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赏析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25
前言我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
在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古代兵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兵书的种类繁多,内容包括战史、谋略、阵法、阵图、军制、兵策、天象地候、疆防、将帅、后勤等等。
古代兵书除兵家专著外,还散见于历代王朝的政书、史料中的军事部分,文史家论兵等大量军事学资料。
中国兵书,虽然卷帙浩繁,但在流传中也多有散失。
除战乱兵荒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焚毁兵书,不准民间随意抄藏。
纵观历史,在古代文化经典中,凝聚人类韬略最丰富、最集中的著作就是兵书。
古代兵书在人类文明发达、社会进步的现代,仍具耀眼的异彩。
为了当代大众的需要,不少有心人选取了中国古代兵书精华,奉献于读者,让人们从千百年来人类生死搏杀的经验中,开悟智谋。
中国传统兵法著述,粗略统计约有1300余种,但世传者仅有200多种,而其中称得上精品的却为数不多。
《鬼谷子》便是这少数精品中的一种。
《鬼谷子》本来不是兵家专著,而是纵横家理论争鸣的著作。
然而,自古以来,非兵者论兵,已是常事,所以纵横家的祖师——鬼谷子,也在纵横术中论及兵法,因此,《鬼谷子》也列入兵法名著之中。
鬼谷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是我国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他的学生苏秦、张仪,曾以合纵连横之策游说各国诸侯,并以此决定了秦与六国对峙及由秦统一中国的政治局势。
相传著名兵法家孙膑和战国名将庞涓也是他的学生。
作为一位老师,能教出如此有名的四位学生,而且皆以对立形式争霸政坛,名垂后世,并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各显非凡的才能。
他们的老师是怎么教授他们的呢?看来,鬼谷子确实是一位令人神往的人物。
关于鬼谷子的身世,说法不一。
最早记载鬼谷子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苏秦列传》中说:“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
东事师子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史记·张仪列传》也有记载:“张仪者,魏人也。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
”而乐壹在注《鬼谷子》一书时却说:“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
鬼谷子的主要内容鬼谷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流派。
他的著作《鬼谷子》是一部古代的政治、哲学著作,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伦理、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鬼谷子的思想注重实用,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
他认为天地万物是由气所构成,气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体现出运动和静止、大小、长短等种种状态和表现。
他认为只有掌握了气的理论和运用,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达到治天下的目的。
他主张"生存不如屈从于道",强调政治家必须精通于道德、伦理、法律、经济、军事等方面,才能更好地治理天下,化解矛盾。
鬼谷子的政治思想着重强调以治理国家为主要任务,他认为只有在有序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干。
在他看来,建立稳定的政局是很重要的,这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政策决策来实现。
他强调攻守兼备,战争和外交都应该被视为政治工具。
他还提出了"孤独政治"的思想,即政治家需要在某些时候做出孤独的决定,带着仅有的忠诚的人前行。
鬼谷子的哲学思想也让人印象深刻。
他主张"不知止而无以为政者也",即认为把控环境和自我是很重要的,不知止的人很难做到管理好国家。
他认为人应该有系的道德,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最大的秩序,这是人性的天赋,而道德是一种手段,通过它,人才能够实现最大的潜能。
他还主张以情感来控制人的行为和思想,认为情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和动力。
总而言之,鬼谷子的思想以其实用主义、实际主义、深邃的洞察力和超凡的学养而被后世称颂,他为中国古代思想输入了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并成为了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
