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复大医院徐克成院长接诊:英国罕见患者经过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经历”一位退休的消化科医生,61岁创办医院,年过古稀、身患癌症,却还坚持用爱心开展冷冻治疗肿瘤病人7000多例。
一间才办了13年、规模不大的民营医院,没有花钱做广告,却能吸引了丹麦、马来西亚、美国等75个国家地区的患者来看病。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一名贫苦癌症患者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今天,徐院长仍旧怀着一颗赤诚的医者之心,,一心扑在治病救人上。
”他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上擦亮“中国医生”名片。
真诚办院坚持不收患者红包每个来过复大的人都知道,这里有条“高压线”——一旦医务人员接受了病人送的红包或者任何礼物,就必须承担病人的全部医药费,此外还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罚,最严重的会被医院除名。
这条“高压线”的制定者就是徐克成。
“搞不诚信的行为无疑是自杀。
”徐克成说,凡是在中国发展得很好的民营医院是很讲究诚信的,医生杜绝乱开“大处方”等行为,与病人建立良好地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病人的好口碑得以发展。
“对于任何投诉,我们医生都主动承认责任。
矛盾发生时,主动与病人做好沟通,取得病人的理解与支持。
”徐克成到台湾讲课时被忽然问到:你们的医院靠什么维持下去?徐克成脱口而出:“靠真诚!”台湾朋友再问:“能做到吗?”徐克成不假思索:“能!我们的院训是:厚德从医、医德共济。
我们就是要真真实实、真真诚诚地为老百姓服务!”台下鸦雀无声,继而掌声雷动。
带癌追赶,为中国医生赢得尊敬。
在采访中,徐克成笑着对记者说,我今年是“新8岁”了。
原来,平时总是精神奕奕、笑眯眯对待癌症患者的他,8年前查出患肝癌,至今做了5次手术治疗,每活过一年就是新的一岁。
但他不愿意停下追赶的脚步,几乎每天都在看最新的医学论文,去年还开始用微信了。
为什么70多岁了,却比年轻人还拼命还时髦?他笑了笑,说:“我就是闲不住,每治疗一个患者,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61岁创办民营医院,身患癌症坚守岗位近期,一些伤医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的思考。
面对病魔,医患双方应该是携手作战的战友,而不是敌人。
和谐的医患关系,关乎公众健康、社会和谐。
从今天起,南方日报开辟“医患情暖”栏目,采访我们身边的好医生,报道医患双方良性互动的感人故事,传播正能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今明两天将连续报道“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广东省道德模范、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与患者们的温暖故事,敬请垂注。
一位退休的消化科医生,61岁创办医院,年过古稀、身患癌症,却坚持用爱心和医术治疗肿瘤病人7000多例。
一间才办了13年、规模不大的民营医院,没有花钱做广告,却吸引了丹麦、马来西亚、美国等75个国家地区的患者来看病。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一名贫苦癌症患者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今天,徐院长仍旧怀着一颗赤诚的医者之心,一心扑在治病救人上。
”他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大爱托起癌症患者的明天。
敬业▶▷高龄创业,七成病人来自国外徐克成的“抗癌梦”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他50岁出头的母亲在农村查出晚期癌症,3个月就去世了。
看着母亲痛苦地离去,他决心要向癌症挑战,最大限度地救助生命。
上世纪80年代,他研究血清酶和同工酶诊断肝癌,成为闻名全国的消化科专家。
1998年,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办公室与徐克成相见。
老友兼同行的他们聊起肿瘤日渐增多的趋势时,陈敏章目光凝重地说:“你可以在中国南方创建一家有特色的肿瘤医院嘛,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几天后,陈敏章题写“肿瘤特别治疗中心”作为院名寄给徐克成。
这份嘱托,点燃了他高龄创业的梦想。
2001年,61岁的徐克成在广州筹建复大肿瘤医院的前身——广州新海医院肿瘤新技术治疗中心,从一层楼、20张床位起步。
在大医院林立的广州,一家新的民营医院如何打开局面?徐克成决定走特色路线——“我们的技术要与众不同,要勇于解决难题。
一位肿瘤专家患癌后的自救之路作者:蓉儿来源:《分忧》2018年第07期徐克成是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著名消化科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第四届广东省道德模范。
