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经历”
- 格式:doc
- 大小:1010.50 KB
- 文档页数:3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61岁创办民营医院,身患癌症坚守岗位近期,一些伤医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的思考。
面对病魔,医患双方应该是携手作战的战友,而不是敌人。
和谐的医患关系,关乎公众健康、社会和谐。
从今天起,南方日报开辟“医患情暖”栏目,采访我们身边的好医生,报道医患双方良性互动的感人故事,传播正能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今明两天将连续报道“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广东省道德模范、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与患者们的温暖故事,敬请垂注。
一位退休的消化科医生,61岁创办医院,年过古稀、身患癌症,却坚持用爱心和医术治疗肿瘤病人7000多例。
一间才办了13年、规模不大的民营医院,没有花钱做广告,却吸引了丹麦、马来西亚、美国等75个国家地区的患者来看病。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一名贫苦癌症患者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今天,徐院长仍旧怀着一颗赤诚的医者之心,一心扑在治病救人上。
”他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大爱托起癌症患者的明天。
敬业▶▷高龄创业,七成病人来自国外徐克成的“抗癌梦”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他50岁出头的母亲在农村查出晚期癌症,3个月就去世了。
看着母亲痛苦地离去,他决心要向癌症挑战,最大限度地救助生命。
上世纪80年代,他研究血清酶和同工酶诊断肝癌,成为闻名全国的消化科专家。
1998年,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办公室与徐克成相见。
老友兼同行的他们聊起肿瘤日渐增多的趋势时,陈敏章目光凝重地说:“你可以在中国南方创建一家有特色的肿瘤医院嘛,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几天后,陈敏章题写“肿瘤特别治疗中心”作为院名寄给徐克成。
这份嘱托,点燃了他高龄创业的梦想。
2001年,61岁的徐克成在广州筹建复大肿瘤医院的前身——广州新海医院肿瘤新技术治疗中心,从一层楼、20张床位起步。
在大医院林立的广州,一家新的民营医院如何打开局面?徐克成决定走特色路线——“我们的技术要与众不同,要勇于解决难题。
一位肿瘤专家患癌后的自救之路作者:蓉儿来源:《分忧》2018年第07期徐克成是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著名消化科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第四届广东省道德模范。
今年78岁的徐克成,精神矍铄。
2001年,他以61岁高龄创办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医院),设立“不收红包、不收回扣、不接受吃请”的廉医规矩。
2006年,66岁时,身为肿瘤医院院长的他,体检时却发现自己患上肝癌。
在身患癌症,先后5次大手术的情况下,徐克成抱病奋战在抗击癌症第一线。
2006年3月,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报道了一名面长巨瘤的19岁高中女生的遭遇,当时徐克成做了肝切除手术仅两个月,但他毅然飞往马来西亚亚罗仕达,和医疗团队一起先后5次给洪秀慧做血管介入治疗,4个月后,洪秀慧背负多年的巨大负担被成功卸下。
徐克成患癌后,他在接受采访和不同场合,说了5句大实话,揭示了他患癌十多年的切身体会。
2006年, 66岁的徐克成经过检查发现自己患有肝癌,12年后的现在,徐克成依旧精神矍铄。
作为一名癌症专家,他说5点可以帮助癌症患者。
为什么近年来乳腺癌显著增加?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以及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逐渐将疾病的种子植入女性体内。
一旦它们碰到机会,就会攻击我们的身体。
去年年初,一个15岁的女孩小娜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癌,小娜的母亲几乎崩溃了。
这个家庭没有遗传性,也没有暴露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比如新装修之类的,但小娜非常胖。
