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07
- 格式:xls
- 大小:26.01 KB
- 文档页数:1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T0558-2005)6.4.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6.4.2 试件制备6.4.2.1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为直角棱柱体小梁,标准试件尺寸为150mm ×150mm×550mm。
6.4.2.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6.4.3 仪器设备6.4.3.1 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6.4.3.2 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6.4.4 试验步骤6.4.4.1 试验前先检查试件,如试件中部1/3长度内有蜂窝(如大于φ7mm ×2mm),该试件应立即作废,否则应在记录中注明。
6.4.4.2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6.4.4.3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使其与试验机下压头中心距离各为225mm,并旋紧两支座,将试件妥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垫平。
6.4.4.4 保持连续均匀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0.05MPa;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0.05MPa~0.08MPa;大于等于C60时,0.08MPa~0.10MPa。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加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
6.4.5 试验结果计算6.4.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折强度f f 按下式计算:f 2FL f bh式中: f f ──抗弯拉强度(MPa );F ──极限荷载(N ); L ──支座间距离(L=450mm ); b ──试件高度(mm )h ──试件高度(mm )。
6.4.5.2 如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试件之结果无效;如有两根试件之结果无效,则该组结果作废。
砼块强度与弹性模量测定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砼块抗压强度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的方法,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
2、砼块弹性模量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简称弹性模量)的方法,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取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40%时的加荷模量,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二、试件制备:1、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mm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其集料最大粒径为40mm。
2、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非标准试件时,其集料粒径符合下列规定。
集料最大粒径(mm)试件尺寸(mm)30 100×100×10040 150×150×15060 200×200×2003、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件和养护的混凝土试块。
4、混凝土弹性模量试件为直角棱柱体,标准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300mm,集料最大粒径应为40mm。
5、每组为同龄期同条件制件和养护的试件6根,其中3根用于测定轴心抗压强度,提出弹性模量试验的加荷标准,另3根则作为弹性模量试验。
三、仪器设备:压力机(能满足试件破型吨位要求,最大量程2000KN)、天平(感量不大于称量值的0.1%)、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变形测量仪、表千分表2个、千分表座)、钢尺、铅笔。
四、试验步骤: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
在试验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试件如有蜂窝缺陷,应在试验前三天用,称出其质量,浓水泥浆填补平整),先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表面倾斜偏差不得超过0.5mm,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1mm。
2、取3根试件做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试件受力截面积A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值计算,称出其质量,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妥放在下压板上,几何对中(几何对中时应满足试件或球座偏离机台中心在5mm以内)。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T 0559-2005)6.13.1 目的、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
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模量为准。
6.13.2 仪器设备压力机、抗弯拉试验装置千分表:一个。
分度值为0.001mm,0级或1级。
千分表架毛玻璃片(每片约1.0cm2)、502胶水、平口刮刀、丁字尺、直尺、钢卷尺和铅笔等。
6.13.3 试件制备6.13.3.1 试件尺寸符合T 0551中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空洞。
6.13.3.2 每组6根同龄期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6.13.4 试验步骤6.13.4.1 至试验临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
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
在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干毛巾先擦干水分,再用502胶水粘劳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6.13.4.2 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须加金属薄垫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点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6.13.4.3 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1/2为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的荷载标准(即F0.5),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1kN起,以0.15kH/s~0.25kN/s的速度加荷,至3kN 刻度处停机(设为F0),保持约30s (在此段加荷时间中,千分表指针应能起动,否则应提高F0至4kN 等),记下千分表读数0∆,而后继续加至F0.5,保持约60s ,记下千分表读数5.0∆;再以同样的速度卸荷至1kN ,保持约30s ,为第一次循环。
混凝土抗弯强度试验方法技术规程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结构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抗弯强度是衡量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混凝土抗弯强度试验方法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抗弯强度试验方法的技术规程。
二、试验设备1. 弯曲试验机:应满足GB/T 50081-2002《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2. 混凝土制样模具:应满足GB/T 50081-2002中规定的要求。
3. 混凝土试块护板:应满足GB/T 50081-2002中规定的要求。
4. 量筒、称重器等辅助设备。
三、试验前准备1. 根据工程需要及设计要求,制备混凝土试块。
2. 在混凝土试块护板的两端各放置一块试块,并将其固定。
3. 将试块放置在弯曲试验机的支撑点和加载点之间。
4. 在试块的顶面中央处刻度,并在其两侧标定两个固定点。
5. 检查试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问题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四、试验步骤1. 将弯曲试验机的加载头缓慢向下移动,使其接触到试块的顶面中央处。
2. 根据试块的尺寸及试验要求,确定加载点与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并固定加载点。
3. 缓慢施加载荷,直至试块发生裂纹或破坏。
4. 记录试块的尺寸、裂纹或破坏形态、试验时长等数据。
5.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试块的抗弯强度。
五、试验注意事项1. 试块应在制备后经过规定养护时间后进行试验。
2. 在试验过程中,应缓慢施加载荷,避免瞬间施力过大导致试块破坏。
