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16周检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4
周练16:《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陈毅市长》选场《一厘米》基础训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
他曾经羞rǔ()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讥笑着我的亏shí(),挖苦着我的yíng()余,诬miâ()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shān()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
(《威尼斯商人》第三幕第一场) 2.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写错的字,找出并改正。
万恶不郝倾家荡产深居间出侃侃而谈中流砥柱必恭必敬忐忑不安才梳学浅3.填空。
(1)戏剧是与、、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借助、、、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威尼斯商人》选自《》里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和《威尼斯商人》被人们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李尔王》、《麦克白》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3)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同称为“世界四大吝啬鬼”。
4.写出下面台词所对应的人物。
(1)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
()(2)你听,这样的世界谁晓得我们明天还活不活啊。
()(3)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
()(4)小也,你不够的。
还差一厘米。
()5. 阅读《威尼斯商人》相关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公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
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现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你不但愿意放弃这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豁免他一部分的欠款。
九年级语文16周周练试卷一、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3分)皆以.美于徐公()形貌昳丽..()邹忌修.八尺有余()齐王纳.谏()朝服..衣冠()()孰.视之()何能及.君()私.我()客之美.我者()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期.年之后()闻.寡人之耳者()王之蔽.甚矣()皆朝.于齐()旦日..()与徐公孰.美()窥.镜()时时()..而间.进()能面刺..于市朝()()..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二、解释下列词语8分1、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朝:()服:()(3)私我也私:()(4)王之蔽甚矣蔽:()(5)闻寡人之耳者闻:()(6)吾妻之美我者美:()(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2、古今异义词14分(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5)窥镜而自视窥:古义:今义:(6)暮寝而思之寝:古义:今义:(7)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4. 掌握一词多义22分上①受上.赏()下①乃下.令()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②受下.赏()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朝①朝.服衣冠()④于是入朝见威王()②门庭若.市()②能谤讥于市朝.()③皆朝.于齐()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于①欲有求于.我也()②孰视之.()②皆以美于.徐公()③暮寝而思之.()③能谤讥于.市朝()④吾妻之.美我者()④皆朝于.齐()孰①孰.视之()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四、重点语句翻译8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四)(2008盐城市)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1-14题。
(15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部编版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检测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行路难》)2.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4.小明在月夜欣赏湖光美景,不禁想起了《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5—10题(22分)【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东坡诗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③,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棐:指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③海外诗:指苏东坡被贬海南所作的诗。
④气索:气短,指没面子。
5.【丙】文中的“东坡”指的就是【甲】【乙】两篇作品的作者(原名)______。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前后类如此()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世人再也不会说我的文章啊! B.世上不会有人说到我了啊!C.世上的人再也不会说到我啊! D.世人不会说到我的文章啊!8.【甲】【乙】两篇作品中,都有涉及“月”的语句。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LX2024.11)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10月16日,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开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金秋济南,泉水欢歌,红叶绚烂,一场非遗文化盛宴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2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故事画卷徐徐展开。
本届非遗博览会连接现代生活,文化元素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得益彰,为文化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
①211项非遗项目亮相博览会,100余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能。
②已有800年历史的簪花不仅体现了闽南渔女坚韧不拔的品格,更是渔女劳动时的装饰;千姿百态的庆阳香包,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益求精的刺绣工艺,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与奶奶一起绣制“针棒”香包,与爷爷一起创作锡雕,老中青三代一起表演吕剧……③“传二代”在非遗文化的濡养下,以青春赋能传承。
在这里,我们戴上AR眼镜,仿佛走入沧海桑田,感受“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的马街书会;我们置身皮影体感互动空间,举手投足,带动皮影角色演绎世间百态;④我们进入纸鸢漫游空间,一松一拽,体验天高地阔的放飞乐趣。
“非遗·非常美”,我们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以匠心传承非遗,才能保护好这段镌刻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
1.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绚烂B.憧憬(chōng)C.演绎D.镌刻(juàn)2.文段中画横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薪火相传B.相得益彰C.精益求精D.沧海桑田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4.鲁绣作为山东非遗之一,绣品常常寄寓着创作者的美好祈愿。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周演练题一、语言运用(6分)1.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
