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讲 地球在宇宙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72.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汇总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1)概念: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2)天体的种类: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①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
②人造天体: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级关系:二、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1)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结构特征: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1)外部条件:①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稳定的太阳光照 (2)自身条件:①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②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③有液态水可观测宇宙 河外星系银河系地月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其他行星系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概况: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1)组成成分:氢和氦(2)表面温度:约6000K(3)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
(2)分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为地球上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光照和热量。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使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差异。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①直接利用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站等。
②间接利用太阳能: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1)光球层:最底层,可见光最强,肉眼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2)色球层:中间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选择题(2018·山东威海质检)我国计划于2020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
该探测器将环绕火星飞行,并对其进行全面探测。
下图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火星( )A.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B.大气成分与地球相同C.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反D.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2.火星探测器( )A.可用太阳辐射中能量最集中的红外线供能B.在探测的过程中将会脱离行星系统的控制C.与地球间的通讯可能受到“磁暴”的干扰D.将借助遥感技术来实现对火星的全面探测3.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 )A.太原位于西北地区,人口少,安全性较高B.酒泉位于非季风区,晴天多,天气条件好C.西昌位于云南省,海拔高,节省发射燃料D.文昌临近东海,利于大型火箭的海上运输解析:第1题,火星不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火星大气成分与地球不同;火星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都是自西向东;火星也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所以D正确。
第2题,火星探测器在探测的过程中不会脱离行星系统的控制,与地球间的通信不受“磁暴”的干扰,将借助遥感技术来实现对火星的全面探测,所以D正确。
第3题,酒泉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位于非季风区,晴天多,天气条件好;太原位于北方地区,人口少;西昌属于四川,海拔高,节省发射燃料;文昌临近南海,所以B正确。
答案:1.D 2.D 3.B(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天宫二号”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4~5题。
4.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发射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类安全5.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不大B.空间实验室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解析:第4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航天发射。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讲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中图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讲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中图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讲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中图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讲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选择题(2016·高考上海卷)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
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解析:第1题,月壤是由岩石破碎后形成的。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对岩石破坏作用强烈,形成月壤,故D项正确.第2题,注意关键词“人类难以预估",说明这种威胁具有偶然性,而空气太稀薄、宇宙辐射太强、引力太小,都是月球较稳定的、确定性的因素,但陨石撞击具有偶然性,故C项正确。
答案:1。
D 2。
C(2017·广东惠州调研)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为我国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考点(一)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由图表忆基础]1.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天体系统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2)据图,完成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分析:总星系⎩⎪⎨⎪⎧ A.银河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2.读太阳系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图中表示水星的是A ;表示远日行星的是G 、H 。
(2)图中表示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E、F(填字母),它们都属于巨行星。
(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
(5)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又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将下列内容正确连线,认识地球的特殊性。
[由问题引知识][一题串知]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天体M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 第(1)题,由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看出,M轨道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之内,应该是水星或金星。
第(2)题,行星表层是否坚硬不是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可排除②;金星的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比,并不是很小,可排除④。
[答案] (1)B (2)C[一站归纳](一)天体的判定(二)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要结合存在生命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由高考到模拟](2016·上海高考)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
第三讲 地球在宇宙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 地球在宇宙中 (一)宇宙 1.天体(1)概念:宇宙中不同形态的物质,统称为天体。
(2)类型⎩⎪⎨⎪⎧划分依据: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成分、形态 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基本天体:星云和恒星2.天体系统(1)形成:邻近天体相互吸引,形成了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
(2)层次:[方法技巧]天体的判断方法(二)太阳系1.组成由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2.八颗行星分类(1)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
(2)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
(3)远日行星:G天王星、H海王星。
(三)地球1.地球的普通性地球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体积和质量而言,并不显眼。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分析地球上的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所示:(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2)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3.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和热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耀斑和太阳风均与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暴和极光产生有关,但短波通信的中断和磁暴主要是受耀斑的影响,极光主要是受太阳风的影响。
(2)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冬半年的夜晚。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3.(1)三个圈层:图中C 为地壳,D 为地幔,E 为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2)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由塑性物质组成,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第二讲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16·高考上海卷)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
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
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 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
解析:第1题,月壤是由岩石破碎后形成的。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对岩石破坏作用强烈,形成月壤,故D项正确。
第2题,注意关键词“人类难以预估”,说明这种威胁具有偶然性,而空气太稀薄、宇宙辐射太强、引力太小,都是月球较稳定的、确定性的因素,但陨石撞击具有偶然性,故C项正确。
答案:1.D 2.C
(2017·广东惠州调研)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
下图为我国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小
B.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纬度高
C.北京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
D.上海受“副高”影响时日照率高
4.M地最可能是( )
A.重庆B.哈尔滨
C.呼和浩特D.拉萨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四地日照率夏季差异最小;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哈密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7、8月份的时候,上海受到“副高”影响,为伏旱天气,降水稀少,日照率高。
第4题,据图中信息可知,M地整体日照率低于其他各地,据此可以推断此地多阴雨天气,结合选项可知,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内,多阴雨天气,日照不足,符合条件。
答案:3.D 4.A
(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天宫二号”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5~6题。
5.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发射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类安全
6.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不大
B.空间实验室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大
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
解析:第5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航天发射。
第6题,太阳活动放射出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
答案:5.A 6.D
(2017·福州模拟)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
读图,完成下题。
7.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海拔
C.天气状况D.昼夜长短
解析:由图可知,①为省(区),夏季日照时数多,冬季日照时数少。
主要是因为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①省(区)白昼时间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白昼时间短。
答案:D
(2017·青岛模拟)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量: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有效总辐射量: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据此完成8~9题。
8.
A.纬度B.地形
C.大气环流D.洋流
9.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解析:第8题,表中数据显示,可能总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则主导因素为纬度。
第9题,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在20°N,此处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同时该纬度气候干旱,多晴天,太阳辐射受云层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答案:8.A 9.D
下图为1954~2016年我国江准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11.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在湖北省东南部呈负相关,在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在图中中部地区相关性最小,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即安徽省北部。
第11题,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太阳活动最强,耀斑爆发强度增加,易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即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极昼与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相关;不同地区梅雨强度与黑子数相关度不同。
答案:10.D 11.B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已经在行星际空间中飞行四年的“朱诺”号探测器在2016年7月4日抵达木星,它是从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的。
材料二木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1)“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
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
(2)与地球相比,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
(3)美国为什么选择在佛罗里达州建航天发射基地?
解析:第(1)题,从增大太阳能帆板面积及调整帆板朝向等方面回答。
第(2)题,注意从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分析。
第(3)题,从佛罗里达州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
答案:(1)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
(2)有利条件: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
不利条件:距太阳远,温度较低;缺少水分;缺少供生物呼吸的氧气。
(3)佛罗里达州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临海,海运便利,有利于大型火箭的运输;周围海洋面积广阔,地广人稀,比较安全。
13.(2017·杭州高中月考)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试绘出昆明至上海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曲线。
(3)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原因。
(4)说出表中所列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20千卡/cm2年太阳总辐射量曲线的走向特点,这是由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异,特别是地形差异及其纬度位置决定的。
第(2)题,在绘图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一级控制点,还要注意次级控制点,具体绘图过程中可参照等高线剖面图的画法进行。
第(3)题,台湾岛东、西两侧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太阳辐射分布具有不同特点。
第(4)题,拉萨之所以成为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条
件有关。
答案:(1)东部受纬度的影响,呈东西走向,而西南地区受地形、地势影响,呈南北走向。
(2)图略。
(3)西侧高。
西侧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东侧反之。
(4)拉萨。
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