3. 试验应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
4. 试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人员伤害或试验设备损坏等事故。
六、数据处理1. 计算试块的抗弯强度时,应按照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单位换算。
2. 计算出的数据应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试块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七、结论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得出试块的抗弯强度,并据此判断试块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通过试验还可以为工程提供参考数据,以便于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査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2仪器设备⑴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⑵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上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3试件制备和养护3.1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长向中部1/3区段内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 的孔洞。
3.2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试验步骤4.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髙度,精确至1mm。
4.2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 Pa/s~0.05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M Pa/s~0.08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 Pa/s~0.10M 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试验结果5.1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f f按下式计算:f f = FL(T0558-1) bh2式中:f f——抗弯拉强度(M Pa);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5.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3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舍去,以中间值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值均超过中间值1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作者:刘鹏来源:《科技探索》2014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以粉煤灰取代量和抗弯拉强度两个因素对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可得: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弹性模量随着抗弯拉强度的提高而提高;掺粉煤灰30%的碾压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比不掺粉煤灰的低10%~13%,碾压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其抗变形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抗折强度1 概述碾压混凝土是一种低水灰比、低水泥掺量、高抗折,施工时需要振动碾压成型的混凝土。
它节约水泥、施工速度快,而且不需要模板,造价低,因此,碾压混凝土特别适合修筑低等级公路抗弯拉弹性模量是碾压混凝土重要的力学性能,它反映了碾压混凝土所受应力与所产生应变之间的关系,是计算混凝土结构变形、裂缝开展和温度应力所必需的参数之一,降低碾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将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 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案采用100mm×100mm×400mm小梁试件进行三分点加荷的方式(见图1),对碾压混凝土进行28d弯拉强度与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测定3kN 至50%极限荷载处的割线模量,用跨中挠度公式反算求得。
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主要考虑粉煤灰取代量和抗弯拉强度两个因素,配合比中水泥掺量以300Kg/m3为基准,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分别为0%、15%、30%。
3 配合比设计配比设计如下表所示:4 试验结果分析碾压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5 结论(1)由以上结果可知,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弹性模量随着粉煤灰掺量的提高而减低,掺粉煤灰30%碾压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比不掺粉煤灰的低10%~13%。
可见,碾压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其抗变形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弹性模量随着抗弯拉强度的提高而提高,根据表1和表2中的数据,回归得出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弹性模量Ef(104MPa)与弯拉强度ff(MPa)之间符合式下面的幂指数关系:式中:Ef-----抗弯拉弹性模量ff-----抗弯拉强度。
检测参数尺度化流程之吉白夕凡创作1 参数名称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2 名称解释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是在静力作用下,应力有应变的比值,应力取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的三分之一。
3 尺度规范《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3722-1992)《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T0521-2005)《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555-2005)《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JB/T 54251-1994)4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是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方法,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的对应的弹性模量。
5 设备与要求(1)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 /T3722-199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2611-1992),其丈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2)球座:应符合T0551的2.4要求。
(3)微变形测定仪:符合《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中技术要求,千分表2个(0级或1级),或精度不低于的其他仪表。
(4)微变形丈量仪固定架二对:标距150mm,金属刚性框架,正中为千分表插座,两端有三个圆头长螺杆,可以调整高度。
(5)其它:502胶水、平口刮刀、小一字螺丝刀、直尺、铅笔等6 环境要求(1)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应满足:温度10℃~30℃,相对湿度大于50%(2)砼尺度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5%;尺度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概况应坚持湿润,其实不得用水直接冲淋。
5样品要求(1)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需2组试件,几何尺寸是否满足要求。
当被测试件有明显缺陷,如试样承压面不服整度每100mm超出,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超出±1度时不得进行试验。
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方法探究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方法探究1. 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对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评估其刚度和变形性能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探究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常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参数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2. 钢筋拉伸试验法钢筋拉伸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拉力,观察其变形情况来计算弹性模量。
