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与我们的生活》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塑料》教学反思《塑料》教学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进一步感受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2、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请一名专家作有关介绍。
2、有关解决塑料袋污染的VCD片。
活动过程:一、进一步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1、请幼儿把各自带来的塑料袋集中起来,感受塑料袋数量之多。
2、我们整个生活小区、杭州市、浙江省、全国、全世界那么多人都在不停地使用塑料袋,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二、尝试运用绘画方式表现自己对塑料袋污染的担忧。
(如塑料袋堆积如山的情形,地球被废弃的塑料袋“淹没”的景象,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等。
)三、讨论减少塑料袋污染的方法。
1、塑料袋污染这么严重,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2、当幼儿提出用篮子、纸袋、布袋来代替塑料袋时,请幼儿说说使用这些袋子有什么好处,为什么。
(篮子结实耐用,且可清洗;纸袋携带方便,无污染,可回收再利用;布袋可清洗,可反复使用。
)3、目前我们无法做到禁止使用塑料袋,这些不易腐烂的塑料袋该怎样处理呢?4、教师小结:现在,环保部门主要采用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把塑料袋埋在土里,但它会慢慢分解出一种有毒物质,破坏土壤和植物生长;另一种是把塑料袋烧掉,但与此同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
这两种方法都不理想。
四、向专家请教有关问题。
1、请幼儿大胆地向专家提问,请教有关塑料袋污染及其处理问题。
2、请专家结合VCD片介绍目前科学解决塑料袋污染的方法:替代法和回收法。
3、教师小结:塑料袋会带来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应推广用布袋、纸袋代替塑料袋。
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废旧塑料袋送到工厂炼油,有的废旧塑料袋经过加工可以再生成油漆和新的塑料原料,但这一工作较难进行。
活动反思:本节课课堂效果较好,预设目标基本达成。
幼儿兴趣浓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
幼儿对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认识,并树立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塑料》教学反思「篇二」设计思路幼儿经常把物品放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反思利用一个问题:塑料为什么会如此受人们欢迎呢?设下悬念,激发学生去探究塑料的性能,让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塑料品,通过摸、看、实物比较、正反两方面体会塑料制品带来的便利,乒乓球小资料的补充阅读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塑料制品的优点。
但这一环节设计中,我忽略了引导学生更多地例举一些物品来验证塑料制品更便于利用,或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利用塑料的特点,利用它来代替其它材料制成新的物品而方便人们使用,因此学生的体验也就不是那么深刻。
为使所设置的情境具有代表性,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没有利用课本上提供的情境,而是选择了生活中我现拍的几个典型性的组图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些是白色污染,我觉得这一设计非常恰当,安排的比较巧妙,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下子就认识到何为白色污染,通过这些有选择性的图片的观察,也为下面让学生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起了一个铺垫作用,学生能多角度全面地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
影像资料的补充说明更是起到了化龙点睛的作用。
不足之处:因时间仓促,在最后针对减少白色污染的具体做法中,学生的讨论时间不够充分,思考的面也就不够广,应该更强化地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开这些塑料工业品,学生就更应从我们自身出发,认识到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类自己。
学生虽能从自身的情况出发,但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人具体的做法表达不充分,虽说教师已引导学生去说了,但显得有些蜻蜒点水。
1。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塑料的性质、用途和生产。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消费,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二、教学重点1. 塑料的性质和用途。
2. 塑料制品的合理使用和节约。
三、教学难点1. 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2. 如何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塑料制品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塑料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学习塑料的性质和用途:教师讲解塑料的特点,如轻便、耐用、易清洁等,以及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 探讨塑料制品的合理使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使用塑料制品,如避免浪费、重复使用等。
4. 学习节约塑料资源的方法:教师讲解如何节约塑料资源,如减少不必要的塑料制品使用、回收利用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6. 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
7. 总结课堂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节约塑料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调查家庭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设计节约塑料的宣传标语等。
9.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塑料、保护环境的理念。
六、教学延伸1. 家庭调查: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调查家庭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了解家庭成员对塑料制品的态度和做法。
2. 实践作业:学生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如自带环保袋、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后实践: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的实践情况,评估学生对节约塑料、保护环境的意识。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11课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学情分析: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接触一些塑料制品。
因为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他们对塑料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他们还不能够用辩证的眼光对待塑料等一些工业制品,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乱丢塑料废弃物现象随处可见,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是很强。
教师应该准确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表象看本质,逐步养成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对待问题的习惯,促使学生的辨证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材分析:《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第三单元“聪明的消费者”中的一篇。
相关的内容标准是:“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
”课文由“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白色污染的危害”和“生活中的工业品”三绝大多数组成。
结合单元主题,通过这个课的学习与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也因为塑料废弃制品的处理不当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白色污染,从而让学生能够用辩证的眼观对待塑料产品,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争做环保小卫士。