鬼谷子活跃在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特殊且动荡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思想家以及各种不同的宗教观念。
此外,这个时代也是中国文化、经济和军事的发展的高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转载:《鬼谷子》全文及注释和释文中华智慧,博大精深,而我们现代的人却成了东亚病夫,为什么?看看前人的智慧你是否觉得羞愧?也许你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为此,我设置【好文转载】一类,专门给大家收集一些我中华智慧优秀文章。
看了这些文章,请自己判断是否羞愧不如!下面是转载文章全文。
《鬼谷子》一书《汉书艺文志》未著录,《隋书经籍志》始见著录,其文为:“《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子》三卷(乐一注)。
”新旧唐书则不见有“皇甫谧注”而多“尹知章注”。
《中兴书目》载:“一本始末皆东晋陶弘景注,一本捭阖、反应、内揵、抵巇不知何人训释,中、下二卷与陶弘景所注同。
”史籍中共提到了四家注。
皇甫谧生活在魏晋之际(215—280年),自号玄晏先生,好读书,著述丰厚,其风格与鬼谷子及陶弘景类似,其注《鬼谷子》是可能的。
《太平御览》中所引《鬼谷子》有注文,其注释内容与陶注不同,与李善、马总所引乐注亦不同,可能即是皇注。
现有的《鬼谷子》注本属陶弘景注。
陶弘景为南朝齐、梁间有名的道教高人。
博览群书,明阴阳五行,熟凤角星算,知天文地理,懂医药丹方,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其注《鬼谷子》也是可能的。
现存注本严元照曾提出“是尹非陶”孙星衍据注中有“元亮曰”确认是“陶注无疑”。
乐一本唐代鲁郡人,字正。
当在李善、马总之先。
李善注《文选》时曾引“《鬼谷子》曰:‘物有自然’,又引“乐氏曰:‘自然,继本名也’”。
马总在《意林》中引《鬼谷子》时也称:“乐氏注,名壹”。
可见乐一注“《鬼谷子》当确有其事。
自《旧唐书》始就有尹知章注《鬼谷子》一说,宋王应麟在《汉书·艺文志》中引尹知章《鬼谷子》序文。
文曰:“此书即与苏秦、张仪者,……秦仪复往见时,先生乃正席而坐,严颜而言,告二子以全身之道”。
尹知章,唐人。
勤学博览,通诸经,明易学及老庄玄言,曾注《老子》《庄子》《韩非子》《管子》,说其注过《鬼谷子》也是可能的,不过已不见注本。
《管子·九守》与《鬼谷子·符言》内容相同,或许前人指的是注此一篇也未可知。
《鬼谷子》赏析建筑学03班朱东20105516前言:上次是研究了《鬼谷子》一书的真伪、作者等内容。
本想说说此书的内容,只是受篇幅所限,未能如愿,所以借此机会谈谈对《鬼谷子》一书的赏析。
《鬼谷子》曾经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读者可以见仁见智,得出不同的体会。
对《鬼谷子》的评价主要分为三派:第一派是持肯定态度的。
有司马迁、刘勰、陈子昂、高似孙等。
司马迁《史记》为先秦诸子写列传,其中儒家除《孔子世家》外有《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苟卿列传》二篇,蕊《溢子苟卿列传》还兼及了阴阳家邹衍、名家公孙龙、墨家墨翟等等;道家与法家共有《老庄申韩列传》、《商君列传》二:篇;纵横家占的比例最大.有《苏秦列传》(包括其弟苏代、苏厉)、《张仪列传》(包括著名纵横家而跟张仪有政治矛盾的陈轸、公孙衍)、《范雎蔡泽列传》、《鲁仲连列传》等,战国四公子歹传中也大量记载了纵横游说之士的活动,而且司马迁肯定苏秦是鬼谷子的学生,"其智有过人者",要为苏秦洗雪罪名。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把鬼谷子与孟轲、庄周、墨翟、尹文、野老、邹子、申、商等相提并论,还说:"鬼谷渺渺。
每环奥义。
"《文心雕龙·论说》更是高度评价纵横家,还具体评价了《鬼谷子》的《转丸》与《飞钳》两篇:"暨战周争雄,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角势。
《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
"陈子昂《感遇》(十一)诗云:"番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乱无君。
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之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图山不寿.空与麋鹿群!"高似孙《鬼谷子略》云:"《鬼谷予》书,其智谋.其术数,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
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
《鬼谷子》的文化内涵与思想精髓《鬼谷子》是一本古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为一部道家的典籍,它融合了许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和思想,体现了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思想精髓。
