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与彩的韵味-精
- 格式:ppt
- 大小:10.22 MB
- 文档页数:22
描写中华笔墨的句子唯美(篇一)中华笔墨的魅力让人陶醉,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独特的情感和独特的气质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得以展现。
下面是唯美(篇一)的描写中华笔墨的句子:1. 一行墨迹,妙笔生辉,凝聚了千年文化的熏陶。
2. 纸上墨香,浸润着文人的情怀和音韵。
3. 笔尖将思绪点点成墨,一幕幕美丽的画面在纸上显露。
4. 墨色深浓,似乎能感知到历史长河的沧桑和变迁。
5. 笔墨之间,草木山川盛开,美不胜收。
6. 墨的深浅流转间,仿佛一幅山水画在眼前徐徐展开。
7. 笔墨流转,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崇敬。
8. 在一片宣纸上,笔墨呈现出美丽的意境,令人陶醉其中。
9. 笔墨似迷雾,笔墨似细雨,萦绕在纸上,如诗如画。
10. 笔墨搭起了人与天地间的桥梁,将心灵的感悟倾泻而出。
11. 一笔一画,仿佛是时间的缩影,记录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记忆。
12. 中华笔墨独具韵味,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13. 每一滴墨印,都是文人倾注的心血,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14. 笔墨勾勒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奇妙,令人感叹不已。
15. 笔墨流淌,宛如音符跃动,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旋律。
16. 一笔墨迹,寄托着千百年来文人的思想和智慧。
17. 在墨的烘托下,每一个字都犹如一位行走的诗人。
18. 笔墨催人奋进,激励心灵的奇思妙想。
19. 一片白纸,一笔墨迹,勾勒出了自然万物的美妙之处。
20. 写意的笔墨流淌,映照出中华文人自由奔放的灵魂。
21. 墨宣纸,相互依存,呈现出令人陶醉的美丽画面。
22. 笔墨之间流转的是一种柔美和沉静,散发着淡雅的诗意。
23. 笔墨融合着丰富的色彩,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瑰丽之美。
24. 纸上墨香,散发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25. 中华笔墨跌宕起伏,映照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26. 一笔一画勾勒出了中华文人的情感世界,流露着深刻的人文关怀。
27. 墨迹纵横,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多彩。
28. 笔墨之间,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韵味和高尚品质。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人美版初中八年级美术全册说课稿2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的多视角表达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美术系的X号选手的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的多视角表达”,这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15册第2课的内容。
下面,我将围绕书本知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这五个方面来分四个环节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相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过了绘画的“转型期“,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一个问题的提出有多种想法和创意,并且,动手能力强,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分析,确立我的教学目标为:在对手绘线条表达物像的多视角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其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更加全面,整体的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我将通过举实例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物像的多视角的含义的和表达意义,首先,我会拿出在上课前准备的一个实物,“书包”,让学生来观察它的正面、侧面、以及背面不同角度的特征,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书包的组成部分,结构关系吗?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我会在黑板上简单的勾勒出书包的三个不同面的结构线条。
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它的结构关系。
然后,再举一到两个生活的实例,来巩固学生对物像结构的理解,第一,我们都很熟悉自己的同学,老师,不管他们的侧面也好,背面也好,正面也好,我们都能认识,这是为什么呢?然后我会自己回答告诉同学们,只有对物像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更深刻的认识物像,就像我们平时照镜子一样,只能看到自己的正面,但是在理发店的时候,理发师拿一面镜子在我们的后面,这样我们就能看到自己的正面和侧面的发型。
凡此种种,说明一个问题,物像的多视角表达与我们的生活与艺术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这些常识往往引导着我们全面、立体的观察物体的形态、结构。
教学设计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第十五册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突出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特征,所打上的历史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
(2)难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教材分析: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是学习设计和绘画的基础之一。