设计理念:充分调动儿童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比较、链接生活、情境创设等,教育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养成节约与环保的好习惯,并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前让学生充分的去找塑料制品,理解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然后去实行小调查,理解我们身边的“白色污染”,以事实征服学生,最后针对调查到的情况来金点子发布,用实际行动减少“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塑料生活用品出发,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中体会到塑料的巨大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将塑料制品与其他制品的比照,让学生体会到塑料制品的优点,从而理解塑料制品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
3、理解到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给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危害,理解准确使用塑料制品的方法。
教学结构:1、激趣导入,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塑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论文引言:塑料是一种由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可形成各种形状的产物。
由于其轻质、抗腐蚀、强度高、易塑性、低成本等特性,塑料在20世纪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塑料制品使用量的增加,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塑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主体:一、塑料对环境的影响1.1海洋污染塑料污染是近年来全球海洋环境的严重问题之一、根据统计数据,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被投放到海洋中,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
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导致堵塞肠道、毒素积累和死亡。
同时,塑料分解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对海洋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1.2土壤和水源污染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化学物质,例如苯、酞酸盐等。
这些有害物质渗入土壤和水源中,对植物和动物产生危害,并最终进入人们的食物链中。
此外,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分解产生微塑料颗粒,这些颗粒会通过降水进入水源,进一步污染土壤和水质。
二、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1食品安全问题塑料容器和包装材料往往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邻苯二甲酸盐(常用于塑料包装)、双酚A(常用于塑料瓶制造)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渗入食品中,进而被人们摄入。
长期暴露于这些化学物质会增加患癌症、内分泌失调、生育问题等疾病的风险。
2.2空气污染塑料制品通常通过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这些处理过程会导致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例如二氧化硫、氨等。
这些有害物质被人们吸入后,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
结论:塑料的广泛使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与之相伴的是环境破坏和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使用,提倡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例如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选择无塑料包装的产品等。
2.加强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力度。
通过回收和适当处理废弃塑料,减少其对环境的伤害。
3.发展替代塑料的可再生材料,例如可降解塑料、生物基塑料等,减少对传统塑料的依赖。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1. 引言塑料是一种由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材料,是现代化社会中随处可见的一种常见材料。
它的使用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然而,塑料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塑料污染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 塑料的用途塑料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
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业产品,从食品包装到建筑材料,塑料几乎无所不在。
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且在许多方面提供了便利。
2.1 日常生活用品塑料被广泛用于制作日常生活用品,如塑料杯、塑料梳子、塑料袋等。
这些产品通常具有轻便、坚固和耐用的特点,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日常活动。
2.2 食品包装塑料在食品包装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其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塑料袋、塑料瓶和塑料包装容器被广泛用于包装食品和饮料。
它们不仅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能够保持食物的新鲜和卫生。
2.3 建筑材料塑料材料也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聚氯乙烯(PVC)被广泛用于制作窗框、管道和屋顶材料等。
这些塑料制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使用,并且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而言更加轻便和经济。
3. 塑料污染问题然而,塑料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尤其是塑料污染。
塑料的长期存在性使得它们在进入自然环境后很难迅速分解。
这导致了塑料垃圾在土壤、海洋和其他生态系统中积累的问题。
3.1 土壤和水体污染塑料垃圾经常被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最终进入土壤和水体中。
这不仅造成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还会危害生物和人类的健康。
例如,海洋生物会误食漂浮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导致生物内部受到塑料微粒的污染。
3.2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塑料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
例如,塑料垃圾可以堵塞河流和海洋中的水流,破坏生物栖息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此外,大量塑料垃圾还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4. 解决塑料污染的措施为了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英语作文Plastic: A Double-Edged Sword in Our Lives.Plastic, a versatile and ubiquitous material, has revolutionized modern society. Its durability, lightness, and malleability have made it indispensable in countless applications, from food packaging to medical devices. However, the widespread use of plastic has also brough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challenges that demand urgent attention.Benefits of Plastic.Plastic offers a wide range of advantages that have transformed our lives. Its durability makes it ideal for products that need to withstand wear and tear, such as toys, furniture,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he lightness of plastic allows for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reduc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 Its malleability enables manufacturers to create complex shapes and designs,catering to diverse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needs.In the medical field, plastic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duction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prosthetics, and