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讲解[1]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87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第一大手法:过程控制在品管领域中,过程控制是一项关键的手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节,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过程控制中,关键是要建立合适的指标和流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大手法: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品管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找到根本原因,为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可以识别问题的发生和规律,找到改进生产过程的关键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统计分析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竞争力。
第三大手法: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品管的核心理念之一,即不断地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执行改进措施、评估效果,循环往复,使产品和过程不断优化和完善。
持续改进需要全员参与,建立改进文化,不断挑战现状,追求卓越,持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大手法:质量管理工具质量管理工具是品管中常用的辅助手法,如排列图、直方图、散点图、因果图、流程图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合理地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可以提高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效率,帮助企业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提升品质管理水平。
第五大手法: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品管中重要的手法之一,通过建立明确、精确、操作规程规范标准,使生产过程和各种管理活动具有可度量性、可重复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管理可以减少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降低质量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水平。
第六大手法: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品管中不可忽视的手法之一,它延伸了品质管理的范围,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全过程。
优化供应链可以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第七大手法:团队合作与沟通团队合作与沟通是品控中至关重要的手法之一,只有团结协作、信息共享、心手相连,才能确保品控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聚成华企在线商学院品管七大手法讲师讲师::陈启华何谓品管七大手法◆简单来说,品管七大手法就是查检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管制图、直方图、层别法。
七字诀:查、柏、特、散、管、直、层◆七大手法讲求三现:现实、现场、现物何谓数据A. 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值和资料B. 运用数据应注意的重点◆搜集正确的数据◆避免主观的判断◆要把握事实真相C. 数据的种类数据可分为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时间、长度、重量等测量所得数据,也称为计量值。
以缺点数、不良品数来作为计算标准的数值称为计数值。
◆定性数据:以人的感官判断出来的数据。
例如水果的甜度或衣服的美感。
图表A. 图表的功用1. 图形比起文字来说,使人印象深刻2. 对于专业知识较不足的人也容易懂3. 花很少的时间就可以有明确的观念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B. 图表的必要条件1. 掌握全体数据2.迅速了解3. 简单明了4. 正确判断5. 浮现对策上限下限5560659010203040产品规格直方图mm 次数C. 图表制作的五项原则1.先确定目的在哪里?2. 要搜集的资料是什么?3. 有没有已经可用的数据?4. 阅读图表的对象是谁?5. 以后用起来方不方便?可不可以重复使用?102030150产品不良柏拉图ISSUE 不良数量亮度过暗刮伤/指纹风扇不转键盘不良开机当机50其它40D. 常用图表及使用目的37101325数量(件)其它问题降低成本产能问题交期问题质量问题项目◆棒形图510152025件數2000年改善案件件数统计表棒形图案例2002年网络购物会员属性数据棒形图案例2002年网络购物会员属性数据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歲以下歲以上◆扇形图基线N=21,362件成本19.3%安全19.3%设备16.6%品质16.0%其它6.1%失败5.4%管理5.6%能率11.7%D. 常用图表及使用目的扇形图案例1122334466数量(件)产品E 产品D 产品C 产品B 产品A 项目D. 常用图表及使用目的◆折线图(历史线图/推移图)月份不良率024681012345678910推移图案例◆进度图(甘特图)D. 常用图表及使用目的甘特图案例D. 常用图表及使用目的流程图实例客户下(订单)给业务(订单确认),若有问题回馈给客户,没问题的话下(制令单)给生管,生管立即(安排料与生产排程)给仓库,此时仓库确认(是否有料),有料的话给生产(加工1-4),商品加工后经由品管(出货检验)后出货,若仓库确认无料,打电话给厂商下(订单),厂商直接(出货),到了公司,品管(入料检验)后,将料推至仓库(入库),在知会生管(安排料与生产排程)。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 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品管七大手法概述品管七大手法概述:品管七大手法,也叫品管七工具,是目前全世界都应用比较广的品质管理工具,它具有简单、使用的特性。
它们分别是:查检表、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品管七大手法之应用关系:品管的主管工作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对各来料、生产、出货等环节检验产品及物料,以找出各种出现或潜在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甚至决部分问题,是产品品质问题尽量在内部解决,达到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使客户满意。
品管七大手法就是在这些环节中用来处理各问题及因查检表:用来在现场收集数据,尽量让现场作业简单而有效,它是其它六手法的起点。
其它六手法的起点。
层别法:用来对收集来数据进行分类,以利于统计分析,找出细部问题,通常需要查检表设定相应栏位,也是其它手法的一个基础。
柏拉图:用来对多种问题或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最大问题或原因,以利用工具积效的提升,实现花较少成本做好更多的事情。
特性要因图:用来对一个现象或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通常用来找原因及因素,最好同层别法结合起来使用。
散布图:用来对收集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或特性的数据,找出之间可能的相关性。
直方图:用来对品质现状了解,找出比较深入的问题。
管制图:用来了解品质在过程中的变化状态和预测品质下一步可能之状况,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是实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基本步骤之一。
一查检表定义查检表就是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于统计整理,并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而设计的一种表格或图表。
查检表种类记录用查检表主要功用在于根据收集的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主因、工程分布、缺点位置等状况,并作为原始记录的凭证。
点检用检查表主要功用是为了要确认作业实施、机械整备的实施情况,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用。
查检表作法:查检表设计的步骤(1)明确目的——将来要能提出改善对策及数据,因之必须把握现状解析,与使用目的相配合;(2)决定查检项目——从特性要因图圈选的4~6项决定之;(3)决定抽检方式——全检、抽检;(4)决定查检方式——查检基准、查检数量、查检时间与期间、查检对象之决定,并决定收集者、记录符号;(5)设计表格实施检查。
品管七大手法品质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为了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和确保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和应用品质管理的方法和手法。
本文将介绍品管七大手法,这些手法在企业中展现出的丰富多样性和广泛适用性将帮助企业在品质管理方面取得卓越成果。
手法一: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品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企业可以明确品质目标和质量要求,明确各项质量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标准,明确每个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和监控手段。
质量计划的制定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目标,确保计划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手法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品质管理的核心步骤之一。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操作程序,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到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通过有力的质量控制措施,企业可以降低产品缺陷率,提高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
手法三: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品质管理的持续性工作,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改进活动,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常用的质量改进方法包括六西格玛、PDCA循环、质量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评估改进效果。
手法四: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确保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它主要包括质量体系建立和认证、质量培训、供应商管理等方面。
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企业可以提高内部流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确保所有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手法五:质量审核质量审核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
质量审核还有利于发现管理体系中的漏洞和风险,确保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手法六:质量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是识别和管理各种与质量有关的风险的过程。
品管七大手法与新七大手法
一.品管七大手法
1.查检表:用来在现场收集数据,尽量让现场作业简单而有效,它是其它六大手法的起点.2.层别法:用来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类,以利于统计分析,找出细部问题,通常需要查检表
设定相应栏位,也是其它手法的一个基础.
