它考察人的素质的全面性程度常常受到质疑。 2、面试法 面试是人事测评与选拔中最常用的方法(Shakleton & Newen, 1991)。面试技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有着广泛的应用。面试是指在特定时间、地点所进行的,在主考官面前被测者用口述方式回答问题,通过主考官和被测者双方面对面的观察、交谈等双向沟通形式,来了解被测者的素质特征、能力状况以及求职动机等方面情况的一种人员甄选与测评技术。主考

数值计算方法第一章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以误差为主线,介绍了计算方法课程的特点,并概略描述了与算法相关的基本概念,如收敛性、稳定性,其次给出了误差的度量方法以及误差的传播规律,最后,结合数值实验指出了算法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1 引 言 计算方法以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求解对象,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利用有限的计算工具计算出模型的有效解答。 由于科学与工程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的. 复杂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求解系统的规模很大,多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耦合,海量的数据处理等等,这样就使得在其它课程中学到的分析求解方法因计算量庞大而不能得到计算结果,且更多的复杂数学模型没有分析求解方法. 这门课程则是针对从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中抽象出或转化出的典型问题,介绍有效的串行求解算法,它们包括 (1) 非线性方程的近似求解方法; (2)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3) 函数的插值近似和数据的拟合近似; (4) 积分和微分的近似计算方法; (5) 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 (6) 优化问题的近似解法;等等 从如上内容可以看出,计算方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近似”. 之所以要进行近似计算,这与我们使用的工具、追求的目标、以及参与计算的数据来源等因素有关. 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数据,只能区分、存储有限信息,而实数包含有无穷多个数据,这样,当把原始数据、中间数据、以及最终计算结果用机器数表示时就不可避免的引入了误差,称之为舍入误差. 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得到运算结果,就需要将无穷的计算过程截断, 从而产生截断误差. 如 +++=! 21 !111e 的计算是无穷过程,当用 ! 1 !21!111n e n ++++= 作为e 的近似时,则需要进行有限过程的计算,但产生了 截断误差e e n -.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 1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内容 1.1 企业信息化主要含义 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与管理活动的信息化,即生产信息化,经营服务信息化,管理决策信息化,它是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人力、财力与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业务工作流的融合与统一;促进传统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过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产值利润中的信息含量、比重及贡献率;提高职工信息意识与文化素质,企业信息化是指信息在企业各种活动的导向作用与信息技术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能极大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的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缩短产品研制生产周期与上市时间(T),提高产品质量(Q),降低成本(C),优化服务(S)。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1)建设企业信息网络 企业信息网络是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原有企业局域网的基础上,用Internet技术改造成内联网(Intranet)和外联网(Extranet),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2)发展与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各种资源优化组合。 通过收集、整理、加工以市场信息为重点的各种信息,以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结合深化改革进行企业业务过程重组(BPR),理顺信息流程、资金流程与物料流程,进行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创新,推动企业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这是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 (3)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这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和宗旨。

?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不断开发出新产品; ?推广计算机控制技术,包括数控(CNC)、程控(PLC)、分布式控制(DCS)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优质、高产、低耗; ?推广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规划管理(ERP)、商业智能(BI)、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OA)技术,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包括网上广告、网上营销、网上支付和网上售后服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4)开展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高职业信息文化素质。 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强化在职培训,开展信息技术、信息化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各级领导、管理干部、科技人员、业务人员、广大职工信息意识与文化素质,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企业信息化顺利开展的保证。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 2.1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广度与深度 (1)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 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指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部门,有关领域及业务工作中普及应用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例如:辅助设计(CAD)普及率指CAD在企业设计部门,设计人员中普及的程度,采用CAD的产品数占企业产品总数的百分比。 (2)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 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指信息技术设备完成的业务重占企业总业务量的百分比,例如:CAD覆盖率是指企业设计工作总量(包 括设计计算与绘图)中采用CAD完成的比率;MIS覆盖率是指企业由MIS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管理工作总量的比率。 (3)网络化程度,企业信息网络的规模与水平 ·企业联网的计算机台数占企业计算机安装总量的百分比。 ·企业上网及网站的数量与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