packaging for sterile devices. It has improved patient care by providing safe, affordable, and often life-saving products. In the food industry, plastic packaging preserves the freshness and quality of perishable items, extending their shelf life and reducing food waste.Environmental Concerns.The extensive use of plastic has led to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that require immediate action. One major concern is plastic pollution. Due to its durability, plastic takes hundreds of years to decompose, accumulating in landfills, oceans, and natural ecosystems. Plastic debris can harm wildlife, disrupt marine habitats, and enter the food chain, posing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Another environmental issue is the release of toxicchemicals from plastic production and disposal. Some plastics contain harmful substances such as bisphenol A (BPA), phthalates, an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which can leach into the environment or be released during incineration. These chemicals can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including reproductive disorders, developmental problems, and cancer.Health Implications.While plastic can provide numerous benefits, it also raises concerns about human health. BPA, a common component in polycarbonate plastic, has been linked to developmental issues in children and hormone disruption in adults. Phthalates, used to soften plastic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reproductive problems and birth defects. PVC can release harmful dioxins into the environment when incinerated, posing potential respiratory and developmental health risks.Balancing Benefits and Risks.Recognizing the dual nature of plastic, it is essential to find ways to balance its benefits with its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impacts. One approach is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single-use plastics, such as straws, bags, and utensils. Choosing reusable alternatives wherever possibl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lastic waste and pollution.Another strategy is to promote the use of sustainable plastics. Biodegradable or compostable plastics, made from plant-based materials, can decompose more quickly than traditional plastics, reducing their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Recycling plastic can also help to conserve resources and reduce waste, but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recycling programs a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The Road Ahead.The challenge of managing plastic in a responsible and sustainable manner requires concerted efforts from governments, industries, and individuals. Governments can implement policies that encourage the reduction of plasticwaste, promot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enhancerecycling infrastructure. Industries can invest in innovation, developing new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that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lastic. Individuals can make conscious choices to minimize their plastic consumption and support sustainable practices.By adopting a holistic approach that balances the benefits and risks of plastic, we can harness its potential for innovation while safeguarding our environment and health. It is crucial to engage in ongoing research,develop sustainable solutions, and foster a culture of responsible plastic use to ensure a plastic-positive future.。
《塑料》教学反思“即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塑料袋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风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就会随风而飞。
《飞翔的塑料袋》就是结合我们现在进行的主题《我想飞》而组织的一个健康活动。
主要目标是让孩子们探索塑料袋的不同玩法,尝试抛高和投远的动作,体验玩塑料袋的乐趣。
一、这活动导入部分:为的是激发幼儿对“飞”的兴趣,引出后面的课题。
1、塑料袋可以怎么玩?2、幼儿自由玩塑料袋,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集中讲述玩法。
二、在自由探索部分:孩子们的玩法比较单一,抛高和投掷的动作经引导才想到。
1、讨论:怎样抛的高。
幼儿自由尝试。
2 、请一个幼儿与老师比赛抛高,引导幼儿发现折叠打结后抛的高3、幼儿尝试练习。
教学思路:《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小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目标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来设计。
情感目标:感知塑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
知识目标: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塑料制品,了解塑料的广泛应用。
初步了解塑料的来源及其特点。
能力目标:学会辨证地看待塑料这一工业产品。
感知塑料废弃品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塑料的优缺点,在知道塑料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给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危害。
教学难点是感知塑料废弃品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为是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主要设计有四个环节,分别是:一、实物激趣,发现塑料生活;二、小组讨论,发现塑料优点;三、认识“白色污染”,说说如何治理;四、倡导行为,为保护健康岛出力。
在第一个环节“实物激趣,发现塑料生活”中,让学生联系生活,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塑料制品,感受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
在第二个环节“小组讨论,发现塑料优点”中,先发给学生一些塑料制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塑料的优点。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塑料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活动过程:
课前谈话:
准备上课。
一、列举实物,发现塑料生活。
1、师:同学们,新学期一开学,我相信你们都有买了新的学习用品吧,比如圆珠笔、尺子、铅笔……,你们发现这些都是用什么做的吗?