今年78岁的徐克成,精神矍铄。
2001年,他以61岁高龄创办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医院),设立“不收红包、不收回扣、不接受吃请”的廉医规矩。
2006年,66岁时,身为肿瘤医院院长的他,体检时却发现自己患上肝癌。
在身患癌症,先后5次大手术的情况下,徐克成抱病奋战在抗击癌症第一线。
2006年3月,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报道了一名面长巨瘤的19岁高中女生的遭遇,当时徐克成做了肝切除手术仅两个月,但他毅然飞往马来西亚亚罗仕达,和医疗团队一起先后5次给洪秀慧做血管介入治疗,4个月后,洪秀慧背负多年的巨大负担被成功卸下。
徐克成患癌后,他在接受采访和不同场合,说了5句大实话,揭示了他患癌十多年的切身体会。
2006年, 66岁的徐克成经过检查发现自己患有肝癌,12年后的现在,徐克成依旧精神矍铄。
作为一名癌症专家,他说5点可以帮助癌症患者。
为什么近年来乳腺癌显著增加?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以及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逐渐将疾病的种子植入女性体内。
一旦它们碰到机会,就会攻击我们的身体。
去年年初,一个15岁的女孩小娜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癌,小娜的母亲几乎崩溃了。
这个家庭没有遗传性,也没有暴露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比如新装修之类的,但小娜非常胖。
徐克成说,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医学界普遍认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高碘或碘缺乏的饮食习惯有关。
沿海地区发病率高于内地,应与沿海居民吃海鲜,尤其是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苔藓、海蜇、紫菜等有关。
为了预防甲状腺肿瘤,建议尽量减少这种食物的摄入。
而那些喜欢吃肉的人应该注意结肠直肠癌。
据调查,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为40~5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与癌共舞仁医厚德——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徐克成徐克成近照5月羊城,多雨潮湿。
74岁的徐克成每天9时准时走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
他的电脑里,一张张彩色照片记录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铸造“国际品牌”的艰难历程——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外,累计收治癌症患者7000多例,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
“患者满意、医生安心、医院发展”,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徐克成终于梦想成真。
2012年,这位与“癌魔”打交道数十年的老人获得国家“白求恩奖章”。
大医至仁,医德共济梅州山区女孩江味凤,右眼长恶性纤维肉瘤,四处求医未果。
来到复大肿瘤医院,家长口袋只剩1000元钱,徐克成当场拍板收治。
护士金利介绍说,当时徐克成肝叶切除手术刚过10天,伤口未愈合,他按着腹部,组织专家会诊。
肿瘤切除了,眼睛保住了,几个月后,徐克成又带领医生护士,驱车8小时,赴梅州回访,为12岁的江味凤送去学习资料、文具。
这些年,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帮助了400多名贫困患者,资助和减免费用约600万元,公益性捐款1600多万元。
2008年汶川大地震,该院派出了全省第一支民营医疗队,捐款捐物950万元,几乎掏出医院全部“家底”。
许多人赞叹:“徐院长行的是医,送的是爱,守的是信,让我们看到的是美。
”上世纪80年代末,徐克成离开江苏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调到深圳特区工作,便萌发了一个念头:创办一间“诚信、厚德、仁爱”的特色医院。
创办“养和医疗中心”之后,他又应朋友之邀,创办广州肿瘤高新技术治疗中心,即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前身。
4个创办人签名立据,约法三章:“不拿病人一针一线”,“绝对不收红包、回扣和吃请”,“如有违反,自动退出”。
后来,这一“规矩”演变为“院训”——“厚德行医,医德共济”。
13年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从20张病床发展到350张病床,被评为“全国最佳肿瘤医院”“最具社会责任感医院”“全国诚信民营医院”。