本文将以《鬼谷子》为主线,探索其文化内涵与思想精髓。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鬼谷子》中最为核心的思想之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心灵相互融合,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书中提到:“自然者,天地万物之始,无穷无尽之境也,亦不像于形辅色相之貌,无所共之,所以一也。
”意思是自然是万物的起源,是一切事物共同的根源,我们要与自然相融合,达到内外统一的境界。
二、运筹帷幄的艺术《鬼谷子》中,运筹帷幄的艺术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
运筹帷幄是指领导、控制和决策的智慧和技巧。
书中强调:“持错千里之国,援皇天之力。
此运筹帷幄之术也。
”意思是运筹帷幄是一种可以掌握整个局势、引导大势向自己有利方向发展的智慧和技巧。
通过细致入微的计划和谋略,可以转危为安,扭转乾坤。
三、变化无穷的智慧变化无穷是《鬼谷子》中另一个重要思想。
书中提到:“人事无常,时势不济,非常之所至也。
”意思是人类生活中变化无常,时势艰难,但正是这种变化催生了智慧。
变化是自然的规律,人们应该学会适应变化,善于变幻周身,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鬼谷子》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兼具道德、政治和社会道德的理念。
书中指出:“修身者,身修而天下归己;齐家者,家齐而国安无敌;治国者,国治而天下宁和;平天下者,天下平而四海一家。
”意思是个人修身养性,才能治家齐治国平天下。
只有通过个人的提升,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才能真正实现。
五、精神解放的意义《鬼谷子》中重视个体的精神解放,提出“鬼谷者,不事禄位而贤者也”、“人能无为而天下治”,意味着个体不必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要追求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精神解放的意义在于拒绝功利主义,追求自身的价值实现。
鬼谷子其人及《鬼谷子》其书论析(下)首先,对《鬼谷子》作肯定评价的大有人在。
比如,大史学家司马迁对《鬼谷子》所作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他在《史记》为先秦诸子列传时,以比较多的篇幅来阐述纵横家,有《苏秦列传》《张仪列传》《范睢蔡泽列传》《鲁仲达列传》等篇章,同时,在对战国四公子的列传中,也有大量记载纵横游说之士的。
司马迁肯定苏秦、张仪曾师事于鬼谷子,对张仪等纵横家的评说持肯定的态度,通过评价苏秦、张仪等来间接的肯定鬼谷子学说的意义。
再如,大文论家刘勰也持肯定的意见,他在《文心雕龙·诸子》中,把鬼谷子和孟子、庄子、墨子、申不害、商鞅等相提并论,肯定地评价说:“鬼谷渺渺,每环奥义”。
在《文心雕龙·论说》中,高度评价纵横家的贡献,并对《鬼谷子》的《转丸》和《飞钳》篇作了积极的评价,刘勰说:“暨战国争雄,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角势。
《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
”(参看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刘勰对《鬼谷子》巧辞、精术的赞赏,对辩士长短纵横谋术的肯定,对辩重九鼎、舌胜雄师的评议,可以说是相当高的评价。
又如,大诗人陈子昂也对《鬼谷子》很肯定,他在《感遇》之十一中有诗评道:“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乱无君。
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之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图山不寿,空与麋鹿群。
”诗中表露了他的赞叹之情。
此外,南宋学者高似孙对《鬼谷子》的评价也颇高,他在《鬼谷子略》一书中说:“《鬼谷子》书,其之谋,其术数,其变譎,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
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
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
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所不可该者。
而鬼谷尽用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在他看来,《鬼谷子》集中表现了战国的智谋权术、变譎辞谈,超出易、老的阖辟翕张,神明自如,其阴谋诡秘更是兵家秘籍所不及的,鬼谷子潇洒尽勇,实为一代的谋略枭雄。
鬼谷子思想精华解析二冷雨二、周详缜密,攻守兼备战国时代,周朝王室势力弱小,各国诸侯相互争霸。
这就出现了独树一帜的纵横家,他们以周游列国游说君主为己任。
《鬼谷子》一书的两大特点,一是以政治谋略为思考重心;二是有着独特的思辨风格,究竟“奇变诡伟”,这都反应了战国时天崩地裂,诸侯争霸的时代特色。
《捭阖》篇的要旨,在于收敛时要自守门户,韬光养晦,渡过难关,从而占据先机,一役而胜。
若处理不好,反会门户大开,一败涂地。
在历史进程中,凡能建功立业者,无不深谙此道。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自然是经验之谈。
