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能的利用现状和发展
- 格式:docx
- 大小:270.23 KB
- 文档页数:13
风能以及风能的利用和前景风能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
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
据估算,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中国的风能总量约16亿千瓦。
风能的简介风能是由于空气流动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
空气流速越高,动能越大。
人们可以用风车把风的动能转化为旋转的动力去推动发电机,以产生电力。
到2008年为止,全世界以风力产生的电力约有94.1百万千瓦,供应的电力已超过全世界用量的1%。
风能虽然对大多数国家而言还不是主要的能源,但在1999年到2005年之间已经增长了四倍以上。
现代利用涡轮叶片将气流的机械能转为电能而成为发电机。
风能的特点风能是丰富、近乎无尽、广泛分布、干净与缓和温室效应的,存在于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即使在发达国家,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
风能发展的限制及弊端风能利用存在一些限制及弊端:1、风速不稳定,产生的能量大小不稳定;2、风能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3、风能的转换效率低;4、风能是新型能源,相应的使用设备也不是很成熟。
中国的风能发展概述中国风力机的发展,在50年代末是各种木结构的布篷式风车,1959年仅江苏省就有木风车20多万台。
到60年代中期主要是发展风力提水机。
70年代中期以后风能开发利用列入“六五”国家重点项目,得到迅速发展。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先后从丹麦、比利时、瑞典、美国、德国引进一批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
在新疆、内蒙古的风口及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的岛屿建立了8座示范性风力发电场。
中国风能风电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一、市场现状分析中国风能风电行业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了280GW,占世界总装机容量的40%以上。
风电已经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风能风电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涌入,行业格局越来越趋于多元化。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同时,风能发电的成本不断降低,风电设备的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了风能风电行业的发展。
二、发展趋势分析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作为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仍将继续加大对风能风电行业的政策支持。
政府将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风能风电项目,提高风电装机容量。
2.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风能发电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近年来,风能风电设备的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具备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发电需求。
3.装备升级:未来风能风电行业将逐渐实现从传统风电机组向大型化、智能化、高效化的风电机组升级。
同时,风电装备制造商将进一步提升装备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4.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风能风电行业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三、发展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关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风电装备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
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的风能风电市场体系。
培育风能风电市场主体,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3.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行业整体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中国风能发展面临主要问题和未来建议思考的综述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中国风能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主要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二、中国风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 资源分布不均:中国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北地区,而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源相对较少。
这种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导致风能开发的不平衡,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2. 技术瓶颈:虽然中国的风能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
例如,大功率风电机组的研发、海上风电技术的提升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突破。
3. 政策支持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风能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补贴政策的不稳定、税收优惠政策的不足等,都制约了风能产业的发展。
4. 电网配套不足:风能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中国的电网配套设施尚不能满足大规模风能发电的接入需求,制约了风能的开发利用。
三、未来建议1. 优化资源布局:加强风能资源的勘察和评估工作,推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风能资源的互补利用。
2. 突破技术瓶颈:加大对风能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大功率风电机组、海上风电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突破。
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营成本。
3. 完善政策支持:建立稳定、明确的政策体系,确保风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对风能项目的补贴力度,延长补贴期限,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同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风能领域的投入。
4. 加强电网配套建设:加大对电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接纳能力。
建立智能电网系统,实现风能发电的优化调度和接入。
加强与电力系统的协调配合,确保风能发电的顺利并网和运行。
中国风能利用现状分析1、风力发电概况能源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远期,能源工业面临矿物资源枯竭的问题;近期,能源工业面临全球环境污染的压力。
自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研究开发。
因此推动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近期内最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
20年来风力发电从试验研究迅速发展为一项成熟技术,发电成本从每千瓦时20美分降到5美分,接近常规能源发电,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
我国从80年代初把风力发电作为农村电气化的措施,主要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小型充电用风电机,供牧民和渔民一家一户使用。
我国政府在1992年就环境和发展问题提出10条对策和措施,明确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并陆续出台了“乘风计划”、“双加工程”等。
丹麦是开发风电最早的国家,而且当前在风电机技术和生产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风电装机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以上。
2000年德国风电装机611.3万千瓦,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
表1为世界风电发展状况。
表1 2006年世界新增风电装机国家排名单位:MW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风电的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在风能资源和建设较好的地区,风电电价基本为4美分/kWh。
电价成本的降低增加了风电的竞争力,进一步加速了风电发展。
风力发电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独立运行(离网型)供电系统,即电网未通达的偏远地区,如高山、草原和海岛等,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为蓄电池充电,再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向终端电器供电,单机容量一般在100W-10KW;或者采用中型风电机与柴油发电机或光伏太阳电池组成混合供电系统,目前系统的容量约10KW-200KW,解决小社区用电问题。
(目前国家正在招标的“西部省份无电乡通电工程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即“光伏工程”,部分电站就是采用风光互补)。
另一类是作为常规电网的电源,并网运行,商业化的机组单机容量为150KW-1650KW,既可单独并网,也可以由多台,甚至成百上千台组成风力发电场(简称风电场,国外亦称风力田)。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报告(2023)近年来,中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最大的风能发电国家。
截至2023年,中国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初创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跨越。
本文将对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展望。
一、发展概况中国风电产业从19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经成为全球风电领域的领军者。
2023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预计达到500GW以上,占到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40%。
同时,中国在风电研发、制造、安装及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二、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积极鼓励和支持风电产业的发展。
