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SZ050409
- 格式:xls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一、试验步骤1. 样品制备:根据要求决定试块的尺寸,并根据试验需要制备足够数量的试块。
通常情况下,试块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制备好的试块表面应光滑,无明显缺陷和裂缝。
2.设备校准:按照试验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设备校准,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支承样品:将试块置于测试机上,通过调整支撑架的高度使试块保持水平状态。
4.施加负荷:通过调整测试机的加载速度,使其保持恒定的加载速率,施加均匀的弯拉负荷于试块上,直至试块破坏,记录此时的载荷值。
5.计算弹性模量: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数值。
二、注意事项1.试块的制备要求:试块必须制备充分,并且表面要光滑。
在制备过程中,避免样品表面受到损伤,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2.设备的校准:试验设备在进行试验前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包括负荷传感器、位移转换器和位移传感器等设备的校准。
3.负荷的施加:施加负荷时应注意均匀施加,避免产生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以免破坏试块。
4.试验数据的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要仔细记录负荷值和相应的试块位移值,以便计算弹性模量。
5.弹性模量的计算:弹性模量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法计算得到,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找到曲线的线性部分,斜率即为弹性模量的数值。
总结: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是评价水泥混凝土材料在受力下的弹性性能的方法,通过对试块进行加载并记录负荷和位移值,计算得出弹性模量的数值。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并注意试块制备和设备校准的重要性,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测试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工程中应用广泛。
弹性模量是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确地测试混凝土弹性模量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的测试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二、测试方法1.试件制备混凝土试件应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试验标准》(GB/T 50081-2002)制备,试件的尺寸和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试件制备应注意以下事项:(1)混凝土试件的制备要求符合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试件应从现场制备。
(2)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在试验室内进行,试件的制备应符合试验室的管理规定。
(3)试件的制备应按照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和制备工艺要求进行。
2.试验设备(1)弹性模量试验机。
(2)测量仪器:如位移传感器、应变计等。
3.试验操作(1)试验前应进行试件和试验设备的检查和校准。
试件的表面应清洁干净,试件应放置平稳,试件与试验机的接触面应光滑平整。
(2)试验中应按照试验室管理规定和试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试验人员应熟练掌握试验方法和操作技能,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试验过程中应记录试验数据,如试件的应变、位移等数据。
(4)试验结束后,应将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试件的弹性模量。
4.计算方法(1)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
(2)根据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试件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为:E=(σ2-σ1)/(ε2-ε1)其中,E为弹性模量,σ1、σ2为试件在应变ε1、ε2时的应力值。
三、试验条件1.试验温度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应在20℃±2℃的试验温度下进行。
2.试验湿度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应在相对湿度为60%±5%的试验条件下进行。
3.试验速度试验速度应根据试验要求和试件特性确定,一般应在0.05mm/min~2mm/min范围内选择。
4.试验次数试验次数应根据试验要求和试件特性确定,一般应进行3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试件的弹性模量值。
混凝土抗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测量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了解混凝土在受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实验原理: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是指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混凝土单位应变与单位应力之间的比值,通常用E表示。
实验时,采用试验机对混凝土试块施加垂直荷载,通过测量加载前后试块的长度变化和受力情况,计算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实验步骤:1.准备试验样品:根据相关标准,制备符合规格要求的混凝土试块。
2.对试样进行干燥处理:将试样放入恒温箱中,控制温度和湿度,使其达到干燥状态。
3.测量试样尺寸: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出试样的体积。
4.安装试样:将试块放置在试验机的上座和下座之间,调整好试验机的位置和试块的方向。
5.开始实验:按照预定的加载速率开始施加荷载,记录下加载前试样的初始长度。
6.测量变形和荷载:在加载过程中,通过示波器记录荷载和应变的变化情况。
7.完成实验:当试块受到破坏或超过一定加载值后,停止加载。
记录下此时试样的长度和加载值。
8.处理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混凝土试块在不同加载下的应力和应变的值。
然后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根据曲线的线性段拟合出斜率,得到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处理得到的结果,可以得到混凝土在不同加载下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观察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在小应变范围内,应力和应变呈线性关系,此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斜率来描述。
而在应变较大时,出现非线性区域,这是因为混凝土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关的应力应变曲线。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混凝土在受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实验结果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向: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试验机的限制,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作者:刘鹏来源:《科技探索》2014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以粉煤灰取代量和抗弯拉强度两个因素对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可得: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弹性模量随着抗弯拉强度的提高而提高;掺粉煤灰30%的碾压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比不掺粉煤灰的低10%~13%,碾压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其抗变形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抗折强度1 概述碾压混凝土是一种低水灰比、低水泥掺量、高抗折,施工时需要振动碾压成型的混凝土。