徐克成说,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医学界普遍认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高碘或碘缺乏的饮食习惯有关。
沿海地区发病率高于内地,应与沿海居民吃海鲜,尤其是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苔藓、海蜇、紫菜等有关。
为了预防甲状腺肿瘤,建议尽量减少这种食物的摄入。
而那些喜欢吃肉的人应该注意结肠直肠癌。
据调查,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为40~5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6康复指南防病治病,少不了氢气□上海天山医院院长、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马恰怡著名消化病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国际冷冻治疗学会主席徐克成教授在其《氢气控癌》一书中,还提出了一个令我身价倍增的课题:“氢气医学”。
徐克成教授自己也是一位“抗癌明星”。
15年前,他不幸成为肝癌患者,肝脏被切除了1/3。
手术后,他观察那块被切下来的左叶肝脏,发现红褐色的肝组织里有一块类圆形的黄白色肿块,凭着自己几十年研究肝脏肿瘤的经验,一眼断定那是恶性肿瘤。
后来,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试着将吸氢作为控癌的辅助治疗手段,没想到效果惊人,如今他仍以81岁的高龄带领团队活跃在癌症防治的第一线。
于是,他将我逐渐应用于越来越多的患者身上,都收到程度不同的抗癌效果。
更使我高兴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也肯定了我的控癌作用。
他说,氢气的高度安全性,对癌细胞和对机体各系统的作用,以及使用简便,使其可以长期甚至终生应用。
这是肿瘤康复的颠覆性探索。
氢气控癌,我确信不疑。
他还激动地补充道:一个“控”字用得太好了;我开了一辈子“刀”,最大的感受就是对肿瘤仅仅用“刀”去“杀”去“抗”不行,一定要“控”,让癌细胞“老老实实”“改邪归正”。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教授对我的评价,更使我受宠若惊。
他说,有不少实验证明,氢气对癌细胞的生长、运动、侵袭性具有抑制作用。
氢气控癌是值得赞赏的真我的名字叫“氢气”。
大家应该在读中学时,就从化学教科书上了解过我。
我的体重比普通空气轻11倍,所以叫氢气,用我充成气球,可以飞上天。
我的名字还有一种解释,叫做“成水元素”,因为我和我的“兄弟”氧在一起燃烧会合成水,也就是说,没有我和氧气的携手,就没有了人的生命源泉——水。
所以,日本人还给我起了另一个名字,叫“水素”。
我属于一个大的气体家族,除了氧气,我的兄弟中还有氮气、氯气,等等。
曾经,军事科学家将我和我的兄弟氘、氚结合起来,制成氢弹,这是一种杀伤力比原子弹更强的核武器。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的故事徐克成对每位患者的医治都耐心细致医者仁心:救人命后还助学采访徐克成的过程是一个愉快又备受感动和鼓舞的过程。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作为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的他,十分爱笑,笑的时候双眼眯成一条缝……这是他的经典形象。
有这样笑容的人都是善良的。
2001年11月22日,《羊城晚报》刊载一篇新闻:“谁愿为铭仔切除巨瘤?”当天16时,看到新闻的徐克成就派出医务部主任和护士,驱车300公里,半夜到达位于广东西部的怀集,将铭仔接来广州住院。
铭仔的肿瘤是从颈前部长出来的,是一种恶性畸胎瘤,人群中发生率仅十万分之一。
这种比癌还要恶性的肿瘤,将铭仔的牙床和口腔底结构破坏。
铭仔上下颌的牙齿已无法合拢,而且下颌牙齿已越来越松,牙缝越来越疏,嘴仅能张开2公分,以致每天进食非常困难,每餐仅食稀粥,吃半碗稀饭要花上一个小时。
营养不足使得铭仔体重从原来38斤下降到15斤,面色苍白,表情呆滞,每天待在房子里,既不愿意玩,也不愿意说话。
面对这样一个病人,徐克成承认:“开始时我们束手无策。
”拣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既然常规治疗不行,只能采用非常规的手段。
他们首先阻断铭仔肿瘤的血液供应,断其“粮草”,“饿死”瘤细胞。
12月4日,铭仔接受了介入治疗,将油性栓塞剂、抗癌药明胶海绵和不锈钢圈注入支配肿瘤的两根颈外动脉分支,将血流阻断。
3个月后,肿瘤缩小一半;2002年1月12日,他们为铭仔作了最后一步治疗—氩氦刀低温冷冻,消灭残存肿瘤。
复大医院专家创新性地对铭仔进行了冷冻消融等综合治疗,治疗很成功,这位被认为是晚期的恶性畸胎瘤患儿,终于神奇地康复了。