只有注重细节,才能确保周详缜密,如此方可攻守兼备。
所以,古往今来的胜者,不仅有开创大局的雄伟气魄,也有处理细节的缜密心思。
意气风发的楚霸王自诩“力拔山兮气盖世”,却不能成为最后的胜者,正是因为他不懂“欲捭之贵周,欲阖之贵密”的道理。
能成就大事,既要胆大也要心细,两者互补缺一不可。
明成祖朱棣能够登上皇位,是由于他善于审时度势,韬光养晦。
他性格坚忍,行事周密,靠装疯赢得了时间,最终打败了建文帝,获取天下。
建文帝是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次孙,其父是皇太子朱标。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按照遗诏继位,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从小受儒家教育,温文尔雅,书卷气很浓。
当时,由于各地藩王势力太大,威胁君权,建文帝决意削藩,燕王朱棣是重要目标。
朱棣是朱元璋四子,他带兵驻守北平一带,野心勃勃势力强大。
建文帝削藩时,他的准备尚不充分。
当他看到几个藩王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无法逃过此劫,遂一边争取时间一边积极备战。
为了麻痹建文帝,朱棣先假装得病,大热天坐在炉边烤火,不停叫冷。
由于属下被朝廷处死,于是装疯。
王府长史葛诚密奏朝廷“燕王装病”。
朱棣临机应变,立即逮捕前来监视的官员,以“清君侧”之名举兵南下,发动“靖难之役”,实是起兵反叛。
经过近四年的拉锯战,朱棣决定越过山东防线,直接攻占应天府,如愿登上皇位,是为明成祖。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如果有利就采取行动,不利就严密防守,在消极中持续抵抗。
鬼谷子讲的是什么
《鬼谷子》讲述了纵横家们,如何运用策略和口才进行游说,然后控制有权势并掌握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君主。
《鬼谷子》一书收纳了鬼谷子的思想精髓,讲述了人性本恶,涉及到许多权谋之术,他认为人可以利用任何不违法的手段来获得利益。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
这是战国时期权谋大师“谋圣鬼谷子”王诩的一部重要著作。
《鬼谷子》的思想理论之所以在战国时期独树一帜,不仅是因为他独特的纵横学说,更是因为他以“道”为理论基础,将其思想理论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核心思想
总结起来就是十六个字:权衡利害,趋吉避凶,天地万物,为我所用。
所谓鬼谷纵横,纵横家可谓是最为功利的一派,仿佛他们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大展宏图,必须要用一番作为来证明自己的人。
而我们常说纵横一系的人几乎是杂合了各家学说,他们整合了各家言语和行为,但却都是功利性的言语和行为,希望靠着这样的功利去改变征服这个世界。
从而才有了一人可兴一国,一人可灭一国的威力。
而《鬼谷子》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则比纵横更为庞杂,因为它的核心针对的是社会法则,而鬼谷子的的追求就是“社会圣人”。
千古奇书《鬼谷子》原文及解析(精编版)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BINCHENG使命万卷书,万里路,通古今,继绝学。
经典|鬼谷子字数|7000字目前完成背诵的国学经典:读经典的好处每天抽出5分钟,可以读一篇《朱子家训》,可以读一章《论语》,每天抽出10分钟,可以读一篇《大学》,读一篇《庄子》;每天抽出30分钟,可以读一篇《道德经》、读一篇《金刚经》......读经典最大的听众是自己,最大的受益者也是自己。
您今天读经典了吗?经典介绍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鬼谷子》一书,又名《捭阖策》。
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
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
此书并非等闲之书,它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
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转丸、十四篇胠乱已失传。
《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目录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楗第三抵戏第四飞箝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转丸第十三[失传]胠乱第十四[失传]《鬼谷子》全文内容及释义捭阖第一捭阖指的是,事物变化无穷尽,但都有自己的归宿,要是能明白其中的规律,自然就会适得其所。
比如大家都说自己穷,想要赚钱,但如果不明白财富流通的规律,再怎么想赚钱,也是白搭。
【原文】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鬼谷子》赏析《鬼谷子》赏析建筑学03班朱东 20105516 前言:上次是研究了《鬼谷子》一书的真伪、作者等内容。
本想说说此书的内容,只是受篇幅所限,未能如愿,所以借此机会谈谈对《鬼谷子》一书的赏析。
