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1页)
- 格式:docx
- 大小:16.42 KB
- 文档页数:1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5篇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周敦颐《爱莲说》陶渊明((饮酒》比较阅读答案【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偏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荣华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喝酒》 < 其五>)15.解说下边加点的词语。
(4 分 )(1)不蔓不枝蔓: ___________(2)濯清涟而不妖而: ___________(3)陶后鲜有闻鲜: ___________(4)结庐在人境庐 :___________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4 分)(1)水陆草术之花,可爱者甚蕃。
(2)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甲】文中揭露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能印证“背陶渊明偏爱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甲】文和【乙】文分别表达了作者如何的生活态度请作简要概括。
(5 分)参照答案:15.(1)生(长)枝蔓(2)表示转折的连词,却(但是)(3)少,稀罕(4)简陋的房子(或“房子”)(共4分。
各占1分)16.(1)水上、地上各样草本花和木本花,可爱的好多。
(2)此情此景包含着淳真的情味,想要鉴别表达却找不出适合的语言。
(共4分。
各占2分)1.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共2分。
各占 1 分)18.【甲】文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
【乙】文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热爱自然(归隐自洁)的生活态度。
(共 5 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阅读附答案阅读甲乙两则古文,回答后面问题(共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不蔓不枝 ③亭亭净植④相与步于中庭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3】语段【乙】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体会它的妙处。
(3分) 【小题4】请比较以上两篇选文。
甲文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寄寓了周敦颐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苏轼被贬谪后 的态度。
(2分) 【小题1】考虑;长枝节;立;一起(各1分) 【小题2】我唯独喜爱莲,它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在水里洗涤后却不显得妖艳。
(2分) 【小题3】作者把月光比作清水,生动地表现了月光澄净、空明的特点(1分),以竹柏之影与月光相互映衬,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1分),写出了苏轼被贬官后达观的心境(1分)。
【小题4】托物言志(1分);旷达乐观(1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周敦颐《爱莲说》白居易《养竹记》比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精品文档【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不拔②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
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④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⑤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⑥为庭实焉。
(选自《养竹记》(节选)白居易)【注释】①本:根。
②善建不拔: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
③中立不倚: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
④应用虚: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
⑤砥砺:磨炼。
⑥树:栽植。
7、解释下面带点字的意思(2分)①可爱者甚蕃②香远益清③陶后鲜有闻④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②竹似贤,何哉?(2分)9、【甲】文分别描写莲的,体态、芳香、风度等,既活现了莲的外形,又刻画了她的神态;而【乙】文则从本固、、、等方面来赞美竹子的操守和品行。
(2分)10、【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写竹子,实际上都是在写君子,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呢?(2分)11、假如我市确定市花,进行民意调查,你准备提名哪一种花作为我市的市花?请谈谈理由。
(2分)答案8、(4分;一句2分)①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它。
②作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 9、(2分,每空0.5分)生长环境;性直、心空、节贞10、(2分)示例:豁达正直,决不趋炎附势,志洁行廉,端庄严肃(答出两点即可) 11、(2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花应是在本市能生长的。
翻译:竹子像贤人,为什么呢?竹子的根很牢固,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
【文言文阅读答案】“爱莲说”原文及翻译爱莲说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译者: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
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
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
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指出,菊花就是花掉中的隐士;牡丹,就是花掉中的宝贵者;莲花,就是花掉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嗜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见了。
对于莲花的嗜好,像是我一样的人除
了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嗜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原文与《爱莲说》翻译,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希望对于《爱莲说》原文及
翻译的学习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呢学习进步!。
部编版语文七下《爱莲说》阅读专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不蔓不枝.()(2)陶后鲜.有闻()(3)有狱.久不决()(4)囚法.不当死()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_______________,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篇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2)陶后鲜有闻____(3)香远益清____(4)濯清莲而不妖____2.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你了解他多少? 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他性格的一句诗或者能够反映他性格的小故事(故事要相对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爱莲说》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周敦颐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请你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提炼出这句话蕴含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钟情于莲花,并以莲自况来表白他的生活态度。
请你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下句:松,_____________是树中勇士参考答案:1.①多②少③更加④美丽而不庄重2.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3.示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4.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阅读附答案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众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可贵者也;莲,花之正人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文段选自《》,作者,是我国_____(朝代)著名_______家。
(2分)【小题2】解释以下文言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2分)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可()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小题3】解释以下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
(2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而()⑵自李唐来,众人甚爱牡丹。
自()甚()【小题4】将以下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⑵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小题5】本文采取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宗旨上起了甚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讴歌寄寓了怎么的糊口态度?(2分)参考答案:【小题1】《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哲学【小题2】⑴值得⑵摆弄【小题3】⑴放在主谓之间取缔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表转折,“却”⑵从;十分,很【小题4】⑴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⑵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
对莲花的喜爱,像我同样的人还有甚么人呢?【小题5】作者用菊花来正面衬托,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寄寓了作者不慕富贵,明哲保身的糊口态度。
解析【小题1】累积有关古代文学常识。
【小题2】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3】了解文言经常使用虚词的意思,明确经常使用虚词的用法。
【小题4】文言翻译请求意思正确、句意完全、语句通顺。
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剂。
【小题5】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理解这类手法对表现中心宗旨的作用。
【初中文言文阅读】周敦颐《爱莲说》李渔《闲情偶寄》对比阅读答案(一) [ 甲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一)[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襄物之用。
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
⑤芙渠:荷花。
鄂州市2021初中升学考试样卷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2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有闻()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D.呼尔而与之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4分)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饮酒》阅读答案《饮酒》阅读答案(精华)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饮酒》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饮酒》阅读答案1【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甲诗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乙文的作者是______代哲学家__________。
(3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2分)A.“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的闲适心境。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作者没有知己的孤独。
C.“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迷惘。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写出了作者对牡丹值得众人喜爱的认同。
9.甲诗和乙文都通过写花来表达生活态度,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______。
(4分)答案:6.饮酒(其五)(或:饮酒)(1分)宋(1分)周敦颐(1分)7.(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
(3分)8.A(2分)9.不追求名利,热爱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2分)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分)《饮酒》阅读答案2刘向赵襄子饮酒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
2019年【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阅读答案
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不蔓不枝蔓:___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而:___________
(3)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___ (4)结庐在人境庐: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水陆草术之花,可爱者甚蕃。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3】.【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能印证“背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小题4】.【甲】文和【乙】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请作简要概述。
(5分)
答案
【小题1】(1)生(长)枝蔓(2)表示转折的连词,却(可是)(3)少,稀少(4)简陋的房屋(或“房屋”)(共4分。
各占1分)
【小题1】(1)水上、地上各种草本花和木本花,可爱的很多。
(2)此情此
景蕴含着淳真的情趣,想要辨别表达却找不出恰当的语言。
(共4分。
各占2分)
【小题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共2分。
各
占1分)
【小题1】【甲】文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表
达了作者超脱
世俗,热爱自然(归隐自洁)的生活态度。
(共5分。
各占2分,语言表达占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