具体步骤为:制备一组标准尺寸的混凝土试件;在试件两端固定钢筋,并施加一定的拉力;接下来,测量试件的变形情况,如伸长量和应变;根据胡克定律计算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该方法适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无损检测,但需要设备和技术较为复杂,仅适用于实验室环境。
3. 自由振动法自由振动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观察混凝土试件在受到外力激励后的自由振动情况来计算弹性模量。
具体步骤为:制备一组标准尺寸的混凝土试件;在试件上施加外力激励,例如敲击试件;接下来,利用传感器测量试件的振动参数,如周期和频率;根据振动理论计算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该方法不需要设备和技术过于复杂,适用于现场测试,但对试件的制备和环境要求较高。
4. 受压弹性模量法受压弹性模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压力,观察其变形情况来计算弹性模量。
具体步骤为:制备一组标准尺寸的混凝土试件;利用压力机施加一定的压力;接下来,测量试件的变形情况,如压缩应变;根据胡克定律计算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该方法适用于现场测试,但对设备和试件的制备要求较高。
5. 静载试验法静载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加静载,观察其变形情况来计算弹性模量。
具体步骤为:选择适当的混凝土结构,如梁或板;在结构上施加静载;接下来,测量结构的变形情况,如挠度和应变;根据力学理论计算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对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是评估混凝土材料弹性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建筑、土木工程以及科研领域中,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常常被用于计算结构的变形、应力分布以及设计评估。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的多个方面,从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深入,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深度的理解。
首先,我们将介绍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混凝土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描述其抵抗外力引起的变形能力的指标。
弹性模量越高,混凝土在受力下产生的变形越小,结构的刚度越高。
因此,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准确测量对于工程结构的设计和评估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将介绍静态试验方法是如何进行的。
静态试验通过施加静态荷载并测量应力和应变的变化来确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和弯曲试验。
每种试验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步骤,我们将对每种试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试验样品的准备、设备的选择和试验过程的要点。
进一步地,我们将介绍动态试验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混凝土的弹性性能。
与静态试验方法相比,动态试验方法能够模拟实际工程中更接近的荷载条件和频率。
例如,频率响应试验、冲击试验和声速测试等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弹性模量数据。
我们将对这些动态试验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并探讨其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在指定试验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因素包括试验温度、湿度、试样尺寸和形状等。
正确选择这些试验参数对于获得可比性强的结果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将回顾并总结本文的内容。
通过对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的深入探讨,读者将对不同试验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适用范围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无论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还是工程实践的需求,正确评估混凝土的弹性性能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方法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可以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评估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测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包括静态和动态试验方法。
砼弹性模量测定仪校验方法ZML-019一、技术要求1、仪器上应有铭牌,其中应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等。
2、仪器应有产品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
3、动弹仪工作频率范围为200~10000HZ或100~4500HZ(只作横向共振频率测试时),频率显示误差<5%,频率稳定性为4h变化率<0.2%。
4、动弹仪输入灵敏度<5mV。
5、动弹仪输入功率>3W。
6、混凝土抗冻试件(100mm×100mm×400mm)自振频率误差5H z。
7、动弹仪外观完整、清洁,开关、旋钮操作灵活,功能正常。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1、校验项目(1)外观及资料检查(2)动弹仪工作频率范围、稳定性。
(3)动弹仪输入灵敏度、功率。
2、校验用器具(1)计数式频率计:测量范围20~10000Hz,测量精度±5×105Hz。
(2)低频信号(正弦波)发生器:测量范围1~10000Hz,频率误差±1%。
(3)一级交流电压表。
(4)标准电阻:1~10Ω。
(5)100mm×100mm×400mm混凝土抗冻试件一块。
3、校验温度:20±5℃,环境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三、校验方法1、按技术要求1、2、7条对仪器外观、开关、旋钮和资料进行检查。
2、将动弹仪接通220v电源,开机预热20min,将计数式频率计接入仪器输出插座。
操作仪器扫频调谐和功率放大增益旋钮,进行动弹仪工作频率范围和频率显示误差的检验测试。
测试点为2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0000Hz(当只有横向频率测试时,频率的测试范围为100、1000、2000、3000、4000Hz)在以上测试完成后,分别在2000、4000、6000 Hz(当只有横向频率测试时,频率的测试范围为800、2000、3000 Hz)三点进行仪器频率显示稳定性的检测。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査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2仪器设备⑴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⑵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上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3试件制备和养护3.1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长向中部1/3区段内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 的孔洞。
3.2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试验步骤4.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髙度,精确至1mm。
4.2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 Pa/s~0.05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M Pa/s~0.08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 Pa/s~0.10M 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试验结果5.1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f f按下式计算:f f = FL(T0558-1) bh2式中:f f——抗弯拉强度(M Pa);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5.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3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舍去,以中间值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值均超过中间值1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