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地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现状分析(匿名)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对整个国家的繁荣与强大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一、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1、身体形态方面通过对学生身高、体重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发现,肥胖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并存。
部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原因,体重超标,肥胖率有所上升;而另一些学生则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身体消瘦,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发育。
2、身体机能方面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
在中长跑等耐力测试中,不少学生难以达到合格标准,反映出心肺功能较弱。
同时,部分学生的血压、血糖等指标也出现了异常,这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密切相关。
3、身体素质方面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也有待提高。
例如,在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力量测试中,很多学生无法完成规定的数量;在短跑、跳远等项目中,成绩也不够理想。
此外,由于长时间伏案学习,学生的脊柱侧弯、近视等问题较为普遍,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功能。
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1、学业压力当前,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负担,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缺乏足够的运动时间。
为了应对考试和升学,他们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忽视了身体锻炼。
2、不良的生活习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许多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长时间坐着不动,不仅影响了视力,还减少了身体活动的机会。
此外,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3、缺乏运动场地和设施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可能性。
4、家庭教育观念部分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分析报告首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好。
在身高、体重、肺活量、柔韧性、速度灵敏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表明学生有较好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身体素质水平,同时也说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身体训练的效果不错。
然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心肺耐力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尽管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肺活量整体达到了标准水平,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心肺功能不足。
这可能与学生长时间坐姿学习或缺乏有氧运动锻炼有关。
因此,学校应加强有氧运动的宣传和组织,鼓励学生多参加户外运动和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肺耐力水平。
其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肌肉力量不足的问题。
虽然大部分学生的力量测试结果达到了合格标准,但依然有一部分学生的手握力、垂直跳高等指标较低,说明他们的肌肉力量偏低。
这可能与学生长时间坐姿学习、缺乏力量训练有关。
为了改善学生的肌肉力量水平,学校可以增加力量训练的课程内容或者提供额外的力量训练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和运动队。
此外,学生的体重管理问题也引起了关注。
体重不达标可能是学生长时间坐姿学习、缺乏体育锻炼和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导致的。
对于体重超标的学生,学校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提倡合理饮食和科学减肥的方法,帮助学生改善体重和身体健康状况。
最后,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体态不良的问题。
体态不良不仅影响学生的形象和自信心,还可能导致身体各项指标不平衡,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体态训练和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站姿和坐姿习惯,同时加强学生对体态调整的认识和重视。
综上所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心肺耐力不足、肌肉力量不足、体重管理问题和体态不良等。
学校应加强体育锻炼的宣传和组织,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机会,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应加强体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中学生体质现状分析报告——我校初中生体质测试引发的思考内容摘要:2015年11月底,通过对我校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的数据调查、分析和统计,我得出一个结果: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中等,良好、优秀人数偏少。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我认为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学生锻炼时间少,锻炼强度不够,独生子女生活娇惯,缺乏毅力,加上教学模式单调、枯燥等。
这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重视。
因此,我们要以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面推行《新课改》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中等加强锻炼分项教学正文:此前,在“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袁贵仁表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
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以北京市为例。
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北京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
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学生接近70%,高中学生则超过60%,高三学生超过66%,半数北京中学生血压偏高,40%六年级小学生近视。
袁贵仁说,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
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毛振明等体育教学工作者指出,中学阶段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下降首先会危害他们一生的健康,其次可能诱发心理的“亚健康”。
另外,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的竞争力,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学生时期属于成绩优异者,如果在学生时期忽视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培育,那么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没有好的身体而被社会淘汰。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3篇青少年学生正是明天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军和接班人。
因此率先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培养和储备未来人才的前提因素。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篇1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标准》的具体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状况进行了积极准备,于20XX年9月,先后对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有益经验。