生:塑料。
师:对,塑料!(点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这个话题。
2、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你想说的方面,仔细想一想,还有哪些是塑料制品,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代表汇报下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
师(点题):呀,真多啊!看来,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真是息息相关!
3、关于塑料,我们一起来从下面的四个方面学习相关知识点。
塑料的起源,塑料的应用,塑料的创新,塑料的发展。
4、短短的100多年时间,塑料的发展速度是如此的惊人呀,塑料到底有什么优点呢,能够这样广泛的被我们使用呢。
(出示:乒乓球)
师:让我们再来看这个乒乓球,(老师弹一下)玩过吗?
如果换成铁或木头来做,会怎样?比较以后,你发现这个塑料的乒乓球有什么好处?
生1:塑料的乒乓球重量比较轻。
生2:而且弹性很好,如果用铁、木头来做,就弹不起来了。
师:真聪明!据说最初的乒乓球是用象牙做的。
和象牙比,这塑料的乒乓球还有什么优点?
生1:塑料的掉在地上不会摔坏。
师:而象牙的掉在地上就摔破了,可见塑料有什么好处?
生1:很结实。
师:对,坚固耐用!再想想,还有什么优点呢?象牙可是很昂贵的材料啊!
生2:塑料价格便宜。
师:四(2)班的同学真会动脑筋!从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发现了塑料便宜、
重量轻、弹性好、坚固耐用这么多好处。
(课件“优点”)
再联系你生活中的其他塑料制品,你一定还能发现塑料更多的优点。
生1:我发现塑料的玩具掉在地上不容易摔坏。
师:如果是玻璃做的就会——(生:碎掉),塑料坚固耐用!还有吗?
(学生思维打不开,有些茫然)
(稍作停顿)老师发现,我们班好多女生都戴了塑料发卡,红的、黄的、紫的……都挺漂亮,塑料还有什么好处呀?
生2:喔,我知道了,多彩多样!
生3:我们舞台上的很多电线外皮就是塑料的,有了它,我们就不容易触电了。
师:对了,塑料不导电,是安全绝缘的材料。
生4:塑料杯子既轻便又结实,我们上学喝水、旅游都喜欢带着它。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随着科学的发展,塑料的优点还会更多,难怪大家都喜欢用它。
二、情境体验,感受白色污染。
师:塑料有这么多优点,那它是不是完美无缺呢?我们来看这个小资料。
(课件“小资料”)(指读)
师:读懂了吗?考考你,知道是什么降解吗?
生:就是分化了。
师:对,说白了,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分解、腐烂。
从“降解周期200—400年”,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塑料很难分解。
师:是的,曾经就有这样一幅图画,同学们它给你一些启示了吧。
塑料这么难分解,当我们把塑料做成防雨天棚、建筑材料时,它不像铁容易生锈,也不像木头容易腐烂,这时,难以降解就是它的优点;可塑料制品成为废弃品后,难以降解却成了它最大的缺点,你知道为什么?