它坚守道德底线——按社区门诊标准收费,优选治疗方案,控制用药比例。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的故事徐克成对每位患者的医治都耐心细致医者仁心:救人命后还助学采访徐克成的过程是一个愉快又备受感动和鼓舞的过程。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作为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的他,十分爱笑,笑的时候双眼眯成一条缝……这是他的经典形象。
有这样笑容的人都是善良的。
2001年11月22日,《羊城晚报》刊载一篇新闻:“谁愿为铭仔切除巨瘤?”当天16时,看到新闻的徐克成就派出医务部主任和护士,驱车300公里,半夜到达位于广东西部的怀集,将铭仔接来广州住院。
铭仔的肿瘤是从颈前部长出来的,是一种恶性畸胎瘤,人群中发生率仅十万分之一。
这种比癌还要恶性的肿瘤,将铭仔的牙床和口腔底结构破坏。
铭仔上下颌的牙齿已无法合拢,而且下颌牙齿已越来越松,牙缝越来越疏,嘴仅能张开2公分,以致每天进食非常困难,每餐仅食稀粥,吃半碗稀饭要花上一个小时。
营养不足使得铭仔体重从原来38斤下降到15斤,面色苍白,表情呆滞,每天待在房子里,既不愿意玩,也不愿意说话。
面对这样一个病人,徐克成承认:“开始时我们束手无策。
”拣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既然常规治疗不行,只能采用非常规的手段。
他们首先阻断铭仔肿瘤的血液供应,断其“粮草”,“饿死”瘤细胞。
12月4日,铭仔接受了介入治疗,将油性栓塞剂、抗癌药明胶海绵和不锈钢圈注入支配肿瘤的两根颈外动脉分支,将血流阻断。
3个月后,肿瘤缩小一半;2002年1月12日,他们为铭仔作了最后一步治疗—氩氦刀低温冷冻,消灭残存肿瘤。
复大医院专家创新性地对铭仔进行了冷冻消融等综合治疗,治疗很成功,这位被认为是晚期的恶性畸胎瘤患儿,终于神奇地康复了。
但是,铭仔一家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
徐克成召集医院班子开会讨论,最后决定:筹集善款,不足部分全部再由复大医院承担。
三个月后,小铭仔恢复了原先的活泼可爱。
考虑到他家的实际困难,为孩子的前途着想,徐克成承诺由复大资助铭仔从小学到大学读书的费用,并经常买学习用品去看望铭仔。
有一次,徐克成到怀集看到铭仔又黑又瘦,了解到其母亲为了生计,在外打工,无暇照顾孩子。
肿瘤医院院长抗癌成功的忠告作者:罗东明来源:《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17年第11期日前,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文章,介绍一位患癌的院长对癌症患者的忠告。
这位专家就是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著名消化科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徐克成。
2006年,66岁的徐克成发现了自己身患肝癌,如今11年过去了,徐克成已经77岁,但是他却精神矍铄、显得特别年轻,而肝癌到现在都没有复发。
身为肿瘤专家他说了这5点,不禁让人沉思。
第一点:很多癌症是吃出来的,管好自己的嘴!患乳腺疾病的病人近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加?近10年来,人们的生活状况改变很大,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以及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渐渐在女性的身体里悄悄埋下了发病的种子,一旦遇到激发因素,就会发作出来。
15岁初二女生小贾,今年年初不幸被查出甲状腺癌,这个结果让小贾的妈妈几乎崩溃。
医生在询问小贾的病史时,并没有发现她生病的特异性:家族没有遗传,没有接触过装修等污染的环境,但小贾比较胖。
徐克成说:“胖应该与她的疾病没有直接关系,但她的胖属于不太正常的那种胖,有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系,而甲状腺又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内分泌的改变可能反过来影响到甲状腺。
不过这个也仅限于猜想。
”徐克成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女性高于男性。
医学界普遍认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与高碘或缺碘饮食有关。
“沿海地区发病率高于内地,应该与沿海居民爱吃海产品有关,特别是含碘丰富的海草类食物,如海带、苔条、海蜇、海藻等。
要预防甲状腺肿瘤,建议这类食品要少吃。
”根据调查,大肠癌好发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大肠癌常常形容为吃出来的毛病。
餐餐大排、猪蹄,无肉不欢,又缺少运动,能量过剩,就容易引发大肠癌的发生,有不少门诊患者都有爱吃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这些人都是肠癌的潜在患者。
要多吃的抗氧化食物包括:红薯、玉米、芦笋、花椰菜、茄子、甜菜、荠菜、苤蓝菜、土豆、金针菇、雪里蕻、大白菜。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我对癌症患者讲实话简介:徐克成,我国著名消化病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1940年生于江苏,1963年南通医学院医学系毕业,现任广东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兼全国肝病研究协作组常务副组长和肿瘤研究协作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院附属复大医院院长。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我对癌症患者讲实话(1/1)页徐院长本人曾是一名肝癌患者,曾做客CCTV《健康之路》,解答患者关于冷冻消融治疗癌症的问题。