但是,铭仔一家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
徐克成召集医院班子开会讨论,最后决定:筹集善款,不足部分全部再由复大医院承担。
三个月后,小铭仔恢复了原先的活泼可爱。
考虑到他家的实际困难,为孩子的前途着想,徐克成承诺由复大资助铭仔从小学到大学读书的费用,并经常买学习用品去看望铭仔。
有一次,徐克成到怀集看到铭仔又黑又瘦,了解到其母亲为了生计,在外打工,无暇照顾孩子。
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中—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担任会长2014年12月6日上午,广东省首家群体抗癌康复组织——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揭牌仪式暨癌症康复绿色论坛在广州郎豪酒店隆重举行。
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张文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广东省人民医院耿庆山党委书记、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协会会长史安利,广东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梁健及秘书长甘萍、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汤捷,北京301医院及清华大学董宝玮教授、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谈东风教授和Karen教授、台湾荣民总医院陈光耀教授等领导专家,及多家公益社团、共建单位、新闻媒体朋友和生命之光会员近400人欢聚一堂,共同庆贺生命之光的揭牌盛世。
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揭牌仪式暨癌症绿色康复论坛现场上午9时,由生命之光艺术团舞蹈队表演的粤曲《梦会太湖》拉开了庆典的帷幕,在观看过生命之光的介绍短片后,生命之光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晓军宣读了广东省副省长林少春、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姚志彬及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的贺词。
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张文祥、广东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梁健、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协会会长史安利,生命之光会长、“时代楷模”、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徐克成教授先后致辞,回顾生命之光走过的艰辛与光辉旅程的同时,也感谢生命之光让广东省数千癌症患者重新焕发出生命的风采。
生命之光艺术团舞蹈队表演的粤曲《梦会太湖》张文祥副局长(左)、梁健副会长(左二)、史安利会长(右二),徐克成教授(右)先后致辞随后,进行了生命之光荣誉会长的聘书发放仪式,受聘的荣誉会长中,既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家,也有业界的专家学者。
会长徐克成教授亲自将聘书交给各位荣誉会长,感谢他们对生命之光的发展筹谋划策、提供帮助。
随着揭牌仪式的正式开始,会场达到了高潮仪式的高潮。
在司仪的引领下,张文祥副局长、徐克成会长、梁建副会长、史安利主任走上舞台中央,伴随着音乐的响起和全场的鼓掌欢呼,共同揭下幕布,宣告生命之光协会从此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徐克成:治病又医心的智慧医者或是机缘,或是巧合,有这么一位老大夫,他与雷锋同年,始终怀着竭诚为民之心,在临床一线和癌症斗争了半个世纪,展示了医学界的雷锋式作风;对癌症患者,他不分贵贱,不但治病还医心。
但是,对自己他却极为严苛;花甲之年,他重新创业,即便罹患肝癌,仍不分昼夜带领团队攻关癌症难题。
近日,记者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见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徐克成。
73岁的徐克成精神抖擞,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的笑意。
“人生七十古来稀,回头看我这一生,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
我非常感谢我的病人。
如果没有他们的成长蜕变,也就没有今日如此开心、幸福的我。