生1:它没用了,人们就随手乱扔。
生2:它很难分解,会污染我们的环境。
师:真是关注生活的有心人!人们把这种塑料废弃品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就叫“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来看一组真实的画面。
(课件“图展”)(学生看配乐画面和文字,渐渐安静、沉重……)
师:看着想着,大伙儿变得沉默了,能说说此刻你的心情吗?
生1:难过。
生2:我心里很沉重。
师:是啊,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是沉甸甸的!“白色污染”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生1:河水变脏了,不再是清澈见底的了。
生2:塑料燃烧的气味很难闻,会污染空气。
师:闻过塑料燃烧散发的气味吗?(生说“闻过,臭、呛人!”)只是难闻吗?(生:不是,它还是有毒的气体呢!)
生3:塑料垃圾埋在地里,植物长得不好。
师:(课件“土壤恶化”)
看,这是一块填埋了塑料垃圾的土壤,这里曾经绿油油的一大片,现在却长得又黄又瘦,你知道为什么?
生4:它们吸收不到营养,还有水分,所以长不好。
师:土壤恶化,植物难以生存!不仅植物,还有动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事例。
(课件“鲸的厄运”)
师:仅仅五十个塑料袋呀,我们似乎还能看到它临死前的苦苦挣扎,听到它的呼唤——它在呼唤什么呢?
生5:我好象听到它在说:“别再往我们的家园乱抛垃圾了,你们看,海水已经被污染的不象样子了,我们再也没有那蓝蓝的海水了!
师:这是愤怒的谴责!
生6:我也听到了,它说:“我真难受呀!人类啊,救救我们吧!”
师:是呀,动物和我们一样,也是生命啊!
师小结:空气、水、土壤,植物、动物、最后我们人类自己,“白色污染”,让地球上每一个生命都面临着威胁。
师:“白色污染”让许多人对塑料产生了怀疑,于是有人说:“塑料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还有人说:“我们应该禁止生产和使用塑料。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学生有些骚动,在下面议论起来)
生:我不同意,塑料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方便,它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生:我同意,正因为塑料难以降解,才给我们带来了那么麻烦,我认为应该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们都是有责任心的孩子!那“白色污染”究竟是不是塑料的罪过呢?让我们从自己的身边说起。
你们的身边有白色污染的现象吗?你来说。
生:我们家后面有条小河,河里漂着很多塑料袋装的垃圾,臭气熏天,夏天还有很多苍蝇呢!
生:我看到我们校园附近的小店门口有很多零食的包装袋,风一吹,就飞来飞去,难看死了!
师:老师听出来了。
这些污染现象都是一个原因造成的——(生:乱抛乱扔)其实不仅是乱抛乱扔,还有其他原因,我们来听环保专家怎么说。
(课件“专家介绍”)
师小结:走进生活,我们发现,白色污染的真正根源,(课件“结论”)
(生齐读:不是塑料,而是人类不合理的使用和处理方式。
)
三、合作交流,探讨理性消费。
师:那怎样做才是合理使用,才能让塑料为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呢?(板书:合理)
生1:我们吃好零食后要将包装袋扔进可以回收的垃圾箱。
生2:我们应该少用一些塑料袋、一次性塑料杯子等,就可以减少污染。
生3:我们可以把用过的塑料袋洗干净,多用几次。
……
师(点头):有了你们这些想法、做法,我们身边的“白色污染”一定会少许多!
(课件“分类垃圾箱和循环利用标志”)
现在街头有许多这样的垃圾筒,一侧入口还有这样的三角形标志,人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吗?
生3:这是分类垃圾筒,三角形的是循环利用标志,表示这一侧是可回收垃圾
箱,应该扔塑料、废纸等可以回收的东西。
师:谢谢你,我一定会按你说的去做的!
(生开心地笑了)
同学们,要梦想成真,我们现在就要怎么做?
生:努力学习科学,长大后才会实现梦想。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真棒!我们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
师:合理使用塑料,用科学改进塑料,它必将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师:美好未来源自今天的努力,让我们大声地呼吁——
(课件“标语”)
生齐:“绿色生活,从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