《鬼谷子》曾经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读者可以见仁见智,得出不同的体会。
对《鬼谷子》的评价主要分为三派:第一派是持肯定态度的。
有司马迁、刘勰、陈子昂、高似孙等。
司马迁《史记》为先秦诸子写列传,其中儒家除《孔子世家》外有《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苟卿列传》二篇,蕊《溢子苟卿列传》还兼及了阴阳家邹衍、名家公孙龙、墨家墨翟等等;道家与法家共有《老庄申韩列传》、《商君列传》二:篇;纵横家占的比例最大.有《苏秦列传》(包括其弟苏代、苏厉)、《张仪列传》(包括著名纵横家而跟张仪有政治矛盾的陈轸、公孙衍)、《范雎蔡泽列传》、《鲁仲连列传》等,战国四公子歹传中也大量记载了纵横游说之士的活动,而且司马迁肯定苏秦是鬼谷子的学生,"其智有过人者",要为苏秦洗雪罪名。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把鬼谷子与孟轲、庄周、墨翟、尹文、野老、邹子、申、商等相提并论,还说:"鬼谷渺渺。
每环奥义。
"《文心雕龙·论说》更是高度评价纵横家,还具体评价了《鬼谷子》的《转丸》与《飞钳》两篇:"暨战周争雄,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角势。
《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
"陈子昂《感遇》(十一)诗云:"番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乱无君。
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之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图山不寿.空与麋鹿群!"高似孙《鬼谷子略》云:"《鬼谷予》书,其智谋.其术数,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
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
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
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所不可该者。
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第二派是持否定态度的。
有扬雄、柳宗元、宋濂等。
扬雄在《法言》中认为纵横家是"诈人"。
柳宗元《辨鬼谷子》说:"《鬼谷子》,要为无取。
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
《鬼谷子》后出,而险整峭薄。
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
"宋濂《鬼谷子辨》云:"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
学士大夫宜唾去不道。
"第三派是持慎重的褒贬态度。
有长孙无忌、纪昀、阮元等。
长孙无忌《鬼谷子序》:"纵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也。
汉世以为本行人之官,受命出疆,临事而制。
""佞人为之,则便辞利口,倾危变诈,至于贼害忠信,覆乱家邦。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鬼谷子》一书的提要说:"高似孙《子略》,称其一阖一辟,为《易》之神;一张一翕,为老氏之术。
出于战国诸人之表,诚为过当。
宋濂《潜溪集》诋为蛇鼠之智,又谓其文浅近,不类战国时人,又抑之过甚。
"秦恩复《鬼谷子序》(乾隆刊本)云:"柳子厚尝讥其险戾峭薄,恐其妄言乱世。
今观其书,词峭义奥,反复变幻,苏秦得其绪余,即掉舌为从约长.真纵横家之祖也!"阮元《鬼谷子跋》云:"窃谓,书苟为隋唐志所著录而今仅存者,无不当精校传世。
况是编为纵横家独存之子书.陶氏注又世所久佚,诚网罗古籍者所乐睹也!"以上三派在评价《鬼谷子》时其立场有两大分野:一是从传统道德或从实际功利着眼。
一是从思想学术价值着眼。
否定《鬼谷子》者,基本上是从传统道德或从实际功利着眼。
扬雄之所以认为纵横家是"诈人",主要是继承了儒家的正统立场。
当景春向孟子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为了维护儒家的道德与政治信仰,马上否定了景春的说法,而认为张仪等实行的是"妾妇之道"(《孟子.滕文公下》)。
苟子则把离开儒家礼义而修饰富辞的人叫做"奸人之雄"(《苟子·非相》)。
鬼谷子是纵横家之师,当然要被扬雄所否定。
柳宗元之所以否定《鬼谷子》,主要是"恐其妄言乱世",不利于中央集权,他大概是为了反对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局面而否定《鬼谷子》学说。
宋濂否定《鬼谷子》,大概兼有维护儒家道统与明王朝集权的双重立场。
对《鬼谷子》持肯定或慎重褒贬态度者。
虽然有的也是从个人感情与实际功利出发,如:长孙无忌、如陈子昂:但是,大多数人已经是从思想学术价值着眼。
如:阮元肯定《鬼谷子》,主要是看到了《鬼谷子》在思想学术史上的价值,刘勰肯定《鬼谷子》,也是由于初步看到了《鬼谷子》在思想与修辞方面的创造性。
今天,赏析《鬼谷子》,主要是从思想学术着眼。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赏析一、纵横家独存之子书阮元《鬼谷子跋》云:"是编为纵横家独存之子书。
"这可谓抓住了评价《鬼谷子》的关键。