”徐克成说。
从医半个世纪,徐克成日夜奋战在临床一线,和患者一同努力抗癌。
2001年,61岁高龄的徐克成毅然踏上创业之路,创办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这所专业治疗癌症的民营医院自创立以来,便以“厚德行医、医德共济”为院训,设立了“不收红包、不收回扣、不接受吃请”的“三不”高压线。
13年来,徐克成及其团队一直奉行着医生的治疗应该是智慧的治疗,不要给病人带来第二次痛苦和创伤的理念,通过整合多种医疗技术,创立了3C+1P治疗模式,即以冷冻消融、肿瘤微血管介入和联合免疫疗法为主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实施的治疗模式。
在大多数人眼中,民营医院是要赚钱的,但徐克成总是做些“亏本的事”。
2001年底,复大肿瘤医院甫成立,当从媒体上得知年仅6岁的铭仔下颌长了比头还大的肿瘤,徐克成马上派出救护车和医生护士,连夜赶到200公里外的怀集山区,接铭仔到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经过综合治疗后,铭仔的肿块全部消失。
术后,徐克成还专门从医院调拨资金,资助铭仔上学直至大学毕业。
2006年1月,正当医院慢慢走上正轨之时,徐克成却患上了肝癌。
面对最熟悉的病魔,徐克成非常清楚癌细胞是不可能赶尽杀绝的,要接受长期免疫治疗。
然而就在手术后的第15天,本该好好静养的徐克成却强忍剧痛,从病床上爬起来坚持参加贫困患儿会诊。
联合免疫疗法实现“人瘤共存”2008年4月一天,深圳电台金牌主持人晓梅打电话给徐院长,泣不成声。
因为她的父亲被诊断出患了原发性肝癌。
灾难降临,全家陷入绝望晓梅在深圳电台工作,获得过“金话筒”称号,是个名人。
妹妹在深圳广电集团从事广告业务。
父母均已从江西退休来到深圳定居,一家人其乐融融。
她也听说过一些肝癌化疗但仍被病魔摧残至死的事例,没想到现在灾难竟然降临到他们这个幸福快乐的家来,他们抱着侥幸四处奔波求助,但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下了同一个判决:原发性肝癌,晚期,多发,无法手术,只能介入化疗,最多撑四到六个月。
希望点燃生命之火晓梅开始每晚从噩梦中尖叫惊醒,万般无奈之下,她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徐克成院长。
两人相识于一次电台节目,那次晓梅帮助徐院长所在的复大肿瘤医院的两个肿瘤病人向社会募捐。
晓梅立刻打电话向徐院长咨询,徐克成教授不建议做化疗。
希望她的父亲能来广州看看。
晓梅夫妇,领着她的父亲,由母亲陪着,来到复大肿瘤医院。
徐院长看了CT片,整个肝内多发性肿瘤,大小不等十来个。
血液甲胎蛋白200多微克。
虽然徐院长研究肝癌数十年,但每看到一个肝癌病人心里总是一惊。
经过慎重的考虑和斟酌,徐院长决定采用联合免疫疗法,希望让肿瘤“休眠”,与人体“和平共处”。
不知是上天的恩赐,还是爱心的力量,结果十分理想,正如晓梅在她的“仁者有爱,仁者求术”中所说:“在无法手术,没做化放疗的情况下,父亲从悬崖上被拉了回来,不仅远远超越了当初医生所判决的时间,并且面色红润、劲头十足地生活着,肝肿瘤标志甲胎蛋白降至正常,他老人家上午公园吹笛,下午会所打球,周末钓鱼打牌,几乎没人相信他是一位晚期癌症患者。
”肝癌康复,乐享晚年2009年11月,徐院长去到晓梅爸妈在深圳的家。
他们有一个房间是“音乐室”,里面除了音响外,摆放了大小不等的笛子和二胡。
晓梅爸是小区的“笛子演奏家”,客厅一角橱内橱顶有许多乒乓球拍,同时是小区乒乓球“教练”,每天都要去小区活动室打上2小时。
泰国高僧得肺癌不畏艰辛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选择冷冻消融治疗2015年2月15日,复大肿瘤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泰国曼谷วััดชัยฉิมพลี寺庙的高僧พระครูสทธิชยวัฒน์PHRAKHRUSITTICHAIWAT,高僧今年65岁,于2014年11月份有胸痛胸闷的症状,在当地检查被诊断为肺癌。
因已经有胸膜转移和胸水,丧失手术切除机会,在泰国只能接受药物治疗,这使高僧的信众们一筹莫展。
2015年2月初,在一位曾经来复大肿瘤医院治疗的信众的积极帮助下,高僧找到适逢在曼谷公干的复大肿瘤医院副院长穆峰,高僧向穆峰医生进行咨询。
根据高僧的病情,穆峰医生给出了冷冻消灭肺癌病灶、后续肿瘤干细胞疫苗接种联合细胞免疫治疗的方案,这样可以避免化疗,并且可以获得长期生存,高僧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来中国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来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当晚,复大肿瘤医院的徐克成总院长,牛立志院长以及穆峰副院长亲自到病房探望了高僧,并针对高僧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一致同意穆峰副院长的方案。
