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需求函数 自变量——最初发生变动的量。 因变量——由于自变量变动而引起变动的量。 显然,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 变量。 需求函数——是用函数关系表示的影响需求量的 因素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Qd代表需求量, P代表商品自身价格,Pr代表相关商品的价格,F 代表消费者偏好,M代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Pe 代表预期价格,f代表函数对应关系,则需求函数 可表示为:Qd=f(P,Pr,F,M,Pe…)
西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济学
牛国良 主编 孟秋菊 讲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本章提要】本章介绍的是均衡价格理论。均衡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 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进行的,而价格又 是通过需求和供给决定的。需求和供给是两块基 石,支撑起均衡价格理论。本章主要分析需求和 供给的影响因素、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均衡价 格的形成过程及其变动、均衡价格理论的实际应 用、定量地研究需求量和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反应 的灵敏程度以及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英国统计学家吉芬在研究爱尔兰1845年大灾荒时土豆销售状况 时,发现土豆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反而上升了。原来,19世纪中叶的 爱尔兰还不发达,有很多贫困人员,这些贫困家庭的收入没有结余, 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在许多贫困家庭的食物消费中,土豆这种最低档 次的食物占有较大比例。当然,还有一部分钱用于购买比土豆更高级 的食物。由于灾荒,当年土豆价格上升,为了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许 多贫困家庭不得不减少甚至放弃比土豆更高级的食物,而将有限的收 入用来买更多的土豆,从而出现了价格与需求量反常的现象。因为是 吉芬最先发现这种现象,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具有这种性质的商品称为 吉芬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