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圆的周长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6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促使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其主要为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分工,学会分享。
1.采取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乐学、易学、好学的课堂氛围,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自主学习,作为课堂的真正的学习主人。
2.不断的渗透教学思想,让学生变的会写、会做、会思考。
正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表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小结、引用等基本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相关知识,以达到预期的课堂目标,进行中国古代数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学习热情。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1《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圆的面积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周长概念,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最后介绍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的概念。
2.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周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总结提升,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形的物品,如硬币、瓶盖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形状。
2.准备一些绳子,让学生实际测量圆的周长。
3.准备PPT,展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的物品,如硬币、瓶盖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些圆形的物品的周长呢?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实际测量手中圆形的物品的周长。
学生可以两人一组,互相帮忙。
测量完后,让学生填写表格,记录测量结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4.1】圆的周长
一、知识点巩固:
1、计算:
3.14×2=________ 3.14×3=________ 3.14×4=________
3.14×6=________ 3.14×7=________ 3.14×8=________
3.14×10=________ 3.14×0.6=________ 3.14×0.8=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求周长:
(1)把公式填写完整:
C=___________d ; C=_________r
(2)当d=2 时,C=_________
当d=8 时,C=_________
当r=2 时,C=_________
当r=5 时,C=_________
二、综合运用:
1、压路机的碾轮直径为1.5米,如果他以每分钟12圈的速度前进,那么每小时可以压多少米路?
2、在长是18厘米,宽是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厘
米?
3、学校会议室的桌子如图所示,要想给桌子围一圈塑料花边,需要用多少米长的塑料花围
成?
4、自行车车轮外直径是63厘米,大桥长1000米,通过大桥时,自行车的车轮至少要转过
多少圈?
三、中考模拟训练:
1、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76米:
(1)它在地面上转一圈行了多少路程?(保留两位小数)
(2)如果它每分钟转200圈,那么它每分钟可以行驶多少路程?
(3)按照上面的速度,小明从家到学校要5分钟,求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
思考:如何求圆环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