2015年2月17日,由国际冷冻医学会执行常委、世界著名肿瘤冷冻专家牛立志教授亲自操刀为高僧做肺癌的冷冻治疗,手术历时1.5小时,术中肺癌病灶冷冻温度-130C°~ -150C°,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高僧满意地说:冷冻治疗时没有痛苦与不适,术后除了轻微疼痛,咳嗽,无其他异常症状。
2月25日,高僧高兴的出院了。
出医院前,徐克成总院长、牛立志院长等医生看望了病人,并讲解了后续肿瘤干细胞疫苗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的安排。
复大肿瘤医院之前也曾经接待过许多患有晚期肺癌的患者,一位叫Fantip的泰国妇女患晚期肺癌合并脑转移,经过脑部放射治疗后到复大肿瘤医院接受肺癌冷冻治疗和免疫治疗,如今已经健康生存近3年。
人物医路F IGURE徐克成,1940年生于江苏,著名消化病、肝病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广州复大医院、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国际冷冻治疗学会(I S C)副主席,日本低温医学学会特别顾问……翻看着徐克成的简介,社会任职及头衔一连串有三十多个。
若是问及他本人,估计也没办法说全,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按他的话说,“我只是一个医生,一个想用尽余生救治病患的医生”。
决心向癌魔抗争原为消化科专家的徐克成,为何又成为了一名肿瘤专家?这其中有着几段故事。
1970年,徐克成年仅56岁的母亲被说,办个肿瘤医院。
徐克成记住了既是部长又是学界老朋友的嘱咐。
不料第二年,他尊敬的陈部长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徐克成心痛不已,同时更让他下定了决心要向癌魔抗争。
2003年,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经广东省卫生厅批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成立了,徐克成从此踏上了与癌症搏斗的征途。
心怀仁心的医者2006年,身体向忙碌的徐克成敲了一次警钟,在他肝脏的位置发现了肿瘤,幸亏是早期,通过手术等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一直至今。
自己亲身经历过癌症后,徐克成变得比以往更加淡泊名利,心里更多牵挂的是患者的病情。
他常常对那些跟他一样身患癌症的患者说“Follow me”,患者也会对他说“Fo ll ow you”。
这一句“跟我(你)走”,包含了徐克成对战胜癌魔的信心和他对癌症患者的鼓励、承诺与责任,也包含了患者对徐克成的依赖与信任,因为他们知道徐克成是一位“仁医”,是一位时时刻刻都会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的好医生。
出差到各国参加会议及进行演讲时,徐克成也不忘每天收发邮件询问院内患者的治疗情况;回到医院时,常常把在外讲课得到的奖金捐助给贫困患者或存到院内的救治基金会。
在院内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徐克成都会坚持每天巡视病房,向主治医生询问,尽可能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知道患者的需要及困难。
遇到病情严重的贫困患者,徐克成常会自掏腰包给予帮助。
有一次在巡房检查出罹患肝癌而且是晚期。
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价值——专家学者共话医学人文精神的重拾与光大本报记者田雅婷金振娅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2日11版〕【圆桌对话】编者按当前,医患纠纷乃至由此引发的恶性伤医事件不时发生,令公众如芒在背。
当透过众多个案纷繁复杂的表象,去探寻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时,我们常常发现,医学人文精神的缺乏恰是症结所在。
这种缺乏,表达在局部医务人员的工作中,与个人修养、职业操守相关,也与社会教育缺失、理念错位、医疗体制机制的不尽完善相关;这种缺乏,也存在于很多患者心中,既是急躁心态的缩影,也反映了公众对医学认识的缺乏。
因而,它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本期“圆桌对话〞,我们邀请4位知名专家学者,着重探讨如何重拾与光大医学人文精神。
张雁灵长期关注医学人文建设并担任?中国医学人文?总编辑;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在不同场合屡次强调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价值;王一方是国内知名的医学人文学者;徐克成是我国知名消化病和肿瘤治疗专家,同时,他也是一名癌症患者。