本课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认识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是绘画创作和各种设计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对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学习用手绘线条从多个视角表达物象,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多视角观察、细致比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认识和理解物象的结构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目的。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设计中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实例,认识学习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对手绘线条表达物象多视角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培养综合能力。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试题及命题意图————————————————————————————————作者:————————————————————————————————日期: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班级:____姓名:____得分:____一、填空(40分)1、《》是唐代人物画家周昉的作品,画面描绘的是宫廷贵族女子日常生活的场面。
2、《》是唐代著名工艺品。
3.美术因为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类。
4._________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5.色彩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
6、色彩的三属性包含。
7、不同颜色的相貌、名称称为()。
8、国画中,用清水和墨汁调出的等不同墨色。
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9、黄金分割线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比值是10、齐白石原名纯芝,号白石,,湖南湘潭人,被人们称为“”。
二、选择题1、文艺复兴三杰是()A、普桑乔托波提切利B、梵高马蒂斯莫奈C、提香安格尔大卫D、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方法主要有:()A、写实表达方法和抽象表达方法B、现实主义表达方法和浪漫主义表达方法C、平面表达方法和立体表达方法D、具象表达方法和抽象表达方法3、中国画的韵味是指:()A、墨与水的韵味B、彩与水的韵味C、墨与彩的韵味D、油性颜料的韵味4、张大千是我国()时期著名画家A、当代B、近代C、清代D、明代5、下列画家是著名后印象派画家的是:()A、毕加索B、梵高C、达芬奇D、达利三、创作(40分)以《我的居室》为题。
画出居室的平面图,把家具比例缩小画在合适的位置。
(构图合理10分,造型准确30,表达热爱生活的思想10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参考答案及命题意图班级:____姓名:____得分:____一、填空:40分1、《簪花仕女图》是唐代人物画家周昉的作品,画面描绘的是宫廷贵族女子日常生活的场面。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对实用的或观赏的人工制品进行计划和制作的活动和出于实用的或观赏的目的创造人工制品的技艺活动属于()。
A.美术鉴赏B.绘画·雕塑C.设计.工艺D.书法·篆刻【答案】 C2、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的代表作是()。
A.舞蹈纹彩陶盆B.鹳鱼石斧彩陶缸C.三鱼纹彩陶盆D.人面鱼纹彩陶盆【答案】 B3、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不包括()A.有主有辅,相得益彰B.选用多媒体教学要适度C.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D.要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答案】 D4、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是A.切片B.蒸、煮、烫C.熏硫D.发汗E.揉搓【答案】 B5、安格尔作品《大宫女》的艺术风格属于( )。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表现主义D.现实主义【答案】 A6、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一段的程序和方法是()A.讨论一观察一解释一评价B.描述一分析一思考一归纳C.观察一分析一反思一归纳D.描述一分析一解释一评价【答案】 D7、下列不属于美术特点的是?()A.造型性B.视觉性C.时间性D.静态性【答案】 C8、下列作品中哪幅画作不是新古典主义安格尔的作品?()A.《大宫女》B.《土耳其浴室》C.《泉》D.《阿卡迪亚的牧人》【答案】 D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是()。
A.拍摄一组节日照片B.进行版画创作C.色彩风景画写生D.设计传统纹样【答案】 D10、《墨与彩的韵味》一课中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要求是()。
A.强调突出趣味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玩中学B.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C.能够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尝试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D.使学生感知一草一木都有情,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答案】 C11、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针对的是()。
美术借物寓意教案【篇一: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二课借物寓意美术教案】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二课借物寓意课题:借物寓意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国画用具、老师作品范例、小课稿。
教学过程:【篇二:借物寓意教案】借物寓意教案教材分析:中国画强调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远远超过画面本身的内容。