2010年8月14日,徐院长在广州购书中心为患者开展了以“我对癌症患者说实话”为主题的公益讲座,39健康网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我们一起来听听徐院长都对患者说了哪些实话。
实话一:癌症是吃出来的癌症为什么会产生,到现在为止都还是个迷,目前医学上将癌症的病因归结为三类:“生活方式癌”、“感染相关性癌”、“遗传相关性癌症”。
其中“生活方式癌”包括饮食不当,吸烟,以及不良情绪。
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的癌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人说癌症是吃出来的,这个话一点没错。
吃得太咸,容易患胃癌,食管癌;吃得太油腻,则容易患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
”徐院长告诉大家,多吃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结肠癌。
除此之外,一些抗氧化的食物可以起到消灭活性氧,阻止致癌物侵入遗传基因中,防止细胞异常增殖,增强人体固有的修复遗传基因能力的作用。
抗氧化食物包括:含类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菠菜,花菜,番茄,西瓜等),多酚类(如绿茶、啤酒、红酒、巧克力等),硫化物(大蒜和洋葱等葱属蔬菜、卷心菜等),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E、B1、B2和B12,见于蔬菜、水果、花生中)。
实话二:大小三阳可以去除?谬论!肝癌早期治愈率达90%许多临床医师都有这样的诊疗经验,一些肝炎病人由慢性肝炎逐步转为肝硬化,然后肝硬化癌变,形成“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
当然,这里所指的肝炎是指乙型或丙型肝炎。
中国徐克成:治病又医心的智慧医者或是机缘,或是巧合,有这么一位老大夫,他与雷锋同年,始终怀着竭诚为民之心,在临床一线和癌症斗争了半个世纪,展示了医学界的雷锋式作风;对癌症患者,他不分贵贱,不但治病还医心。
但是,对自己他却极为严苛;花甲之年,他重新创业,即便罹患肝癌,仍不分昼夜带领团队攻关癌症难题。
近日,记者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见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徐克成。
73岁的徐克成精神抖擞,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的笑意。
“人生七十古来稀,回头看我这一生,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
我非常感谢我的病人。
如果没有他们的成长蜕变,也就没有今日如此开心、幸福的我。
”徐克成说。
从医半个世纪,徐克成日夜奋战在临床一线,和患者一同努力抗癌。
2001年,61岁高龄的徐克成毅然踏上创业之路,创办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这所专业治疗癌症的民营医院自创立以来,便以“厚德行医、医德共济”为院训,设立了“不收红包、不收回扣、不接受吃请”的“三不”高压线。
13年来,徐克成及其团队一直奉行着医生的治疗应该是智慧的治疗,不要给病人带来第二次痛苦和创伤的理念,通过整合多种医疗技术,创立了3C+1P治疗模式,即以冷冻消融、肿瘤微血管介入和联合免疫疗法为主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实施的治疗模式。
在大多数人眼中,民营医院是要赚钱的,但徐克成总是做些“亏本的事”。
2001年底,复大肿瘤医院甫成立,当从媒体上得知年仅6岁的铭仔下颌长了比头还大的肿瘤,徐克成马上派出救护车和医生护士,连夜赶到200公里外的怀集山区,接铭仔到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经过综合治疗后,铭仔的肿块全部消失。
术后,徐克成还专门从医院调拨资金,资助铭仔上学直至大学毕业。
2006年1月,正当医院慢慢走上正轨之时,徐克成却患上了肝癌。
面对最熟悉的病魔,徐克成非常清楚癌细胞是不可能赶尽杀绝的,要接受长期免疫治疗。
然而就在手术后的第15天,本该好好静养的徐克成却强忍剧痛,从病床上爬起来坚持参加贫困患儿会诊。
英国患者罕见病例—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就诊的故事今年春节前,医疗二区孔医生来电,说那位WDHA患者回来了。
我问:还有腹泻吗?孔医生说:“没有了。
现在她每两天一次大便。
”我三步并两步去到409病房。
开了门,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一把抱住我,问候,感谢,宽阔的面孔布满了笑容,眼里噙着泪花。
他来自英国,是一家跨国公司的经理。