政策层面上,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提供土地资源、优惠的贷款利率和强制购电等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风电领域。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严格的限电政策,以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风电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受到青睐。
三、技术创新中国风电产业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研发。
近年来,风力发电机组单位容量产能大幅提升,风机叶片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风电控制系统逐步实现智能化。
此外,中国在风电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运维和管理经验,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发电效率和风电系统的可靠性。
四、混合能源系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中国开始积极探索混合能源系统的建设。
风电与太阳能、水力能等形成互补,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整体利用率。
在光伏和风电的联合开发中,中国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光伏-风电混合电站,解决了电力波动性等问题。
五、国际合作中国风电产业在国际间的合作也日益加强。
中国风电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开拓,拓展了海外业务,建立了一批海外风电项目。
同时,中国在风电技术方面的崛起也带动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了全球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
六、面临的挑战中国风电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风电资源的分布不均匀,稳定的风力资源仍然集中在一些特定地区。
其次,风电上网电价补贴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最后,风电的技术研发和成本降低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中国风能的应用中国风能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发电、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1、风力发电:风能是中国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市场之一。
风力发电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通过国家相关政策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许多大型风力发电场,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一些内陆地区,如河北、江苏、辽宁等省份。
2、风能建筑: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利用风能。
比如,一些建筑采用了风能空调系统,利用室外风流推动空调系统的运转,从而降低建筑的能耗。
还有一些建筑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自然通风,通过建筑布局和设计来引导风流,提高建筑的通风效率,减少对机械通风的依赖。
3、风能交通: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尝试利用风能来改善交通状况。
比如,一些城市开始推广使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公交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利用风能进行充电或辅助行驶,从而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开始建设风能充电站,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4、风能农业:在农村地区,农民可以利用小型风力发电机为农田灌溉提供动力,还可以利用风能来干燥农产品、驱动农业机械等。
这样一来,农民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来解决生产中的能源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5、风能水务:在水资源管理中,中国也已经开始利用风能。
比如,一些城市开始建设风能水泵站,利用风能来驱动水泵抽取水源,解决城市供水问题。
此外,一些地区也开始利用风能来推动海水淡化设备的运转,从而解决当地居民的饮用水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在风能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如何进一步提高风能利用率和降低成本、如何更好地将风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如何加强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等。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在风能应用方面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风能的应用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摘要:风力发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在世界能源供应的战略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风能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良好,因此,积极开发风能资源,加快风电发展的速度是解决我国能源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风能风力发电应用利弊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能源的形势不容乐观。
煤炭资源也日益匮乏,摆在世界眼前的不仅是资源短缺的问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
电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受到了普遍的青睐,但是电能的产生对一次能源的消耗量相当巨大,因此寻找一种清洁的一次能源来发电就逐渐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风能发电也就应运而生。
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即会产生风能。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效地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在能源危机日渐严重的21世纪,风能无疑是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
一、风能在世界各国的应用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
[1] 丹麦是欧洲较为富有的国家之一,虽然人口数量较少,但它是最早应用风力发电的国家。
丹麦被称为“风车大国”的原因有二。
一方面就是其自身大范围地使用风力发电,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其拥有世界顶尖级的发电风轮制造技术。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球风力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926.4万千瓦,比2004年增长25%,其中,德国风能利用据全球之首,总装机容量达到1842.8万千瓦,占全球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一,其次是:西班牙、美国、丹麦、印度。
[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风电发展高度重视,把开发风电作为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资源匮乏的21世纪,风能是一种极具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风能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发电国家,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风能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探讨中国风能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风能发展现状1. 现有装机容量截至2021年底,中国风能装机容量已达到300多吉瓦,位居全球首位。
特别是在东部地区,风能装机容量占比较高,如河北、内蒙古、吉林等地拥有大规模的风电场。
2. 政府支持政策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风能发展的政策,包括补贴政策、电力购买政策以及优惠税收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风能产业的增长。
3. 技术进步中国在风能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最初的引进国外技术到如今的自主创新,中国已经成为风能设备制造和技术创新的领军国家。
同时,中国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也不断提升,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风能未来发展趋势1. 产业升级中国风能产业将朝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风能设备的制造工艺将不断改进,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使得风电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同时,中国风能产业将继续进行自主创新,加强与国际合作,推动风能技术的发展。
2. 区域布局优化目前,中国风电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大对西部等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开发力度。
同时,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和远程输电技术的应用,增加风电的供应稳定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 储能技术应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将成为风能发展的关键。
中国将加强对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这将使得风能发电在供应侧能源结构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4. 产业链完善中国风能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从风电设备制造到运维服务,形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同时,将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风能与电力、能源储存等领域的融合,推动新能源综合利用。
5. 国际合作加强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风能发展。
中国风能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姓名:学号:专业:指导老师:2016年11月21日摘要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新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永续性等特点。