小华因为期中考试成绩欠佳,受父母打骂后,离家出走了。
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说出怎样的话。
(1)一位主管教育的领导说:(2)一位家长说:(3)一位同学说:二、积累运用(共40分,2—6题每小题2分)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A.颧 (quán)B.髀 (bǐ)C.系 (jì)D.伶(líng)3.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缔固。
B. 我母亲对我们的结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C. 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杯黄土。
D. 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得了。
4.依此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自然界某些转眼就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②研究小行星为太阳系起源和演化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线索。
③飞船进入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A.消亡探讨预备 B. 消逝探讨预定C. 消逝探测预定D. 消亡探测预备5.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花种得好,栩栩如生,满园芬芳,可以欣赏。
B.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苏迪曼杯决赛中,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内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C.对犯错误的同学应诚恳地指出思想根源,不能讳疾忌医。
D.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鹜远。
6.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C.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D.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7. 用课文原句填空。
(语文版)九年级周练测评卷(第16周)(学习目标:《故乡》《小男孩》《百合花》)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4分)A.天空中炸开的礼花光华四射,连天上的星月也暗然失色。
B.象牙雕刻的人物花鸟,生动活泼,巧夺天工。
C.体育馆内座无虚席,观众们期待着世界冠军的精彩表演。
D.骄傲自满的人,往往就是浅簿无知的人。
2.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4分)A.阴晦:昏暗。
嗤笑:讥讽。
B.愕然:惊讶、发愣。
濡湿:沾湿。
C.恣睢:勤劳、辛苦。
瑟索:颤抖D.辗转:翻来覆去。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3.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穿的只要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B.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林也着眼在画意。
C.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努力的样子。
D.救灾队伍在余震不娄、交通断绝、通信不畅的恶劣环境下坚韧前行,一条条生命因为他们的到来重获生机。
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4分)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有时只是一次默默的握手,但作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凝写成的铮铮誓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默默一次握手,那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5.图徽设计贵在富有创意,用简单的图形寄寓深刻的含义。
右图是《读者》杂志的徽标,画面是一只绿色的小蜜蜂。
请用简洁的文字对其含义加以说明。
(4分)二、课内阅读实践(20分)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
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的皱纹;眼睛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周检测试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干涸(hé) 阔绰(chuò) 一霎间(shà) 戛然而止(gá)B.伎俩(jì) 收敛(liǎn) 口头禅(chán)九曲连环(qū)C.花圃(fǔ) 牟取(móu) 地窝堡(pù)义愤填膺(yīng)D.伺候(cì) 角逐(jiǎo) 文绉绉(zhōu)参差不齐(c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凉真谛世外桃源精妙绝伦B.蝉娟肆虐沤心沥血三顾茅庐C.踊跃云宵应接不暇坐无虚席D.燥热震憾涣然一新生意盎然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益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闻对我们很感兴趣。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迎新会。
C、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习惯,以及勤洗手,勤锻炼,常饮薄荷叶与金银花茶,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途径。
D、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我市教育系统提出了“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带动一片社区,全体师生带动整个社会”的口号。
4.将下列句子连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他的一双眼睛充满忧郁悲伤的神情,但目光中却仍然使人感到一种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种同过去一样的力量。
②三年以后,上帝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又来到这里。
③这已经不仅仅是爱情和忠诚了,还含有别的东西。
④一看,有个男人坐在小土丘上。
A.②④③①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水经注》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及相关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等。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既加冠”中“加冠”指男子三十岁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年。
“黄发垂髫”中“黄发”、“垂髫”分别代指孩子和老人。
北辛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周末测试2020-03-14总分 100 分时间 70 分钟学校: 姓名:班级:_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 小题,共65 分)(1----16 题,每一小题2 分。
17---27 题,每一小题3 分。
)1.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神弗福也福:福气B. 小信未孚孚:使信服C. 虽不能察察:明察D. 夫大国,难测也测:揣测,估计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B. 《十五从军征》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 《过零丁洋》的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潼关的险要。
潼关在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事关存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
4.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 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等。