一、分析对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对在校127名学生进行测试,将所测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测试方法依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中的方法进行测试一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左眼视力、右眼视力二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左眼视力、右眼视力三年级:身高、体重、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左眼视力、右眼视力、一分钟仰卧起四年级:身高、体重、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左眼视力、右眼视力、一分钟仰卧起五年级:身高、体重、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左眼视力、右眼视力、一分钟仰卧起、坐肺活量、50米×8往返跑六年级:身高、体重、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左眼视力、右眼视力、一分钟仰卧起、坐肺活量、50米×8往返跑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质量,使测试工作与体育课教学及学生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凡是上体育课的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把测试成绩与体育课成绩、评定三好学生挂钩。
三、测试结果与分析1. 各班测试成绩统计2.学生体质测试分项成绩分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高年级的成绩要比低年级的差,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不及格。
淮北市中学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其体质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其学习和生活质量。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与现代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因素有关。
对淮北市中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健康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淮北市中学生的体质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改善中学生体质状况提供参考,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引起社会的重视,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淮北市中学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淮北市中学生的体质状况,掌握他们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为学校和社会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和分析,可以深入挖掘中学生体质状况的特点和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促进计划和体育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也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从而全面提高淮北市中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通过研究中学生体质现状,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的体育教育和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对淮北市中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从各个方面全面了解中学生的体质状况。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建议,为学校和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体质数据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深入探讨中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也有助于引起社会对中学生体质问题的关注,提高对青少年健康的重视,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对中学生体质现状进行全面探讨的有益尝试。
2. 正文2.1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体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北市中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调查。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报告导言:体质健康是指一个人身体各个方面的健康状况,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则是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的一项综合性评估。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情况,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学校体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提供参考。
下面将对市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
一、测试数据分析1.总体数据情况该中学共有2000名学生参加了体质健康测试,其中男生1000人,女生1000人。
整体来看,该中学学生参与测试的意识较强,并具备一定的体育锻炼习惯。
2.学生体质状况根据测试结果,综合评定学生体质时,可以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和未测试。
从整体数据看,该中学学生的体质状况分布如下:等级人数占比优秀20010%良好60030%及格80040%不及格30015%从数据可见,该中学学生的体质表现一般,优秀和良好占比较低,不及格的人数相对较多。
这可能与学生整体体育锻炼时间不足、饮食习惯不良以及学习压力过大等因素相关。
3.性别差异从性别来看,男生和女生的体质状况如下:男生:等级人数占比优秀12012%良好25025%及格40040%不及格20020%未测试303%女生:等级人数占比优秀808%良好35035%及格40040%不及格10010%由数据可见,男生的体质状况较好,优秀和良好的比例较高,而女生的体质状况相对较差,不及格和未测试的比例较高。
这可能与男生在课间活动以及体育锻炼中的参与率较高,而女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存在一定的观念和时间限制有关。
二、建议1.提倡全面参与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状况,需要加强学校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识。
学校应组织常规的课间活动和体育比赛,并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户外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率。
2.加强女生体育锻炼针对女生体质状况相对较差的情况,学校可以组织女生体育锻炼课程,增加女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中学生体质现状分析报告——我校初中生体质测试引发的思考内容摘要:2015年11月底,通过对我校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的数据调查、分析和统计,我得出一个结果: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中等,良好、优秀人数偏少。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我认为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学生锻炼时间少,锻炼强度不够,独生子女生活娇惯,缺乏毅力,加上教学模式单调、枯燥等。
这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重视。
因此,我们要以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面推行《新课改》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中等加强锻炼分项教学正文:此前,在“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袁贵仁表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
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以北京市为例。
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北京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
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学生接近70%,高中学生则超过60%,高三学生超过66%,半数北京中学生血压偏高,40%六年级小学生近视。
袁贵仁说,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
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毛振明等体育教学工作者指出,中学阶段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下降首先会危害他们一生的健康,其次可能诱发心理的“亚健康”。
另外,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的竞争力,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学生时期属于成绩优异者,如果在学生时期忽视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培育,那么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没有好的身体而被社会淘汰。