他的妻子是菲律宾人,见到我,马上从沙发上站起来,紧紧握住我的手,红润的面孔,两颗大大的眼睛发亮而有神。
我很高兴,也很欣慰。
记得10个月前,二病区医生要我去会诊一个病人,就是这位英国人的妻子。
她的主要症状是腹泻,大便像水样,每天20-30次。
病人面容干瘪,两眼凹陷暗淡无光,皮肤松弛,卷曲着躺在床上。
她的丈夫说,在多家医院看过,接受了许多药物,腹泻几乎一点也无改善。
他们在前后长达一年时间内,看了许多医院,医生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肠炎”,有人说是“肝肿瘤”,还有人说是“胰腺癌”,就是搞不清到底是什么病?我看了入院后检查的CT和超声图像,发现胰腺颈部有一3厘米大小的“占位性”病变,肝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转移灶。
血液中钾含量明显减低。
联系到患者的“水样腹泻”,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及其罕见的肿瘤,叫“WDHA”综合征。
什么叫WDHA?这是英文缩写。
WD是水样腹泻(watery diarrhea),H是低血钾(hypokalemia),A是无胃酸(achlorhydria)。
胰腺生了一种特殊“内分泌肿瘤”,肿瘤分泌一种特殊激素,叫血管活性肠肽(VIP)。
这种激素能引起小肠大量分泌水分和电解质,导致水样腹泻,每天的大便量可达3-4升;身体内钾离子从大便内大量排出,引起血内钾含量降低;VIP又抑制胃酸分泌,因此胃内酸缺乏。
由于腹泻是胰腺肿瘤大量分泌激素引起,因此又叫“胰性腹泻”;由于这种肿瘤分泌的激素叫VIP,因此又叫“VIP瘤(VIPoma)”。
Verner 和Morrison于1958年首先报道本病,因此又叫Verner -Morrison综合征。
广州复大医院徐克成院长接诊:英国罕见患者经过今年春节前,医疗二区孔医生来电,说那位WDHA患者回来了。
我问:还有腹泻吗?孔医生说:“没有了。
现在她每两天一次大便。
”
我三步并两步去到409病房。
开了门,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一把抱住我,问候,感谢,宽阔的面孔布满了笑容,眼里噙着泪花。
他来自英国,是一家跨国公司的经理。
他的妻子是菲律宾人,见到我,马上从沙发上站起来,紧紧握住我的手,红润的面孔,两颗大大的眼睛发亮而有神。
我很高兴,也很欣慰。
记得10个月前,二病区医生要我去会诊一个病人,就是这位英国人的妻子。
她的主要症状是腹泻,大便像水样,每天20-30次。
病人面容干瘪,两眼凹陷暗淡无光,皮肤松弛,卷曲着躺在床上。
她的丈夫说,在多家医院看过,接受了许多药物,腹泻几乎一点也无改善。
他们在前后长达一年时间内,看了许多医院,医生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肠炎”,有人说是“肝肿瘤”,还有人说是“胰腺癌”,就是搞不清到底是什么病?
我看了入院后检查的CT和超声图像,发现胰腺颈部有一3厘米大小的“占位性”病变,肝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转移灶。
血液中钾含量
明显减低。
联系到患者的“水样腹泻”,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及其罕见的肿瘤,叫“WDHA”综合征。
什么叫WDHA?这是英文缩写。
WD是水样腹泻(watery diarrhea),H是低血钾(hypokalemia),A是无胃酸(achlorhydria)。
胰腺生了一种特殊“内分泌肿瘤”,肿瘤分泌一种特殊激素,叫血管活性肠肽(VIP)。
这种激素能引起小肠大量分泌水分和电解质,导致水样腹泻,每天的大便量可达3-4升;身体内钾离子从大便内大量排出,引起血内钾含量降低;VIP又抑制胃酸分泌,因此胃内酸缺乏。
由于腹泻是胰腺肿瘤大量分泌激素引起,因此又叫“胰性腹泻”;由于这种肿瘤分泌的激素叫VIP,因此又叫“VIP瘤(VIPoma)”。
Verner 和Morrison于1958年首先报道本病,因此又叫Verner -Morrison综合征。
美国统计本病的发生率为每一千万人中每年不超过1例。
由于极为罕见,因此许多医生不识这种病,病人首次就诊时,几乎都会被误诊。
这位患者被误诊长达一年,最后她是为了治疗“胰腺癌”才来我院就诊的。
治疗WDHA,首选方法是是手术切除肿瘤。
但由于本病70%以上为恶性,获得明确诊断时往往已发生转移,失去手术治疗机会。
化疗和放疗可以应用,但效果有限。
我们对这位病人,先用一种特殊药物叫奥曲肽静脉输注。
该药是生长抑素的类似品,能抑制像VIP这样的内分泌激素。
用此药后,患者腹泻有所改善,但VIP来源并未消除。
我们又对胰腺原发肿瘤和肝内转移瘤做冷冻治疗。
这是全世界第一次应用冷冻治疗WDHA患者。
术后,患者腹泻逐步减少,从每天20
余次减少到10次、3-5次,大便也不再呈水样,而是变为半成形,直至与正常人的大便无差别。
随着大便减少,她的血钾也恢复正常。
为了巩固疗效,病人出院时,我们嘱咐她口服一种分子靶向药物。
癌症预防分三级:一级指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预防肿瘤的发生;二级指一旦发生肿瘤,争取早日治疗,预防疾病进展;三级指治疗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这位病人没有能得到“早诊早治”,现在最重要的是治疗后康复,“预防复发”。
由于她的病变太多,不可能完全被清除,我们能做的是“维持现状”,尽可能保持良好生活质量,延续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