3.鱼骨图:用来对一个现象或结果进行原因深入细致的分析,通常用来找原因及因素,最好同 层别法结合起来使用.
4.柏拉图:用来对多种问题或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最大问题或原因,以利用工具积效的提升,实 现花较少成本做好更多的事情.
5.散布图:用来对收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或特性的数据,找出可能的相关性.
6.管制图:用来了解品质在过程中的变化状态和预测品质下一步可能出现之状况,有助于提前 发现问 题,是实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基本步骤之一.
7.直方图:用来对品质现状了解,找出比较深入的问题.
二.品管新七大手法
1.亲和图:(KJ法)将资料或信息分类归纳,理顺关系.
2.系统图:将要实现的目的展开成具体的小项目及方法.
3.矩阵图:找出众因素之间的关系.
4.箭线图:对事件做好进程及计划管理.
5.PDPC法:(Process Decison Program Chare)如何做一个完整的计划.
6.矩阵数学解析图:对多个变动且复杂的因素进行解析清楚.。
QC七大手法(品管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一.引言在品管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可以采用七大QC手法。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每种QC手法的定义、适用范围、使用步骤等内容,以您更好地应用它们。
二.QC七大手法的定义1. 棒状图:用于可视化数据的变化情况,我们发现问题及其原因。
2. 过程图:描述流程的操作步骤和顺序,可以我们找出流程中的缺陷。
3. 矢量图:用于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找出影响问题的各种因素,提出改进方案。
4. 核查单:列出相关事项来确认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避免漏检和误检。
5. 直方图:用于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我们找出异常值和离群点。
6. 关系图:显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找出相关性,分析影响因素。
7. 流程图:描述流程的工作流程和数据流动,我们更好地掌握整个流程。
三.每种QC手法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步骤1. 棒状图适用范围:适用于数据变化的可视化分析。
使用步骤:收集相关数据,用图形表示数据变化,分析数据变化原因。
2. 过程图适用范围:适用于流程问题分析。
使用步骤:描述流程的步骤和顺序,找出流程中的缺陷,提出改进方案。
3. 矢量图适用范围:适用于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使用步骤:找出影响问题的各种因素,提出改进方案。
4. 核查单适用范围:适用于确认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
使用步骤:列出相关事项,核查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避免漏检和误检。
5. 直方图适用范围:适用于数据分布情况分析。
使用步骤: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找出异常值和离群点。
6. 关系图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使用步骤:显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
7. 流程图适用范围:适用于流程的工作流程和数据流动分析。
使用步骤:描述流程的工作流程和数据流动,我们更好地掌握整个流程。
四.附件本文档无涉及附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无品管七大手法一.前言品管七大手法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进行质量控制而设计的。
新品管七大手法1. PDCA循环PDCA循环是指“Plan-Do-Check-Act”循环,也称之为“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
这是一种持续改进的方法,常用于产品开发和新品管过程中。
在计划阶段,制定目标和计划,明确需要实现的结果。
在执行阶段,根据计划执行相关工作和任务。
在检查阶段,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最后,在改进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和提升品质。
通过循环反复进行PDCA,可以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新品管的效率。
2.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FMEA)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评估产品或过程中故障的潜在模式和可能的影响的方法。
通过分析故障的可能性、严重性和探测能力,可以确定故障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案,在新品管中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
3. 设计评审设计评审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系统性的检查和评估活动。
通过集中讨论和审查设计方案、技术文档和原型等,以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设计评审可以通过有经验的专家来执行,以确保产品的设计满足需求和规格要求,并提供更好的可行性和可制造性。
4. 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分析是一种评估和改进过程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过程数据,以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
过程能力分析可以帮助发现过程中的瓶颈和不稳定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过程的效率和一致性。
对产品开发和新品管而言,过程能力分析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5. 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一种创建质量文化和增强团队合作的重要手法。
在新品管中,所有相关的团队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包括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等。
通过开展团队会议和讨论,分享问题和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从而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管理。
6. 监控与测量在新品管过程中,监控与测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设备,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满足预定的需求和规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