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作者:林明东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2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摘要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归纳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温州市鹿城区4所初中的3907名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进行比较。
从总体评价等级上来看,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高于同年龄段的全国初中生,建议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逐步提高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改善初中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保障。
关键词初中学生体质现状分析一、研究对象以温州市鹿城区部分在校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鹿城区四所在校初中学生的原始体质健康数据,其中温州第二十一中学1084人、温州第二实验中学1145人、温州第二十三中学955人和温州第四中学723人,共计3907人,其中男生2093人,女生1814人,年龄跨度为13~17岁。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一)身体形态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平均身高为163.95cm,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身高为163.36cm,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身高比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低了0.59cm。
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另外,在体重方面,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体重比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低0.64kg,女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1kg,且男、女生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说明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一般,而女生身体发育状况良好。
(二)身体机能特征调查显示,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平均肺活量指标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在台阶指数方面,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平均台阶指数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三)身体素质特征调查显示,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的力量素质(立定跳远)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初中生的平均水平,两者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四)综合成绩评定调查显示:鹿城区初中男生优秀率为10.16%,良好率38.35%,及格率46.72%,不及格率4.77%;女生优秀率为17%,良好率42.39%,及格率37.13%,不及格率3.48%。
城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摘要】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相关要求,对我校初一至初三共三个年级,共计937名男女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测试,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来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基本合格,但是总体水平不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健康呈现下降的趋势。
因此,我们通过体质健康检测的结果进行评估,制定健康计划,跟踪干预,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入体育素质教育改革,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体质健康状况初中学生分析一、前言生活在衣食无忧、阳光灿烂的今天的中学生,相对来说,他们的体质状况应该是与日俱增,今非昔比的。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并不容乐观。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颁布实施,其目的就在于使学校和广大的学生以及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全面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它是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价体系,它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结合我校体育卫生工作,选取了在校的937名学生,分三个年级组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相关要求,检测每个学生体质健康,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的测量(身高、体重)、生理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包括:握力(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台阶试验(男、女)、立定跳远(男、女),采用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3.1城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等级评价表一体质健康等级评价统计从表一来看,当前城区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基本合格,可总体水平不高,只有9%的学生达到优秀标准,良好标准占有43%,大部分的学生徘徊在合格边缘,身体素质堪忧。
学生体质健康情形调查分析报告学生体质健康情形调查分析报告1一、测评对象和方法(一)测评对象院上镇中心中学6—9班级全体学生,合计1146人,共有25个教学班,先依照导入模板做了整个学校的测试名单,一共实测学生数目是1146人,其中男生572人,占总人数的49.91%,女生574人,占总人数的50.09%。
(二)测评人员体育组:(三)测评项目测试项目为依照《标准》要求必测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50M、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子)、仰卧起坐(女子)、1000M(男子)、800M (女子)。
(四)测评仪器测试的仪器:是符合国家体育况局和教育部标准的中体同方公司体质健康测试专用仪器,包含身高体重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秒表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在各级部门的大力帮忙下,学生测试得出数据,依据各班级男、女评分标准,院上镇中心中学学生的达标情况如下: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分析全校学生人数:1146人实际测试人数:1146人优秀人数:24人优秀率:2.11% 良好人数:437人良好率:38.13% 及格人数:626人及格率:54.62% 不及格人数:59人不及格率:5.14% 达标人数:1087人达标率:94.86%学生生对测试不娴熟,没有掌握方法有很大关系。
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首先,我校学生课业负担偏重,相当多数学生没有充分的.磨练时间;其次是学校活动场合有限,不能组织大规模的训练;再加上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欠缺,运动器材也相对欠缺;安全比较紧要,浩繁因素造成学生运动量达不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磨练身体习惯因而体质情形才显现这样的情况。
建议: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落实“保证学生一天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大力开展课间体育活动。
2、学校加大对体育场合,器材的投入气力。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磨练习惯,培养学生自发进行体育磨练的优良品质。
学生体质健康情形调查分析报告2。
×××地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现状分析
姓名:×××
单位:××××××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期望的不断升高,近年来,×××地区初中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和改善×××地区初中生体质健康状况,本论文试图从多视角、多层面进行多因素的调查,进而揭示影响×××地区初中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客观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探寻出科学有效的对策。