在本课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不只是学习中国画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去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境界与审美境界。
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掌握本课所介绍的笔墨情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花鸟画的一些基本常识。
b.初步掌握花鸟的基本画法。
c.能临摹简单的花鸟画。
隐性内容与目标:a.对花鸟画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内涵的理解。
b.中国画的内涵美、意境美。
绘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学情分析:1、作为教学对象的初二年级学生,通过上节课《墨与彩的韵味》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笔墨的基本技能,再者,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理解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思维发展和生活经验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兴趣和理解基础。
2、中国画是学生平时不大关注的领域,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困难所在,同时也是本课的魅力所在,要引导学生了解、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重点:花鸟画特殊的表现物象的程式方法。
难点:对花鸟画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墨与彩的韵味》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墨与彩的艺术韵味。
2.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欲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介绍墨与彩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2. 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墨彩作品。
3. 激发学生对墨与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墨与彩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韵味。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墨与彩的认知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墨与彩的基本技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墨与彩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墨与彩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墨与彩的基本技法,如墨的浓淡、彩的渲染等。
2. 演示墨与彩的基本技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墨与彩的基本技法,并展示示范作品。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掌握基本技法。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第三章:墨与彩的创作练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2.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墨与彩技法进行创作练习。
【教学内容】1. 教师提供创作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构思。
2. 学生运用墨与彩的技法进行创作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构思。
2. 学生进行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墨与彩的艺术表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墨与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墨与彩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墨与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墨彩画、墨彩雕塑等。
2.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墨与彩艺术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韵味。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墨与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展示相关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墨与彩艺术表现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墨与彩的艺术表现实践,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
初中美术老师面试教案模板〔共4篇〕第1篇:老师招考面试初中美术教案初中美术试讲模板【我喜欢的书】一、教学目的1.可以利用文字图形元素进展封面设计。
2.通过学生搜集书,熟悉字体与排版、学习设计封面,进步创造才能。
3.养成爱书、爱学习、爱生活的美妙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字体变化原那么。
【难点】表达书籍内容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各类书籍(古籍书、儿童读物、杂志、画集)、封面设计作品。
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剪刀、胶水、彩色纸。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屏幕显示多种书籍(读者、意林等杂志、还有名著、绘本故事)提问:大家都读过哪些?哪本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 今天我们给自己喜欢的书做个封面,引入课题《我喜欢的书》 (二)直观感受提问:仔细观察或回忆书的封面,都有什么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配图) 提问:其中哪个信息应该最醒目?(书名)那我们自己探究一下这些书名。