主持人本报记者田雅婷金振娅嘉宾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话题1.如何看待医患关系紧张与人文精神缺失张雁灵:当前,医患关系正面临巨大考验。
技术主义思潮的泛滥和极少数医务人员出现的道德滑坡、拜金主义,既是医学人文精神失落的集中表现,同时也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物质化和医疗行为的商业化倾向。
而局部患者也把医患关系等同为商业关系——我付了钱,你就一定要把病治好——缺乏对医学科学的理性态度。
这些,都导致医疗纠纷日益增加,医患关系愈发紧张。
钟南山:作为一名医生,面对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我感到很痛心!何至于此?我认为,这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原因,此外,医学人文精神的沦落也是重要原因。
徐克成:我是一名从医50多年的肿瘤医生,但在花甲之年罹患癌症,现在成了“幸存者〞。
《“时代楷模”徐克成在天津作先进事迹报告》202x年7月7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办,天津市卫生计生委承办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天津市举行,讲述了“时代楷模”徐克成、“全国十佳计生工作”刘桂芹以及全国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张敬民三位同志的先进事迹,来自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的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团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机关党委书记张旭光带队,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建存,副主任韩晓芬,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巡视员王国红出席,报告会由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栩东主持。
徐克成同志为我国著名消化病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
他坚持“科技兴院、诫信立院、博爱办院”的理念,带领医疗队伍先后救治病人遍及70个国家和地区。
在罹患肝癌后,他仍坚持奋战在工作岗位,带领团队开创了肿瘤治疗“3c+p”模式,有效治疗了万余名癌症患者,获得202x年“白求恩奖章”,202x年5月27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称号。
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吉琳、金利、彭细妹、孙嘉怿同志以亲身的经历、深切的感受、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徐克成厚德行医、医德共济的先进典型事迹。
75岁的徐克成同志也是报告团成员,他说:“现在最稀缺的就是时间,我还想为这个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观众致以热烈的掌声。
参加报告会的还有荣获“全国十佳计生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天津市蓟县渔阳镇计生办主任刘桂芹和“全国第五届道德模范推荐候选人”天津市眼科医院张敬民。
刘桂芹同志从事计生工作30多年,为全镇有困难的育龄群众捐资8.2万元,募集善款30余万元,救助困难计生家庭175户。
张敬民同志为天津市眼科医院社区服务直通车负责人,她退而不休,带领直通车团队,常年致力于开展义诊检查、扶弱助残等爱心公益活动,用“无偿、高效、方便、快捷”的志愿服务为眼疾患者解除病痛,送去光明。
报告会结束后,国家卫生计生委机关党委书记张旭光和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韩晓芬向天津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海瑛和孙阳同志颁发了“和谐医患宣传大使”聘书。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经历”
一位退休的消化科医生,61岁创办医院,年过古稀、身患癌症,却还坚持用爱心开展冷冻治疗肿瘤病人7000多例。