C. 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
D.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读史使人,读诗使人,数学使人,科学使人,伦理学使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 聪明深刻精密高尚有道德善辩B. 明智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善辩C. 高尚明智聪慧深刻有修养巧辩D. 深刻高尚聪慧明智有修养巧辩6.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对子”。
汤泉中学初三语文第十六周检测题(2011.12.16)一、积累与应用(49分)(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0分)旁骛.()脚踝.()狡黠.()咀嚼.()脊.梁()xiè()渎zǎn( ) 行nì烦()zèn()害gǎo( )素(二)用课文原句填空。
(20分)(前10小题每空1分,后6小题每空0.5分)1.妇姑荷箪食,。
2.足蒸暑土气,。
3.,人迹板桥霜。
4.已是黄昏独自愁,。
5.簌簌衣襟落枣花,。
6.东篱把酒黄昏后,。
7.,坐断东南战未休。
8.当时奢侈今何处?,。
9.了却君王天下事,。
10. ,西北望,射天狼。
1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具体描写军营生活的句子,,。
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抒发词人一生事业抱负,并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
12..李清《武陵春》中,以泪代语,发出无尽感慨13.表达青年陈涉的远大抱负。
14.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是,,。
15.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16.《出师表》中,“,”常常被上任的新人就职时引用。
(三)名著及语言应用(19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季羡林先生获得了“印度荣誉公民奖”,他是著名的印度学大师,得此殊荣,当之无...愧.。
B.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C.“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D.因在进口食品中发现质量问题,质检局决定对进口食品采取变本加厉....的检测措施。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是不是具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往往决定着他能否取得成功。
B.由于中国红十字会的大力帮助,使许多白血病患儿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C.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D.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者是由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共同完成。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3分)A.莫名.其妙(说出)持之以恒.(恒心)B.涕泗.横流(鼻涕)孜孜..不倦(勤勉)C.不言而喻.(打比方)刻骨铭.心(比喻深刻记住)D.不求甚.解(很,深刻)强聒.不舍(声音吵闹,使人厌烦)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A.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对偶)B.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排比)C.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是明星刘亦菲。
(比喻)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反问)5.人物、出处、作家、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黛玉——《红楼梦》——曹雪芹——清代B.夏侯惇——《水浒》——施耐庵——元末明初C.曹植——《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D.范进——《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6.名著阅读。
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形象突出,有着鲜明的特点。
请选择一部,就你最熟悉的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仿照示例,予以介绍。
(示例所列各项不可再用,4分)【示例】小说:《三国演义》人物:诸葛亮介绍:诸葛亮贤良忠贞。
为辅佐后主,兴复汉室,他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
我的选择:小说:人物:介绍:二、古诗赏析与文言文阅读(26分)(一)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6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2分)(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3)对本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二)(20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下面的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怫(fó)然免冠徒跣(xiǎn) B.以头抢(qiāng)地韩傀(guī)C.休祲(jīn)缟(gǎo)素 D.色挠(ráo)寡人谕(yù)矣(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8分)①以头抢.地耳()②皆布衣..之士也()③仓.鹰击于殿上()④长跪而谢.之()⑤寡人谕.矣()⑥休祲..降于天()⑦天下缟素..()⑧秦王色挠.()(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③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5)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三、现代文阅读(23分)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娘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
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
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
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
’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
”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
好了!快寻胡老爹来。
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
”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
快些迎着去寻他。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不省.()人事淋漓..()()商酌.()2、本文段选自清代小说家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的第三回。
(3分)3、选文第一段除了从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对范进进行了正面描写外,还对他进行了侧面描写描写,请举一例:(5分)4、文中写范进看喜报时用“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请分析其中的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 _____ __ (3分)5、在选段中,众乡邻对于范进中举后的表现是怎样的?体现出众乡邻是什么样的人?表现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6、文段写范进的疯癫,刻画出一个为___ ______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尖锐地批判了_____ _______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分)7、文中写范进见报帖以后“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的原因是()(3分)A.喜讯来得太突然,不敢轻易相信?B.范进已沉浸在喜悦之中。
C.范进已处于疯癫状态。
D.范进对中举无动于衷。
四、书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