它节约水泥、施工速度快,而且不需要模板,造价低,因此,碾压混凝土特别适合修筑低等级公路抗弯拉弹性模量是碾压混凝土重要的力学性能,它反映了碾压混凝土所受应力与所产生应变之间的关系,是计算混凝土结构变形、裂缝开展和温度应力所必需的参数之一,降低碾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将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 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案采用100mm×100mm×400mm小梁试件进行三分点加荷的方式(见图1),对碾压混凝土进行28d弯拉强度与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测定3kN 至50%极限荷载处的割线模量,用跨中挠度公式反算求得。
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主要考虑粉煤灰取代量和抗弯拉强度两个因素,配合比中水泥掺量以300Kg/m3为基准,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分别为0%、15%、30%。
3 配合比设计配比设计如下表所示:4 试验结果分析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5 结论(1)由以上结果可知,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弹性模量随着粉煤灰掺量的提高而减低,掺粉煤灰30%碾压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比不掺粉煤灰的低10%~13%。
可见,碾压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其抗变形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弹性模量随着抗弯拉强度的提高而提高,根据表1和表2中的数据,回归得出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弹性模量Ef(104MPa)与弯拉强度ff(MPa)之间符合式下面的幂指数关系:式中:Ef-----抗弯拉弹性模量ff-----抗弯拉强度。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T 0559-2005)6.13.1 目的、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
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模量为准。
6.13.2 仪器设备压力机、抗弯拉试验装置千分表:一个。
分度值为0.001mm,0级或1级。
千分表架毛玻璃片(每片约1.0cm2)、502胶水、平口刮刀、丁字尺、直尺、钢卷尺和铅笔等。
6.13.3 试件制备6.13.3.1 试件尺寸符合T 0551中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空洞。
6.13.3.2 每组6根同龄期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6.13.4 试验步骤6.13.4.1 至试验临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
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
在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干毛巾先擦干水分,再用502胶水粘劳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6.13.4.2 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须加金属薄垫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点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6.13.4.3 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1/2为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的荷载标准(即F0.5),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1kN起,以0.15kH/s~0.25kN/s的速度加荷,至3kN 刻度处停机(设为F0),保持约30s (在此段加荷时间中,千分表指针应能起动,否则应提高F0至4kN 等),记下千分表读数0∆,而后继续加至F0.5,保持约60s ,记下千分表读数5.0∆;再以同样的速度卸荷至1kN ,保持约30s ,为第一次循环。
对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是评估混凝土材料弹性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建筑、土木工程以及科研领域中,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常常被用于计算结构的变形、应力分布以及设计评估。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的多个方面,从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深入,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深度的理解。
首先,我们将介绍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混凝土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描述其抵抗外力引起的变形能力的指标。
弹性模量越高,混凝土在受力下产生的变形越小,结构的刚度越高。
因此,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准确测量对于工程结构的设计和评估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将介绍静态试验方法是如何进行的。
静态试验通过施加静态荷载并测量应力和应变的变化来确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和弯曲试验。
每种试验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步骤,我们将对每种试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试验样品的准备、设备的选择和试验过程的要点。
进一步地,我们将介绍动态试验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混凝土的弹性性能。
与静态试验方法相比,动态试验方法能够模拟实际工程中更接近的荷载条件和频率。
例如,频率响应试验、冲击试验和声速测试等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弹性模量数据。
我们将对这些动态试验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并探讨其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在指定试验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因素包括试验温度、湿度、试样尺寸和形状等。
正确选择这些试验参数对于获得可比性强的结果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将回顾并总结本文的内容。
通过对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的深入探讨,读者将对不同试验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适用范围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无论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还是工程实践的需求,正确评估混凝土的弹性性能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可以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评估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测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包括静态和动态试验方法。
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是专门用来测定混凝土的抗弯拉弹性模量的装置。
它可以用来测量混凝土受弯受力时的弹性模量,以此来衡量混凝土的抗力能力。
它包括轴荷机、测试仪和支架三部分组成,它们都是一体化的。
其中,轴荷机可以从上往下送入轴力,然后通过支架控制测试模块的位移,以此来进行测试;测试仪可以采集混凝土在受力状态下的位移;最后,支架用来固定测试模块,并在受力的过程中给测试模块供应稳定的环境,产生测试数据。
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可以用于研究不同配方混凝土在受力状态下的性能,以便有效地检测和判断混凝土的质量,找出性能差的不良混凝土。
此外,本试验装置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混凝土生产的过程安全、质量可靠。
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具有良好的测试精度,它设计紧凑,操作简单,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采用节能驱动方式,可以节能减排、节约能耗。
总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可以为混凝土生产过程带来更丰富的服务,对建筑行业、土木工程等质量检测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