我国新能源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其中,风电发展最为迅猛。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目前中国风电技术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中国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风电的并网消纳难、电力市场不完善、相关配套法规不健全和风机制造技术基础薄弱等,这些制约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风电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着重阐述了中国新能源风能的资源条件、我国风能发展现状及制约中国风能发展的因素并对我国风能发电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风能资源,风电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new energy wind power 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consumption of fossil energy,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ew energy has aroused world attention.New ener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pollution,large reserves, sustainability.China's new energy industry have shown a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among them, the most rapid development is wind power. China is rich in wind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wind power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progress.Bu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ind energy resources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in China, such as the difficult of wind power grid.The power market is not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and the wind turbin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undation is weak and so on.These factors seriously hinder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wind power.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actors of Chinese new energy wind energy resources,the development of wind energy in China,the restriction of Chinese wind energy and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Key words:new energy;wind energy;wind power.目录1中国的风能资源及分布............................................... - 2 - 2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 2 -2. 1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规模不断扩大............................. - 3 -2. 2中国风电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 - 4 -2.3海上风电的发展................................................ - 5 - 3制约中国风能发展的因素............................................. - 5 -3. 1风电快速发展与并网消纳难并存................................. - 6 -3. 2现行电力市场机制严重约束了我国风电的发展..................... - 6 -3. 3风电技术阻碍了我国风电的健康有序发展......................... - 7 - 4中国风能未来的发展................................................. - 7 - 5结论............................................................... - 8 - 参考文献 (10)引言 :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
由于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自然储量的有限性以及人类对其需求的无限性,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化石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构成形式加剧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据统计,2007 -2010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不断上升(见表1),增长率分别为7. 8%、4. 0%、6. 3%、5. 9%;2011年能源消耗总量达34. 8亿t标准煤,比2010年增长7%。
能源消耗总量中,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能源在2007-2010年所占比例分别为93. 2%、92.3%、92.2%、91.4%,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
人均资源量少、资源消耗量大、能源供需矛盾尖锐以及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能源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化石能源的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发了气候的极端变化和一系列的自然灾害。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必须另辟蹊径,积极寻求能够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表1 2007-2010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及构成形式以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又称非化石能源,不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低碳、清洁、环保,既有利于保障能源供给,又可极大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新能源被认为是能够同时解决能源危机、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战略性支点,因而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热点。
新能源特别是风能,是一种清洁、廉价、储量极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它与常规能源不同,在其利用过程中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其储量也不会随着其本身的转化和利用而减少。
不但分布来源广泛和储量丰富,而且技术相对成熟,开发利用成本相对较低,具备了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条件。
因此,风能这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日益关注。
我国不但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而且风电开发和利用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能源短缺及节能等问题的日益关注,认为大规模利用风力发电(简称风电)是减少空气污染,缓解能源短缺的有效措施之一。
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及东南沿海地区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而这些地区又都存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通过利用风电来改变能源结构并改善环境,不失为能源开发领域中重要的策略之一。
1中国的风能资源及分布地球大气中蕴藏着巨大的风能资源,据估算约有2 x 1010 kW[8]。
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 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 /m2,风能资源总量约32. 26亿kW,估计只有约10%可以利用,测算出陆地上技术可开发风能储量约2. 53亿kW;近海可开发利用风能约7. 5亿kW,共计约10亿kW,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按同样条件对沿海水深2-15 m海域估算,海上风能储量750GW,共计约1 TW。
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分别按等效满负荷2 000 h和2 500 h计算,每年可提供0. 5万亿和1. 8万亿kW.h电量,合计2. 3万亿kW.h,相当于我国2010年发电量的54. 4 %,风能利用空间非常大。
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图1)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内陆也有风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像江西都阳湖和湖北通山。
图1 我国风资源丰富的省区2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在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众多可再生能源资源中,风能因其易获取、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成本低等特征,在世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中获得了巨大发展。
中国对风能的利用早在公元5000年前就有纪录,但现实的风力发电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风电发展的激励政策和鼓励措施,实施了多项工程计划项目,如“乘风计划”、“光明工程”等。
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中国风能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进步,风电发电量、装机容量和风电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2. 1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规模不断扩大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每年的增长数量均翻番。
截至2011年底,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800万kw,而在2006年新增装机容量仅为134. 73万kW;到2011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了62. 7GW,居全球领先地位。
连续6年的装机容量的大规模、快速增长[3](见图2),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率已占全球总增量的40%。
从图2可见,在过去的几年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在不断增加,且每年的增长幅度也逐步扩大,在这段时期我国进入了风电快速发展阶段。
但在连续5年的翻番增长后,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有所减缓。
从图2可见,风电装机容量的年增长速度2006 -2009年超过100% , 2010 -2011年增长速度分别递减为61. 65 % , 42. 91 %。
因此,2011年成为中国风电发展的一个转折年,我国风电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到调整期。
截止到2012年6月,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kw,首次超越美国,达到世界第一。
而在5年前,我国的并网风电仅200万kW。
从200 -5000万kw,我国风电只用了5年就走过了欧美国家15年走完的历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