(三)形式分析^p 提问:继续观察大屏幕,这些书名有什么不同?(字体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 书名:字比拟大,《红楼梦》用的是行书。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在宋体的根底上加粗变形的。
作者、出版社:字体比拟小,是宋体。
提问:怎么认识的这些书体?特点是什么? A.宋体:顾名思义宋体就是起于宋代,在印刷中宋体是较为常用的字体,请同学们看下自己课本中的文字就是以宋体出现的,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宋体在书写时的特点。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宋体的横的笔画写的很轻,而竖的笔画写的比拟重(老师在黑板以“十”做宋体写法的示范)宋体在书籍,报纸上应用的很广泛。
但是呢我们通常手写一般不会用宋体。
B.黑体:写法通常是横竖均匀(老师在黑板以“十”做宋体写法的示范)黑体在感觉上比其他同号字体要大,因此常用于文章标题和封面会更有视觉的冲击力。
C.楷体:大家写过毛笔字应该知道,比拟规矩整齐。
D.行书:写的比拟放纵流动提问:哪种字体更能准确表达书的内容?(刚刚说最喜欢哈利波特的同学说一说) 在小组内进展讨论:字体变化我们随意变化吗?需要注意哪些原那么?(从内容出发、易于识别、统一完好) (四)理论练习已经理解到字体特点、字体设计的方法及注意的原那么。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试题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番号,每题1分,共15分)1、唐代画家()的《捣练图》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
A 阎立本B 张萱C 柳公权D 韩干2、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A 毛笔B 宣纸C 圆珠笔D 墨3、张大千是我国()时期著名画家。
A、明代B、清代C、宋代D、当代4、中国画的韵味是指()。
A、墨与水的韵味B、墨与彩的韵味C、彩与水的韵味D、油性颜料的韵味5、中国画的形式美包括:( )A、形神之美、笔墨之美B、色彩之美、形制之美。
C、形神之美、笔墨之美、色彩之美、形制之美。
6、《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元四家”之一的()。
A、马远B、黄公望C、唐寅D、王时敏7、《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作者是()。
A.李可染B.潘天寿C.齐白石D.李苦禅8、文艺复兴三杰是()。
A、普桑乔托波提切利B、梵高马蒂斯莫奈B、提香安格尔大卫D、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9、三原色是指()。
A红黄紫B白绿蓝C橙绿紫D红黄蓝10、高明度的色调明快,低明度色调深沉。
暖色、冷色系列()。
A、温馨、热烈,清爽、宁静B、清爽、宁静,温馨、热烈B、欢快、活泼,统一、温馨D、统一、舒缓,欢快、活泼11、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空间表达方法主要有()。
A、写实表达方法和抽象表达方法B、现实主义表达方法和浪漫主义表达方法C、平面表达方法和立体表达方法D、具象表达方法和抽象表达方法1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空间表达方法主要有:物象上下安排法、前后遮挡法、焦点透视法、()。
A两点透视法B散点透视法C平远法D深远法13、座椅具有实用、舒适与()的特点。
A、牢固B、固定C、稳固D、稳定14、纸板的成型方法包括:()A.纸浮雕造型、纸立体造型B.纸浮雕C.纸透雕D.纸立体造型15、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是()。
A、《自叙帖》B、《祭侄文稿》C、《兰亭序》D、《曹全碑》作品《夏》和《维纳斯的诞生》。
()2、美术作品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科技手段的产物,又是人们审美需要和艺术家个人情感表达的产物。
中国明清文人画与西方现代派绘画之比较尹文,刘凡(东南大学艺术学系,江苏南京210096)[关键词]中国;西方;文人画;现代派绘画[摘要]中国明清文人绘画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欧洲现代派绘画则表现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的进步与光学、色彩学研究的成果影响了绘画的发展。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东西方绘画走了不同的发展之路。
西方艺术用的是色彩,中国文人用的则是笔墨。
东西方绘画在色彩上取之两极色阶与色立体;在造型上取之线、面、书法与几何体积。
东西方绘画在冲突和差异中,在碰撞与交融中,突出了各自的艺术面貌,产生了新的艺术观念,促进了艺术运动的发展。
在世界绘画史上,以中国文人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与西方现代派绘画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绘画体系。
明清中国文人绘画将中国绘画推向了一个更加文学性、生活性和世俗性的艺术高度,在绘画上往往以真、草、隶、篆的诗文题跋和写意绘画来表达他们的才情,侧重于画家内心的感怀世界与绘画传统的传承和积淀,开启了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大门。
而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们则以光学的色彩学为绘画艺术语言革命的突破口,使西方绘画远离了圣经故事和文学性的描述,从而在视觉上更为纯粹,更加有冲击力。
由于东西方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以文人画为代表的艺术潮流和西方以现代派为代表的现代派绘画,在艺术表现方面各有特点,往往在相同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进一步拉开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距离。
一、绘画的文学性中国文人绘画发展到明清时期,诗文题跋在画面上占据了相当位置,这种情况是唐宋绘画中所罕见的,也构成了中国明清文人画的文学性特征。
画之不足,发之以诗。
无论是在诗风文脉的传承上,还是在艺术手法的借鉴方面,由书法、诗词、绘画和印章四个部分组成的中国文人绘画艺术都具有相当的文学性色彩。
画家石涛在写给弟子高翔的隶书轴中说:/书画印章本一体,老丑精雄贵传神0,提出了书画印章一体论。
石涛的观点来源于苏东坡论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0的诗画一律论。