×××地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现状分析
姓名:×××
单位:××××××
本文主要从×××地区初中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现状与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地区初中学生体质现状的因素;从而研究改善×××地区初中学生体质状况的措施和办法。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在未来世界中的实力和地位,因为拥有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是保障综合国力提高的基本前提,而在被誉为高素质合格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体质健康素质三要素中,体质健康素质是承载其他素质的基础,这一点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我国初中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体能部分指标仍在持续下滑,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改善初中学生的体质,成了摆在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地区6所初中学校的2260名学生的体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男生1250人,女生1010人。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询了现阶段中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全面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文章的理论研究做准备,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2问卷调查法
在总结以往研究结果和参阅相关文献后,对调查对象就有关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各学校内部进行发放。
由各学校的体育老师进行监管和回收,本问卷调查对象为参
加体质测试的同学,参加过体质测试的同学均是调查对象。
此外,以年级抽样有利于分析和比较环境因素对学生体质的影响程度。
2.3数理统计法
调查研究取得的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作为本论文的研究依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地区初中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身体机能指标中的肺活量随着年纪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身体素质指标中的速度素质、速度力量、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随着年纪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
2、由体质数据比较显示: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身体具有显著性差异。
原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来自学生方面的,也有学校以及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原因。
首先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在主观方面至关重要;其次是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不够;再次是有些学校不能更好的安排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锻炼的强度等等。
其中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最为重要。
3.据调查可知初中学生男生在七年级时平均体重大约是5
4.15kg,在八年级时平均体重57.8kg,九年级时平均体重64.9kg,体重水平呈上升趋势。
而女生在七年级时平均体重50.3kg,八年级时女生平均体重是5
5.5kg,九年级时女生平均体重是57.1kg;呈上升趋势。
且增长速度比较快。
4.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七年级时肺活量的平均值2996ml,八年级时肺活量平均值3392ml,九年级时肺活量平均值3942ml。
八年级比七年级肺活量值增长396ml,九年级比八年级肺活量值增加550ml,九年级比七年级肺活量值增加946ml;肺活量基本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增。
5.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效益情况来看,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在校领导“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体育课的上课次数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体育教师安排体育课的内容忽视了理论知识、技能教学和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所以个别学校体育老师上课大多都是走过场,走形式,安排学生自由活动。
学生的年龄在不断的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质量和效益却在不断的降低,这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据以上因素,予以改善×××地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应提出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完善学校体育机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等对策。
首先应综合分析×××地区中学生体质状况,变更新体育教育和健身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体育锻炼;其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第三加强舆论导向,加大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第四加大体育投入,完善中学体育设施与环境;最后调整学生作息时间,调配学生营养均衡。
最终达到改善和提高×××地区初中生体质健康这一目的。
2.建议
2.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初中阶段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2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必须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性,加大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
2.3教师理念的转变
以前的老师认为体育课不重要,占用学生体育课,课外锻炼的时间,补习文化课,使学生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好不容易上节体育课,体育老师又都像放羊似的,一集合,一做准备活动,就让解散了。
同学们,有的扎堆说话,有的回班级学习,使学生失去了上体育课的兴趣。
很少有同学参加体育活动。
这么一来,学生更不愿意参加锻炼了。
只有教师改变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带领学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主动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的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2.4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外因主要是因为学校体育机制的不完善、家庭生活情况的影响、社会的干预等,影响学生体质
健康水平下降的内因主要因为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对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不清楚。
五、小结
学校,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每学期定期测试学生体质,定期给出学生运动的“处方”,如发现有学生心肺功能存在某种问题,就要向其指出不适合长跑,让其改练其他强度适中的项目。
开展体育运动、体育锻炼,提升国民体质,理应有科学发展的理念。
不仅要强化体育锻炼,更要强化健康教育,需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及与之“匹配”或不“匹配”的运动项目,“因材施练”——正如有论者所言,在充满变数的跑道上,只有把握好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全力以赴、量力而为,才能领略到终点的风光。
参考文献
[1]郭洪波、窦丽国外现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3):377—379.
[2]何素艳,张元河.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武术科学,2007,(10):95—96.
[3]冯霞.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
[4]王亚男.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调查研究[D].硕士论文,河南大学,2009.
[5]要秀丽.新疆高职高专院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调查分析[D].硕士论文,新疆师范大学,2009.
[6]刘云峰.呼和浩特市中学生体能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