一间才办了13年、规模不大的民营医院,没有花钱做广告,却能吸引了丹麦、马来西亚、美国等75个国家地区的患者来看病。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一名贫苦癌症患者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今天,徐院长仍旧怀着一颗赤诚的医者之心,,一心扑在治病救人上。
”他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上擦亮“中国医生”名片。
真诚办院坚持不收患者红包
每个来过复大的人都知道,这里有条“高压线”——一旦医务人员接受了病人送的红包或者任何礼物,就必须承担病人的全部医药费,此外还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罚,最严重的会被医院除名。
这条“高压线”的制定者就是徐克成。
“搞不诚信的行为无疑是自杀。
”徐克成说,凡是在中国发展得很好的民营医院是很讲究诚信的,医生杜绝乱开“大处方”等行为,与病人建立良好地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病人的好口碑得以发展。
“对于任何投诉,我们医生都主动承认责任。
矛盾发生时,主动与病人做好沟通,取得病人的理解与支持。
”
徐克成到台湾讲课时被忽然问到:你们的医院靠什么维持下去?徐克成脱口而出:“靠真诚!”台湾朋友再问:“能做到吗?”徐克成不假思索:“能!我们的院训是:厚德从医、医德共济。
我们就是要真真实实、真真诚诚地为老百姓服务!”台下鸦雀无声,继而掌声雷动。
带癌追赶,为中国医生赢得尊敬。
在采访中,徐克成笑着对记者说,我今年是“新8岁”了。
原来,平时总是精神奕奕、笑眯眯对待癌症患者的他,8年前查出患肝癌,至今做了5次手术治疗,每活过一年就是新的一岁。
但他不愿意停下追赶的脚步,几乎每天都在看最新的医学论文,去年还开始用微信了。
为什么70多岁了,却比年轻人还拼命还时髦?他笑了笑,说:“我就是闲不住,每治疗一个患者,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
医生在临床上,要不断接受考验,才能百炼成钢。
世界医学发展那么快,我要给中国医学争口气、增份光!”
他讲述了一次难忘的考验——在印尼实施第一例冷冻治疗。
2008年2月,印尼国际肿瘤新技术治疗研讨会,由徐克成的得力助手、复大医院牛立志博士主刀,给一位78岁的患者治疗,肿瘤有5厘米大小。
会场300多名医生和印尼数百万观众通过电视全程观看治疗过程。
牛博士在CT引导下将1.7cm探针经皮穿入肺,进到肿瘤中心,随后第二根、第三根。
三根银亮的白色针迹清清楚楚地显示在电视屏幕上。
随后,“吱吱”的氩气输入声传了出来。
10分钟,又10分钟,再10分钟;冷冻、复温、再冷冻,再复温……
徐克成坐在主席台上,呼吸紧张。
“这是在国外,是在1500万华人的印尼,我们不仅仅代表一个医院,而是代表中国。
万一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电视屏幕上显示出CT图像:患者左上肺白色的肿瘤区全部变成了黑色,冰球覆盖了整个肿瘤。
顿时,全场掌声雷动,主席台上印尼、瑞士等国专家纷纷前来与徐院长握手、拥抱。
他说:“当时我的眼睛模糊了,
心中默默地说,我们胜利了,祖国,复大没有给你丢脸!”
就在这次会议之后,国际冷冻学会主席Franco为复大颁发证书,授权复大为亚太地区冷冻治疗培训中心,赢得了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丹麦等西方专家的广泛认同。
目前,复大冷冻治疗法已成功治疗6000多名患者,是世界上成功案例最多的国家。
徐克成主编的《肿瘤冷冻治疗学》获得了国际冷冻学会颁发的“冷冻治疗特别贡献奖”。
就这样,徐克成用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擦亮“中国医生”的名片。
一次,他见到时任中国卫生部部长陈zhu。
一见面,陈部长就说:“徐院长,我知道你们医院!”原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印尼卫生部长恩当女士紧紧握住陈部长的手,说复大救了她的命。
她在复大治疗,有效控制了她的晚期肺癌,让她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陈部长说:“复大为中国争了光,是民族的骄傲。
”
同事们评价说,徐克成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更是一名倡导者、引领者。
他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救治万千癌症患者,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
他不顾年迈,带病工作、不断创新,是为了给中国医生在国际上争口气,为了中国人争光。
这种爱国爱党的民族情怀,这种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时代精神,这种用生命
拯救生命、守护生命的大爱之心,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