"子".本为商朝的王族的姓氏,后来发展为尊称,又发展为特指有独到思想见解的学者。
"子书".就是成一家之言的著作。
《鬼谷子》是唯一的奠定纵横家思想体系而且保存至今的理论著作。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先秦纵横家著作五种、秦汉纵横家著作七种。
先秦纵横家五种著作是《苏子》、《张子》、《庞媛》、《阙子》、《国筮予》;秦汉纵横家七种著作是《秦零陵令信》、《蒯子》、《邹阳》、《主父偃》、《徐乐》、《庄安》、《待诏盒马聊苍》。
这十二种著作,当时就注明,除苏秦的《苏子》残缺外,其他各种都已经亡佚。
六朝末年战乱,《苏子》也散亡了。
虽然《战国策》是记录纵横家游说活动的著作,而且保存下来了,但是《战国策》却不是理论著作而是历史著作,所以,它被著录在《六艺略》的"春秋家"中。
长沙马王堆发现的《战国纵横家书》,也主要是记载苏秦等人的游说活动,不是理论著作。
这就是说,除了没有被《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的《鬼谷子》以外,在历史上曾经轰轰烈烈的纵横家就没有理论著作传世了。
战国时代,是我国学术的黄金时代,我国后代的各种学术都渊源于这个时代.而且由于封建小农社会的缓慢停滞,后代的进展十分有限。
战国诸子百家,分为九大流派,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等六家都留传下理论著作,阴阳家也有片断作品被保留,而如果我们轻视《鬼谷子》,那就给研究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留下了巨大的空白。
这不是太遗憾了吗?因此,《鬼谷子》是弥足珍贵的。
所以,我们对于没有被现成的《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著录而靠道藏保存下来的《鬼谷子》进行研究,是研究先秦诸子及中国学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术界除了因疑古思潮而怀疑《鬼谷子》之外,还有一种偏见.就是认为纵横家没有系统的理论.没有学术价值。
如:近代学者蒋伯潜的《诸子通考》就反复说:"纵横,特战国时政客之策略,更与学术无关。
""纵横本策略,不足以言学术。
"难道代表纵横家的《鬼谷子》,其理论果真没有系统、没有独特之处吗?否。
《鬼谷子》的基本价值是建立了总结纵横游说之术的理论体系。
据已经考定,《鬼谷子》从《捭阖》到《决》篇,即《鬼谷子》上卷、中卷的十一篇作品是先秦时代鬼谷子及其门徒的原著。
这十一篇作品,相互紧密联系,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捭阖》是各篇的总纲;《反应》、《内捷》、《抵戱》、《飞钳》、《忤合》等五篇是讲游说之士的处世之道;《揣》篇、《摩》篇、《权》篇、《谋》篇、《决》篇等五篇,是讲游说的具体程序。
《捭阖》以阴阳学说作为游说之术的哲学基础,统帅以下各篇。
该篇说:"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捭阚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以下的《反应》、《内捷》、《抵戱》、《飞钳》、《忤合》等篇,都体现出阴阳捭阖的原则。
《鬼谷子》以《捭阈》为纲领,作为开宗明义的第一篇,而人们也把纵横家叫做"纵横捭阖"之士。
正好相互一致,而不是偶合。
《反应》、《内捷》、《抵戱》、《飞钳》、《忤合》等五篇是讲游说之士的处世之道,又可以分为两组。
《反应》、《内捷》、《飞钳》是一组,研究的内容是如何了解对方并控制对方:《反应》讲游说首先通过反覆手段,了解对方的反应,以探求真伪、辨明同异、掌握虚实;同时强调"知之始己"、"以先定为之法则".即首先要了解自己,自己有坚定的主张,才能控制对方,自如。
《内捷》以《反应》篇为基础,讲如何完全取得对方的信任,特别是君主的信任,建立密切无间的关系。
《飞钳》与《内捷》密切相关,讲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紧紧抓住对方,控制对方。
《抵戱》与《忤合》是一组,研究的内容是如何对待政治形势与当权者:《抵戱》讲从政的原则,天下太平则隐居以等待时机,天下有矛盾而可以治理就帮助当权者治理,天下大乱而当权者无法治理就取而代之;《忤合》讲要以整个天下为舞台,善于选择君主,以施展自己的才能谋略。
《揣》篇、《摩》篇、《权》篇、《谋》篇、《决》篇等五篇是层层叠进的关系:《揣》篇包括"量权"与"揣情",讲通过揣测以了解对方的客观条件与主观想法,这是游说程序的第一步;《摩》篇讲"摩"是揣测的手段之一,即通过进一步对游说对象的接触试探,更深入地了解对方;《权》篇讲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反复权衡游说对方的谋略与言辞;《谋》篇讲谋略应该注意的事项,讲了"得其所因.以求其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因事而裁"、"公不如私"、"正不如奇"、"阴道阳取"、"事贵制人"等观点;《决》篇又在谋略的基础上讲如何决断有疑虑的问题,提出了"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的决断原则。
这些篇不仅内容上构成一个系统,而且文字上也往往互相照应。
《摩》篇开宗明义就说:"摩者,揣之术也。
"其他各篇之间,也往往有草蛇灰线。
如:《捭阖》说"反覆、反忤",实际上关联到了《反应》篇与《忤合》篇。
《内捷》篇说:"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